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鸿章的一招“斗转星移”,整整拖住了日本十年

李鸿章的一招“斗转星移”,整整拖住了日本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6 更新时间:2024/1/7 21:28:24

鸿章的“心”与“机”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身处数千年未见之变局。作为中国洋务和外交的“老戏骨”,李鸿章与东西列国打交道已经几十年,经过岁月的风霜与磨练,使他能够于审时度势中,往往石破天惊,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深悟“弱国无外交”的现实,更懂得中国如能把握住“以夷制夷”的玄机!

网络配图

回顾甲午战后的中日邦交,后世之人评价李鸿章与清政府割让台湾之举是“丧权辱国”,这本没有错!割让台湾与日本,确属国之大耻!但于外交而言,这本属无奈之举,换做谁都不愿意。但外交依旧得办,与列强仍要周旋!国之谋士,当以未来计,忍人所不能忍之情,做常人所断难做之事。若台湾割让无可挽回,那么如何能以牺牲台湾,换得中华一线生机、使枯木又逢春,这才是当时最大的现实政治。

常人与智者的差别往往就在这一点上。试看当时:李鸿章改变不了1894年中日胜败的结果,但他却能着眼东亚格局与大势以弃台湾一子而全中国一局,中日在台湾的一舍一取间能够“乾坤斗转”,这不能不说是高人布局!

“空子”与“落子”间的台湾

日本觊觎台湾良久,早在1872年便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急于直接吞并之。清政府虽对日本有所警觉,可囿于当时大清与日本较量高下未见,台湾反倒成为大清国防的软肋与短板。

若论1895年的台湾,尚属于农业社会,清政府虽有开发之心,而无开发资金与专门人才,为巩固台湾每年还需花费不少银子。即便有台湾设省和刘铭传主政,依旧没有给台湾发展带来多大的改变。

网络配图

以李鸿章的眼光:台湾地贫民穷,中日甲午大战,中国虽败,但依旧有东南半壁工商业资本以为凭借;日本虽胜,国家实力虚耗太多。若能用台湾把日本拖住,诱使日本倾力开发台湾,虽显无奈,但引狼如此总比它直接肆虐大陆要强。假如果真如此的化,则既能避免日本再度西犯中国,又能换来中国喘息与自强所最需要的宝贵时间,更能收未来台湾发展的未知成果,着才算是知时务,中日之间的成与败往往在势不在实,强弱转化无常,但有转才有机,以“斗转星移”方不失中国立场!

绑定、打乱日本的脚步

众所周知,日本自民治维新起,“富国强兵”与“征韩脱亚”是它的国家战略的一体两面。为了打通朝西的大陆通道,日本不惜与大清一战。虽然胜利,但受阻于北方强大的沙俄。甲午一战日本便提出要割取辽东与台湾两地。很明显:它是要以“快速鲸吞”中国换得与沙俄在远东一较长短的实力!

网络配图

可国家如人一样,得一口一口吃饭长,甲午之战后,沙俄虽然摆出了与日本在辽东决战的姿态,但日本囿于实力,不敢接招,这亦如李鸿章所料。日本虽得3000万“赎辽费”,但不能涉足辽东半步,这实实脱了日本迈大陆十年的后腿!若再论上日本“九一八”之后全力开发东北,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资本,那又是40年之后的事情!

由此看来,虽然中国在甲午是战败了,但李鸿章是十足的挖了个大坑让日本人跳。日本虽胜,但东亚争霸之路是越发走的艰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皇帝"称谓由来: 秦始皇为了彰显伟大而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上醉酒后宠幸了格格,皇上的龙头,皇帝模拟器

    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网络配图

  • 朱元璋到底有多无情?江山稳固后逼死刘伯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朱元璋和刘伯温是属于大元朝末世的英雄,这两个人在大动荡的年代,犹如绝配,如影随形。朱元璋能在群雄中脱颖而出,奠定大明朝近三百年的江山,作为朱元璋首席谋士的刘伯温功不可没。刘伯温起先是元朝的官员,后弃官回到家乡青田。朱元璋打到他家乡的时候,听闻到他和宋濂的大名,给他们

  • 刘备伐吴失败真的是因为诸葛亮未参加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伐吴,刘备伐吴为什么大败,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去

    刘备伐吴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而这场战役最后带来的结果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历史上对于这场战役的研究非常的多,其中除了失败原因和该不该打等重要因素之外,最受重视的就是刘备当年那场战争动用了多少的兵力。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演义中所受的刘备兴兵70多万肯定是不可信的,毕竟当时刘备治下也才这么点人口,根本不可能

  • 孙权能向曹丕俯首称臣 刘备为什么不可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丕为什么封孙权为王,孙权为什么渣权,曹丕和刘备哪个先称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吴称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一,皇叔的架子不能倒皇帝应该是最大的最有权势的人了。那么作为皇帝的叔叔,即使什么能力都没有,也必须尊重不是。刘备就是当今皇帝的叔叔,刘皇叔这块牌子就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既然刘备的牌子已经是皇叔了, 它就成了刘备走江湖的招牌,这个门面显然不能倒

  • 曹丕上位之后 曹丕为何一直在攻打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丕为什么打不过东吴,东吴孙权向曹丕称臣,曹丕孙权刘禅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丕打东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去世之后,曹丕在一瞬间就开始大展身手,所做的事情就是逼迫着汉献帝直接把位置让给自己,从而建立起了一个新生的帝国。曹丕在位的时间足足有7年之久,但是在这一时期并不是特别的动荡。因为曹丕在当时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也称得上是他所

  • 诸葛亮死后 刘禅为何连杀三位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北伐被刘禅召回,诸葛亮辅佐刘禅,诸葛亮辅佐刘禅多少年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禅杀重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大家的印象中,刘禅是一个非常懦弱的小皇帝,没啥能耐,以至于最后落得了亡国的下场,还出现了乐不思蜀的丑闻,令人耻笑千年。然而在这些固定印象之外,大家恐怕不知道,刘禅在位时间可是长达41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

  • 赵云为什么能够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 真实情况到底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正史有没有七进七出,赵云七进七出视频,长坂坡是真的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和长坂坡,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关于赵云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其实是在后世的评书作品中,说书人为了突显赵云的英勇后加的,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并没有体现赵云七进七出的字样。当时的长坂坡的战场的确很凶险,但是应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凶险,也可以说是没有评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表现的那

  • 姜维和魏延相比 两人谁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延到底有多厉害,姜维和魏延,姜维在三国是什么水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姜维和魏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姜维和魏延谁更厉害的问题,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笔者准备从受信任程度上、战略上、战术上、成就上、结局这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结论是:在受信任程度上,魏延和姜维二人平分秋色;在战略思想上,姜维要优于魏延;在战术上,魏延要优于姜维;在成就

  • 诸葛亮对姜维如此看重 诸葛亮最后为何会选择蒋琬做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为什么后世对诸葛亮评价极高,新三国诸葛亮病重,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有哪些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接班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之所以推荐蒋琬在他死后接班,当蜀汉丞相,而不让姜维接班,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不看重姜维!29年后,我们从蜀汉的发展轨迹来看,可以发现诸葛亮当时的选择真的是非常高明!姜维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姜维说起。很多人了解姜维,估计都是通过《三国

  • 袁绍当初先遇到汉献帝的 最后为什么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献帝被董卓挟持多少年,袁绍为什么会败,袁绍为什么不迎接汉献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袁绍和汉献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董卓被吕布王允刺杀后,献帝终于在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摆脱了凉州势力的魔爪,从长安东归洛阳。此时,虽然汉朝已经接近名存实亡,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何处理东归的献帝,就成为了考验各方政治智慧的大难题。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