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齐王朝唯一值得称赞的最牛女人竟然是她?

北齐王朝唯一值得称赞的最牛女人竟然是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50 更新时间:2024/2/7 1:45:54

说起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王朝,恐怕留给后人印象的更多就是这个王朝的乱七八糟,事实上也是,除了高欢之外,几代君王的无能荒唐,最终导致北齐短命而终。但是无论怎么说,北齐还是找得出能让人称赞的好人的,那个人就是娄昭君。娄昭君大概是所有君王理想中的妻子模范。

她是代郡平城人,祖父是北魏真定侯娄提,侯门小姐,又长得不错,所以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娄昭君对于这些前来攀附的豪族,一个都看不上,她看上的竟然还是个破落户高欢。这真的让人大跌眼镜,初见高欢,高欢还在服役之中,但是娄昭君毫不计较,派自己的丫头给高欢送去大量的私房钱,好让他来家里提亲,娄家父母再开明,也不想同意这门悬殊的婚事,但是娄昭君坚持要嫁,父母也没办法,最终,娄昭君带着大量的嫁妆和高欢结为夫妻,使得高欢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用这一桶金结交各路人马,而娄昭君也经常帮他出主意,最终,高欢一跃而上,成为渤海王,权倾天下,可以说,在高欢人生的崛起阶段,娄昭君至关重要。

嫁给高欢后,她节俭,身边随从不会超过十人;她宽厚,对待高欢的姬妾,一视同仁;她果断,高欢西征,她难产生下龙凤胎,为不让高欢分心,硬是不让人追高欢回来。如果说她只有贤德,可以想象,她终究站不稳脚跟,她除了这点之外,她的隐忍和眼光绝对是许多人望尘莫及的。在北齐建立之前,在这所有的事件当中,高欢娶柔然公主的事情最让人感觉到她的厉害。面对柔然的逼迫,高欢想娶柔然王室之女茹茹公主缓和一下矛盾,但是却很犹豫。因为娶过来给她什么身份?如果说是正妻,那娄昭君不但从未犯过错,而且立下很大的功劳,怎么废?如果说是侧室,那么何以面对柔然王族?娄昭君明白丈夫的苦处,她进言说:“为国家打算,希望不要迟疑。”柔然公主出嫁高欢后,娄昭君避离正室用来安置柔然公主。

对于普通女人来说,这简直无法做到。妻和妾的地位本来就天差地别,何况年老珠黄的她哪能比得过年轻的茹茹公主?普通人也就想着一哭二闹三上吊了,但是娄昭君聪明。作为君王,什么样的女人讨要不到?找个三五个要废你的理由是随便的事。就算你用曾经受过的苦痛来作为理由哭闹,用家门来压,都只顶一时之用。让他惭愧,让他被社会舆论导引,自己始终站在道德高标上,才能制胜,娄昭君得到了高欢的道歉,也得尽了人心。保证了世子的地位,比保住早已名存实亡的正妻身份重要地多。也许你可以说她奸,但是如果自保不害人也是奸的话,那没好人。

娄昭君让人称赞的是她能自保,不干政,关键时刻却能掌控政局。她对于高欢所有的儿子,都很公平。每年给每个孩子一套衣服。亲手缝制军服,动员身边的人都这样做。娄昭君的弟弟娄昭,因战功而地位显达,其余的亲属,娄昭君不曾为他们请求过官爵。常说有才应该大力使用,绝对不能任人唯亲、以私害公。武定五年,高欢去世,娄昭君的长子文襄帝高澄继位,进封娄昭君为太妃。娄昭君的次子文宣帝高洋将受魏禅,娄昭君坚决不准许,因此也就停止。为什么不准呢?很简单,魏还没有到人心尽失的地步。天保元年,文宣帝受禅登基,建立北齐政权,尊崇母亲娄昭君为皇太后,所居宫殿称作“宣训”。此时为什么又同意呢?天下已然姓高,徒然退让,只会让暂时和平的天下再次出现纷争。天保十年,文宣帝去世,皇太子高殷继位,尊奉娄昭君为太皇太后。

在高殷胡作非为之前,娄昭君基本上持观望态度。但是当尚书令杨愔等人辅政,疏远忌妒皇族其他王之后,娄昭君才有所动作。乾明元年,娄昭君暗中与第六子常山王高演以及诸位大将商议,处死杨愔等人,并下令废黜高殷的帝位,降封为济南王,改立高演为帝,是为孝昭帝。孝昭帝继位后,娄昭君再度为皇太后。此处提到的尚书令杨愔是她的女婿,面对最疼爱的女儿,她的选择再次让人吃惊。但细想想,不这样做怎么延续一个王朝?皇建二年(561年),孝昭帝去世,娄昭君下诏立第九子高湛为帝,是为武成帝,娄昭君仍为皇太后。娄昭君的一生似乎经历很多,她慧眼识高欢,与高欢同甘共苦,打下北齐王朝的基础,贤惠识大体,也许圆滑,但却是保命之道,可见真正当好君王的妻子,光有贤惠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君王又那么有野心,没有决断,没有支持者,一切都是白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横扫匈奴的卫青去世后 他的家族为何会迅速垮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元封五年(前106年),大将军卫青病逝,谥号为烈侯。在上古文献中“烈”是光明、显赫,有宏伟、浩大之意。以此表彰了卫青军功卓越、不平凡的人生之旅。卫青对卫氏家族,乃至太子(卫青的外甥)的命运都有着重大影响。卫青走过了一条上升、圆满的人生轨迹,然而,他的后代却没有能继承他的功业,也没有能继续他的辉煌人生

  • 陈友谅的儿子被流放高丽后的悲惨生活:陈理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西元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中箭而死。他的次子陈理,被大将张定边等人送到武昌称帝,那年,他才十二岁。到得第二年,朱元璋军攻武昌,陈军丞相张必先被常遇春抓到,绑于武昌城前。城中人一见,天哟,最厉害的人都被抓了,咱们还抵抗个啥啊?人心浮动之时,又有陈友谅的旧属罗复仁来招降。打又打不赢,那就降了

  • 揭开宋朝章献太后刘娥是如何智斗权臣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章献太后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在真宗去世之后,宋仁宗即位,因仁宗年幼,于是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彰显太后虽然出身寒微,本不过是个卖艺女子,却非常聪慧,从其专宠四十年,就可以看出不是一般人物。后宫三千佳丽,无论是朝中勋贵也好,还是年轻貌美也好,在刘娥面前一律都是浮云。宋真宗一辈子对刘娥宠爱有加,信之不疑。

  • 以恐怖活动立国的吴王阖闾:阖闾为何能称霸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策划专诸刺王僚吴王阖闾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使一个蠕虫般弱小的边疆国家,崛起为蓬勃兴旺的强国,打败了庞然大物楚国,堪称春秋霸主。吴国开化较晚,它的两边是超级大国楚国。吴国很长时间内都是楚国的小跟班,按时交保护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楚国国君位子传到阖闾的爷爷寿梦时,北方的晋国派出大夫巫臣,来

  • 庞统的成就:凤雏庞统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庞统一生最主要的计策是为刘备夺取益州献上上中下三策。益州刘璋饱受汉中张鲁的侵扰,于是邀请荆州的刘备进入益州,剿灭张鲁。当时,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盟,庞统建议刘备在涪陵大会时,在宴会上杀掉刘璋,可是被刘备拒绝,“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庞统的这个计策,看起来很好,“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 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曹植有啥可恨可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了解的曹植,大都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数人都对曹植同情不已,有才嘛,不但有才,而且行文之间尽显无奈悲伤。而其兄曹丕却往往被认定为奸邪兄长,对弟弟迫害不已。曹丕当然心狠手辣,两兄弟争夺太子之位十来年,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分,都恨不得把对方一口吞掉

  • 刘备联孙拒曹有始无终:病危时托孤诸葛亮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鼎立时,东吴孙权遣吕蒙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到重创。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转折。史学家对此问题作深入研究者不多,也有人认为关羽没有认真执行诸葛亮的“联孙拒曹”战略,把主要责任都推到关羽身上。我也曾有过类似看法,现在再次研读《三国志》,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再说,我也曾怀疑诸葛亮也许对“

  • 揭秘吕皇后的一生中多次含垢忍辱拜何人所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吕后(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今山东省单县终兴镇)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去世后,惠帝立,吕后掌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她死于公元前180年,时年62

  •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百战百胜却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从鸿门宴上项羽的失策,看其失败。先说项羽,宴会开始,要杀的人来了,放在自家案板上的肉却飞了。指挥决策不坚定,听从项伯劝说,没有完全执行范增的建议。临机处置能力弱,让项庄现场实施刺杀,时机和用人都欠妥。整体安排有漏洞,使刘邦能从宴会中脱身逃走。情报渠道遭破坏,刘邦回去即

  • 历史上的韩信和项羽:究竟谁才是有妇人之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有所谓的“妇人之仁”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特别是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更是被当作项羽“妇人之仁”的经典例子。郭知熠先生在《超级厚黑学》中颠覆历史,第一次指出, 项羽根本就没有什么“妇人之仁”,他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并不是他心慈手软, 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将刘邦看作他的真正之威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