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名将杨义臣一生经历了什么?他为何会被废

隋朝名将杨义臣一生经历了什么?他为何会被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22 更新时间:2023/12/4 15:49:55

每当一提起隋朝名将杨义臣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乱世,但古今天下分久必合,百年之后一个叫杨坚的人结束了这个乱世,并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隋朝。杨坚也便是隋文帝,他在位时期施行开明的政策,创下“开皇之治”。可他怎么都想不到,隋朝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和秦朝一样的短命王朝。

历史似乎常常跟人开玩笑,即便再腐朽的王朝都会有栋梁之士的身影,然而似乎所有的皇帝都会忽视这些栋梁之臣。这些被皇帝冷落的臣子们下场似乎也并不好。今天我们来说一位隋朝的忠臣良将,此人出战鲜少败绩,可惜受杨广猜忌,抑郁而终。

一、文帝义孙

隋文帝曾收过一位义孙,这个人叫尉迟义臣,是北周大臣尉迟迥的侄儿。当年杨坚当了北周丞相之后,尉迟迥起兵谋反。为了和尉迟迥划清关系,尉迟义臣的父亲尉迟崇将自己关在牢里,同时派人赶往京城向杨坚请罪。

杨坚明白尉迟崇的意思,不仅没有责罚他,还宽慰他叫他不必把此事放在心上。从此尉迟崇便成了杨坚的亲信,隋朝建立后杨坚还封了他为秦兴县公。然而尉迟崇却是个短命人,他在与突厥作战时奋勇杀敌,最终战死沙场,留下一子尉迟义臣。

当时的尉迟义臣还年幼,被养育在宫中。尉迟义臣为人谨慎忠厚,擅长骑马射箭,颇有大将风采。杨坚也很是器重他,又念及其父忠义,所以便收了他作为自己的义孙,赐姓杨氏,将其编入杨门家谱。从此尉迟义臣就有了新的名字:杨义臣。

二、一生伟绩

杨义臣一生打了许多场仗而且鲜少有败绩,可以说是一位常胜将军了。窦建德评价他:“历观隋将,善用兵者唯义臣耳。”

隋文帝时期,杨义臣曾在开皇十九年(599)和开皇二十年(600)两次大破突厥。为了褒奖他,隋文帝还赐给他御用的甲胄,授朔州总管。

杨坚去世后,杨广继承皇位。众所周知杨广的皇位是弑父杀兄来的,所以他的兄弟们对此非常不满。汉王杨谅就因为不满于杨广的行为而起兵造反。当时他手下的得力大将乔钟葵很快包围了代州,杨广紧急下诏让杨义臣去帮助代州总管李景解围。

杨义臣离开时只带了两万兵,还是连夜出发,到天亮时已经赶了几十公里路了,全军上下都比较疲惫。而乔钟葵又了解到杨义臣人马少,于是全军上阵来攻打杨义臣,一时战争局势对杨义臣很是不利。不过,往往以少胜多的战役更能体现出将领的军事才能。

杨义臣因自己兵少,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强攻,只能智取。他想到一个法子:人少,那就牲口凑!他命人把军中的牛和驴子全部牵出来,又令兵卒几百人,每人拿一个鼓,悄悄地把牛和驴子赶到山谷里。吃了晚饭之后,杨义臣再次与乔钟葵交战。两军刚交手,杨义臣就命令驱赶牛和驴子的疾速前进。一时间,战鼓震天,尘埃弥天,乔钟葵军顿时摸不清头脑,还以为是中了杨义臣的埋伏,因此溃不成军。杨义臣赶紧纵兵反击,大破乔钟葵。回到朝廷之后,杨义臣因为战功被封为上大将军,隋炀帝赐他缣采二千段,杂采五百段,女妓十人,良马二十匹,继而授他为相州刺史。

隋炀帝年间,他又征讨吐谷浑、平定叛军,为了隋朝统治立下了赫赫功劳。

三、郁郁而终

隋朝末期,各地群雄争相起义,盗寇也都出来了。当时有两个比较著名的两个土匪,一个叫张金称,一个叫高士达,他们聚集几万土匪攻击郡县。此时的隋炀帝又派出了大将杨义臣出征,杨义臣也不负所望,他“大破士达,斩金称。又收合降贼,入豆子,讨格谦,擒之,以状闻奏。”

此后的杨义臣一直辗转征战于河北,并经常将各地叛乱情况上奏给皇帝。而负责转交文书的关于虞世基知道隋炀帝不喜欢听到地方叛乱的事情,为了迎奉皇帝胃口,他便诬陷说:“鼠窃虽多,未足为虑。义臣克之,拥兵不少,久在阃外,此最非宜。”

皇帝最怕臣子位高权重拥兵自重,所以隋炀帝在听到这里时,心里还是挺忌惮杨义臣的,于是便将杨义臣召回,剥夺他的军权,封他为有名无实的礼部尚书,不久他便郁郁而终了。紧接着张金称、高士达的残余势力全部归顺了窦建德,河北叛军再一次壮大。若隋炀帝不猜忌杨义臣,或许隋朝不会亡,可惜,有的时候栋梁之臣就在眼前,君王却忽视了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比杨修更有野心 曹操为什么只杀杨修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修和司马懿的区别,杨修和司马懿谁聪明,司马懿和杨修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修和司马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修很聪明,而且能度人心,这是三国中寻常谋士所不能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太聪明,曹操所想的,杨修都能猜测一二,所以犯了曹操的忌讳,但仅凭这个原因,还不足以构成曹操杀杨修,曹操杀杨修的原因则是因为杨修的家族。杨修的家族是四世太尉,这和袁绍的

  • 三国时期比吕布还能打的名将分别是谁?他们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三国比吕布厉害的武将,三国谁比吕布更厉害

    说到吕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国二十四名将”,但是我们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这个排名是极不公平的:且不说太史慈的双戟和强弓肯定能胜过黄忠,也不说张绣能否打过颜良

  • 杨修被杀真的是“鸡肋”事件吗 曹操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直接导致杨修被杀的事件,杨修被杀的原因有哪些,杨修被谁杀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修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修之死,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个人智商高,不代表他情商也高。相反,很多聪明人往往因为自己太过聪明了,看不起普通人,极为自负,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不招人喜欢。生活中,大家也许都希望有一个懂得自己的知交好友,但如果这个人总能看

  • 为何说侯景拯救了隋唐两朝?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梦回唐朝结局什么意思,隋唐前朝是什么,隋唐和唐朝什么关系

    侯景如何用自己的错误拯救了隋朝和唐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为自封为“宇宙大将军”,所以南北朝时期的枭雄侯景如今在网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他发动的南梁“侯景之乱”导致南北朝的实力失衡,为后来的隋朝统一埋下了伏笔。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还没有进入南梁的时候,侯景就用自己的

  • 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北伐 姜维为什么等了那么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北伐都失败,姜维北伐损失多少,姜维最后一计如果成功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北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姜维北伐,距离诸葛亮死后二十年,为什么等了这么长时间才决定北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诸葛亮北伐示意图)与《三国演义》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不同的是,事实上诸葛亮只进行了五次北伐,时间集中在228年至236年,而且只有两次是由祁山出兵。诸

  • 宋徽宗赵佶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在位期间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徽宗赵佶简介,宋徽宗赵佶是北宋还是南宋,宋徽宗赵佶儿子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徽宗赵佶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本来按照排序,他只有当藩王的命,他的哥哥宋哲宗掌朝政15年后病逝,无子继承,他有幸承兄登临帝位,却风流浪荡,沉溺声色,重用奸佞,为政昏庸无能,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其中许多细节知道的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想要迁都洛阳?山川之险而欲迁都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宋初太祖曾想迁都洛阳这一件事,可以说是非常出名了。但是具体的历史材料与历史事实,却有一些扑朔迷离。因此我搜集了一些史料,就这个问题来说说自己的看法。首先是太祖为什么想要迁都的问题。据《长编》记载:“上(太祖)生于洛阳,乐其

  • 爱新觉罗·奕纬:清朝最不受待见的皇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爱新觉罗的后代,爱新觉罗·焘纯,金巧巧是爱新觉罗哪一支

    在清朝诸位帝王中,道光皇帝算是资质非常平凡的一位。他力行节俭,颇为勤政。但在位30年,却并没有给大清王朝带来什么新气象。道光皇帝虽然能力不行,但脾气却很暴躁。无论是对底下的大臣,还是对自己后宫的女人都非常严厉,稍有不慎就会给予严惩。而他最苛刻的一个人就要属他的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

  • 本该给皇帝殉葬的妃子,为何能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十三陵殉葬了多少妃子,朱元璋殉葬嫔妃名单,明朝皇帝的后妃殉葬制度

    公元926年,辽国(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病逝。按照契丹人的习俗,耶律阿保机生前的女人都应该殉葬到帝陵中,其中就包括了淳钦皇后述律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述律平(879年―953年)在辽国是个著名的女强人。她在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当时二十岁的耶律阿保机,此后她就一直紧紧地

  • 曹操在诸葛亮出山之前,真的给他写过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什么时候请诸葛亮出山的,诸葛亮为什么不愿意出山,诸葛亮临死前说了一句什么话

    在诸葛亮出山之前,曹操曾给他写过信,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当时诸葛亮已经十六岁了,然而由于家道中落,加上他志存高远,因此当时诸葛亮并没有太大的名气,也没有被举为孝廉,他只是在隆中耕种。由于当时诸葛亮常常以管仲和乐毅自比,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