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开创“历史之最”最多的太监是谁?太监也能封王

开创“历史之最”最多的太监是谁?太监也能封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076 更新时间:2023/12/20 17:13:42

历代太监中,童贯堪称开创“历史之最”最多的人。他以太尉领枢密院事,掌全国军权,是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他前后统兵二十年,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史上第一个被册封王爵的太监。而如果把“骂名”算上,童贯恐怕还是生前死后承受骂名最多的太监。

宋人的野史笔记中,编撰过许多讥讽童贯的段子,让人捧腹。

一日,童贯去秦州巡视,故意比约定的时间推迟很久才到。钱昂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了童大帅亲临,便问道:“大帅为何来得这么晚呢?”钱昂个头矮小,童贯一语双关地回答说:“我今日乘坐的这头驴,个头小而脾气倔,动辄跳跃,很难驾驭,因此来迟。”这几乎是直接批评钱昂骜不驯,目无领导。钱昂揣着明白装糊涂,又问:“太尉乘的可是公驴?”童贯说:“当然是公驴。”钱昂哈哈一笑,也一语双关地反唇相讥道:“太尉既然奈它不何,不如把这头‘公驴’给阉了!”钱昂把童贯的“太监”身份大大讥笑了一番,气得他七窍生烟。

童贯以收复燕京之功,被宋徽宗封为广阳郡王。太监封王,无异于给以儒家正统思想主导的北宋官场扔下一颗重磅炸弹,朝内外众口喧腾,议论纷纷,太学生陈东的“伏阙上书”,几乎骂出了当时士人的共同心声。陈东把外敌入侵归罪于“六贼”,给童贯的罪名是:“结怨辽金,创开边隙”。

《宋史》有定论,野史有酷评,民间有诅咒,舆论一边倒,遂成就了童贯的千古骂名。后人一提起童贯,眼前便会晃过一张勾粉白脸,如赵高曹操之类,戏剧脸谱上误国奸臣的典型。

然而,仔细翻检史料,斟酌、比较、对照之余,会发现史实中,童贯的为人做事与蔡京颇为相似,是一个“颇具干才的弄臣”,有一点才能,有一点奸诈,以投机讨好为能事。

从《宋史?童贯传》中,至少能寻找到童贯为赵宋王朝戎马一生的两大功劳:在对外上,童贯取得过与西夏以及吐蕃诸部作战的胜利,收复大面积失地,包括湟州、鄯州、廓州以及积石军、洮州等地,这是北宋对外战争中仅有的几次胜仗之一,消解了西北的军事压力;在对内上,他曾以宣抚制置使身份,领军十五万进军浙江,一举镇压了方腊的农民起义,生擒方腊,大胜而归。

他之所以臭名昭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太监弄权。二是临阵脱逃。宣和七年(1125),金大举南侵,童贯作为驻扎太原的大军统帅,却不思抵抗,逃回京城,致使金兵长驱直入;三是为宋徽宗的罪责“埋单”。

千夫所指而又确实曾经助纣为虐的太监童贯,便成了宋徽宗的“替罪羊”,遭受了千年的唾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义成公主:被和亲连嫁四个突厥老公的隋朝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开皇十三年的一天,隋文帝正在听刚出使完突厥的使者汇报工作,不久前,隋文帝给突厥的可贺敦(相当于皇后)大义公主送了一件华丽的屏风,他很想知道大义公主看了以后是什么反应。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了,不就是一件外表光鲜的屏风嘛,这有什么。其实,此屏风的来历可不一般,它来自江南,是隋朝军队从陈朝的皇宫里缴获的,就在

  • 历史上生子最多的中山靖王:刘备先祖生子120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

  • 最孝顺的汉文帝刘恒:把以孝治国当成了汉朝国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自孔夫子倡导“仁孝治国”以来,后世的帝王无不以“孝道”做幌子,尊奉“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的管理格言。然做秀的多,真孝的少,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也就有有限的几个孝顺皇帝值得一说,如《三国》中的孙权,对吴国太那是言听计从,因为“孝”把周瑜的“美人计”都破坏了,弄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若说真正的孝,汉文

  • 历史解密:谁是史上记载白手起家暴富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众多世界级的大富翁,他们或因贪致富,如和、刘瑾,或依靠皇权致富,如邓通、梁冀;或抢劫致富,如石崇、成吉思汗;或弃官从商致富,如陶朱公;或因祖上留下巨额遗产致富,如巴郡寡妇清。他们用较短的时间,积累的财富动辄百万乃至千万亿万,其致富积累速度之快、致富量之大于中外皆属罕见,在这些富翁

  • 史上最有效治国的周穆王是怎样教导下属为官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周穆王这个人,姓姬名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一是享寿105岁,可能是史上最长寿的帝王;二是最早造访西域,他去西域会见西王母,比有名的汉代张骞通西域早了近千年;三是制定了包括后代广泛使用的墨、劓、膑、宫、大辟等3000条刑罚,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系统的刑法文献;四是武功卓绝,曾西征犬戎,俘虏他

  • 明朝万历皇帝的斩日俘示威:跳梁者虽强必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援朝明军总督邢玠在紫禁城午门进行了规模隆重的献俘仪式,明神宗朱翊钧一声钧旨,六十一个日军俘虏被斩首示众。随后,朱翊钧做“平倭诏”昭告天下,诏书上庄严写道:“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有明一代,皇帝亲临午门参与献俘礼,一共只有4次,都是出自

  • 揭秘:历史上哪位皇帝因两字而杖击200多名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清时期,天安门至午门之间还是“廷杖”“献俘”的地方。“廷杖”是对朝中大臣实行的一种惩罚。那时,皇帝明面上也倡导文武百官以至平民百姓上书“进谏”。但是,敢于直言批评皇帝的少,歌功颂德、拍马屁者甚多。因为封建独裁者大多喜欢听颂扬,“劝谏”批评皇帝是要冒风险的。虽然皇帝标榜纳谏,但大臣在进谏时稍有不

  • 首辅张居正的临终恩荣:历史上加封三公荣誉衔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终于支撑不住了,万历九年(1581年)七月,他病倒了,看起来只是身体虚弱,而非大病,但病毒已经严重侵蚀了他的肌体。不久病愈,照常入阁办事,十一月,他任一品官满十二年(京官六年一考察),皇帝对他大加赏赐,亲笔敕谕:“卿亲受先帝遗嘱,辅朕十年,四海升平,外夷宾服。实赖卿匡弼之功,精忠大勋,朕言不能

  • 荀彧传:三国历史上荀彧的一生为何处处是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干,所以南阳何颙不禁盛赞他乃“王佐才也”。他后来成为曹操麾下第一谋士,为曹操成就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劝说曹操要“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到力主“迎天子都许”;从官渡之战中激励曹操斗志,使曹操明白“此用奇之

  • 刘备最放心不下的大将是谁?答案竟然是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刘备与张飞关羽在涿州一带起兵,经过多年的转战,最后逐步发展壮大。刘备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后来投靠刘表,暂时驻扎在新野,在那里,请出了年轻的诸葛亮作为自己的首席谋士。从此刘备如咸鱼翻身,事业上更进一步。不久诸葛亮前往东吴,拜见孙权,促使孙刘结盟,然后在赤壁,一把火把曹操烧的丢盔弃甲,狼狈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