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开宋朝章献太后刘娥是如何智斗权臣的呢?

揭开宋朝章献太后刘娥是如何智斗权臣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08 更新时间:2024/2/7 2:09:14

章献太后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在真宗去世之后,宋仁宗即位,因仁宗年幼,于是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彰显太后虽然出身寒微,本不过是个卖艺女子,却非常聪慧,从其专宠四十年,就可以看出不是一般人物。后宫三千佳丽,无论是朝中勋贵也好,还是年轻貌美也好,在刘娥面前一律都是浮云。宋真宗一辈子对刘娥宠爱有加,信之不疑。关键原因,就是刘娥能够为真宗考虑,将自己个人的野心深深掩藏。

在仁宗即位之后,太后刘娥垂帘听政。新官上任,许多宰臣仗着自己是先帝老臣,在朝中拉帮结派,广树羽翼,刘娥的许多意见得不到贯彻实施。刘娥面对朝中主政多年的宰臣笑脸盈盈,却在举手之间,就将这些不听自己命令的宰相一个一个收拾了。刘娥用了什么妙招击退宰臣,夺回权力呢?

刘娥有一天召见大臣,忽然流着泪对大家说:“先帝去世不久,国家遭遇大难,如果不是宰臣们同心协力,我们怎么能够走到这一步!现在先帝的丧事已经结束,你们可以把你们的内外亲戚,全部的名单都交上来。我将按照朝廷的规定一一给与褒奖!”宰臣们有点感动,不过以为刘娥只是循例如此,也并没有过多在意。于是,宰臣们把自己三族亲戚的名单呈上。刘娥得到名单之后,就把这些名单绘制成图,张贴在自己的寝宫,每当朝廷有官职任免的时候,刘娥一定会先看看这些名单,如果不是这些人的亲戚,然后才任命他们。章献太后刘娥巧妙的给宰臣们放了一个烟雾弹。按照一般的管理,刘娥既然得到了这份名单,为了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自然应该按照名单,将宰臣们的亲戚加以封赏。可是刘娥除了最初的褒奖之外,一旦有官职任命,竟然只要是宰臣们的亲戚,就一律取消任命。章献太后刘娥在干什么呢?这么做,不是会恶化宰臣和自己的关系吗?

原来,在宋真宗晚年,朝廷当中已经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寇准王旦等比较清廉正直的大臣为首,一派是以王钦若等惯于谄媚的大臣为首。真宗晚年,为了抬高皇权,打压宰相势力,曾经借助王钦若排挤寇准,而丁谓执政之后更是把朝廷当中的清流一党尽数驱除。作为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当时也参与政事,刘娥没有表示不满。刘娥不是唐太宗,不是武则天,作为一个君主,还没有足够的胸襟和气度。宋真宗和刘娥所做的,就是利用一派来打击另一派,以换得皇权的尊崇。或许在刘娥看来,在许许多多的政客看来,政治没有什么是非,有的只是利益,是非对错的标准,是对于自己是否有利。

于是,刘娥支持宋真宗利用丁谓打压清流党。可是等到仁宗即位之后,丁谓一党越来越专权,于是刘娥又起用王旦一党,来进行反压制。可是明目张胆的进行必然会让丁谓等人强烈反扑,只有不知不觉将丁谓等人的党羽剪除,才是最安全,最有力的方式。于是,章献太后刘娥在每次任免官吏的时候,只要不是宰臣亲戚的就予以任命。其实,哪一个官员有资格接受任命,都是宰臣、君主一句话。既然皇太后认为暂时不行,那就再等等。等到宰臣们意思到刘娥是有步骤的再剪除自己的势力的时候,刘娥官员的升迁贬斥已经基本完成。宰臣们自己都泥菩萨过河了,只能接受被驱逐的命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以恐怖活动立国的吴王阖闾:阖闾为何能称霸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策划专诸刺王僚吴王阖闾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使一个蠕虫般弱小的边疆国家,崛起为蓬勃兴旺的强国,打败了庞然大物楚国,堪称春秋霸主。吴国开化较晚,它的两边是超级大国楚国。吴国很长时间内都是楚国的小跟班,按时交保护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楚国国君位子传到阖闾的爷爷寿梦时,北方的晋国派出大夫巫臣,来

  • 庞统的成就:凤雏庞统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庞统一生最主要的计策是为刘备夺取益州献上上中下三策。益州刘璋饱受汉中张鲁的侵扰,于是邀请荆州的刘备进入益州,剿灭张鲁。当时,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盟,庞统建议刘备在涪陵大会时,在宴会上杀掉刘璋,可是被刘备拒绝,“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庞统的这个计策,看起来很好,“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 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曹植有啥可恨可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了解的曹植,大都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数人都对曹植同情不已,有才嘛,不但有才,而且行文之间尽显无奈悲伤。而其兄曹丕却往往被认定为奸邪兄长,对弟弟迫害不已。曹丕当然心狠手辣,两兄弟争夺太子之位十来年,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分,都恨不得把对方一口吞掉

  • 刘备联孙拒曹有始无终:病危时托孤诸葛亮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鼎立时,东吴孙权遣吕蒙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到重创。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转折。史学家对此问题作深入研究者不多,也有人认为关羽没有认真执行诸葛亮的“联孙拒曹”战略,把主要责任都推到关羽身上。我也曾有过类似看法,现在再次研读《三国志》,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再说,我也曾怀疑诸葛亮也许对“

  • 揭秘吕皇后的一生中多次含垢忍辱拜何人所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吕后(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今山东省单县终兴镇)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去世后,惠帝立,吕后掌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她死于公元前180年,时年62

  •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百战百胜却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从鸿门宴上项羽的失策,看其失败。先说项羽,宴会开始,要杀的人来了,放在自家案板上的肉却飞了。指挥决策不坚定,听从项伯劝说,没有完全执行范增的建议。临机处置能力弱,让项庄现场实施刺杀,时机和用人都欠妥。整体安排有漏洞,使刘邦能从宴会中脱身逃走。情报渠道遭破坏,刘邦回去即

  • 历史上的韩信和项羽:究竟谁才是有妇人之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有所谓的“妇人之仁”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特别是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更是被当作项羽“妇人之仁”的经典例子。郭知熠先生在《超级厚黑学》中颠覆历史,第一次指出, 项羽根本就没有什么“妇人之仁”,他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并不是他心慈手软, 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将刘邦看作他的真正之威胁。如

  • 谁让项羽抛弃了第一谋士范增?奇计百出的陈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曲逆侯陈平,留侯张良都是汉高祖刘邦智囊团中顶儿尖儿的人物。很多人都熟知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未免忽视了这位奇计百出的陈平。范增是追随项羽叔父项梁起兵的老臣。项羽的手下猛将如林,但真正有战略头脑的谋士似乎只有范增一人。当年鸿门宴上范增几度发难,几乎致刘邦于死地,想必刘邦恨

  • 汉元帝为何不爱王昭君:四大美女难以启齿的情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先说说一号美女西施。“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西施咏》的诗句。它深刻地概括了一号美女西施的一生。西施是一个春秋战国时越国若耶溪畔的一位浣纱女子,本来与越国大夫范蠡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后来阴阳差错被越王勾践作为性贿赂的美色送到了吴国,当上了吴王夫差的妃子,可谓一步登天。当然心

  •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到底美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合称“四大美人”,成为了史家与文人的永恒话题。而四大美人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也透露着古人对美的理解,对女性的理解。西施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的野史《越绝书》。西施在灭吴后追随越国的谋士范蠡隐居于五湖烟水之中,陶然忘世。据说后来范蠡还成为了富商,西施自然也成了老板娘。这是大团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