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史上一代名相房玄龄竟怕老婆求圣旨护身

唐朝史上一代名相房玄龄竟怕老婆求圣旨护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53 更新时间:2024/2/7 2:17:31

当今社会怕老婆的人可以说是不胜牧举,且被人说成是一种潮流风,也许这是社会发展酝酿出来的一种必然结果吧。笔者认为怕老婆其实很正常,并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嗤笑的事。反而怕老婆是一种美德,是深爱老婆的最好体现。有句话说的好:“因为爱,所以怕”。但凡那些怕老婆的人会更加深有体会的。言归正传,今天笔者主要和大家唠唠古人怕老婆的事例。咱就拿唐代名相房玄龄说吧。

房玄龄矜矜业业辅佐李世民,效忠大唐朝,就这样一位智商极高的超级谋士,能为李世民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摆平各种难题,和另一位善断的重臣杜如晦并称,称为“房谋杜断”。但是,对自己凶悍的老婆,他却毫无办法。房玄龄的老婆卢氏对房玄龄管得很严,不准他花心,更不准他三妻四妾。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叫“妻管严”。有时卢氏动辄就对房玄龄发火,你想,这样的女人谁能忍受得了。一天,李世民宣布退朝后,百官散去,唯有房玄龄屁颠颠地跟在后面,一直跟到了后宫,李世民还以为他有什么机密大事要单独汇报,一问才知,这位宰相的夫人正在家里发“狮吼”功,堂堂宰相不敢回家,想求一道圣旨作护身符。李世民怕是笑出了眼泪,想不到圣旨还有如此妙用!他一高兴,就想管管臣子的家务事了。

李世民选了两名美女,打算送给房玄龄,开始实施他“整蛊工程”的第一步:你不是怕你老公花心吗?我现在主动送“花”来了,看你能怎么着?哪知卢夫人不买他的账,李世民就派自己的老婆给她做工作,给她讲了很多男人三妻四妾的大道理,卢夫人就是不听。李世民恼了,这是你逼我搞的恐怖活动啊,就放出话来:“是要不妒忌而活着,还是宁可妒忌而死掉?你选择吧!”并派人送去圣酒,说里面有毒,要她选择出路。卢夫人二话不说,接过酒就一饮而尽。当然,李世民所赐的毒酒其实只是一壶醋,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民间“吃醋”的来历。

医学上说吃醋可以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但一下子喝掉一壶,对食欲是很有影响的,李世民的这一招有点损,估计他赐的那壶醋,卢夫人喝下之后,三天都不想吃饭,可以减几斤肥肉了。这等生猛吃醋的主儿,让皇帝老儿都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女人我见了都怕,何况房玄龄!”像电视剧《千古风流一坛醋》,就是写房玄龄的故事,但我看编剧不太了解房玄龄的内心痛苦,现代男人差不多都领教过女人吃醋的滋味,很酸,但是有点甜。但是这一壶醋,怎么能让房玄龄甜得起来。因为在此之前,还发生过一件事。那就是一次房玄龄病重将死,嘱咐卢夫人:“我死之后,你还年轻,不要为我守寡,好好地对待你未来的丈夫。”卢夫人大哭,竟当场用刀剜了一只眼睛出来,发誓不嫁,如此血淋淋的爱,让房玄龄既恐怖又感动。后来,他的病好了——也许是被夫人的这一举动吓好的,从此心灵上就背上了重负,他欠老婆一只眼睛了,唯有忍她让她惧她,才对得起良心。

但更多的是因为怕,你看那卢夫人情急起来,连自己的眼睛都敢剜,如果哪天他严重惹她动怒了,她什么事做不出来啊,说不定会拿起刀来挖老公的眼睛,所以可怜的房玄龄在这样一个有着严重暴力倾向的老婆面前,无时无刻不胆战心惊,不怕不行啊。当今的动作喜剧巨星成龙,自称原姓房,是房玄龄的后代(所以他的儿子叫房祖名),如果这是真的,这位名人之后的风流情种,有没有遗传先祖的怕老婆基因呢?我看一点都没有,自从他与吴绮莉的私生女事件曝光以后,据说只是打电话向原配林凤娇解释了一下,林凤娇就“宽大为怀”了,因此舆论赞林凤娇为“最佳模范妻子”。不错,成龙是幸运的,这事要搁他老祖宗卢夫人那里,不拿刀砍他才怪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杀了再说:中国史上最霸气的一道圣旨竟是他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纯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来说,苦难似乎是从童年走到青年,一直跟随着他。甚至连个名字都得跟数字挂钩,排行第八就叫朱重八,这么苦。朱元璋是道地的农民家庭,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自然在肚子都没法填饱的时候,读书就是件奢侈的事了。朱重八家里太穷,他也和其他人一样给地主家放牛赚点饭吃。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全部离

  • 揭秘: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何要靠租房为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在宝座上只坐了三年,大清就完蛋了。大清虽然完蛋了,按照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溥仪仍然可以在紫禁城里居住,仍然可以使用太监和宫女,仍然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皇宫的大殿、京郊的“皇庄”、辽宁的矿山、黑龙江的森林,仍然属于他的私人不动产。在紫禁城里,他说

  • 史上最搞笑的将军是谁?刺字明志远超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将领。其父呼延琮,为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964年),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功补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任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

  • 汉文帝刘恒:史上唯一载入“二十四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有一位对母亲至亲至孝的皇帝,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提到汉文帝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儿子开创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但在这位大汉皇帝的身上,还有一个特别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就是他对母亲的孝道。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是刘邦的姬妾,她是秦朝时一个叫薄生的人与原魏国王室女子魏媪

  • 揭秘:一代明君汉景帝卸磨杀驴坑了哪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前四年,汉开国功臣,平灭吕氏、迎立文帝的元勋绛侯周勃免相就国,结束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退居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东)。久经宦海,面对了太多的杀戮,张侯已是心存畏惧,家居见客时常陈兵列甲。于是有好事者告发周勃谋反。文帝命廷尉审理此案,将周勃看押在廷尉监狱。此事被文帝之母薄太后知道后,责骂文帝糊涂

  • 从长安到长安:揭开唐玄宗李隆基的逃难日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天宝十五载,潼关城外硝烟弥漫、尸横遍野,守关的将士已经接连击退了叛军好几次进攻,军心大振,最高统帅哥舒翰心里清楚:必须保证潼关的万无一失。因为潼关后面不远的地方,就是长安城。虽然现在还是国难当头,但形势正逐渐向有利于唐朝的方向发展,叛军被挡在潼关,不能前进一步,后方则有郭子仪和李光弼的部队袭扰,沦陷

  • 揭秘:明末水军的第一人为何朝三暮四反复叛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时,海盗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向清廷投降后,为了扩大势力,派人前往晋江一带招募军士。当地青壮年迫于生计,纷纷参军,施琅便是其中一员,也由此开始了与郑氏家族四代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郑芝龙招兵买马,在其招募的数千人之中,施琅很快就崭露头角,当上了千夫长。此后,他在剿灭海盗时屡立战功,但职位却在

  • 清朝史上一代牛人:最早预见清朝灭亡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从现存的文献考证,第一个准确地预见了清朝灭亡的人,是曾国藩手下最受器重的幕僚赵烈文。他于同治六年,即公历1867年预言颓废不振的清朝不出50年必亡。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烈文发此预言时的1867年是44年,果然没出了50年。赵烈文生于1832年,字惠甫,一字伟甫,江苏常熟人。年少时即有

  • 大明王朝历史上最不该被遗忘的英烈:李定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的时候,在我们所学的历史书上都知道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统一了中国,但在很多历史家眼里,明朝的灭亡是在1662的永历皇帝为标志的,连清初的文字狱《明史》《南山集》案等都是因为引用了南明的纪年而起,我们现在不禁要问,怎么崇祯皇帝(1644年卒),闯王李自成(1645年卒),张献忠(16

  • 明朝史上的太监和文官的区别:不一样的贪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的太监一般都是小户人家出身,身世背景简单,加之没有继承人的传承,所以其影响力和底蕴完全无法和文官相比。其贪腐的手段往往也是简单粗暴。一般不过是吃拿卡要等等,很容易被查出来。事后抄家杀头,国家(皇帝)的损失能回来不少。文官则是制度上的贪腐,比如促成海禁就是最好的例子。太监把持市舶司,吃拿卡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