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哪位荒唐皇帝跟着老鼠学治国经验

历史上哪位荒唐皇帝跟着老鼠学治国经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37 更新时间:2024/1/30 0:16:05

公元493年的一天夜晚,南齐皇帝萧鸾轻装简从驾临潘妃居所,偶然发现一个衣冠不整的孩子与几个成年太监做游戏,便喝问其故,太监不敢隐瞒,说是二皇子殿下正在抓坏人(其实是老鼠),因为白天坏人不出来,所以晚上抓。萧鸾摇了摇头,一声不吭的走了。这位二皇子殿下,正是本的主人翁----萧齐末代皇帝萧宝卷,由于其生母早亡,交与潘妃抚养,天性不爱读书,整天迷恋抓老鼠。谁曾料到,他居然从多年的抓老鼠游戏中悟到了“祸国殃民”的法门,并荣登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皇帝排行榜之首,真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令人目瞪口呆。说起来呀,抓老鼠不是很容易,小时候老赵也抓过,自以为还算身手敏捷,可跟老鼠比起来,简直就是大笨熊一个,但若偶尔抓到一只,那成就感必是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的。长在皇宫里的萧宝卷,其实并不幸福,成天面对死气沉沉的太监、宫女,还不如抓老鼠有趣呢。由于他大哥萧宝义是个残疾人,无法执政,萧宝卷顺理成章地做了皇位继承人。

网络配图

公元498年,也就是永泰元年七月,萧鸾在持续的高温中驾崩,萧宝卷开始他师从老鼠的治国理政生涯,谁说不读书就不能做皇帝?读书,那是臣子们换饭碗、求升迁的玩意,人萧宝卷会抓老鼠那就足够了。老鼠师父说,白天不好玩,晚上才好玩。于是,萧齐政坛的作息表完全彻底的颠倒了,公大臣们早起入朝奏事,可怜总是在那里等他,常常要等到天黑,才可能见到他的面;运气不好的话,等上一整天,也未必能见到他的影子。很多资深大臣在他这位资浅皇帝面前吃瘪,常常说不上几句话,便被赶了出来。因为皇帝陛下刚刚起床,还有许多功课没做呢。什么功课,晚上的娱乐呀。对老鼠师父来说,萧宝卷确乎是个好学生。

漱洗完毕、吃饱喝足之后,他不是开私人迪斯科舞会,命令打鼓奏乐,让百余侍从在一起大呼小叫,就是去骑马。他骑马也是有特点的,不是去郊外纵马取乐,而是躲在后宫里骑,跟欧洲的室内马术操练差不多。老鼠师父还说了,你以前抓我的时候,看我是怎么躲你的,有本事你也装一回我,让别人来抓,那可其乐无穷呀。于是乎,萧宝卷果真身体力行去实践扮老鼠的角色,一月中至少有20多天要出外,而且大多是在夜晚,“入富室取物,无不荡尽。”因为是扮演老鼠偷东西嘛,所以不能被人发现,如果有人无疑中发现了他,那就成倒霉蛋儿了,遇上准被格杀。时间一长,地方官也学精了,到处安插眼线,确保提前掌握老鼠皇帝的行踪,以便及时疏散百姓,让皇帝尽情获得成就感。

网络配图

如此一来,萧宝卷觉得没意思了。你想啊,老鼠遇不到黑猫警长,没有刺激,多失落呀!所以,在多年积累的抓老鼠经验的点拨下,萧宝卷开始着眼于祸害人了,在他眼里,什么王公大臣,什么草民百姓,还不如他的老鼠师父呢。一次,萧宝卷出去抓“老鼠”,途经沈公城,在道路旁边的一处高障旁,突然听到一阵阵争吵的声音。这家伙多年抓老鼠修炼得耳朵尖,警惕性高,反应灵敏,马上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径直闯入人家,看到床上躺着一位赤身裸体、等待分娩的产妇。产妇已经痛得叫声不止,全身大汗淋漓,听到“皇帝驾到”的喊声,她的丈夫连忙跪在地上,不敢仰视,身体颤抖不止。

萧宝卷命令两个士兵跳上床,要他们按住产妇的手脚,他要做一个游戏,以前抓到老鼠,他也是这么做的,从腰间抽出宝剑,嘴里说道:“朕倒要看看你老婆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男还是女!”。一声撕裂心肺的惨叫,圆鼓鼓的肚皮从上到下瞬间列开来,产妇当场毙命。士兵迅速动手,从产妇肚子里拖出婴儿当场验示,结果是个女婴。师从老鼠,萧宝卷最得意之作,即是与王公大臣们斗法。他老爹曾教育他许多治国理政的法门,他全当耳边风,但有一句话他是记住了的,就是“作事不可在人后”,他有体会呀,抓老鼠慢一步都不行,可见教育问题实在应该着眼于孩子的兴趣点,老师家长们谨记吧。萧鸾生前十分信任的大臣江佑、江祀兄弟(萧宝卷的表叔)经常劝谏阻止他玩闹,令萧宝卷十分心烦,再加上宠臣茹法珍和梅虫儿常为二江兄弟所责骂,怀恨在心,不时在小皇帝面前告状。萧宝卷对这两个人就更加讨厌了,立刻下令抓来两个表叔杀掉。

网络配图

始安王萧遥光起兵造反,这让萧宝卷很兴奋,造反的家伙不正是老鼠吗?正好将自己的长项派上用场。由于萧遥光事起仓促,萧宝卷成功地平定了叛乱,将萧遥光抓住杀掉。不久,他又在近臣的怂恿下杀了平定萧遥光之乱的功臣,接着又把父亲在位时的几个老臣召入宫中,毒酒赐死。这下,满朝官员噤若寒蝉,没人再敢对他的所作所为说个不字了。跟着老鼠学治国,结局还能有个好?永元三年初(501年),梁武帝萧衍在襄阳起兵,发誓消灭这位老鼠皇帝,同年十月,机敏如老鼠的萧宝卷却被近臣所害,年仅十九岁,报应啊!萧衍贬他为东昏侯,谥号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上最牛权臣差点让皇帝下跪?南宋权臣贾似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对宋朝的印象一般是经济上积贫积弱,政治军事上冗官冗兵,还有就是宋朝奸臣多,叛将多。提起奸臣,大家很容易想到秦桧,其实,有一个人对国家的祸害要远远大于秦桧,他就是南宋权臣贾似道,南宋的最后一位军事家。这个贾似道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出身,家庭背景也算显赫。父亲贾涉是从一个小县的公安局长起家,凭借履立军功

  • 光绪死前每天被迫向慈禧下跪:光绪死亡背后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清宫档案中有一种专门记载皇帝起居生活、言行举止的簿册,叫《起居注》。光绪皇帝最后一年,即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起居注》,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三点信息:网络配图一,住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的光绪,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便是到仪銮殿(今怀仁堂),向慈禧太后下跪请安,没有一天间断。直到十月十九日这天,还有光绪

  • 解密末帝溥仪在苏联究竟过怎样的俘虏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945年8月19日,一架小型飞机在沈阳机场神秘降落,占领了沈阳机场的苏联红军很快将这架飞机包围起来。舱门打开后,一个衣着华丽、神色慌张的男子从飞机上走了下来,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使“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十天后,他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抛下“皇后”婉容、“福

  • 乾隆身世之谜:乾隆是汉人陈世倌的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二十五岁的时侯登基为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乾隆皇帝在登基之初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并且以仁厚治国,平反了很多雍正时期处理的冤案。乾隆晚年的时候以“十全武功老人”自居。乾隆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二十五岁的时侯登基为帝。

  •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

  • 吕后吕雉为何敢给刘邦戴绿帽和大臣通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后妃当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强势的女人,或隐身幕后,或垂帘听政,或直接鸠占鹊巢、取而代之。谈笑之间便杀伐决断,指点江山,将整个王朝的男人都笼罩在她们的阴影之下。实在是巾帼胜过须眉,令人不得不佩服她们的巨大能量。在这些当国的后妃中,吕后无疑是她们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图片来源于网络吕后姓

  • 是谁从蒙古帝国屠刀下拯救了数百万中原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耶律楚材是元代的开国大臣和名相,人称“神人”。他的智慧和才能与人们耳熟能详的萧何、诸葛亮、魏征、房玄龄等比较起来是毫不逊色的。但是,有关他的故事似乎在民间流传甚少,有关他的影视作品更是鲜见。这对一位历史名人来说,无论站在什么角度看,都是很不公平的。所以,笔者把这位元代名相介绍给读者,目的是让更多的人

  • 揭秘严嵩为什么会被会嘉靖皇帝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严嵩(1480-1565),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嘉靖时期专擅朝政达二十余年。明世宗奉道教神仙,政事荒怠。严嵩侍奉虔诚,善写应制文词,颇受宠信,被擢为首辅。他握权久,通引私人居要职。子为侍郎,孙为锦衣中书,宾客满朝班,姻亲尽政要。又网罗党羽,朝中大臣大多投靠之。严嵩子严世蕃善揣上意,谄幸弄权

  • 嘉庆帝只是平庸无能之辈?揭大清衰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大清王朝中,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他前承“康乾盛世”后接鸦片战争。可以说,这位皇帝是大清王朝中十分关键的一位人物——他就是大清中衰皇帝:嘉庆帝。如果说将清王朝的衰败归罪于一人太过的武断,那至少可以说在嘉庆皇帝时期,大清王朝就已经开始加速走下坡路。嘉庆帝只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好人而已!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

  • 唐高宗李治地位尴尬 为何却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得好,创业难,守业更难。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并非毫无建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守成君主。然而,唐高宗李治的地位是尴尬的,因为前有一代圣君李世民,后有媳妇千古一帝武则天,他们二人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而唐高宗李治,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网络配图李治是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