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了再说:中国史上最霸气的一道圣旨竟是他下的

杀了再说:中国史上最霸气的一道圣旨竟是他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09 更新时间:2024/1/3 16:52:36

作为纯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来说,苦难似乎是从童年走到青年,一直跟随着他。甚至连个名字都得跟数字挂钩,排行第八就叫朱重八,这么苦。朱元璋是道地的农民家庭,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自然在肚子都没法填饱的时候,读书就是件奢侈的事了。朱重八家里太穷,他也和其他人一样给地主家放牛赚点饭吃。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全部离他而去,没办法,他只好去当和尚,可是和尚也做不成,只好参加义军了。

他参加义军,渐渐变强,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歼灭方国珍之后,一统天下。因为小时候的事情对他来讲印象太深刻了,所以登基后,他最看重的就是农业生产。他让农民归耕,奖励垦荒;让富民迁移,抑制豪强;解放奴婢;减免税负,给天下苦人大大地争了口气。对于贪官绝不姑息,用的方法也是超级恐怖。当然为什么这样,其中苦甘只有他自己知道。

由于从小没读书,也没什么化,他当了皇帝之后仍用白话发布圣旨,这些圣旨绝对是史无前例。教抚百姓,用白话,训斥贪官,用白话,褒奖忠臣,用白话,白话大行天下,就连大明律法也在白话中整得百姓皆知。其中最著名的是这道:大明江山所属的某个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上奏折请问该怎么办,朱元璋于是按着他的脾气来一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这道圣旨简单易懂,前面八字是经典,不用多解释,后面的句子就连目不识丁的百姓也全都懂,只要识字的人一念,全都明白了:那些家伙来了,直接杀,不要客气!说得痛快,在痛快的背后更显示出强大的国力支持,怕什么,杀了再说!要打仗,不怕你丁点大的国家!这道圣旨在漫长的封建帝制时代,绝对是最霸气,最好懂的,比那些文绉绉地斯文人所写,更酣畅淋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何要靠租房为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在宝座上只坐了三年,大清就完蛋了。大清虽然完蛋了,按照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溥仪仍然可以在紫禁城里居住,仍然可以使用太监和宫女,仍然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皇宫的大殿、京郊的“皇庄”、辽宁的矿山、黑龙江的森林,仍然属于他的私人不动产。在紫禁城里,他说

  • 史上最搞笑的将军是谁?刺字明志远超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将领。其父呼延琮,为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964年),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功补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任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

  • 汉文帝刘恒:史上唯一载入“二十四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有一位对母亲至亲至孝的皇帝,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提到汉文帝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儿子开创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但在这位大汉皇帝的身上,还有一个特别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就是他对母亲的孝道。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是刘邦的姬妾,她是秦朝时一个叫薄生的人与原魏国王室女子魏媪

  • 揭秘:一代明君汉景帝卸磨杀驴坑了哪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前四年,汉开国功臣,平灭吕氏、迎立文帝的元勋绛侯周勃免相就国,结束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退居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东)。久经宦海,面对了太多的杀戮,张侯已是心存畏惧,家居见客时常陈兵列甲。于是有好事者告发周勃谋反。文帝命廷尉审理此案,将周勃看押在廷尉监狱。此事被文帝之母薄太后知道后,责骂文帝糊涂

  • 从长安到长安:揭开唐玄宗李隆基的逃难日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天宝十五载,潼关城外硝烟弥漫、尸横遍野,守关的将士已经接连击退了叛军好几次进攻,军心大振,最高统帅哥舒翰心里清楚:必须保证潼关的万无一失。因为潼关后面不远的地方,就是长安城。虽然现在还是国难当头,但形势正逐渐向有利于唐朝的方向发展,叛军被挡在潼关,不能前进一步,后方则有郭子仪和李光弼的部队袭扰,沦陷

  • 揭秘:明末水军的第一人为何朝三暮四反复叛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时,海盗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向清廷投降后,为了扩大势力,派人前往晋江一带招募军士。当地青壮年迫于生计,纷纷参军,施琅便是其中一员,也由此开始了与郑氏家族四代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郑芝龙招兵买马,在其招募的数千人之中,施琅很快就崭露头角,当上了千夫长。此后,他在剿灭海盗时屡立战功,但职位却在

  • 清朝史上一代牛人:最早预见清朝灭亡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从现存的文献考证,第一个准确地预见了清朝灭亡的人,是曾国藩手下最受器重的幕僚赵烈文。他于同治六年,即公历1867年预言颓废不振的清朝不出50年必亡。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烈文发此预言时的1867年是44年,果然没出了50年。赵烈文生于1832年,字惠甫,一字伟甫,江苏常熟人。年少时即有

  • 大明王朝历史上最不该被遗忘的英烈:李定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的时候,在我们所学的历史书上都知道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统一了中国,但在很多历史家眼里,明朝的灭亡是在1662的永历皇帝为标志的,连清初的文字狱《明史》《南山集》案等都是因为引用了南明的纪年而起,我们现在不禁要问,怎么崇祯皇帝(1644年卒),闯王李自成(1645年卒),张献忠(16

  • 明朝史上的太监和文官的区别:不一样的贪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的太监一般都是小户人家出身,身世背景简单,加之没有继承人的传承,所以其影响力和底蕴完全无法和文官相比。其贪腐的手段往往也是简单粗暴。一般不过是吃拿卡要等等,很容易被查出来。事后抄家杀头,国家(皇帝)的损失能回来不少。文官则是制度上的贪腐,比如促成海禁就是最好的例子。太监把持市舶司,吃拿卡要一番,

  • 揭康熙帝唯一的养女:固伦纯禧公主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有些人,生于平淡却经历辉煌;有些人,出身高贵却最终归于平淡。还有一些人,平淡已成为了他们的气质,不论遭遇如何,始终都心如止水。这是庸碌的表现吗,不。这才是纷纭的人世间能够握紧的最沉实的幸福。 康熙大帝唯一的养女在大清皇朝五十三位公主中(拥有“和硕公主”以上封号者),有这样一类人:她们虽然不是皇帝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