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皇帝精通哪几门语言?乾隆皇帝有哪些天赋

乾隆皇帝精通哪几门语言?乾隆皇帝有哪些天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1/19 18:30:01

乾隆皇帝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其书房虽小却极为雅致。楠木雕花隔扇将其分成南北两间小室,里边的一间利用窗台摆设乾隆御用文房用具。窗台下,设置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设在高炕坐东面西的位置上。其御笔手书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豪素指书法),从内容可见乾隆之胸襟与志趣。“三希堂”的陈设幽雅朴素,既弥补了空间的不足,又带有极强的人文气息。古朴而不失优雅,清新而富有内蕴。

书斋之所以改名为“三希堂”,是因为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古代墨宝,尤其受到乾隆帝的珍爱,并特意贮存于此,不时把玩。实际上,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这些中国书法史上的精品力作,凡经乾隆亲自鉴赏过的珍品,往往钤有“乾隆御览”和“天子古稀”二玺。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在艺术上拥有最挑剔的眼睛和最精微的直觉。他是古往今来搜罗最富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之一,同时在诗词、曲赋、书法、绘画、音乐上都有很深的造诣。身为帝王而有如此才华,加上天下太平能游历神州,真是不虚此生,这在帝王群里也堪称“个中翘楚”。他又是帝王中少有的高寿者(可能与其广泛的情趣爱好相关),因年事已高祭天时在天坛留下的“古稀门”,也成为一段佳话。

乾隆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同时他还是一名语言学家,其语言能力超群,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藏语和维吾尔语也达到了“能之”的程度,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

清朝皇帝中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功绩当以他为最。乾隆亲自倡导并编成了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大量古典文献,是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

他开博学宏词科,招纳天下人才,下令征求书籍,完成《明史》《清文献通考》《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等,这些成就与他的博学不无关系。由于乾隆皇帝对文化事业的热心,汉学从乾隆朝愈益兴盛,至嘉庆朝,形成了着名的“乾嘉学派”。

在建筑艺术方面,乾隆在北京及京畿保护、扩修、兴建的皇家宫殿园林,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祈年殿(换成蓝色琉璃瓦)、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等,这些皇家园林,无不体现着清代园林文化的辉煌,是我国园林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驻足“三希堂”外,感觉其空间虽小,但管中窥豹、小中见大。“三希堂”引领着天下读书人的人文风尚,同时更见证了一代盛世的人文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寻风华正茂的少年将军霍去病突然离世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的抗匈将领,也是一位少年天才,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将才,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亡之迷。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

  • 三次赴京赶考都落榜:揭开名臣左宗棠的京城岁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先后三次赴京赶考,却因为诸多原因,三次落榜,最终他离开京城。1868年,当他以陕甘总督的身份来到京城觐见时,已经过去了30年时间。左宗棠待了10天,在许下五年平乱的诺言后离开京城。1881年,左宗棠奉旨入京,不到一年,因调任两江总督再次离开北京。1884年左宗棠再度召入京城

  • 身为三朝元老的霍光,为何落的如此凄惨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霍光,是汉朝的大将军,他一生毁誉参半,既在朝廷之中多有建树,促进了汉朝的发展,却也因为身居高位,滋养了权欲之心,与皇帝产生权利之争。霍光的汉朝大将军霍去病的亲弟弟,年少的他仰慕霍去病的威名前去投靠,并且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被封为光禄大夫。汉武帝老去之时,因继承人刘弗陵年纪太小,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又

  • 汉宣帝刘询背有皇孙身份,但却生来命运多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最喜欢的一个汉朝皇帝,非汉宣帝刘询莫属,不仅仅因为他对发妻许平君的不离不弃,也更因为他以尊贵之身在牢房长大,却没有愤愤不平,反而练就了一副赤子之心。刘询是太子刘据的孙子,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本是天皇贵胄,却因为一场巫蛊之祸,而颠沛流离。在对太子刘据清算的过程中,作为还在襁褓中,刚出生不久的刘

  •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会两次宣布退位?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第十二任君主,也是中国的末代皇帝,因其在位期间年号为宣统,也被称为宣统皇帝。他出生在中国政治体制大转型的时期,因此得以用一生见证了旧中国的覆亡和新中国的诞生。溥仪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清王朝的幕后掌权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同时生了

  • 揭秘:一代“名妃”赵飞燕两次为后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赵飞燕其原名未被正史记载,通常认定为赵宜主,后来因为她的舞姿轻盈,称呼她“飞燕”,而忘却了她的真实姓名。汉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赵飞燕出生于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年纪稍长后,赵飞燕以良家女子的身份进宫为宫女(并非勾栏或者奴婢),属于阳阿公主家,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

  • 顺治帝的董鄂妃有何出身?董鄂妃身世之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孝献皇后董鄂氏的身世,历来有很多争议。按照正史记载,董鄂氏应该是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十八岁入宫,宠冠后宫,在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被立为贤妃,十二月便晋升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但是按照《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野史小说的说法,董鄂氏就是秦淮名妓董小宛。当年清军入关之时,统帅洪

  • 揭秘:康熙皇帝是怎样从鳌拜手中夺回政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登基时只有八岁。他的父亲顺治帝去世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政。在这四人中,索尼资格最老,威信很高,但年纪大了,不太愿意管事。遏必隆虽屡立战功,但生性平庸,遇事随声附和。苏克萨哈出身正白旗,本来依附多尔衮。多尔衮死后,他马上站出来告发多尔衮的罪状,因此也受到顺治帝的重用,但满

  • 大清重臣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以一人敌一国。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洋海军;对于晚清,30年自强运动,至此,全盘破产。对于这个国家,这是真正的惨败。120年后,我们仍然以极大的投入来研究它,其实质是想追索:何以如此?其历史逻辑何在?李鸿章辞世,他的“政敌”梁启超在其撰写的《李鸿

  • 光绪是怎样做皇帝的?为何说他一生做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能够像康熙帝那样夺回政权的小皇帝,实在寥寥无几。很多小皇帝从小到大,一直在做傀儡。即便名义上可以亲政,朝政大权实际也掌握在别人手里。康熙帝之后二百年,清朝出了一位对权力无限渴望的太后——慈禧太后。咸丰帝病死后,她立自己六岁的儿子载淳为帝,这就是同治皇帝。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同时临朝听政。同治帝在位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