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二战秘闻:希特勒为何想炸平整个德国

二战秘闻:希特勒为何想炸平整个德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91 更新时间:2024/1/15 17:33:42

导读:希特勒,有人认为他是坏人,就因为他而引发了无数战争,死去了成千上万的人们。但是在另一些人眼中他是偶像级别的人,那极具煽动性的演讲,确实有蛊惑人心的能力。在当时,希特勒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就是想要炸平德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由于希特勒毁灭德国的计划最终失败,尽管战后的柏林街头满目疮痍,但基本生活设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网络配图

走进今天的德国,很多人都会赞叹这个国家的繁荣与富足。短短几十年间,德国不仅迅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而且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鲜为人知的是,在纳粹德国行将灭亡的前夜,希特勒曾制定了一个疯狂的计划,意图毁灭整个德国。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那么德国战后的经济奇迹很可能就会成为泡影。

纳粹崩溃在即,希特勒要毁灭德国民族

1945年初,苏联红军与美英军队在德国中部会师已指日可待。此时的希特勒只能躲在地堡里那些名存实亡的军队发号施令。从1月到4月,希特勒处于极度紧之中,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脸色蜡黄,左臂抖动得很厉害,腿也总是在哆嗦,开会时不得不由副官搀扶着才行。希特勒一直期盼着奇迹的发生,他曾寄希望德国能出现一场苏联式的“人民战争”,但事与愿违,德国人民已不愿再做无谓的牺牲,开始早早将家里的桌布床单悬挂在窗外,作为投降的标志;他们甚至哀求德国士兵不要再保卫他们的村庄和城镇,以免在最后时刻遭到灭顶之灾。

面对雪花般飞来的不利消息,希特勒的狂妄逐渐化作失望和无奈。特别是当他意识到曾对他顶礼膜拜的德国人民辜负了他的期望时,他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希特勒不止一次地表达了毁灭德国民族的想法:“如果战争失败,德意志民族也将灭亡。没有必要为这个民族维持最原始的生存基础,恰恰相反,最好我们亲自动手把这些基础毁灭掉,因为这个民族将被证明是最软弱的民族。”在这种近乎绝望的境况下,一个以毁灭整个德国为目的的疯狂计划浮出了水面。

制定焦土计划,强令军民进行死亡迁徙

3月18日,德军将领在军事会议上向希特勒报告,德国西部的居民已不允许德军进入村庄。狂怒之下的希特勒当即下达了报复性的元首第一号指令———命令德国西部的所有居民立刻进行迁徙。

网络配图

命令下达后,军官们都吃了一惊。出席会议的一位将军力劝希特勒放弃这种做法,因为铁路运输早已瘫痪。希特勒回答道:“那就让他们步行!”这位将军只好又陈述道,徒步迁徙根本得不到安全保障,也没有任食物可供应。希特勒却冰冰地说:“我们不能再花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居民了。”然后便转过身去,不理睬。

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纳粹党徒开始考虑执行元首的疏散命令,决定将莱茵河到鲁尔一线以西的几百万居民全部迁至图林根山区和易北河流域的低洼地带,包括曼海姆、科隆等大城市的居民也要悉数迁空。可以设想,如果计划执行,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将毫无目的地行走在乡间泥泞的道路上,忍受着严寒、饥渴、疾病和惊吓的折磨,简直就是一次通向地狱的死亡行军。连希特勒的一些亲信都认为此举实属疯狂,无疑是一场对德国人民的集体谋杀。

然而,更疯狂的举动还在后面。3月19日,希特勒又下达了元首第二号指令,即所谓的“尼罗指令”,决定执行“焦土政策”,炸平整个德国。指令的关键部分写道:“所有德国境内的军事设施、交通运输、通讯系统、工业设备以及敌人在当前或将来可以用来继续其战斗的物质和原料,都必须被摧毁。”根据这一指令,纳粹党徒起草了一份破坏计划,把要摧毁的工业设施开出了一份详细的清单,煤矿矿井也赫然在列。他们还下令将所有的电话局、电报局、长途交换台、电台天线塔及广播接收设备变成“一堆废铁”,并拆毁所有库存及设备。不仅如此,一切民用设施,如水厂、食品厂、服装厂等也要彻底销毁,这等于断绝了普通百姓的活路,毁掉了所有德国人生存的任何可能性。

纳粹部长冒死破坏希特勒的疯狂计划

指令一经下达,当即生效。为了配合迁徙计划,纳粹党徒派人在德国西部到处散发传单、胁迫居民离开并烧掉他们的住宅。焦土计划也得到了执行,离西线较近的一些公路、桥梁和军事设施相继遭到破坏和炸毁。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听命于希特勒的疯狂计划,汉堡的行政长官考夫曼就拒绝把已遭受严重破坏的城市彻底炸毁。德国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长艾伯特·斯佩尔更是亲自行动,为挽救德国全力奔波。

斯佩尔是希特勒最亲密的朋友之一,他参加了3月18日的会议,当时就意识到了这一政策的危害性。斯佩尔决心为了战后德国人民的利益,尽力保全一切可以保全的东西。他劝希特勒收回毁坏工厂和桥梁的命令,但希特勒对斯佩尔的话充耳不闻。看到进谏无果,斯佩尔决定抗命而行。在此后的一个星期里,他和助手频繁往来于柏林和鲁尔工业区之间,向军官们散布失望和悲观情绪,劝他们不要执行焦土政策,把工厂完好无损地交给敌人。当然,斯佩尔清楚地知道他这样做有多么危险,因为此前希特勒已经枪毙了8名未能炸毁雷马根市莱茵河大桥的军官。

网络配图

3月28日晚,斯佩尔突然接到命令,说元首要立即召见他,事情已经败露。斯佩尔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必定难逃一死,就地枪决已经算是运气,若是倒霉的话,还会被挂在肉钩上活活折磨死。是否立刻逃走呢?斯佩尔犹豫了。

考虑了几分钟后,他终于拿定了主意,打算当面向希特勒解释他的行为,即使丧命也在所不惜。与希特勒僵持24小时,毁灭德国计划终于被制止。

会见在一种非冷漠的气氛中开始了。希特勒严厉地对斯佩尔说:“你要他们不执行我的命令,还说战争已经打败了。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吗?”所幸的是,希特勒没想杀他,只是希望他离开岗位,希特勒说:“你已积劳成疾,因此我决定你立即去休假。”斯佩尔却拒绝休假,双方僵持不下。希特勒最后说:“如果你确信战争没有失败,你可以继续领导你的部。”斯佩尔坚持道:“您知道我不能相信这一点,战争失败了。”希特勒终于忍不住了,他向斯佩尔下了最后通牒:“给你24小时,你可以考虑如何回答。”

第二天夜里,斯佩尔又站在了希特勒面前,面对这样一个战争狂人,他毫无办法,只好说:“我的元首,我无条件地拥护您。”斯佩尔显然言不由衷,他心里仍在盘算如何制止这个疯子的焦土计划。但希特勒却十分激动,他眼含泪水,伸出手来握住斯佩尔的手说:“这样一切都好了。”斯佩尔趁机要求希特勒把执行焦土计划的任务交给自己,希特勒同意了。随后,斯佩尔重新起草了一份破坏命令,争取使工业设施处于瘫痪状态而不是全面破坏。4月16日,为了确保破坏活动不再进行,斯佩尔在汉堡发表了一篇演说,禁止继续进行破坏,并号召武装部队和冲锋队枪毙所有违背这项命令的人。

在斯佩尔的大力阻止下,加上盟军的神速赶到,希特勒毁灭德国的计划最终没能实施。斯佩尔因此立了大功,在战后的纽伦堡大审判中逃过一劫,由原定的死刑改判为十年监禁。当然,更重要的是,德国人民就此避免了一场希特勒为他们安排的最严重的灾难。

希特勒真是一个疯狂的人,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宁愿摧毁,也不想让它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但幸好这一举动被及时的制止住了,否则现在的我们也就看不到德国了,战争在可怕也可怕不过人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戚家军为什么能战无不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历史上除了国家的正规部队,还存在着许多民间自发的组织。戚家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戚继光将自己手中的士兵训练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并且凭借这支队伍打败敌人,守护了家园,被后人所敬仰。但是戚家军战无不胜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嘉靖三十四年(I555年),江浙倭患极为严重,朝廷升戚继光为参

  • 傀儡皇帝:溥仪在东京审判中撒了什么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作为末代皇帝,溥仪是有苦说不出。不仅自己的皇位是个幌子,自己就是一个傀儡,受他人操纵。在东京审判中,溥仪一样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说了一些自己不情愿的谎话。那在这次审判中,他究竟说了哪些谎话,我们一起去看一下。65年前的11月12日,东京审判结束,长达1231页的判决书用了9天才宣读完这只是对28

  • 官渡之战:曹操究竟杀了袁绍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的双方分别是曹操和袁绍,战争结果众所周知。那么,曹操究竟杀了袁绍多少人?网络配图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袁绍带着几百人溃散而去,之后不久郁郁而终。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双方开站,战争起初对曹操极为不利,袁绍参加此场战役的

  • 天子守边关: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大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当了皇帝后的朱棣,多次派使臣前往鞑靼和瓦刺两个部落招降,结果使臣一去不复返,有去无回,显而易见是羞辱朱棣,被激怒的朱棣决定还以颜色。大明开国后,元顺帝仓皇逃往漠北。由于此时的顺帝已形似流寇,再也无暇顾及朝政,蒙古贵族随之四分五裂,东部称鞑靼。西面为瓦刺。瓦刺部不但经常南下骚扰边关百姓,即对鞑靼

  • 揭秘:秦昭王为何要赐死“杀神”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被称为杀神。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败仗,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不世之功,可以,秦昭王为何要赐死白起呢?关西大将,一战成名“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句话,或许正是源于白起。白起是今陕西眉县常兴人,当年这里是秦国关西故地,百姓与羌胡等族杂居,崇尚勇力、

  • 惊人秘密!希特勒预言德国战后被瓜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对战败国德国的惩罚,当时的盟军分别占领了德国。再后来美苏占领的区别分别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从此,德国被一分为二。据说,发生这一悲剧之前,希特勒就曾预言过战后德国的命运。希特勒和邪恶的国家日本和意大利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的灾难无法言喻,然而更加令人发

  • 战无不胜!蒙古大军西征为何所向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蒙古大军在13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大军凭借较少的军队战胜了所有的敌人,西征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然而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都很少,总数最多在20万人左右,单次战役的人数就更少了。那么,蒙古大军究竟是凭借哪些因素所向无敌的?一、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

  • 尼罗指令:希特勒为何想毁灭德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德国是希特勒崛起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可以诉说当年发生的故事。但是这样一块故土,当年希特勒却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想要炸平整个德国,这是为什么呢?走进今天的德国,很多人都会赞叹这个国家的繁荣与富足。短短几十年间,德国不仅迅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而且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鲜为人

  • 惊人真相:揭赤壁之战曹操因何战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曹操惨败,成为史上以多败少的战役。起初我们把惨败的原因归结于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等等,然而令人震惊的真相竟然是,赤壁之战曹操竟惨败于瘟疫,是血吸虫病夺走了曹操统一南方的梦想。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就是曹操想要统一南方而发动的赤壁之战。网络配图公

  • 曹操的“特种部队”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提起“特种部队”,人们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拥有了“特种部队”。三国时代,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而又以曹魏的“特种部队”最为强悍。“特种部队”,在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有描述。网络配图“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