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可谓仁义之主举贤授能和善而有雅量

孙权可谓仁义之主举贤授能和善而有雅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963 更新时间:2024/2/7 8:40:23

读《三国》,最优秀的君王还数孙权。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杭州富阳)人,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从十八岁始,孙权继父兄之业治理江东,直至寿终七十一岁,称帝三十一年。孙权在位期间,东吴疆土倍增,国力由弱到强,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鼎足而立,成为一方强国。虽处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却能保一方国泰民安。曹操不敢小觑,慨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诸葛亮重视与东吴结盟,自始至终向孙权示好,称其“真乃聪明之主也!”

网络配图

三国期间,发生三次投入近百万兵力的大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其中两次矛头直指东吴,旨在消灭东吴。孙权统率东吴均以数万之众而克百万雄师。

赤壁之战前夕(公元208年),曹操百万大军虎视江南,东吴上下惊惶,生死存亡之秋,孙权召集文臣武将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听取建议,冷静分析,汲取智慧。他接受鲁肃、周瑜两位年青人的建议,举剑斩案形成决议,果敢地将一切军事大权交给年仅24四岁的周瑜执掌,同仇敌忾一举破曹,曹操83万大军仅剩27骑仓惶逃归。

公元222年,刘备为关羽报仇,发动彝陵之战,统军七十五万,全军挂孝举哀,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东吴危若累卵。孙权不失理智,毫不迟疑,听从谋士阚泽之计,力排众议,大胆起用年仅21岁的白面书生陆逊,拜其为大都督,假节(代皇帝之权力行事),赐宝剑印绶,掌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国之内孤主之,国之外,将军制之,一切先斩后奏”。陆逊不负重托,出奇制胜,巧施奇谋,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兵尸叠如山,降者无数,刘备狼狈逃回白帝城,由此魏蜀都不敢小觑东吴,这一切都是孙权别具慧眼,任贤使能,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结果。

网络配图

荆州本属东吴,赤壁之战孙刘联盟,被借给刘备,鲁肃还为此担保。但东吴屡要不还,刘备软泡硬磨,总是耍赖。周瑜为此英年早逝,也无济于事。孙权任用吕蒙为大都督,使“白衣渡江”之妙计,兵不血刃,鸡犬不惊,顺利取回荆州。关羽众叛亲离,父子生擒,吕蒙保护关羽部属家眷生命财产,秋毫无犯,荆州人心归向。

东吴大将甘宁原为刘表手下黄祖所辖,当年孙坚与刘表大战时,甘宁射杀孙坚大将凌操。后来甘宁归降东吴,凌操之子凌统为吴将,屡次要杀甘宁为父报仇。孙权多次劝解,但凌统仍难接受。吴魏大战中,凌统与乐进交战,胜负难分,曹操令曹休放暗箭,射杀凌统坐骑,凌统被掀翻于地。乐进挺枪来刺,不料飞来一箭正中面门,凌统得救,拜谢孙权救命之恩。孙权说:“放箭者是甘宁!”凌统感激不已,甘宁双手扶起凌统说:“主公令我仇将恩报”。甘宁遂与凌统结为刎颈之交。

网络配图

孙权可谓仁义之主,上对大臣下对庶民从不恣意杀戮,除此,他还格外注重培养年青人。吕蒙家贫目不识丁,孙权亲自指导他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孙子》等经典。吕蒙遵教而学,不负重望,终于由粗汉成为“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的出色将军。与曹操对垒的濡须之战中,孙权被曹操猛将张辽、徐晃、许褚围在垓心,将被生擒,周泰三番杀入重围,救出孙权,受伤几十处,箭透重铠,又复杀入重围救出徐盛。孙权事后设宴,亲手为周泰把盏抚其臂背,令周泰脱去衣服,亲自查看伤处,继而以青罗伞赐予周泰,令其出入张盖。

为一国之君,应以广聚精英而喜,国自当兴;如量小而妒,对优秀人才人才压抑迫害,就是国之灾难;为一国之君,如无雅量,则德不配位;举贤授能,和善而有雅量,此乃孙权读圣贤书得到的大智慧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如何用打架来决定文状元的人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匡胤定下的祖训原文,赵匡胤都检点相当现在什么官

    话说古代科举考试,谁能中状元,考的当然是诗书文章,书生们日夜苦读圣贤书,勤练文章,为的就是能在乡试、省试甚至殿试上一展身手,争取“一举成名天下闻”。至于展的什么身手,当然是锦绣文章。然而,历史那么长,故事那么多,什么奇闻没有?什么奇葩没有?在宋太祖的那个年代,能不能当上状元,不全靠笔杆子讲话,有时候

  • 清朝“议罪银”制度:什么人才有资格花钱免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强大吗,清朝对中国领土的贡献,九子夺嫡有多惨

    清朝乾隆年间,官场上流行一种“议罪罚款”的制度,说白了,就是官员犯了错,上缴一部分“议罪银”便可免罪。这是有明确条文规定的,比如在《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四十八中载明:“官员承问引律不当,将应拟‘斩’、‘绞’人犯错拟‘凌迟’,及应拟‘监候处决’人犯错拟‘立决’者,承审官降一级调用,审转官降一级留任,臬

  • 揭秘乾隆靠什么维持自己“节俭圣君”的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聪明过人,乾隆皇帝长寿秘诀,只能靠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皇帝的“荷包”,令人直接想到的似乎应该是国库。其实中国的皇权制度中,皇帝的个人用度与国家财政分离是很早的,汉代有少府负责皇室用度,所仰仗的收入来源,是山林川泽之利。此后的历代中央王朝也基本延续了皇室收支与国家财政分离的制度,横向比较欧洲及西亚的中央集权君主,这套财政制度相当高明。网络配图但接下来的问

  • 揭秘:中国古代哪位皇帝登基后还被人打耳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勖(885-926),沙陀人,李克用长子。幼读《春秋》,略通文义。成人后,状貌雄伟,有熊虎之姿。学习骑射,勇武过人。青年时,随父征战,机敏有谋略。李克用曾被朱全忠所困,地盘狭小,兵力不足,非常悲观。李存勖说:物极必反,现在朱全忠恃其武力,穷凶极恶,吞灭四邻,还时刻想篡夺帝位,这是自取灭亡。我们应

  • 她是慈禧的救命恩人为何会被慈禧迫害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赛金花,原名赵彩云,是晚清的名妓。在联军侵华期间,慈禧太后带皇上扔下百姓逃跑,在这种情况下,赛金花阻止了联军众多的暴行,还说服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放弃了要慈禧太后抵命的条件,促成了议和,老百姓便把所有的功劳都放到了赛金花头上,更疯传她就是“九天护国娘娘”。图片来源于网络按理来说,救了慈禧的命的赛

  • 揭秘:乾隆帝为何把资质平庸的嘉庆定为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没死就传位嘉庆吗,嘉庆平庸的好人,为什么说嘉庆平庸

    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都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励精图治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网络配图嘉庆是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

  • 一波三折:溥仪为何三登“皇帝”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被谁推翻,一波三折什么梗,溥仪怎么3岁登基

    导读:溥仪一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所受的关注很多,舆论压力也十分大。溥仪的皇帝之路十分坎坷,他曾经三登皇位,这是为什么呢?提到溥仪,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满清十二帝最后的一位皇帝,是为宣统皇帝。他在清朝这十二个皇帝当中,有六个独到之处,一是十二个皇帝当中最后的一位皇帝,二是登基时

  • 无故蒙冤的八大名人 刘禅并非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禅是不是真的无能,历史上刘禅真的无能吗,刘禅被骂了一千多年

    导读:历史总是充满着误会和巧合,对于那些渐行渐远的历史,我们只是通过影视、小说去了解它的全貌。可是真相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在历史中又有哪些“蒙冤”的名人呢?1、刘禅——刘禅其实不昏庸!刘禅,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

  • 曹魏第一大才子曹植为何没有登上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丕为什么能称帝,曹植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太子,曹丕和曹植谁厉害

    说到曹植,我们想到“七步成诗”的典故。多少年来,曹氏兄弟之争,人们多要对才华横溢的曹植掬一把同情之泪。建安时期,曹魏的第一大才子曹植,绝对是个文艺青年。音乐、诗歌是文艺青年的标配,除此之外,曹植还很喜欢喝酒,酒酣之时还会舞剑,这格调和修养不知道甩了如今的文青好几条大街。作为才子的曹植拥有一大帮粉丝,

  • 五代时期皇位都得来不易,李从珂真是靠着大哭夺了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深宫曲公主所有封号,邓丽君轮回转世?不可思议,深宫曲子嗣封号

    五代时期,由李存勖在父亲基业上创立的的后唐帝国,疆域最为鼎盛,这个只存在13年时间的王朝,却留下了不少的狗血故事。其中,后唐几位皇帝之间的自相残杀,更是一出皇室争权夺利的闹剧。李存勖之后,另外三个皇帝的皇位,都得来不易。后唐末期,末帝李从珂更是靠着一场大哭夺得了帝位,堪称神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