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太后为何被称为“老佛爷”?“老佛爷”有何来源

慈禧太后为何被称为“老佛爷”?“老佛爷”有何来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7 更新时间:2023/12/30 13:26:59

满人文康所著《儿女英雄传》,开卷第一回就说到正黄旗汉军一个安二老爷,“他的祖上,也曾跟着太汗老佛爷征过高丽,平过察哈尔”,这“老佛爷”指的便是开国的太宗皇帝皇太极(据说后来也有称康熙雍正乾隆等为“康熙老佛爷”、“雍正老佛爷”和“乾隆老佛爷”的),所以,老佛爷这个称呼,并非始于慈禧,原来也不是慈禧的专称,而是用于指称开国皇帝的,而开国皇帝之所以有此特别称呼,又可能与其“满洲”的族名有关。

“满洲”是清代满族的自称,而满族原是来自女真人的,努尔哈赤就自称是女真人的后裔,他借复兴完颜金之名,于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登上了可汗位,国号就叫金(史称后金),但他儿子皇太极继位后,却废了“女真”旧号而定族名为“满洲”(辛亥革命之后,“满洲”又通称“满族”沿用至今),又于次年改国号“金”为“清”。

据清人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五所说,“满洲初为部落名,国书本作满珠……乾隆四十二年(1777)上谕:我朝肇兴时,旧称满珠,所属曰珠申,后改称满珠,而汉字相沿,讹为满洲”;而“其易‘珠’为‘洲’,盖由‘洲’字义近地名,故汉字假借承用之”,这是说“满洲”原是“满珠”的音转假借,因为“洲”更像地名,所以后来汉语中就改称“满洲”了。

满人为什么定这样一个族名?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女真、蒙古崇信佛教,文殊(文殊师利)菩萨最为一般人所尊仰,文殊音转为曼珠或满住,明初建州(按:指东北的建州卫,明成祖时所置)名酋有李满住(按:女真人后裔,明英宗正统年间袭封建州卫都指挥,“李”为明朝皇帝的赐姓),努尔哈赤也有满住的尊号,满字,取满住第一字,洲字取建州第二字,州旁加水成洲字”,则“满洲”原来是作“满住”的,而“满住”是“文殊”的音转,所以“满洲”原是一个菩萨的佛号。

就史书记载看,“满洲”一词有多种写法,或作满珠、满住、满柱,也有作曼珠(曼珠师利)或曼殊(曼殊室利)的,如陈康祺《曼珠即满洲之转音》说:“西藏每岁献丹书,称上为曼珠师利大皇帝。曼珠,译言妙吉祥也,又作曼殊室利。按珠、殊同音,曼珠亦即满殊二字。”之所以有此多种不同写法,应是汉译无定字的缘故。

而“曼珠师利”或“曼殊室利”,就是“文殊师利”,也就是常与普贤一起随侍释迦牟尼(如来佛)左右的文殊菩萨,他是佛教所说修行层次最高的四大胁侍菩萨(另两位为观音与地藏)之一。

我国古代皇帝的称呼,通常有庙号、谥号、年号或尊号,但不同时期也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称或专称,如汉朝,除了高祖、文帝、武帝这些谥号之外,还有称“国家”或“大家”的;晋以后又有称“官家”的,如《水浒传》中就称宋当朝天子为“赵官家”;明代则称“老爷”或“爷”,说是凡内臣奏事,前朝皇帝均按年号称“某年号老爷”,当今皇上则称“万岁爷”(明刘若愚《酌中志》自序)。

清朝的皇帝,可能是因为崇信佛教,尤其是崇仰文殊菩萨的缘故,就以佛号为其特称而称“佛爷”或“老佛爷”的,清宫十三朝中,信佛的皇帝确实不少,譬如顺治皇帝福临,就是特别痴迷的一个。

他曾自号“痴道人”,说什么“朕想前身的确是僧”的话,又有“吾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王家”的《顺治皇帝悟道偈》盛传,乃至死后民间还有五台山出家的说法流传,之后的康雍乾三帝,也都是很虔诚地信佛崇佛的。

就慈禧而言,虽说为人乖戾,“性惨刻反复”(《慈禧传信录》卷中),但对佛似也很虔诚,据说也勤于礼拜,还摄有多张扮作大慈大悲观世音的照片挂于寝宫,因此就以观音菩萨自居而让人称她为“老佛爷”,之所以如此,据德龄公主《清宫禁二年记》所说,“盖以太后极愿为男,故命人亦以男呼之”。她说光绪帝去见慈禧时,都是“跪太后前而呼之曰:‘亲爷爷吉祥!’”的,于是“帝宫中自帝以次,率以父称太后”,这恐怕是因为慈禧感到自己虽说大权在握,但名义上终究还只是一个太后,因而就想借此称呼来强化自己的权威。

所以,“老佛爷”原来并非慈禧的专称,而是清代开国皇帝的特称,只是慈禧袭用之后,就成了她的专称。

据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二十一回所说,慈禧自称“老佛爷”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她六十大寿时,说彼时“西太后遂自加徽号,令承值人员等称她作老佛爷,或称她作老祖宗”。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十二回,说一个乌将军“仗着老佛爷腰把子硬”,这“老佛爷”指的便是慈禧。

鲁迅《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中说“谭叫天在剧坛上称雄”,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他是‘老佛爷’——慈禧太后赏识过的”,清楚地点明了老佛爷就是慈禧,所以自慈禧以皇帝自居而自加徽号称“老佛爷”之后,“老佛爷”这个原来指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特称,就演变为慈禧的专称了。

《汉语大词典》对“老佛爷”的释义是:“清代对太上皇或皇太后的敬称,后专指慈禧太后。”这“皇太后”应该就是后来专指的慈禧太后,只是这“太上皇”不知何所指,清朝称太上皇者唯乾隆一人,皇太极并非太上皇,他是清朝实际的开国皇帝,“清”这个国号就是他创建的,所以这“太上皇”,或许称作“开国皇帝”,会更符合史实些。

如前所说,“满住(满洲)”原是“文殊”的音转,汉译因此有译为“佛爷”的,所以“老佛爷”或许也可视为清朝皇帝的一个特称(但并非每个皇帝都有此特称),而以皇太后身份称老佛爷者,似仅慈禧一人,但因为她是清王朝最后一个大权在握的实际上的“皇帝”,所以“老佛爷”这个清朝皇帝的特称,后来就演变成她一人的专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朝道光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奕詝?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道光皇帝传位给了谁,道光皇帝简介,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谁

    道光皇帝共有后妃二十多人,先后给他生了十个公主和九个皇子,其中长子奕纬死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终年二十三岁,而儿子奕纲、三子奕继也过早夭折,四子奕詝声于道光十一年长子奕纬死后的两个月,黄五子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过继给嘉庆第三子绵恺为嗣,袭郡王位,皇六子奕訢,是诸皇子中颇受道光钟爱的一个

  •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在北京建造紫禁城?有何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紫禁城是朱元璋建的吗,北京紫禁城是什么时候建的,紫禁城是朱棣建的吗

    公元1403年的朱棣正处在一种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气氛中,作为一个从侄儿手中夺取皇权,刚登大极的皇帝,他面临太多棘手的问题,对反对他的建文帝旧臣的杀戮仍在继续。杀了很多人以后,朱棣感到十分不安,他也曾询问身边大臣茹常:我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了天地祖宗?更让朱棣感到不安的是,攻入南京城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在一

  • 忽必烈是怎样打造以香都为中心的世界性帝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忽必烈是谁的儿子啊,忽必烈的儿子,彼得大帝通过北方战争

    在使蒙元王朝和大汗本人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方面,谁也没有威尼斯旅行家、尼柯罗的儿子马可·波罗做得更出色,根据他那部在热那亚监狱中口述而成,褒贬不一的伟大作品《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记载,他于1275年前后到达中国,并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元世祖忽必烈的客卿在那里待了17年,的确,马可所描绘的那个富饶绮丽的东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怎样从破坏者到庇护者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什么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图片,一代天骄什么意思啊

    “与其他三名人类历史中企图征服整个世界的疯狂天才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希特勒相比,成吉思汗的残酷与好大喜功毫不逊色,但在促进区域文化交流这一点上,其他三位就望尘莫及了。”《影响世界进程的一百名人》的作者麦克·哈特在介绍这位总排名第29位的草原英雄时如是说。虽然从呼罗珊到阿姆河一代的中亚城市在成吉思汗

  • 赵国大将李牧是怎样攻击匈奴的?有的是何计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国名将李牧,赵国名将李牧的简介

    李牧是赵国大将,起先一直驻守代地和雁门,防备匈奴并护卫赵国北部边境,他在驻地权力很大,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税赋充作军费,“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虽说他善待兵士,部队勤于操练骑射,时时留意烽火台的动向,派出很多侦察兵刺探匈奴敌情,但他对于匈奴来犯所秉持的“坚壁清野、固守不战”的方针,使

  • 秦朝将军蒙恬是怎样打败匈奴的?其又有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北击匈奴,蒙恬战匈奴,蒙恬将军是哪里人

    蒙恬出身将门,祖父蒙骜和父亲蒙武都是秦国名将,“恬尝书狱典文学”,就是说蒙恬一开始是做司法文书工作的,也许是家族传承,蒙恬最终投笔从戎,他最早参与的军事行动应当是协同李信伐楚。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讲王翦的时候,提到的秦国朝野关于灭楚方针之争吗?王翦认为灭楚必须用六十万人,而少壮派李信则认为二十万人足已

  • 蒙恬将军是怎样大破匈奴的?蒙恬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蒙恬最初作过掌理司法文书的官吏,《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蒙恬在前224年作为李信的副手,一起带兵二十万攻楚,独自带领一支分遣队攻克楚国的寝丘(今安徽临泉),李信在攻破鄢(今河南鄢陵)后,引兵向西,与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会合,不久李信军被楚军击破,秦始皇复用王翦为将,蒙恬父蒙武为裨将军带兵六

  • 忽必烈是怎样进行南征北战的?忽必烈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1251年7月1日,忽必烈长兄蒙哥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是为元宪宗,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

  • 明神宗朱翊钧为什么会怠政?他又是怎样怠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翊钧的老师、万历第一任内阁首辅兼万历新政的策划与执行人张居正过世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一说是染上鸦片烟瘾),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万历十七年(1589年),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

  • 明神宗朱翊钧是怎样当皇帝的?朱翊钧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早期经历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十七日,朱翊钧出生在裕王府,是朱载垕的第三子,朱翊钧的诞生给裕王府带来欢乐,王府张灯结彩,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然而,这种喜庆的气氛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代之的是人人自危的恐怖现象,原来朱翊钧的祖父嘉靖皇帝,对于这个皇孙的出世并不高兴,而是产生一种愤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