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卫子夫贵为一国之后为何最终又死于非命?

揭秘:卫子夫贵为一国之后为何最终又死于非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77 更新时间:2024/1/21 1:43:19

卫子夫,汉孝武思皇后,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91年。卫氏,字子夫(名不详),《汉书·外戚传》曰:“孝武卫皇后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属山西临汾)人。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位前后达三十八年,去世后,谥号“思”,她是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卫子夫本是平阳府歌女,那时候,称为“讴者”。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因相貌极出众,被平阳公主送入宫中,献与汉武帝刘彻。此后,所出甚众,贤良淑德,逐步攀升,乃至于皇后.后因“巫蛊之祸”,自杀身亡。卫子夫身世低微,其父名史册未载,母姓不详,世人多冠以夫家之姓,称之谓“卫媪”,颜师古《汉书注》载:“媪者,后年老之号,非当时所呼也。卫者,举其夫家姓也。”卫媪曾在平阳侯府中待过一段时间,卫子夫少年时便随其母,于此间成为讴者(歌女)。卫子夫有兄卫长君,姐卫君孺(卫孺),次姐卫少儿,兼同母异父兄弟三人,卫青、卫步及卫广。卫少儿就是大名鼎鼎的膘骑将军霍去病的生母。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三月上巳节,武帝往霸上祭祖。此时武帝因政事不顺心情郁闷,回程时前往平阳侯府看望皇姐平阳公主。武帝七岁纳大长公主之女陈氏为妃,陈氏虽美艳,然十一年无所出,国本未定,武帝又是刚刚继位,根基不稳,暗中已经有人蠢蠢欲动。平阳公主为解决皇帝无子嗣这个问题,欲效法馆陶公主择美人以献天子,从民间收选了许多美女养在家中。《史记 外戚世家》载:“平阳主求诸良家子女十馀人,饰置家。”

平阳公主此时便将养在家中的美女带出来让武帝过目,但是武帝全没有看上眼。无奈之余,平阳公主便叫出府中的歌女助兴,结果武帝发现卫子夫姿色美艳,大为喜欢,《汉书·外戚传》:“帝祓霸上,还过平阳主。主见所偫美人,帝不说(同“悦”)。既饮,讴者进,帝独说子夫。”便借着更衣的时机将其临幸,《史记 外戚世家》载:“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平阳公主见此借机将卫子夫献给武帝,并把她的弟弟卫青一同送入宫中。临别时,平阳公主对子夫说:“走吧,在宫里好好吃饭,好好自勉努力;如果将来富贵了,不要忘记我的引荐之功。”《史记 外戚世家》曰:“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彊饭,勉之!即贵,无相忘。’”或许有人暗中阻挠,或许因为刘彻把她忘了,卫子夫在这之后的一年里,再没有被他临幸。《史记·外戚世家》:“入宫岁馀,竟不复幸。”

建元二年,新政破产。至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武帝打击各方势力,终将兵权握在手中,于是出兵,救东瓯、建期门军。汉武帝以“不中用”为由,释放掖庭里的宫人出宫。卫子夫试图混出宫时再次见到武帝,便哭着恳求放她走。武帝见到梨花带雨的卫子夫后旧情复燃,便再次宠幸她,卫子夫随后便怀孕了,由此渐渐得宠。《史记·外戚世家》:“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但生活并不平静。时为武帝皇后的陈氏,骄纵跋扈,其母刘嫖更是横行霸道,卫子夫怀孕,深为二人所妒,而汉武帝因为在与前太子刘荣的夺嫡之中刘嫖出力甚伟,对二人所作所为颇有纵容之间。刘嫖欲捕杀卫青,以慑服卫子夫。卫青得公孙敖等人相救,免于一死,武帝知晓此事后,对他颇有歉疚,将他和卫长君提拔为侍中,赏以千金而为补偿。刘嫖等人因刘彻的这一番动作,终于在对卫子夫一事上,有所收敛,不敢再明目张胆的对付她。卫子夫被武帝封为夫人,得武帝宠爱日隆,十年间,生下三女一男。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皇后伴皇帝近二十年而无子嗣,加之她和她的母亲刘嫖平日里行止不俭,颇惹皇帝恼怒。而后,陈皇后施媚道害人邀宠事发,武帝盛怒之下,废除陈后,谪其居于长门宫。天子余威不止,前后牵连达三百余人,多受枭首之刑。此事之后,不到一年,卫子夫又怀上龙胎,第二年,生下皇子。武帝此时已经二十九岁,不由大喜若狂,为其取名“刘据”,着令枚皋、东方朔等,作《皇太子生赋》、《立皇子禖祝》等,修句芒神祠以祭,谢上天赐予皇子。卫子夫顺理成章的入主未央中宫椒房殿。《汉书·武帝纪》载:“春三月甲子,立皇后卫氏。”荀悦《前汉纪》载:“春三月甲子。立皇后卫氏。赦天下。”至此,空闲一年多的未央中宫椒房殿再次有了新的主人。而自卫子夫之后,大赦天下立皇后亦成为汉家制度。郎官枚皋作《戒终赋》献卫皇后,劝诫她保持良好的品德作风。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据七岁,被汉武帝立为皇太子。年及加冠,移位太子宫,武帝为其建“博望苑”。卫氏一族,不因皇后得宠而忘形,不倨于裙带之宠。卫青、霍去病疆场来去,以军功封万户,几乎击破匈奴,勒功记于祁连山。卫氏一门五人封侯,卫子夫更被封为皇后,天下首屈一指。有《天下为卫子夫歌》(即《卫皇后歌》),赞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卫子夫渐渐年老色衰,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王夫人入宫,汉武帝将宠爱转移到了王夫人的身上,在王夫人之后,有李夫人、尹婕妤、赵婕妤(钩弋夫人)等人,受到武帝的宠爱。这个时候的卫皇后,虽然年纪大了,容颜不复从前,但仍谨记着她身为皇后的德行,不骄不妒,有一国之母的风范。加之卫氏一门忠烈,为大汉王朝建不朽之功,天下人依然尊敬她。就算是年老、无宠,她依旧谨言慎行,德行优良,霍去病、卫青相继去世后,她也依然受到皇帝和人们的尊重。武帝好微服出巡,每到这个时候,宫事皆由卫皇后定夺,刘彻回宫后,卫皇后才挑选重要的事情,向他汇报。武帝对卫皇后极是信任,有时甚至连汇报这一节都被他给免去。

卫氏外戚的规模在近五十年里不断壮大,势力之大,骇人听闻——高墙之下,总有几个败家玩意儿。庞大的外戚成员亦未能免于恃宠而骄之俗。卫君孺之子公孙敬声,身为丞相公孙贺之子,被授予九卿太仆,竟私挪军饷,达一千九百万钱。被捕下狱后,公孙贺请命抓捕朱安世以功抵过,武帝念及卫皇后及卫氏多年来的付出,便允了此事。后来朱安世落网,为报复公孙贺,诬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行巫蛊之事,以诅咒天子。武帝大怒,亦有忌惮卫氏之心。此后,公孙贺父子被下狱,死在狱中。紧随其后,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也因“巫蛊”处以极刑,卫氏一族,牵连甚广。

武帝宠臣江充与太子有嫌隙,害怕刘据将来继位秋后算账,借此事构陷太子。但太子不能轻动,于是他请命于身,先行造势,四处抓人,被牵连的无辜者达数万人。武帝恰此时病重,他信任江充,也相信自己是受到巫蛊之害。江充趁机对付太子,太子刘据欲往甘泉行宫辩白,但为江充等人所阻,无奈之下控制住了江充等人,但在行动之中被御史章赣逃出。 因太子能指挥到的车马有限,刘据在决定起兵后派舍人持节连夜入长秋门,通过长御倚华呈报卫皇后。卫皇后果断行使皇后的权利,调动中厩里皇后的马车装载射手,搬取武库的兵器,调发长乐宫的卫队以助太子,支持太子起兵诛杀江充。太子向文武百官宣称江充造反,斩了江充巡示朝野,并在上林苑烧死了一众胡人巫师。

此后,武帝自行宫发兵来攻。两军相互厮杀逾五日,血流入渠,死者达数万人。太子不敌,战败出逃,隐匿于湖县。后在湖县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身亡,二位皇孙也一同遇害。卫皇后或为担责,或为明志,绝望而自尽。至此,母仪天下38载,陪伴汉武帝49年的卫子夫死于非命。

皇后支持太子起兵对付皇帝,这个举动武帝无论如何是不能容忍的,卫子夫对此事的后果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有一点要提一下,卫皇后自尽之前,只是被武帝收回了玺绶,其皇后身份并未被废,或者说她没有给武帝生前废后的机会,《汉书·外戚传》记载“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此后不久,刘彻终于知道太子起兵情非得已,但太子兵败逃匿后不久便自尽,这种醒悟,为时已晚。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前后有将近四十万人受到牵连,一时人人自危,统治者的权威和信任大大受到挑战。大量政治上层人物被杀,国本动摇,戾太子刘据的自杀更是让武帝多年培养的接班人计划落空,实为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巫蛊之祸后不久,汉武帝下达轮台罪己诏,开始反思其执政策略,减少军事行动而将注意力更多转向“富民”。武帝晚年对太子及卫皇后之死也深感后悔。后来机缘巧合,卫子夫唯一生还、流落民间的曾孙宣帝刘询即位,追封其为思皇后,名誉得到了恢复。

卫子夫一生,为皇后三十八载,替武帝统掌后宫,贤良淑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卫子夫一生虽未插手政事,但她的出现也将卫青、霍去病、霍光引向历史舞台。武功则卫青霍去病抵御匈奴内侵 、拓宽汉朝版图 。文治则霍光佐八岁幼主,废昌邑昏乱,立孝宣中兴,匡国家,安社稷。因她所兴之人对武帝、孝昭、孝宣三朝做出了巨大贡献及深远的影响,光辉远远遮住了这个同时代至尊的女子。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赞其“嘉夫(卫子夫)德若斯”,便是对她一生兢兢业业的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吴玠怎么读 吴玠的生平简介 吴玠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生于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兴国州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人,北宋抗金名将。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由于长期鞍马之劳,病卒于防地仙人关,享年47岁,谥号武安,作庙于仙人关,号

  • 汉高祖刘邦跟谁有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有何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当各路诸侯攻破武关(在今陕西丹凤东南),离咸阳不远时,赵高派心腹把二世杀了。赵高想自己即位,又怕进关的诸侯不服,就把二世的侄儿子婴立为秦王。子婴明白赵高一肚子坏水,非常危险,就设计杀了赵高。项羽想借着咸阳内乱连夜进军,又怕投降过来的秦军叛变。大军到了新安城南(今河南新安),楚军把投降的二十多万秦兵都

  • 揭秘:飞将军李广从军数十载为何一直难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李将军列传》上记载,李广在孝文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就从军击胡,依靠骑射无双的技术,开始了自己的职业军旅生涯。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威震塞外,号称飞将军。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李广都是武帝时代除了卫青和霍去病以外最知名的汉朝将军。可是耐人寻味的是李广跟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少年得志的将军

  • 王莽为什么要篡权?王莽又是怎样复古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弟兄。二弟王曼的次子叫王莽。有些大臣吹王莽好,汉成帝就封他为新都侯,后来又拜他为大司马,让他掌握朝廷大权。王莽用心搜罗天下人才,远远近近一些知名之士都来投奔他。公元前7年 ,汉成帝死了,新君即位,就是汉哀帝。汉哀帝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汉哀帝即位六年也死了,王莽就立了一

  • 揭秘:东吴历史上张昭为何一直当不上东吴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张昭加入孙吴集团的初衷应该是,以江东为汉室藩屏、保土护民,而非助孙权称霸。所以投降曹操,孙氏消亡,但有助于国家统一,对天下有大功。在一定程度上,张昭的士人心态和曹操首席谋臣荀彧一样,都打算曲线救国。但是,荀彧是真正地忠于汉室正统,张昭就不那么光明正大了,明知曹操是汉贼,在关键时刻一再妥协投降,更像是

  •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即使身在异族却心中有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为了继承祖上抗击匈奴的遗志,便向汉武帝主动请战,要求带兵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当时很欣赏李陵的勇气,便批准了这次军事行动。李陵在当年九月率领5000人的部队,从居延出发,行军30日,部队来到了达浚稽山(大约就是今天阿尔泰山中段),不想在此

  • 揭秘:汉武帝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笔者总结出汉武帝有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1、汉武

  • 揭秘:漠北之战中飞将军李广的死与卫青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将军列传》又称为《李将军列传》,是西汉司马迁所写的一篇文章,收录于《史记》一书。《李广将军列传》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讲述了飞将军李广的生平故事。这篇文章,注重以细节展现李广的战斗史。除此之外,司马迁在《李广将军列传》一文中通过讲述李广将军的生平故事,来展现他骁勇善战的一面。通过对人物细节刻

  • “肉刑”是怎样的刑罚?汉文帝为何要废除“肉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肉刑”,是古代残废肢体、残害肌肤、破坏身体机能的墨、劓、刖、宫等带有原始、野蛮色彩的刑罚。夏、商、周朝如此,秦朝更是风行,《盐铁论》中就有“劓鼻盈车、履贱踊贵”的记述。这种让人切齿痛恨的酷刑,一直延续到汉初。然而,到了公元前167年5月,西汉文帝刘恒却突然发布了废除肉刑的诏书:“今人有过……朕甚怜

  • 汉武帝为何不许私商做售盐生意?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时代,把盐的专卖权收归中央,食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都由官府把持,不允许商人私下里做销售盐的生意。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食盐不仅一种必不可少的作料,还是我们血液里必不可少的元素。谁都离不开盐这种东西,几乎每人每天都要吃盐。汉代许慎说,盐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国之大宝”。不管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