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诸葛亮没有北伐的话 蜀汉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如果诸葛亮没有北伐的话 蜀汉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0 更新时间:2024/1/15 19:29:49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北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比较一下在蜀汉建立的政权中,有没有不北伐,而能保住江山的。

中国历史上,在蜀地建立的政权中,前后有十多个,包括蚕丛开国以来,历经五朝前后七百多年的古蜀国,西汉末公孙述建立的成家(也有说叫成汉),三国刘备建立的蜀汉,十六国时期李雄建立的成汉,五代王建建立的前蜀,五代孟知祥建立的后蜀,北宋李顺建立的李蜀,南宋吴曦建立的伪蜀,元末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明末张献忠建立的大西,还有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建立的那些割据政权等。

(蜀汉地图)

这些政权,很少有实施北伐的,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延续长久的。当然了,之所以不能延续长久,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政权比较弱小,不经打,一打,就被其它地方的政权给打掉了。相对来说,蜀汉政权是所有这些政权中,最为强大的。

不过,也不是说完全不能拿这些政权和蜀汉比,有一个非常恰当,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也和蜀汉比较类似的,就是孟知祥建立的后蜀。

后蜀和蜀汉一样,也只经历了两代,在后主孟昶的时候亡国。

历史学家认为,孟昶是一个贪图享乐而误国的皇帝。当北宋把后蜀灭国,赵匡胤得知孟昶用的一个便器上都镶嵌着七个宝石的时候,曾严厉地指责他说:“汝以七宝饰此,当以何器贮食?所为如是,不亡何待!”赵匡胤的话,就是说他贪图享乐误国。

(孟昶剧照)

但是,我们必须又要注意另一条记载,《蜀梼杌校笺》记载:“昶之行,万民拥道,哭声动地,昶以袂掩面而哭。自二江至眉州,沿路百姓恸绝者数百人,盖与王衍不同耳。”那些老百姓为什么会冒死来哭送孟昶?很简单,因为后蜀在统治时期,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很少动兵戈,因而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好。他们认为孟昶是好皇帝,舍不得他。

后蜀很少动兵戈,还有一个证明是,最先的时候,后周及北宋的很多州,都先后投奔了后蜀(后蜀很富有嘛)。后来,当后周与北宋四处征伐的时候,孟昶也着急了,派兵北伐出关中,又和南唐交战,总之是想占据战争的主动权。但是,他的军队中,没有一个人能带兵,能打仗,所打的仗都是败仗。连孟昶自己也感叹:“吾与先君以温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临敌,不能为吾东向放一箭,虽欲坚壁,谁与吾守者邪!”

孟昶为什么会失败?就是他只重视发展国内生产,没有锐意北伐,因此四十年来,那些军队都懒惰了,没有得到锻炼,不会打仗了。

(诸葛亮北伐)

从这个角度回过头去看诸葛亮。假如诸葛亮不锐意北伐,选择休养生息,蜀国最终的结局,是不是和孟昶差不多呢?

很显然,蜀地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不能由此建立一个大统一的朝代,不能一直偏安坚持下去,就是因为这个地域的特点决定的。除非在蜀地之外,还有一些可以依靠的地域(比如,刘邦当年暗度陈仓,获得三秦之地。刘邦依靠三秦之地和巴蜀之地,最终才战胜了项羽),否则,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孟昶在最后时候为什么要出兵关中?就是他明白这个道理了。可惜他的军队不行,明白了,也拿不下来。

诸葛亮之所以要坚持北伐,就是他知道必须再开辟一块根据地。只不过天时地利,诸葛亮也没有成功而已。

因此,诸葛亮不北伐,蜀国的结局只有一个,像后蜀一样,死得更快!

(参考资料:《三国志》《新五代史》《宋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为何能稳坐皇位四十多年,成为亡国之君后还能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对刘备的儿子刘禅的评价历来是分为两个极端,其一就是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能力太弱,还乐不思蜀,简直就不配做一个皇帝;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刘禅是大智若愚,要不如何将在皇帝的位子上坐了四十年,又如何能自成为亡国之君之后,还能得以善终

  • 对于曹魏之所以能够开国,为什么却说是离不开贾诩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贾诩是非常厉害的毒士。曹操都说过了。有贾诩在。他很多战胜利都是靠贾诩的,可见贾诩的计谋如此之毒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贾诩算无遗策,是三国中名列前茅的智者,如果单论智谋恐怕无人能出其右。而且做人油滑,善变,可以说见风使舵,也可以说识人善认。要说曹魏之所以能够开国,

  • 贾诩是三国谋士中的杰出人物,与他有关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贾诩是三国谋士群中的杰出人物,他的历史颇为复杂,经历颇富戏剧性,他先后做过李傕、张绣、曹魏三家的谋士,不管是为哪家服务,都是料事如神,妙计成串,可以说,东汉末年许多政治军事局面的形成,都与他有着直接关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贾诩在李傕手下献的最著名的一计,是董卓死

  • 提起元末的元顺帝,为何却说他跑起路来很是坚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在徐达的咄咄逼人之下,元顺帝其实已经想要出逃大都。但就在这个时候,几个臣下拦住了他,这就和崇祯皇帝的处境一样,其中又个宦官家叫做赵伯颜不花的说了一段话之后,元顺帝一听就很伤心了,意思很明显,说的是他不可以像宋朝宋徽宗那样,直接被人给掳走,所以也就能够断定,元顺帝其实根本就没有要死守大都。下面我爱

  •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卧龙凤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中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卧龙凤雏得一者,便可安天下”。卧龙凤雏指的是诸葛亮和庞统,他们二人皆为谋士,都拥有着超人的智慧,以至于在这个乱世之中,只要得到他们其中一人就可以赢得天下,可见得他们的能力有多强。在三国中,刘备就得到此二人,

  • 张裕妃怀有身孕,为何还会被投入别宫?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裕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裕妃是个可怜的妃子,她七岁(6周岁)入宫,后来成为明熹宗朱由校后宫妃嫔中的一员,1723年5月18日因为怀有身孕而被封为裕妃,结果三个月还不到,即1723年8月8日,张裕妃就被革去封号冠服,并被投入别宫,14天后的8月22日,这位

  • 李善长都已经退休种地了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李善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一句民间谚语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当然,诸葛亮和刘伯温成就的不同也并不能只是怪罪两人的智谋,与他们的时代背景的不同,所侍主公的不同,国力强弱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关系。刘伯温本是元末进士

  • 房陵公主有过几段婚姻?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房陵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作为大唐的开国皇帝,存在感是历任开国皇帝中最低的,连带着他的子女存在感也不高,当然这不包括他的嫡子女: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元吉、李玄霸。除这五个嫡子女外,李渊的其他子女的存在感似乎是非常低的,但存在感低不代表没有故事

  • 诸葛亮北伐失败多,姜维北伐成功多 后人对两人的评价为何完全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姜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病故于白帝城,与刘备一起死了的还有他那复兴汉室的梦想,刘禅显然对这没兴趣,只不过是迫于压力,刘永刘理又太小,刘封不过是养子罢了,因此想要让刘家复兴汉室,那就只有靠辅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先主

  • 司马炎篡位后,曹魏皇室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的,印象中,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下场往往都可以用“悲惨”两个字概括。不过,在南北朝以前,大部分亡国之君的下场还算不错。虽然他们失去了皇位,但是却也得到了优待。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仅身家性命得以保全,还依旧能够享受着荣华富贵。例如三国时的曹魏政权,魏帝在失去皇位后,新上位的晋帝并没有迫害这位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