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皇帝的生母身份为何一再遭质疑?

乾隆皇帝的生母身份为何一再遭质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96 更新时间:2024/2/4 17:11:32

乾隆是清朝中期的皇帝,他自称自己为十全老人。关于乾隆的身世一直众说纷纭,他生母的身份一直遭受怀疑。

网络配图

有人说乾隆的生母是甄嬛,然而据正史记载,乾隆帝的生母为“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女”;野史传说也是各种版本,甚至有傻大姐之说。皇帝的生母出了疑案,这在清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乾隆帝的生母究竟是谁,首先应当查看《玉牒》和《实录》的记载。《玉牒》就是清朝皇家的家谱。现在可以查到,在中国第一档案馆保存的《玉牒》和生卒记录底稿上,都清楚的写着:乾隆是雍正的第四子,康熙五十八年辛卯八月十三日生,乾隆的生母是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外祖父是凌柱。《实录》就是清朝皇帝一生事功言行,军国大事的记录。《实录》记载说:雍正皇帝继承皇位以后,乾隆帝的生母钮钴禄氏,从品级较低的格格被封为熹妃。

另外,《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清史馆纂修的纪传体的清朝史书,也有同样的记载。

网络配图

乾隆帝十分孝顺。他为母亲60大寿,大修清漪园(今颐和园),改瓮山名为万寿山;他曾侍奉母亲三上泰山,四下江南,多次到避暑山庄。乾隆帝还用3000多两黄金做了一个金塔,专门用来存放供奉母亲梳头掉下来的头发,所以叫“金发塔”。由此看来,乾隆帝对母亲的感情很深。但是,这位有福气的皇太后,一直有议论说她竟然不是乾隆帝的生母,或者说她的身世可疑。

从《玉牒》、《实录》的记载来看,乾隆皇帝的生母应当是钮钴禄氏,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万万没有想到,还有一份宫廷档案留存在人世,尘封在内阁大库的档案馆里。致使历史疑案,依然难解。

一是清宫档案记载。《雍正朝汉谕旨汇编》里收录的当时档案的记载与官书记载却不相同。在这份重要的清宫档案记载里,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十四日被封为熹妃的,不是《实录》中记载的格格钮钴禄氏,而是格格钱氏。二是《永宪录》。萧奭在乾隆时期(1752年)写了一部《永宪录》,也是说被封为熹妃的是钱氏,而不是钮钴禄氏。还说齐妃李氏或云是乾隆帝的生母。萧奭写《永宪录》,必有所据,就是说在当时就有人对乾隆帝的亲生母亲是谁已提出了怀疑。

网络配图

从这些资料看,乾隆帝的生母出现了三种记载:一时钮钴禄氏,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二是熹妃钱氏。三是齐妃李氏。这就是当时清朝官方文献的不同记载。连官方的记载都不一样,难怪人们对乾隆帝的生母是谁产生了怀疑。这熹妃是姓钱氏还是姓钮钴禄氏?格格钮钴禄氏与格格钱氏到底是同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玉牒》、《实录》都是皇帝继位以后修的,有没有篡改的可能?等等,至今仍是一个历史的悬案。总之,乾隆帝的生母到底是谁?现在仍然是一桩历史疑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光绪帝为何会经常挨饿?慈禧管太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清朝皇帝的饮食,我们自然会用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玉盘珍馐等高大山的词汇来形容。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把皇帝的膳食总结为四句话:“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溥仪的这番话可以从两点来理解:网络配图第一,皇家的饮食,最注重排场,而不关心营养和口感。

  • 和珅是因敛财才遭到大臣甚至嘉庆的厌恶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大家肯定都知道,史上有名的贪得无厌,朝中大臣多次弹劾他,但都被他用计谋给掩饰过去了。那么,这样的人物,为何嘉庆帝不喜欢,也就是嘉庆与和珅有什么过节呢?嘉庆帝讨厌他仅仅因为他贪财么?花花有自己的见解,那今天就给大家叨叨一下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

  • 真实的纪晓岚:官场的老滑头 和珅的忘年交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面前的每个大臣,几乎都知道“明哲”才能“保身”,也大都想明哲保身免于被逆向淘汰,然而明什么“哲”才能保身?就未必每个人都有到位的悟性。就拿被当代历史剧热捧的纪晓岚来说,这个被当代编导誉为“智慧化身”的大清国家图书馆馆长,一度在皇帝面前摆不正位置,被皇帝大骂一顿后,方才对号入座,找到了“哲”之所在

  • 有心计有谋略:关羽的头颅为何吓傻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讲“礼者,敬人也”,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尊敬别人的。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国历史上关于礼仪的故事也很多。传统上的礼仪,主要是一种道德风尚的体现,如“孔融让梨”,讲的是长幼之礼;“举案齐眉”,讲的是夫妻礼仪;“曾子避席”,讲的是尊师之礼。除了体现道德风尚之外,礼仪很多时候被当做是一种处

  • 阿拉坦汗大战明朝就只为了与明朝有商业往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阿拉坦汗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他是蒙古国的一位重要首领,同时也是蒙古国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的后代。在蒙古国,黄金家族就是出生于纯正血统的蒙古人,而阿拉坦汗就是纯正的蒙古国的后裔。阿拉坦汗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他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虽然有隔了十几氏,但是他确实是元太祖的直系后代。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阿拉坦汗是谁这个

  • 抠门皇帝宋仁宗竟然舍不得吃一碗羊肉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的皇帝位置其实是捡来的。宋仁宗姓赵名祯,是宋真宗第六子,因前面的哥哥一个个夭折,才以“替补”的身份立为太子。后来承继大统,升位皇帝时,他才13岁。由于年龄太小,上朝时太后刘娥就坐在他的身后,中间挂一块帘子——对,这就是垂帘听政。11年后,刘娥死了,赵祯才真正当家做了皇帝。网络配图现在来看赵祯的

  • 揭秘史上最传奇最成功的太监:北宋童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童贯,开封人,字道夫,号称北宋“六贼”之一。童贯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般的悲喜剧色彩。他的一生中,开创了几项中国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太监;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使外国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太监。网络配图长相英俊人们对

  • 是什么让曹操下决心杀了首屈一指的名将淳于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淳于琼,是一个有名声,有能力,也是有较深资历的名将。在灵帝末年,曾敕封八名校尉主掌禁军,由蹇硕统领。曹操和袁绍都曾是这八校尉之一,曹操是典军校尉,袁绍是中军校尉,淳于琼,也是这八名校尉之一。在袁绍军中,他是首屈一指的名将,根本没有什么贪杯误事的说法。图片来源于网络曾在官渡大战的前以段时间,袁绍就命令

  • 揭秘曾国藩弟弟照顾家族“不惜包揽贪名”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有一个事实昭然若揭,那就是晚清时期湘军将领几乎个个肥得流油。王闿运在《湘军志·筹饷篇》中揭秘:“军兴不乏财,而将士愈饶乐,争求从军。每破寇,所获金币、珍货不可胜计。复苏州时,主将所斥卖废锡器至二十万斤,他率以万万数。能战之军未有待饷者也。”曾国荃是湘军虎将,为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他是不折不扣的大功臣

  • 男权至上的古代姜子牙为什么会被媳妇赶出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记载,太公生在今山东东部沿海,东夷之地。鉴于太公辅佐文武二王成立大周证监会后,被封在齐(今山东淄博),那么周武王让太公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可行性最大,也最合情理。既然大家都争得喋喋不休,又没有真凭实据,那就权且如此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太公出生在一个很平凡的日子,史料也没依惯例说当时有七色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