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曹植有啥可恨可厌之处?

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曹植有啥可恨可厌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06 更新时间:2024/2/7 2:09:26

世人了解的曹植,大都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数人都对曹植同情不已,有才嘛,不但有才,而且行文之间尽显无奈悲伤。而其兄曹丕却往往被认定为奸邪兄长,对弟弟迫害不已。曹丕当然心狠手辣,两兄弟争夺太子之位十来年,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分,都恨不得把对方一口吞掉。曹操之所以会选择曹丕,而放弃最爱的儿子曹植,那是因为曹植自有可恨之处。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曹植才华横溢,每每在曹操举行宴会的时候大战拳脚,积压群儒,确实有很才。每当这个时候,其兄曹丕就只能在一边干瞪眼。可是,曹植虽然是个大才子,可是,一个杰出的诗人,并不一定就是个伟大的君王。曹丕为人严谨,说话做事谨言慎行,经常掩饰自己的本性,讨好结交曹操身边的宫人近臣。而曹植呢,则纵酒放歌,整天沉醉,对曹操身边的宫人近臣不屑一顾。一开始,曹操是很喜欢这个性格上很像年轻时候自己的儿子,可渐渐的,曹操发现曹植缺少一国君主应该有的气度。曹操身边的近臣都说曹丕如何如何好,而对曹植却从没有一句称赞之词。

后来,有件事情对曹操触动很大。曹操为了考核两个儿子,经常会提一些有关治国安邦的问题,让两个人作答。有时候需要当面回答,有时候可以带回家思考。曹丕和曹植呢,都养了很多谋士,曹丕的枪手叫吴质,曹植的枪手叫杨修。杨修才华横溢,写出的观点让曹操很赞赏。为了打败曹植,曹丕故意泄密,告知曹植自己和吴质之间的秘密交往,曹植得知消息之后非常高兴,也没有细细审核,就把消息告诉了曹操。曹操派人调查,发现根本没有可疑。于是,曹操就觉得曹植是刻意诬告曹丕。后来,曹丕绕了很多圈子,让曹曹操身边的臣子假装是偶尔闲谈,泄露给曹操曹植的作答是杨修代笔的事情,曹操一查,就抓了个正着。

有时候,政治需要玩弄权术,不懂权术,只能快速灭亡。其实,就算是后来,曹丕被立为魏国太子,曹操对爱子曹植也有很高的期望。可是,后来发生了司马门事件,让曹操对曹植彻底失望了。司马门,是只有天子才能行走的宫门。曹植在参加曹彰作战胜利的庆祝宴会上中途离席,看到曹彰也和曹丕联合在一起,自己更没有继承王位的希望了,内心烦闷,喝得大醉,于是和好友杨修一起,打开司马门,纵马驰骋在只有天子才能出行的驰道上。司马门事件,让曹操很生气。即便是曹操,权倾天下,也知道有的事情可以做,有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做,比如不是天子,就绝对不能走驰道,否则何以向天下臣民交代。于是,曹操斩杀了看守宫门的官员,下令软禁曹植,处死杨修,从此之后,对几个儿子的看管也越来越严。

在有机会的时候,不知道小心谨慎把握机会,而整天喝酒,倚仗才华,蔑视众臣,最后为众人排挤,也在情理之中。而当夺位失败,却又不知自我约束,擅闯司马门,违背礼制,闯下大祸。在曹操死去之后,曹丕即位,曹植多年被幽禁。可是,曹植却不甘寂寞,多次想兄长曹丕表示,希望能够参与朝政,有机会报效国家。可是,曹丕对这位十多年最大的政敌怎么能够放心。于是,曹植积极参政的态度,反而加速了曹丕对曹植的厌恶。曹丕虽然厌恶曹植,却始终没有杀害这位烦人的才子弟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联孙拒曹有始无终:病危时托孤诸葛亮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鼎立时,东吴孙权遣吕蒙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到重创。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转折。史学家对此问题作深入研究者不多,也有人认为关羽没有认真执行诸葛亮的“联孙拒曹”战略,把主要责任都推到关羽身上。我也曾有过类似看法,现在再次研读《三国志》,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再说,我也曾怀疑诸葛亮也许对“

  • 揭秘吕皇后的一生中多次含垢忍辱拜何人所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吕后(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今山东省单县终兴镇)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去世后,惠帝立,吕后掌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她死于公元前180年,时年62

  •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百战百胜却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从鸿门宴上项羽的失策,看其失败。先说项羽,宴会开始,要杀的人来了,放在自家案板上的肉却飞了。指挥决策不坚定,听从项伯劝说,没有完全执行范增的建议。临机处置能力弱,让项庄现场实施刺杀,时机和用人都欠妥。整体安排有漏洞,使刘邦能从宴会中脱身逃走。情报渠道遭破坏,刘邦回去即

  • 历史上的韩信和项羽:究竟谁才是有妇人之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有所谓的“妇人之仁”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特别是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更是被当作项羽“妇人之仁”的经典例子。郭知熠先生在《超级厚黑学》中颠覆历史,第一次指出, 项羽根本就没有什么“妇人之仁”,他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并不是他心慈手软, 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将刘邦看作他的真正之威胁。如

  • 谁让项羽抛弃了第一谋士范增?奇计百出的陈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曲逆侯陈平,留侯张良都是汉高祖刘邦智囊团中顶儿尖儿的人物。很多人都熟知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未免忽视了这位奇计百出的陈平。范增是追随项羽叔父项梁起兵的老臣。项羽的手下猛将如林,但真正有战略头脑的谋士似乎只有范增一人。当年鸿门宴上范增几度发难,几乎致刘邦于死地,想必刘邦恨

  • 汉元帝为何不爱王昭君:四大美女难以启齿的情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先说说一号美女西施。“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西施咏》的诗句。它深刻地概括了一号美女西施的一生。西施是一个春秋战国时越国若耶溪畔的一位浣纱女子,本来与越国大夫范蠡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后来阴阳差错被越王勾践作为性贿赂的美色送到了吴国,当上了吴王夫差的妃子,可谓一步登天。当然心

  •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到底美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合称“四大美人”,成为了史家与文人的永恒话题。而四大美人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也透露着古人对美的理解,对女性的理解。西施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的野史《越绝书》。西施在灭吴后追随越国的谋士范蠡隐居于五湖烟水之中,陶然忘世。据说后来范蠡还成为了富商,西施自然也成了老板娘。这是大团圆的

  • 夏姬对比四大美女:谁才是古代的天下第一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书上给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排位次序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既符合她们所生活的年代先后,还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八个字与每个人对上了。但若论她们四位谁最漂亮,分打得最高,一般还是公推西施。据说西施漂亮到在河边浣纱,河里的鱼被她的美貌所吸引,都忘了游动,以至沉到水底。当然其他三位也不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美女竟都有哪个共同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大美女一生都受到所谓乱伦之嫌的困扰。其实,她们的这种所谓乱伦行为正是古代男权社会酿造的悲剧。先说说一号美女西施。“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西施咏》的诗句。它深刻地概括了一号美女西施的一生。西施是一个春秋战国时越国若耶溪畔的

  • 三国史上十易其主的刘备为何没被骂为十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一生曾经投靠过多少人呢?有人以为刘备曾经“十易其主”,挑出名的来说,先后追随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是,却很少有人抨击刘备为什么什么家奴,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刘备跳槽,大都不会去祸害前任领导。刘备基本上在每个单位都能够干的挺好,和领导关系也不错。临到跳槽的时候也大都能好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