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傀儡皇帝:溥仪在东京审判中撒了什么谎?

傀儡皇帝:溥仪在东京审判中撒了什么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02 更新时间:2023/12/30 16:38:30

导读:作为末代皇帝,溥仪是有苦说不出。不仅自己的皇位是个幌子,自己就是一个傀儡,受他人操纵。在东京审判中,溥仪一样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说了一些自己不情愿的谎话。那在这次审判中,他究竟说了哪些谎话,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65年前的11月12日,东京审判结束,长达1231页的判决书用了9天才宣读完这只是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宣判,他们当中的七个被判处绞刑。在东京审判中,最轰动的一幕出现在1946年8月16日,因为一个特殊证人的出场,这一天被称作划时代的日子。这个人,就是中国末代皇帝、日本扶持的傀儡伪满洲国皇帝溥仪。

网络配图

皇帝、废帝、寓公、傀儡、俘虏、囚犯、普通公民溥仪的一生扮演过太多的角色,站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证人席上时,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证人。作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直接见证人,溥仪连续出庭八天,创造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两年庭审单人作证的纪录。他为法庭提供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扶植伪满洲国最有力的证人证言,情绪激动时甚至拍案控诉,却也同时惴惴于自己当年不光彩的角色,隐瞒了部分事实,开脱着自己的罪责。八天的证人经历,浓缩了这位末代皇帝多面人生中的复杂纠葛。

关键证人我生在北京,名字叫溥仪,本来是满洲姓,爱新觉罗溥仪。在证人席上坐定,这位中国男子用标准的北京口音做了自我介绍。中国的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就这样出现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证人席上。日本最负盛名的报纸《朝日新闻》这样形容这一天之于东京审判的意义一个划时代的日子。溥仪将在8月16日出庭的消息其实早已传扬出去。这一天法庭的上座率远远高于往常。曾经定价几百日元的旁听券被炒出了数倍的高价,前排的贵宾席平时稀疏落,现在却满满当当。

与那些抱着好奇心态争睹中国末代皇帝真容的旁听者不同,被告席上的诸多甲级战犯,特别是与溥仪有着直接关系的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梅津美治郎等人,对溥仪的出现大感惊惧。曾经被他们操纵在股掌之中的牵线木偶,现在是他们被控罪行的最直接证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将他们送上断头台。在溥仪的叙述中,这几个人的名字不断出现着。美籍检察长季楠指了一下被告席,溥仪问道:你所说的那个板垣上校,就是坐在被告席上的那个板垣吗?

网络配图

溥仪迅速瞥了一眼应声说:是。有媒体这样记述板垣的反应:在法庭聆听之板垣,闻提渠之名,骤现不安之状。不断以其颤抖之手指,触弄渠之耳机下之电线,当溥仪谓渠运用威胁时,渠之面部因憎惧而变其形象,嘴之两角,向下表示鄙夷之神情,渠一度瞥视在场之听众后,立即伪作未见,若无其事然。证人席上的溥仪,其实内心也不平静。直到乘飞机从苏联到日本的途中,他还在惴惴不安地揣测,自己不是去作证,而是被送回中国受审。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记载,溥仪给自己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我继位之后的第三年,1911年,国内发生了革命,一个伟大的人物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党,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这是一次非常进步的运动一个被推翻了的前朝皇帝,称孙中山是伟大的人物,用腐败一词形容自家朝,说中国革命是非常进步的运动,这一切都成为当年报纸上的奇闻。不过,这样的自我剖白对审判并没有价值,法庭的评价仅有一句离题太远。负责询问的检察长季楠立刻抛出了关键的问题,你退位后为什么要离开天津去满洲?溥仪是如出关的,直接关系到伪满洲国是如何成立的。

在溥仪的口中,这是胁迫和绑架下的行为:(九一八事变后)当时在天津相继发生了种种奇怪和危险的事情。有一天,有人借中国人的名义,送来一筐水果。打开一看,原来里面装的是炸弹。不久,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椎浩平将军来了,他说在天津住很危险,劝我到旅顺去。实际是强制前往,我不得已才去的。

溥仪是这样解释自己的转变的,我是真心想拒绝的。然而,一则有板垣用武力威胁,二则有我的顾问们以生命危险为理由劝我答应,三则因我已处在旅顺也就被日本握在手中了,还有什么话可说!一旦拒绝日本势必杀我灭口。实在因为不得已,我屈服了。19日,溥仪第二次上庭刚刚到场,季楠检察长便提到了1932年的顿调查团。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没多久,国联便派人前去东北调查九一八事变后形成的满洲问题,当时,溥仪并没有做出任何针对日本人的指控。

网络配图

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沈燕告诉记者,日本人始终防备着溥仪与调查团成员的单独会面,先是拒绝让溥仪自己去调查团下榻的宾馆,后又在李顿等人来到执政府的时候,让关东军参谋长桥本虎之郎与板垣征四郎在旁监视,溥仪一旦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其后果可想而知。

调查团离开后不久,作为帝室御用挂(日本官名,意为宫廷秘书)的吉冈安直便被调到了溥仪身边,名为随侍,实为监视,溥仪后来回忆,我出巡、接见宾客、训示臣民、举杯祝酒,以至点头微笑,都要在吉冈指挥下行事。我能见什么人,不能见什么人,见了说什么话,以及出席什么会,会上讲什么,等等,概听他的吩咐。

在日本人严密的监视下,哪怕知道实情的溥仪又敢说什么。这实则是东京审判。但是里面依然有着不属实的地方。不过这也不能怪罪于溥仪,对于没有实权的他来说,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曹操究竟杀了袁绍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的双方分别是曹操和袁绍,战争结果众所周知。那么,曹操究竟杀了袁绍多少人?网络配图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袁绍带着几百人溃散而去,之后不久郁郁而终。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双方开站,战争起初对曹操极为不利,袁绍参加此场战役的

  • 天子守边关: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大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当了皇帝后的朱棣,多次派使臣前往鞑靼和瓦刺两个部落招降,结果使臣一去不复返,有去无回,显而易见是羞辱朱棣,被激怒的朱棣决定还以颜色。大明开国后,元顺帝仓皇逃往漠北。由于此时的顺帝已形似流寇,再也无暇顾及朝政,蒙古贵族随之四分五裂,东部称鞑靼。西面为瓦刺。瓦刺部不但经常南下骚扰边关百姓,即对鞑靼

  • 揭秘:秦昭王为何要赐死“杀神”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被称为杀神。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败仗,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不世之功,可以,秦昭王为何要赐死白起呢?关西大将,一战成名“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句话,或许正是源于白起。白起是今陕西眉县常兴人,当年这里是秦国关西故地,百姓与羌胡等族杂居,崇尚勇力、

  • 惊人秘密!希特勒预言德国战后被瓜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对战败国德国的惩罚,当时的盟军分别占领了德国。再后来美苏占领的区别分别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从此,德国被一分为二。据说,发生这一悲剧之前,希特勒就曾预言过战后德国的命运。希特勒和邪恶的国家日本和意大利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的灾难无法言喻,然而更加令人发

  • 战无不胜!蒙古大军西征为何所向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蒙古大军在13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大军凭借较少的军队战胜了所有的敌人,西征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然而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都很少,总数最多在20万人左右,单次战役的人数就更少了。那么,蒙古大军究竟是凭借哪些因素所向无敌的?一、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

  • 尼罗指令:希特勒为何想毁灭德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德国是希特勒崛起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可以诉说当年发生的故事。但是这样一块故土,当年希特勒却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想要炸平整个德国,这是为什么呢?走进今天的德国,很多人都会赞叹这个国家的繁荣与富足。短短几十年间,德国不仅迅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而且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鲜为人

  • 惊人真相:揭赤壁之战曹操因何战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曹操惨败,成为史上以多败少的战役。起初我们把惨败的原因归结于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等等,然而令人震惊的真相竟然是,赤壁之战曹操竟惨败于瘟疫,是血吸虫病夺走了曹操统一南方的梦想。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而发动的赤壁之战。网络配图公

  • 曹操的“特种部队”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提起“特种部队”,人们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拥有了“特种部队”。三国时代,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而又以曹魏的“特种部队”最为强悍。“特种部队”,在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有描述。网络配图“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

  • 玉石俱焚:希特勒毁灭德国的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德国是希特勒崛起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可以诉说当年发生的故事。但是这样一块故土,当年希特勒却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想要炸平整个德国,这是为什么呢?走进今天的德国,很多人都会赞叹这个国家的繁荣与富足。短短几十年间,德国不仅迅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而且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鲜为人

  • 无人破解!戚继光的鸳鸯阵如何对阵倭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随着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的热播,人们对影视剧中,戚继光曾用鸳鸯阵大败倭寇十分感兴趣。那么,鸳鸯阵是否真的存在?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