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薛宣:西汉丞相之一,以知人善任著称

薛宣:西汉丞相之一,以知人善任著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69 更新时间:2023/12/18 10:54:32

薛宣,字赣君,西汉时期官员,官至宰相,封高阳侯,他也是汉宣帝刘询的女婿。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通律法,起家廷尉书佐、都船狱吏,出任不其县丞、乐浪郡丞。举茂才出身,出任宛句县令,迁长安令,颇有政绩。汉成帝时期,历任御史中丞、临淮陈留二郡太守、左冯翊、少府卿、御史大夫,赏罚分明,威德并施,功劳卓著,迎娶敬武长公主。鸿嘉元年(前20年),出任御史大夫,代替张禹出任丞相,册封高阳侯。永始二年(前15年),办理邛成太后丧事不周,辞去丞相之职。汉哀帝时,免为庶人,最终在家中去世。

人物生平

入朝为官

薛宣年少时担任廷尉文书的佐吏、都船监狱的狱吏。后来在大司农下级官吏中选拔清廉官吏时,补任不其县丞。琅琊郡太守赵贡巡视下属各县,看到薛宣,很欣赏他的才能,让他随从巡视下属各县,回到郡府,令妻子孩子与他相见,告诫说:“赣君位至丞相,我二子也会做丞相史。”于是推荐薛宣廉洁,调任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推举他为秀才,担任宛句县令。大将军王凤听说薛宣有才能,推荐他为长安令,治理政事果然很有名望。薛宣因通晓法律条文,汉元帝刘奭诏令让他补任御史中丞。

上疏成帝

竟宁元年(前33年),汉成帝刘骜即位。汉成帝即位之初,薛宣担任中丞,在朝中执法,外统管刺史,薛宣上疏说:“陛下最高的德行,十分仁厚,哀怜百姓,整天辛劳,无一日安逸快乐,公正地执掌圣道,刑罚恰当,然而吉庆气氛不通,阴阳不调和,这是臣下不称职,而圣化独有不融洽的原因。臣私下想其一端,恐怕是官吏们多苛政,政教繁琐,大概过失在统领刺史。有的不遵守条律规定之职守,行事各按自己的意思,很多干预郡县政事,到开私门,听信谗言,苛求吏民过失,谴责细微,求全责备。郡县一级连一级催迫,内部也一个比一个苛刻,流传到平民中去。因此乡里缺少嘉宾之欢,九族之内忘了亲人之恩,饮食方面周济困难,富帮贫,送往迎来之礼也不做了。人类的道德规范不通,阴阳闭隔,和气不兴。《诗经》云:‘人呀不讲交情,争吵为着食品。’俗话说:‘苛政使民不亲,烦苦使人伤恩。’当刺史奏事时,应明确约束,使之鲜明地知道本朝的要务。臣愚拙不知治世之道,希望明主审察。”汉成帝嘉奖并且采纳他的建议。

薛宣屡次向汉成帝进献有益的言论,推举弹劾所属刺史郡国二千石,贬退提拔,使其黑白分明,由此更加出名。薛宣离开京师出任淮阳太守,政治教化普遍推行。当时陈留郡有盗贼骚扰,汉成帝调任薛宣为陈留太守,盗贼都被禁止,吏民都很敬重他。又调任为左冯翊太守,任期满一年成为正式的太守。

惩戒杨谢

起初高陵县令杨湛、栎阳县令谢游都贪猾不顺从,挟持郡守短处,前二千石多次案验而不能穷其事。等到薛宣治理政事时,杨湛、谢游到郡府拜见,薛宣设置酒饭同他们相对饮食,接待很周到,随即暗中收集他们的罪赃,完全掌握了所需罪证。薛宣观察杨湛有改正的念头,便敬重他的效验,亲自写成简牒,一条条陈述他的邪恶罪证,密封给他,说:“吏民逐条陈述你的罪恶如简牒上写的,有的议论认为有将狱断官钱入于腰包的嫌疑。冯翊敬重你,又念按赃值十金法令处分你又太重,我不忍公开你的罪行。所以秘密地用手书告知你,要你自己考虑退路,可以将来再出来做官。如果你没有那些罪赃事,回一封信,来替你辨明此事。”杨湛自知罪赃都与薛宣所记相当,而薛宣的词语温和体贴,没有伤害意思。杨湛马上解印绶交给来的官吏,写了封书信感谢薛宣,终无怨言。

而栎阳令谢游自以为是有名大儒,轻视薛宣。薛宣单独传递文书明显地责备他说:“告诉栎阳令:吏民谈论你治理政务繁琐苛刻,流放处罚从事劳役的千人以上,盗取钱财数十万,供给兴造非法之用;买卖听任富吏,价数不可知,都证验明白,本要派官审察验证,恐怕有负推荐你的人,使儒士遭受耻辱,所以派掾平来明白告诉你。孔子说:‘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任职,若是行不通,便该罢休。’你仔细考虑,正准备选人代为栎阳令。”谢游得到声讨的文书,也解印绶走了。

治理有方

当时频阳县北面与上郡、西河接壤,为数郡交接处,多有盗贼。频阳县令薛恭,本是县里孝子,按功绩逐渐升任上来的,未曾治理民事,职责内之事不举办。而粟邑县小,在偏僻的山中,百姓谨慎朴素容易治理。粟邑县令尹赏,长久来是郡里管事的官吏,任楼烦县长,推举秀才,调任粟县令。薛宣就根据时令条文奏请尹赏与薛恭换县。二人换县后治理民事只有几个月,两县均治理得很好。薛宣便传递文书慰问勉励他们说:“从前孟公绰若是叫他做晋国诸卿赵氏、魏氏的家臣,那是力有余裕的;却没有才能来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本来有人因为德行好而显耀,有人因为功能高而被推举,‘君子的道路,怎么可以是一样的!’下属各县各有贤人,冯翊拱手而享受县的成功。希望努力职守,完成功业。”

赏罚分明

薛宣得知他管理的郡中吏民的罪名,就召见告诉那个县的长吏,让他们自己行使处罚。晓谕说:“郡府不自己揭露检举的原因,是不想代县治理民事,侵夺贤令长的名誉。”长吏没有不高兴又畏惧,脱下帽子谢薛宣把恩惠归给自己。

薛宣为官赏罚分明,用法公平而且一定实现,他任职过的地方都是有教令可为准则,多数宽厚仁爱使民有利。池阳县令推举的廉吏狱掾王立,郡府未及召见,听说王立受囚犯家属贿钱。薛宣责备县令,县令查讯证实狱掾的事,原来是狱掾的妻子接受囚犯家属的钱一万六千,接受后才过了一夜,狱掾实不知。狱掾惭愧害怕而自杀。薛宣听说后,传递文书给池阳县说:“县所举廉吏狱掾王立,家人私受贿赂,而王立不知,杀身来自我表明。王立的确是廉洁之士,非常可惜!可以把‘府决曹掾’之名写在王立的棺材上,以表彰他的英灵。府掾史平常和王立相识的,都参与送葬。”

到冬至夏至之日官吏休假,管理盗贼的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假,坐在官署治理事情。薛宣出文告说:“礼仪以和为贵,夫妻交接要尊重交通,冬夏至日,官吏按照律令休假,由来很久。官署里虽有公职事,家里也望偏私一下恩意。属官应随众,回家对着妻子儿女,设置酒肴,邀请邻里,一起欢笑相乐,这也是应该的!”张扶惭愧,官属们都亲善薛宣。

升任御史

薛宣为人喜欢威仪,进退举止容仪温文,达到比较高的程度。性格细致安静有智谋,执行职守,务求其利平安。下到节制用度笔砚开支,都有计划,便于用而又节约。官吏百姓都很称赞他。薛宣升任少府,供应皇帝享用的赋税。

一个多月后,御史大夫于永去世,谷永上疏说:“帝王之德没有什么比了解人还要大的,知人则百官任职,天官不空。所以皋陶说:‘理解臣下就显得明智,能任人唯贤。’御史大夫在内担任朝廷的风俗教化,外面辅助丞相统领天下,任重职大,不是庸才能胜任得了的,现应在从众卿中选拔,来补充他的空缺。得到合适的人选,那么万民欣喜,百官悦服;不得合适的人,那么大职毁坏,帝王之功业就不兴旺,在此一举,能不周详!窃见少府薛宣,才茂行洁,于从政通达,前任御史中丞,在天子辇毂之下执行法令,不吐硬的不吞软的,举措合时而当理;出任临淮、陈留太守,二郡称好;为左冯翊,重教养善,威德并行,众职美善有条理,为非作歹的人绝息,打官司的历年不到丞相府,赦后余下的盗贼三辅只有十分之一。功效卓著,左内史从开始设置至今未曾有过。孔子说:‘假如我有所称赞,必然是曾经试用过他的。’考核薛宣为官的政绩,大在两府,不敢过誉来犯欺诈之罪。臣闻贤才没有什么比治理人还大的,宣已有效。他精通法律任廷尉有余,经术之雅足以参谋朝政,决断有关国外的计议;身兼多能,有‘廉洁公道’之气节。薛宣没有私党游说的帮助,臣恐陛下被《羔羊》之诗(美在位皆节俭正直)轻忽,舍弃公正朴实之臣,任用浮华空虚之名的人,因此越职,陈述薛宣品行及才能,希望陛下留神考察。”皇帝便以薛宣为御史大夫。

罢免相位

薛宣升任御史大夫的数月之后,代张禹为丞相,封为高阳侯,食邑千户。薛宣任命赵贡两子为丞相史。赵贡是赵广汉兄之子,做官也因有才能闻名。任丞相后规定丞相府诉讼不满万钱不传递文书,后世都遵用薛宣旧例。然而官属指责宣琐碎无大礼,称不上贤才。当时天子好儒雅,薛宣经术又浅,皇帝也看不起他。

久之,广汉郡盗贼群起,丞相、御史差遣掾史追捕不能禁止。皇帝才拜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以军法从事。数月后,杀了他们的头领郑躬,投降的数千人,才平定下来。时邛成太后去世,丧事仓促,官吏们收田地税简单办理。其后皇帝听说此事,以此作为丞相、御史过失,便下书免去薛宣丞相之职说:“君为丞相,出入六年,忠孝之行,应为百官之表率,朕没有听说过。朕不英明,变异屡见,年成连年不丰收。仓库空虚,百姓饥饿,流离失所,瘟疫死人的数以万计,人至相食,盗贼并起,群职荒废,这是朕无德而股肱不良造成的。目前广汉群盗横行,残害吏民,朕为之伤心,几次以此事问你,你回答都不如其实。西州隔绝,几乎不成为一郡。三辅赋敛无限度,酷吏相沿为灾,侵扰百姓,诏令你拷讯证实,你没有打算弄清事实之意。九卿以下都是顺承风气所指,同时陷入欺骗之罪,咎由你而生!有司据法弹劾你任职懈怠,开怠慢欺骗之路,使风化受伤变薄,不能给四方为表率。不忍心把你交给法官,还是交上丞相高阳侯印绶,免去丞相职回家吧。”

恢复官爵

当初,薛宣做丞相,而翟方进为司直。薛宣知方进是名儒,有宰相才能,深交厚友之。后翟方进终于代为丞相,念薛宣旧恩,薛宣免职后二年,推荐薛宣通晓法律条文,详熟国家制度,独过错不重,可再进用。皇帝征召薛宣,恢复高阳侯爵位,加宠特进,位次于皇帝师傅安昌侯张禹,加给事中,掌管尚书事。薛宣又受尊重,任政数年,后因好友定陵侯淳于长犯罪连累,被免官回家。

兄弟不和

薛宣有两个弟弟:薛明、薛修。薛明官至南阳太守。薛修历任郡守、京兆尹、少府职,善交际,得州里人们之称颂。后母常随薛修居官。薛宣做丞相时,薛修任临菑令,薛宣接后母,薛修不送走。后母病死,薛修去官守孝。薛宣说薛修守孝三年做不到,兄弟间意见不同,薛修守孝三年,从此兄弟不和。

贬官去世

绥和二年(前7年),汉哀帝即位,博士申咸给事中,也是东海人,毁谤薛宣不供养后母,不服丧,骨肉之情淡薄,前因不忠孝免官,不宜恢复列侯在朝。薛宣之子薛况做右曹侍郎,多次听他说此话,贿赂客杨明,想让杨明伤害申咸之面目,使他不能居官位。刚逢司隶缺任,薛况恐申咸任此职,便令杨明隐蔽在宫门外斫伤申咸,砍掉鼻唇,身受八创。

事情下达有司,御史中丞众等上奏说:“薛况是朝臣,父是原来的丞相,第二次封列侯,不辅佐国君敕予此爵。他们骨肉相疑,怀疑申咸受薛修言来毁谤薛宣。申咸说的都是薛宣行迹,众人共见,公家应听说过的。薛况知申咸给事中,怕他做司隶后举奏薛,而公然令杨明等迫近宫阙,拦劫创杀近臣于大道人众中,以此来隔断听觉视觉,杜绝论议之端,凶暴狡诈没有畏忌,万众喧哗,流传四方,与普通百姓忿怒争斗不同。臣听说敬重近臣,为的是亲近皇上。礼仪,过公门下车,见路马则抚轼,国君的牲畜尚且敬之(而况近臣乎)。《春秋》之义,意恶功成,不免于被诛,上侵之源头不可长。薛况首为恶,杨明亲手伤人,效果和用意具恶,皆大不敬。杨明当重判,以及薛况都斩头示众。”廷尉直以为“律文‘斗殴以刃伤人,减罪判刑为戍边筑城,那些贼人以刃伤人加罪一等,与主谋斗殴者同罪’。诏书不以诋毁欺诈成罪。经传说:‘不以义待人而被殴伤无创痕的,与殴伤皮破血流的罪同,恶在不直。’申咸与薛修很好,而多次说薛宣坏话,流闻不义,不可谓直。薛况因此故伤申咸,计谋已定,后听说要选择司隶,因前谋而促使杨明,不是怕申任司隶故定谋。来源于私事争斗,虽然是在宫中的旁门外道中伤申咸,与凡民争斗无异。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古今之道理,夏、商、周三代不改变的。孔子说:‘一定要纠正礼仪的用词不当,’名不正,就导致罚不准;刑罚不准,而民不知所从。今以薛况为首恶,杨明亲手伤人为大不敬,公私无差。《春秋》之义,寻其本心而定罪。原来薛况因父被毁发忿怒,无别的大恶。施加诋毁欺诈,集小过成大法,陷入死刑,违背明诏,恐怕不是法律意思,不可施行。圣王不凭怒增刑。杨明判以受贿杀伤人,薛况与同谋者都因有爵减罪判罚流放边远地方筑城守城。”皇帝拿此事问公卿议臣。丞相孔光、大师空师丹认为御史中丞的议论是对的,自将军以下到博士议郎都认为廷尉是对的。薛况终于减罪一等,流放到敦煌。薛宣牵连免官为庶人,回到原郡,死于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称帝后武则天的国号是什么?为何取为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时期的周朝而称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正式掌权23年。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6万多人上表请

  • 唐玄宗抢走李瑁的媳妇后 李瑁的结局有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唐玄宗和李瑁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被父亲横刀夺爱的李瑁,之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结局如何?很多人都说唐代是个很开明的中原王朝,没有太多的孔孟之道的束缚,女子地位也没有其他王朝那么低。事实也是如此,李唐王朝出现了两个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女子,而且她们的婚姻

  • 王翦和李斯都是秦朝的功臣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斯和王翦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是秦朝的功臣,李斯和王翦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局?我国历史上的皇帝除了世袭之外,还有不少是通过起义获得的,而伴随着起义的成功,就会出现不少开国功臣。对于开国功臣,不同朝代的皇帝有自己不同的做法,有的害怕其会威胁到自己的

  • 杨玉环死后安禄山痛哭好几天 两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玉环和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玉环和安禄山是什么关系?两人之间有什么绯闻?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妃子,在以胖为美的当时,杨玉环作为宫中的美人也是受尽了唐玄宗的宠爱。然而当时唐玄宗手下还有一位将军与唐玄宗关系甚密,他就是安禄山,后来安禄山还被唐玄宗收为干儿子。

  • 黄霸是如何治理地方的?他的治郡理念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黄霸,字次公,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黄霸善于治理郡县,为官清廉、外宽内明,文治有方,政绩突出,后世常和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龚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有大志,攻读法律之学,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汉武

  • 历史上的鳌拜到底是什么样的 鳌拜为什么不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鳌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历史上的鳌拜是什么样的?前段时间《鹿鼎记》热播引发了一股武侠剧的“回忆潮”,不少朋友开始对影视剧和原著小说中的人物进行讨论,在这部小说的前半部分,武功高强地位超然的当属辅政大臣鳌拜。一般我们都认为,鳌拜不仅是权臣而且武艺高强,康熙

  • 有哪些与丙吉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丙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

  • 司马懿最后能够篡夺曹魏大权,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高平陵之变改变了曹魏的命运,也让司马家成为了三国最后的赢家。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

  • 南宋名臣胡铨简介: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四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儿子为太子 赵匡胤心里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作为一个出色的皇帝,赵匡胤在位时期,为何始终不愿意立太子?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要知道,古代皇位之争,是各朝各代引起整个国家血雨腥风的源头,难道聪明一世的赵匡胤在如此关键的事情上犯了糊涂吗?首先说的是时代背景,赵匡胤出身是在五代十国时期,那是一个是中国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