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麾下的六大谋士分别是哪些人?其中有两位才智不堪诸葛亮

袁绍麾下的六大谋士分别是哪些人?其中有两位才智不堪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77 更新时间:2024/1/1 21:01:55

大家好,说起田丰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东汉末年,伴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各地的刺史、郡守逐渐掌握兵权。而在董卓篡夺东汉朝廷的大权之后,汉室衰落的趋势显然无法逆转了。于是,群雄逐鹿中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其中,就袁绍这位诸侯,一度是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诸侯公孙瓒,坐拥四州之地,势力达到顶点。对于袁绍来说,之所以能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大的诸侯,离不开众多文臣武将的辅佐。在武将上,袁绍拥有颜良文丑、张郃、鞠义等众多猛将。而在谋士上,袁绍则坐拥六大谋士,分别是田丰、沮授郭图、审配、许攸、逢纪。值得注意的是,就袁绍麾下的六大谋士来说,只有两位堪称顶级,智谋不输诸葛亮!

一、田丰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前夕,刘备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领了沛县背叛曹操。曹操亲自率兵征讨刘备。田丰对袁绍说:“同您争夺天下的是曹操,曹操现在分兵去攻打刘备,双方交战不可能很快结束,现在调动全部兵力袭击曹操的后方,一去就可以平定。大军根据时机出动,这就是时候。”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一个进攻曹操的大好机会。但是,优柔寡断的袁绍,却推辞说儿子生病,田丰的计策没得到施行。田丰举着拐杖敲击地面说:“咳,大事完了!好不容易赶上这样的时机,竟然因为小孩子生病丧失机会,可惜呵!”袁绍听到以后很恼怒,从此就疏远了田丰。对于田丰来说,虽然智谋过人,不过,直言不讳的性格,显然让他得罪了袁绍,甚至为其埋下了杀身之祸。

在官渡之战正式爆发之后,田丰劝阻袁绍不要和曹操决战,而是长期坚守,并派出精锐的部队去不断袭扰曹操。长此以往,曹操将会不攻自破。当然,袁绍又一次不听田丰的劝阻,执意和曹操决战,最终吃到了败仗。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二、沮授

东汉末年,沮授“少有大志,多权略”。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曾对韩馥提出良策,但不被采纳。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一统河北。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因此,在提出的建议上,沮授和田丰可谓不谋而合。特别是在官渡之战中,沮授和田丰一样,都不建议贸然和曹操决战。不过,袁绍显然没有为此改变。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提出外表护粮,又不被采纳。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后来,沮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曹操曾叹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三、许攸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在东汉末年,许攸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许攸可谓背主求荣之辈。虽然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普遍的情况。但是,许攸的背叛,促使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这无疑是愧对袁绍这位主公的。后来,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而这,无疑是咎由自取了。

四、郭图

郭图(?-205年),字公则,颍川(治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东汉末年,郭图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爆发时,郭图力主趁机偷袭曹营,在此计失败后为免于责罚而归罪于率军偷袭曹营的张郃、高览,致使二人背袁投曹。对此,在笔者看来,张郃、高览的背叛,促使袁绍大军的情况逐渐被曹操所掌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劣势。袁绍去世,郭图这位谋士为其长子袁谭效力,于公元205年和袁谭一同被曹操所杀。

五、审配

审配(?-204年),字正南,魏郡阴安(今河南清丰北)人。东汉末年,审配为袁绍帐下谋臣。审配为人正直, 袁绍领冀州,审配被委以腹心之任,并总幕府。河北平定,袁绍以审配,逢纪执掌兵马,力主与曹操决战。曾率领弓弩手大破曹军于官渡。但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袁绍。在此之后,审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谮见疑,幸得逢纪力保。袁绍去世后,审配等矫诏立袁尚为嗣,导致兄弟相争,被曹操各个击破。曹操围邺,审配死守数月,终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虽然审配要为袁绍势力的灭亡承担责任,但是,审配最后宁死不降,还是值得钦佩的。

六、逢纪

逢纪(?-202年,逢音páng,古“逄”字),字元图,南阳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初平二年(191年),逢纪提议利用公孙瓒攻击韩馥,实则提议韩馥和袁绍共同防御冀州,结果袁绍成功反客为主,成功夺取了冀州之地。因此,袁绍势力的发展过程中,逢纪这位谋士确实发挥了作用。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败回,后悔当初不听田丰之计,逢纪即时进言田丰知道袁绍兵败后取笑袁绍不听其言,导致丰田被杀。袁绍去世后,逢纪、审配私下改袁绍遗命,立袁尚继位。袁谭不能继位,自称车骑将军,屯黎阳。袁尚不给袁谭多兵,使逢纪随之。袁谭要求配兵为审配拒绝,一怒之下杀了逢纪。

最后,总的来说,在东汉末年,虽然袁绍这位诸侯麾下拥有多位谋士,但是,真正堪称顶级的,只有田丰和沮授这两位。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袁绍没能信任和重用田丰、沮授,从而在官渡之战中吃到了败仗,也输掉了争夺天下的资格。至于智谋媲美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的田丰、沮授,最终相继被杀,这让本就分崩离析的袁绍势力更加衰落,从而最终被曹操逐步消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曹操是如何评价荀攸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荀彧评价,界曹丕和曹丕哪个更好用,荀彧评价袁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还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因此,他不但善于对人进行评价,而且还多有夸张。如他对一个谋士评价说此人外表上“愚不可及”,就是像颜回、宁武这样古代大智若愚的圣贤也不可能超过他。还说他没有丝毫缺点,是一个真正的贤人,是“温良恭俭让”都具备的人;他就像孔子称赞的古代贤者晏

  • 吴三桂不投降李自成而是选择投降满清,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击败李自成是什么战役,如果吴三桂和李自成联合,李自成为什么不投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吴三桂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明末真的就是一笔烂账,开始的时候,李自成攻克北京,原来有些忠心,气节的大臣都殉国了,很大一部分投降了,这些人对明朝的忠心程度可见一斑。他们对李自成难道就很忠诚吗?后来山海关的吴三桂不甘心投降

  • 胸怀大志的曹魏谋士,最后为何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胸怀大志的意思是,曹魏第一名将,围魏救赵是谁的计谋

    大将和大将军不同,前者是一种级别,而后者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职务,多数时候,这往往是一国的最高军职。外国有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也说人要有大志向,只有有了“匡济天下”的雄心壮志,才能做一番大事业。比如说那个项羽和刘邦,他们见到秦始皇,一个说“我将来要取代他”,另一个则说,大丈夫立

  • 郭威这位后周开国君主,他如何先一步体验“黄袍加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周郭威为什么传位柴荣,后周郭威八字分析,后周郭威没有后代么

    公元960年,北汉联合辽朝出兵攻打后周。在大臣们的举荐下,朝廷派赵匡胤率军御敌。当天晚上,大军行至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史称军营里将士们商议拥护赵匡胤作皇帝,于是他们涌到赵匡胤住的驿馆,等到赵匡胤起床后,他们“自作主张”将黄袍披到赵匡胤身上,“逼着”赵匡胤作了皇帝。当然,赵匡胤到底是被迫还是主动,众

  • 和珅的弟弟到底有多厉害 他若不死谁都动不了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珅是谁拿下的,和珅为什么怕嘉庆,和珅到底有多厉害

    对和珅的弟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乾隆皇帝喜欢和坤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来和坤很会讨乾隆皇帝开心。乾隆皇帝喜欢写诗,和坤便大量阅读乾隆皇帝的诗作,模仿他的笔迹,并时常赞美乾隆皇帝的诗作,让乾隆皇帝知道自己很是崇拜他,以此满足乾隆皇帝的虚荣心。乾隆皇帝见有如此喜

  • 贾诩究竟算不算得上是三国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绍的谋士有哪些,贾诩混乱自己人,贾诩什么水平

    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贾诩说服了主公张绣投降曹操,这不但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还增加了曹操打击袁绍的军事力量。为此,曹操说贾诩是使他“信重于天下者”。贾诩归附曹操以后,在曹操官渡之战、关中平定马超韩遂等诸侯叛乱时多有奇谋,尤其是在曹操立储和曹丕争位的时候,贾诩寥寥数语就使天枰偏向了曹丕一边,其智谋

  • 太子刘据被汉武帝赐死之后,当时还有哪些人选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恨窦太后吗,汉武帝简介,汉武帝死后谁继位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可做起七言古诗来也是反复致意,重重感叹间有百转千回之感。尤其他的《行路难》的最后两句“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后面隐藏着一位汉朝皇帝的深情往事。汉武帝晚年多疑猜忌,施政无道。一场巫蛊之乱,太子刘据死了,皇后卫子夫死了,刘据的两个儿子也死了。覆水难收,刘据一门当然当

  • 吕壹:他是孙权的心腹,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胡惟庸为什么被处死,孙策之死跟孙权有关吗,孙权被谁杀害的

    三国时期孙权设立的“中书典校郎”一职——简称校事,本来是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务的职官,但由于皇帝给予了他们特殊的监察官员的职权,这就让他们有了无限制的权力。因为皇帝给了他们特殊的信任和特别的任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务组织。孙权时期的特务头子虽然职位不高,但他由于得到了孙权的信任,所以他的能量

  •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称帝 这对吴三桂有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三桂失败的主要原因,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是怎样的,三国称帝有什么好处

    对吴三桂称帝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在夺天下的时候,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以后,都会称王称帝。称王称帝有很大的好处,它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积攒人气。在一个乱世出现的时候,人们都会呼唤真龙天子的到来,这个真龙天子,是人们的救世主。所以只要听说哪一个地方有人称帝,人

  • 诸葛亮如果选择跟随孙权,他在东吴的下场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打孙权为什么没赢,司马昭被姜维围困于何处,诸葛亮擒了几次孟获

    大家好,说起诸葛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23年2月,刘备病重,他将诸葛亮招到永安,与李严一同托付后事。当时刘备将蜀汉与他的儿子刘禅尽数托付给了诸葛亮,他甚至赋予了诸葛亮更换帝王的权力,诸葛亮深感于刘备对自己的信任,称自己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诸葛亮后来的行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