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玠怎么读 吴玠的生平简介 吴玠是怎么死的

吴玠怎么读 吴玠的生平简介 吴玠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13 更新时间:2023/12/13 2:30:02

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生于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兴国州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人,北宋抗金名将。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

由于长期鞍马之劳,病卒于防地仙人关,享年47岁,谥号武安,作庙于仙人关,号思烈。淳熙中,追封涪王。 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吴玠怎么读

吴玠[jiè]

吴玠的生平简介

少年参军

吴玠少年时性格沉毅,知晓兵法善于骑射。北宋末年入伍从军。靖康初年,西夏犯边,吴玠率百余人追击,斩获颇多,因其英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在军中初露锋芒。建炎初,凭借战功多次升迁至泾原路副总管。

富平之战

公元1128年(建炎二年),金兵西路军出大庆关(今陕西大荔县东),进犯陕西,直趋泾原。吴玠受陕西制置史曲端之命率军迎击,一鼓击退金兵于青溪岭,后又奉命东进,收复华州(今陕西华县)。第二年,吴玠升迁为忠州刺史,曾奉命镇压宋江余部起义军,直击首领史斌。宣抚处置史张浚督巡川陕,听说吴氏兄弟勇略,十分器重,于是任命为统制。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秋,金兵大举进攻南宋,江淮形势异常紧张,张浚为牵制金军,以减轻东南之压力,于是集结熙河路经略使刘锡、秦凤路经略使孙偓、泾原路经略使刘琦、环庆路经略使赵哲以及统制吴玠等“五路之师”于山西富平,令刘锡为统帅,欲与入陕金军决战。宋营方面对于如何应战起了争执,刘锡因众将意见不合,尚在迟疑之际,兀术却亲统金兵猝然而至,移土担柴,填泽铺路,很快泥淖被夷为平地,金骑纵辔而过,兀术与金将娄恃分左右两翼进攻宋营。吴玠、刘锜身先士卒,接战左翼兀术,奋勇冲杀,兀术部众虽经百战,也不免有些胆怯。而战于右翼的赵哲却“擅离所部,将士望见尘起,惊遁,军队于是大溃。”这样,右翼之敌乘隙援应兀术,吴玠、刘锜因两面被夹击,腹背受敌而败阵。

和尚原之战

富平之战后,吴玠受命为都统制、整编残部,退至凤翔地区,与弟璘扼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陕西宝鸡县西南),“积粟缮兵,列栅筑垒”,想要死守。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金人没立自凤翔,乌鲁折合自大散关率数万骑两路会师和尚原。玠仅以数千军卒驻防原上,敌众我寡,而且军储匮乏,是坚持抵抗,固守阵地,还是退入汉中以避敌锋芒,吴玠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前者,慷慨励士:“我在此,敌不敢越我而进,保住阵地,方保蜀地无。”当时乌鲁折合令强劲骑兵先期进至北山,玠利用有利地形,分军两队,先率一队与金兵鏖战,到日中,双方均已疲惫,吴玠便将休息的一队生力军投入战斗,宋军如虎添翼,奋勇冲杀,金军不支,伤亡很大,败走数十里。后三日,没立犯箭筈关,玠回师反击,没立立脚未稳,于是遭到惨败。

四太子兀术惊闻败报,震怒异常,亲督10万之众,进抵宝鸡一线,结连珠营,垒石为城,企图打开入川门户。大军压境,军情险恶,吴玠恐其部下惊骇,于是召集将士,以忠义之言勉励他们,“诸将感泣,歃血而誓,愿效死力”。10月,金军对扼守和尚原的宋军发起攻击。玠命诸将“选硬弓强弩与战,分番迭射”,“弩如雨注”(即用床子弩)。同时又遣别将,从小道绕出敌后,断敌粮道。再派遣弟璘引骑兵3000设伏于原北的神岔沟。果然不出吴玠所料,没过几天金军因粮道被袭,退军至神岔沟,璘率兵夜袭,连破金营10余座,兀术身中流矢,“仅以身免,乘梯亟剔其须髯遁归”于燕山,派大将撒离喝留驻陕西,兵屯凤翔,与吴玠相持。

饶凤关之战

后来,完颜兀术见和尚原打不下,就让撒离喝来打饶凤关,吴玠便用火球,成功守住饶凤关(见《两宋风云》)。

仙人关之战

公元1132年(绍兴二年),吴玠兼宣抚处置司都统制,节制兴(陕西略阳)、文(甘肃文县)、龙(四川平武)三州军马,命其弟璘固守和尚原,派遣熙河总管关师古收复熙河诸州,自率主力驻军河池。其间,金将撒离喝“尽发五路叛卒,自商州侵入。 ”派遣降将王彦琪移师秦州,威胁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系入川要道),牵制吴玠,自率主力抄小道涉险东来,进袭金州(今陕西安康)。公元1133年(绍兴三年)春,因防御不力,金州失守,金军乘胜进逼汉中。当时,刘子羽调知兴元府(今陕西南郑),听说金州沦陷,即命田晟守饶凤关,急召吴玠入援。玠即刻点兵自河池出发,连夜奔袭300里,至饶凤关当即投入战斗。吴玠亲自指挥军兵,弓弩猛发,兼用大石推压,坚守六昼夜,金兵尸积如山,关隘仍固如磐石。最后由于金将以重金召募死士五千人,环绕关后,轻兵夜袭,两面夹攻,吴玠不得不退保西县,刘子羽也火烧兴元积贮,退屯三泉,后玠赴三泉会和刘子羽,知道他的兵马不足300人,于是调拨千人给子羽,帮助其守三泉,而自己回军仙人关。嗣后,吴、刘二将多次用游骑袭扰金营,金军因远离后方,饷运不济,只得还军。吴玠因功勋卓著,加封检校少保。

公元1134年(绍兴四年)秋,金帅兀术与大将撒离喝等急于“图蜀”,率师10万长驱南下。吴玠为了防止金兵深入腹地,命弟吴璘放弃和尚原,退守仙人关,并于关右置寨扎营,分守要隘,互为犄角之势。金兵凿崖开道,循岭东下,猛力攻关,激战一整天,因宋军拒险死守,始终不能破关。第二天,玠、璘兄弟乘金军疲惫,挥师反击,直捣敌营,金军死者无数,大将韩常左目中箭,敌人不能支撑,于是领兵连夜逃遁。吴玠乘胜督军奋击,命统制官王浚引军疾驰敌后,设伏河池,扼其归路,又大败金军。金连年累战,未能入蜀,反损兵折将,“遂还凤翔,授甲士田,为久留计,自是不复轻动矣。”吴氏兄弟因屡胜金军,声威大震,名扬陇蜀,朝廷诏授吴玠为检校少师,川陕宣抚副使,授吴璘为定国军承宣使。

吴玠是怎么死的

吴玠与敌对垒数年,尽其毕生精力,率领秦陇、泾原、阶、成诸州和家乡德顺军子弟兵,长期扼守秦凤要塞而牵制金人对东南的压力,使金人始终不敢窥视蜀地。为了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又调戌卒修治褒城(今勉县)废堰,开发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深得陇蜀人民的拥戴。公元1139年(绍兴九年),高宗皇帝因为吴玠功高,授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四川宣抚使。但由于长期鞍马之劳,不久吴玠就病卒于防地仙人关,年仅47岁,谥号武安, 作庙于仙人关,号思烈。淳熙中,追封涪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跟谁有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有何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当各路诸侯攻破武关(在今陕西丹凤东南),离咸阳不远时,赵高派心腹把二世杀了。赵高想自己即位,又怕进关的诸侯不服,就把二世的侄儿子婴立为秦王。子婴明白赵高一肚子坏水,非常危险,就设计杀了赵高。项羽想借着咸阳内乱连夜进军,又怕投降过来的秦军叛变。大军到了新安城南(今河南新安),楚军把投降的二十多万秦兵都

  • 揭秘:飞将军李广从军数十载为何一直难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李将军列传》上记载,李广在孝文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就从军击胡,依靠骑射无双的技术,开始了自己的职业军旅生涯。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威震塞外,号称飞将军。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李广都是武帝时代除了卫青和霍去病以外最知名的汉朝将军。可是耐人寻味的是李广跟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少年得志的将军

  • 王莽为什么要篡权?王莽又是怎样复古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弟兄。二弟王曼的次子叫王莽。有些大臣吹王莽好,汉成帝就封他为新都侯,后来又拜他为大司马,让他掌握朝廷大权。王莽用心搜罗天下人才,远远近近一些知名之士都来投奔他。公元前7年 ,汉成帝死了,新君即位,就是汉哀帝。汉哀帝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汉哀帝即位六年也死了,王莽就立了一

  • 揭秘:东吴历史上张昭为何一直当不上东吴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张昭加入孙吴集团的初衷应该是,以江东为汉室藩屏、保土护民,而非助孙权称霸。所以投降曹操,孙氏消亡,但有助于国家统一,对天下有大功。在一定程度上,张昭的士人心态和曹操首席谋臣荀彧一样,都打算曲线救国。但是,荀彧是真正地忠于汉室正统,张昭就不那么光明正大了,明知曹操是汉贼,在关键时刻一再妥协投降,更像是

  •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即使身在异族却心中有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为了继承祖上抗击匈奴的遗志,便向汉武帝主动请战,要求带兵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当时很欣赏李陵的勇气,便批准了这次军事行动。李陵在当年九月率领5000人的部队,从居延出发,行军30日,部队来到了达浚稽山(大约就是今天阿尔泰山中段),不想在此

  • 揭秘:汉武帝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时代。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所以那个时期有许多创设。笔者总结出汉武帝有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1、汉武

  • 揭秘:漠北之战中飞将军李广的死与卫青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将军列传》又称为《李将军列传》,是西汉司马迁所写的一篇文章,收录于《史记》一书。《李广将军列传》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讲述了飞将军李广的生平故事。这篇文章,注重以细节展现李广的战斗史。除此之外,司马迁在《李广将军列传》一文中通过讲述李广将军的生平故事,来展现他骁勇善战的一面。通过对人物细节刻

  • “肉刑”是怎样的刑罚?汉文帝为何要废除“肉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肉刑”,是古代残废肢体、残害肌肤、破坏身体机能的墨、劓、刖、宫等带有原始、野蛮色彩的刑罚。夏、商、周朝如此,秦朝更是风行,《盐铁论》中就有“劓鼻盈车、履贱踊贵”的记述。这种让人切齿痛恨的酷刑,一直延续到汉初。然而,到了公元前167年5月,西汉文帝刘恒却突然发布了废除肉刑的诏书:“今人有过……朕甚怜

  • 汉武帝为何不许私商做售盐生意?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时代,把盐的专卖权收归中央,食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都由官府把持,不允许商人私下里做销售盐的生意。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食盐不仅一种必不可少的作料,还是我们血液里必不可少的元素。谁都离不开盐这种东西,几乎每人每天都要吃盐。汉代许慎说,盐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国之大宝”。不管是谁,

  • 汉高祖刘邦传奇人生之刘邦与紫气岩有何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帝常日:‘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通压)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日:‘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芒砀山上经常有紫气升腾,秦始皇感到很恐惶,为保住大秦朝万世基业,他决定去芒砀山镇压“天子之气”。于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