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最早提出马邑之谋,最后什么结局?

此人最早提出马邑之谋,最后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47 更新时间:2024/1/2 23:18:22

在汉匈关系发展史上,马邑之谋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马邑之谋前,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基本是和亲政策;而马邑之谋后,西汉王朝开始转守为攻,揭开了在军事上同匈奴较量的序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的主人公,便是马邑之谋的最早提出者。此人提出马邑之谋后,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出三十万精锐汉军在马邑设伏。然而,此人却在关键时刻临阵退缩,眼睁睁地放走了匈奴。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大为恼怒,最终此人被汉武帝逼迫自尽。那么,此人是谁呢?他又为何在马邑伏击战中临阵退缩呢?

此人,便是时任大行令的王恢。王恢是燕国人,以熟知边境事务著称。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王恢听从雁门马邑豪绅聂壹的建议,正式向汉武帝提出了马邑之谋,即《汉书·韩安国传》所记载的:“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

也就是说,王恢主张采用在马邑设伏的方式,以重利诱使匈奴进入伏击圈,从而趁机歼灭匈奴主力大军。汉武帝对此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便令文武大臣商议此事。关于是否要开展马邑伏击战,大行令王恢和御史大夫韩安国存有巨大分歧,二人展开了激烈辩论。

由于汉武帝内心本是想要改变先前的对匈政策,故而更加倾向王恢的出击主张。在汉武帝的支持下,马邑伏击战拉开了序幕。根据《汉书·韩安国传》所载:

当是时,汉伏兵车骑材官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约单于入马邑纵兵。王恢、李息别从代主击辎重。

由此可见,汉武帝投入了三十万大军在马邑设伏,可谓下足了血本。当时王恢被任命为将屯将军,负责截击匈奴辎重的任务。

然而,由于消息泄露,匈奴的军臣单于没有进入到汉军预设的马邑伏击圈中,而是迅速率军北撤。王恢见到匈奴大军北撤时,由于敌我兵力悬殊,便不敢率军截击,就这样眼睁睁地放走了匈奴。

因此,汉武帝组织的这场马邑伏击战最终毫无战果,而王恢便成为了这次战役的牺牲品。汉武帝得知王恢临阵退缩、不截击匈奴军队的辎重后,十分恼怒,便将王恢逮捕入狱,并说出了下面这番话:

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犹颇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也就是说,王恢作为马邑之谋的提出者,却在关键时刻临阵退缩,致使此次战役毫无成果。如果不诛杀王恢,难以向天下之人交代。王恢听闻此言后,自知已无活命可能,便自尽而死。

至此,王恢这位马邑之谋的最早提出者,最后却成为了马邑伏击战的牺牲品,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高顺不负吕布,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高顺是吕布帐下的著名将领之一。纵观高顺一生,对吕布忠心耿耿,至死都没有背叛吕布;而吕布对高顺,则总是信任不足。可以说,二人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那么,既然高顺不负吕布,为何吕布要辜负高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顺——甘愿陪吕布共赴黄泉高顺是较早跟随吕布的武将之一,他所

  • 李煜的人生分为哪两个阶段?他是如何亡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煜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他是大唐第一“枪手”,得罪人无数,却成了振兴词坛第一人。花间词派的词人们,大多会写一些闺中之事,用缠绵隐晦的情意来冲淡宴会上那令人不悦的无病呻吟。但是今天这位词人,不再只拘泥于闺中之事,还写了很多怀念家

  • 秦观的人生分为了哪两个阶段?考中进士为他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观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宋代文坛扛把子——苏东坡,苏东坡死后,自己的学生扛起了文坛大旗,继续为宋代文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苏东坡的学生之一——一代词宗:秦观。说起秦观,估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相信

  • 刘邦翻脸无情欲置萧何与死地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萧何的故事,为之奈何刘邦,萧何对刘邦的作用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刘邦的故事。刘邦联合诸侯王耗子戏猫般与项羽征战期间,萧何留守关中,肩负起“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以及补充兵源军粮等后勤工作重任,使刘邦心无旁骛,专心与项羽争夺天下。萧何

  • 陆游的人生可以分为哪四个阶段?他有多爱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人生大致分为几个阶段,人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陆游的一生的几个阶段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陆游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一说起诗人,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唐代诗人,但是其实宋代能写诗,还写得很好的诗人也不少,就比如今天的主人公——超·爱国诗人·陆游。传说南宋的孝宗皇帝有一次问手下的官员:我大宋可有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吗?手下人纷纷答

  • 昌平君芈启背叛嬴政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芈启为何叛秦历史,芈月几个儿子结局,历史上芈启叛秦了吗

    昌平君芈启背叛嬴政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大秦赋》中,嫪毐叛乱的戏份受到了观众的关注,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这场叛乱中,嫪毐指挥叛军撞开相府大门,吕不韦率众杀出,双方激战。嬴政在雍城举行加冠大礼,王翦在叛军经过的路上设伏。嫪毐退守章台,咸阳百姓、相府门

  • 端平入洛指的是什么?宋理宗不顾群臣劝阻也要坚持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端平入洛南宋战斗力,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哪句,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有什么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端平入洛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1233年九月,蒙古大军兵围金国小朝廷最后的驻地——蔡州,蒙古军统帅塔察尔率军亲自进攻,却被金军挫败,蒙古军士气大损。无奈之下,塔察尔只能率军将蔡州城团团围困,企图将金哀宗君臣困死于蔡

  • 霍去病在军队是如何对士兵的?为何没引起哗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霍去病在军队是如何对士兵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喜欢汉朝历史的人,一定都听说过霍去病和卫青的大名,这两人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将,也是北方匈奴人的噩梦。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的为人与卫青完全是相反的。卫青体恤士兵,待人谦虚有礼,而霍去病则完全不体恤士兵,为人十分傲慢。霍去病

  • 耶律德光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大辽的?他又为何会在短短几个月后败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辽契丹,耶律倍和耶律德光,耶律大石的父亲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耶律德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947年2月24日,契丹族首领耶律德光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下诏令,改国号“大契丹国”为“大辽”,年号大同。这是契丹从上一代耶律阿保机治下的部落联盟,摇身一变成了建制型国家的重要信号。早在一个月前,耶律德光以武力征服汴梁城,

  • 次子杨广取代哥哥当上太子,最终逼宫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广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杨广后面的皇帝,杨广是个怎样的皇帝

    隋炀帝杨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纵观历史大局,隋朝二世而亡,其悲惨程度不亚于秦朝。隋炀帝杨广在即位之前,享尽天下美名,在即位后,却残暴百姓滥杀大臣,他究竟为何会做出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杨广本是次子,又只是一个王爷,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哥哥杨勇才是未来的一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