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大破倭寇第一人:竟把战术运用到出神入化

史上大破倭寇第一人:竟把战术运用到出神入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83 更新时间:2024/2/7 1:44:55

在荡平倭寇的最后几年中,戚继光因为战功卓越,升任为都指挥使。与此同时,倭寇变得更加的狡猾而且行踪飘忽,针对这些情况戚继光用他的智慧创造了对付倭寇的独特战术和阵法,他率领他的戚家军在福建境内一次次挫败试图反扑的倭患,直至完全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这其中更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戚继光武兼备的风采,尤其是那些变幻莫测的计谋。真不愧“一代儒将”的美名。公元1562年戚继光被调往福建平倭。这一年的农历7月,他率领6000戚家军,从温州的平阳披荆斩棘,穿越300里的偏僻小路,进入福建。侵扰福建的倭寇,主要集中在横屿、牛田和林墩三个据点。横屿是倭寇的大本营,而倭寇的头目则在林墩扎营。

8月,戚继光决计先破横屿,再乘胜破牛田,最后捣毁林墩的寇巢。横屿是宁德县城东北的一个小岛,离岸十里,四面皆水路险隘,岛上建有木城,周围还构筑许多坚固的防御工事,1000多名倭寇结营于此,凭险据守。附近的宁德、福清还有1万多名倭寇,他们互相应援,很难对付。戚继光先命谏、张岳在横屿西、北陆上布阵,防止倭寇上岸;又命张汉水师在横屿东部海面游弋,防止倭寇从海上逃窜;同时,戚继光采用“硝枝弱干”的办法,先发兵进攻横屿对岸的张湾,并张贴告示实行招抚,迫使1000多名倭寇的胁从分子缴械投降。接着戚继光挥师东进,直攻横屿。从海岸到横屿,中间连着一处浅滩,涨潮时滩没水中,一片洋,落潮时水退滩出,又是一片泥泞,极难通过。但这些对于勤于动脑、善于创造的戚继光来说是不算什么的。经过研究戚继光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来克服这种特殊的环境。

一个清晨,戚继光命令士卒每人背一捆草,把草铺在淤泥上匍匐前进,每个士兵都带上草束,乘着落潮,铺在泥滩上,匍匐前进,这样他们就顺利的渡过了这片泥泞的浅滩。戚家军奋勇冲上小岛后,有的施放鸟铳,有的挽弓射箭,有的投掷标枪,有的挥舞狼筅(狼筅,用长竹竿做柄的武器,前部留有密枝,梢部装有利刃、腰刀,同倭寇展开了肉搏战,不到半天工夫,横屿倭寇被歼无遗。中秋过后,戚继光又率领军队南下福清,直指牛田。牛田在福清县城东南30里,靠近海边。它与周围的杞店、上薛、西林、木岭、新塘等据点连成一气,络绎30多里,势若长蛇。面对这种局面,为了麻痹敌人,戚继光又游刃有的运用起了兵法战术。

他有意当众声言:“我军远道而来,需要先休整一些日子,养精蓄锐,再待机而动,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出师击敌的。”倭寇打听到这个消息,果然毫不戒备。可是就在第二天晚上,乘着天黑没有月亮,戚家军悄悄地从锦屏山开拔,快速奔袭杞店,将熟睡的倭寇斩杀殆尽。接着,他们回师锦屏山,见有一队倭寇前来袭营,又设下埋伏,把敌人全部消灭了。然后,戚家军乘胜出击牛田、上薛等地的倭巢,戚家军喊声如雷、气势如洪。斩杀、俘虏了大批倭寇,残余倭寇纷纷兴化逃窜。戚家军在福清稍适休整,九月中旬又开始了新一论的进攻,向兴化府城(今福建莆田县)挺进,准备攻取城东20里的林墩。戚继光是一个极具智慧且善于用兵的将领。入城后,戚继光表面上闭口不谈战事,从容的拜客、赴宴,暗地里却布置士兵抓紧时间休息,准备随时出击。

到了半夜,他发出命令,摇响铜铃,把军队迅速集合起来,悄悄地开出城外,准备对林墩进行一次夜袭。不料,向导是个通敌分子,把他们引到一条溪水纵横,泥泞遍地的小道上。等他们逼近林墩,东方已经发白,他们的行动就被倭寇察觉了。倭寇马上进入防御工事,布置防守,并出动部分人马绕到戚家军的背后,两面夹攻。戚家军腹背受敌,处境险恶,一时阵脚大乱,士兵纷纷往后退缩。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戚继光站在路口,镇定自若地发出进攻号令,并手刃退缩的14名部下,以严肃军纪。将士又鼓起百倍的勇气,奋力往前冲杀。倭寇渐渐支持不住,四散溃逃。戚家军连克敌人60余营,斩杀倭寇960人,活捉倭寇大小头目13人,还有1000多名倭寇在溃逃时落水淹死。天明,兴化府城的居民扶老携幼,杀牛备酒,出城十多里,夹道欢迎凯旋而归的戚家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纠葛:努尔哈赤如何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曾经是大明帝国真正的英雄。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间的恩怨纠葛,错综复杂,极为诡异,至今无人能够完全考证清楚。诚如我们所知,早期的努尔哈赤远不像后来人们所愿意相信的那样强大与传奇;而早期的李成梁则是一位真正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一位起于贫寒却曾经百战百胜的将军。可惜,当努尔哈赤日益强大起来

  • 徒有富贵身却没富贵命:那些被憋屈饿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穷苦人饿死是常事,但如果要说皇帝也有饿死的,估计会有很多人不大相信。古代皇帝都是锦衣玉食,要说吃饱撑死还有可能,饿死?哪能啊!你还别不信,历史上确有好几位皇帝就是被活活饿死的。No.1 夏桀夏桀是历史上第一个亡国之君,算是荒淫天子的老前辈,他宠爱妃子妹喜,因此误国。妹喜由此也成为历史书册中红颜

  • 古代史上的最强红颜祸水:揭开夏姬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前一段时间,看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读到春秋时期列国的纷争,其中一个女人的传奇经历,惊得我瞪大了眼睛。自古红颜祸水,因女人引起纷争,甚至误国之事不胜枚举。我说的这一位,虽然没有苏妲己、貂蝉有名,但是其涉及人物之多、祸害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远不是其它“祸水”可以比拟,实在令我叹为观止,所以,必

  • 曹沫:中国古代历史上刺客中的战斗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严格地说来,曹沫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曹沫是一条标准山东大汉,力气很大,鲁庄公很喜欢他,任命他为将军,带兵抵抗齐国的侵略,但是他打了三仗,三仗都输了。这100%的败率连我这不会打仗的人也觉得有些过分,但鲁庄公还是很信任他,依然让他带兵打仗。当然,事实证明,曹沫在历史上的定位只能是刺客;他只有在这一份职

  • 血性真枭雄:既不能流芳百世也不足复遗臭万载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何为枭雄?古人解释为“枭,恶鸟也;雄,强也”。所谓枭雄,指的就是那些胸怀四海,志在天下,信奉“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宁使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英雄豪杰。所谓乱世出英雄,当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混乱时,那些极富野心、不甘屈居人下的豪杰往往会成为枭雄。今天小编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非常血性,且鲜为

  • 揭秘:李鸿章的家族后人竟然有3位亿万富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

  • 岳飞必须死:真实历史揭秘为何说岳飞当时必须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岳飞为什么被杀,岳飞不得不死的原因,岳飞的历史故事

    公元1127年,岳飞二十四岁,时任东京留守司七品统制,用现代语言描述,大约相当于帝国首都留守军事管制委员会下属部队的团职军官。十五年后,公元1142年初,岳飞被杀死在帝国临时首都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时年三十九岁。死前,他刚刚被解除帝国最大一只部队的统帅职务不久,时任枢密副使。说岳飞必须死,并不意味

  • 晚清重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为何经历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友谊,伊藤博文佩服李鸿章,日本首相被杀真相

    大清重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老冤家。记得有个不知真假的故事,说李鸿章去日本谈判时,伊藤博文为嘲弄他,出了副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不免。而李鸿章对的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无妨。虽说两人要唱对台戏,却有着类似的经历——都被刺杀过。所不同的事,老李运气好一点

  • 战神卫青:汉朝历史上驱逐匈奴竟然七战七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匈决战大批叛军事件,卫青为什么不如霍去病,汉匈决战各势力兵种排行

    第一战: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令其率军迎击匈奴。自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汉武帝这次用兵,分派四路出击。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其中一路由车骑将军卫青率军直出上谷。卫青首次出征,就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七百多人,取得胜利。另外

  • 晚清重臣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背黑锅”冠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鸿章简介,晚清李鸿章,晚清第一重臣

    李鸿章是个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现实的人,他知道自己做不了圣人,也不想做圣人。以“裱糊匠”自嘲的李鸿章为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卖命到死,他遭遇的麻烦、非议和恶评最多,毫不奇怪。我在乡村破庙里上小学四年级时,正值“文革”末期,眼镜片比浆糊瓶底厚的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说,晚清有个大卖国贼李鸿章,外号叫“李混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