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皇帝的棋艺有多厉害?为何说他是棋界大王

乾隆皇帝的棋艺有多厉害?为何说他是棋界大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43 更新时间:2024/1/16 12:01:17

乾隆皇帝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棋迷,可是他的棋艺并不是很高超。有一次,他率大军出征边关,路经聚镇,看到一个宅院的门楣上高悬“棋界大”的金匾,心想:朕都不敢自诩棋界大王,一个荒村野岭的草民,还敢如此狂妄,一定要灭灭他的威风。

于是,他便把宅主叫出来,要与他一决胜负。那老头儿一看皇帝来了,吓得赶紧叩头,说:“小老儿怎敢万岁对弈”。乾隆说:“下棋本来就是个益智的游戏,你只管下,输赢朕都不在乎”。于是两人摆开棋局,拼杀起来,不过十几步,乾隆帝就占了上风,一会儿工夫便将老头杀得片甲不存。得胜的乾隆帝于是趾高气扬地对老头儿说:“从此之后便把棋王的牌匾摘了吧。”老头赶紧低头谢罪。

等到乾隆凯旋,再次路过聚仙镇,竟然吃惊地发现老头儿的“棋界大王”还高高挂在门上,而且貌似重新油漆过,油光发亮。乾隆顿时大怒,便找来老头儿问罪。老头儿说:“禀万岁,小老儿自知欺君之罪,当灭九族。只是前次与万岁对弈并未施展本事,因此失误,所以专候万岁凯旋回朝,小老儿冒死相请,再赌输赢。”乾隆心想,这次我一定要让你心服口服,看你小老儿还敢跟我叫板。

没想到,这次和乾隆帝对弈的竟然是老头儿的孙子。乾隆帝心里暗笑,爷爷是手下败将,孙子就更不行了。可是,还没等乾隆帝进入状态,小孩十几招便将他杀得捉襟见肘了。看到皇帝头上汗珠滚滚,老头儿赶紧上前去解围,恰好这时一阵风把几片花瓣吹到棋盘上,老者乘拾花瓣之机偷掉孙儿的一个棋子。聪明的孩子自然明白爷爷的用心,便故意走出破绽,让乾隆吃了两个子,最后走成了和棋。

乾隆帝这才明白老人前番下棋是有意相让,便取来房四宝,御笔亲书“棋界圣手”四个大字送给老人,以示奖赏。

下棋是古人的一大乐趣,它不仅仅是古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围棋和象棋在中国发源很早,经过历代棋迷的传承发展,尤其是一些棋迷皇帝和贵族的推崇,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阡陌纵横的棋盘就仿佛纷繁复杂的社会,而分布其上的棋子则如同天下苍生,所以说治国如弈棋,都需要驾驭全局的胆略和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精通哪几门语言?乾隆皇帝有哪些天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王,其书房虽小却极为雅致。楠木雕花隔扇将其分成南北两间小室,里边的一间利用窗台摆设乾隆御用文房用具。窗台下,设置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设在高炕坐东面西的位置上。其御笔手书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

  • 探寻风华正茂的少年将军霍去病突然离世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的抗匈将领,也是一位少年天才,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将才,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亡之迷。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

  • 三次赴京赶考都落榜:揭开名臣左宗棠的京城岁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先后三次赴京赶考,却因为诸多原因,三次落榜,最终他离开京城。1868年,当他以陕甘总督的身份来到京城觐见时,已经过去了30年时间。左宗棠待了10天,在许下五年平乱的诺言后离开京城。1881年,左宗棠奉旨入京,不到一年,因调任两江总督再次离开北京。1884年左宗棠再度召入京城

  • 身为三朝元老的霍光,为何落的如此凄惨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霍光,是汉朝的大将军,他一生毁誉参半,既在朝廷之中多有建树,促进了汉朝的发展,却也因为身居高位,滋养了权欲之心,与皇帝产生权利之争。霍光的汉朝大将军霍去病的亲弟弟,年少的他仰慕霍去病的威名前去投靠,并且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被封为光禄大夫。汉武帝老去之时,因继承人刘弗陵年纪太小,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又

  • 汉宣帝刘询背有皇孙身份,但却生来命运多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最喜欢的一个汉朝皇帝,非汉宣帝刘询莫属,不仅仅因为他对发妻许平君的不离不弃,也更因为他以尊贵之身在牢房长大,却没有愤愤不平,反而练就了一副赤子之心。刘询是太子刘据的孙子,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本是天皇贵胄,却因为一场巫蛊之祸,而颠沛流离。在对太子刘据清算的过程中,作为还在襁褓中,刚出生不久的刘

  • 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会两次宣布退位?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第十二任君主,也是中国的末代皇帝,因其在位期间年号为宣统,也被称为宣统皇帝。他出生在中国政治体制大转型的时期,因此得以用一生见证了旧中国的覆亡和新中国的诞生。溥仪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清王朝的幕后掌权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同时生了

  • 揭秘:一代“名妃”赵飞燕两次为后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赵飞燕其原名未被正史记载,通常认定为赵宜主,后来因为她的舞姿轻盈,称呼她“飞燕”,而忘却了她的真实姓名。汉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赵飞燕出生于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年纪稍长后,赵飞燕以良家女子的身份进宫为宫女(并非勾栏或者奴婢),属于阳阿公主家,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

  • 顺治帝的董鄂妃有何出身?董鄂妃身世之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孝献皇后董鄂氏的身世,历来有很多争议。按照正史记载,董鄂氏应该是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十八岁入宫,宠冠后宫,在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被立为贤妃,十二月便晋升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但是按照《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野史小说的说法,董鄂氏就是秦淮名妓董小宛。当年清军入关之时,统帅洪

  • 揭秘:康熙皇帝是怎样从鳌拜手中夺回政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登基时只有八岁。他的父亲顺治帝去世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政。在这四人中,索尼资格最老,威信很高,但年纪大了,不太愿意管事。遏必隆虽屡立战功,但生性平庸,遇事随声附和。苏克萨哈出身正白旗,本来依附多尔衮。多尔衮死后,他马上站出来告发多尔衮的罪状,因此也受到顺治帝的重用,但满

  • 大清重臣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以一人敌一国。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洋海军;对于晚清,30年自强运动,至此,全盘破产。对于这个国家,这是真正的惨败。120年后,我们仍然以极大的投入来研究它,其实质是想追索:何以如此?其历史逻辑何在?李鸿章辞世,他的“政敌”梁启超在其撰写的《李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