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颋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

苏颋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42 更新时间:2024/1/20 6:42:00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

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紫微侍郎、同平章事。

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

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后考中进士,授为乌程县尉,又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至监察御史。702年(长安二年),苏颋奉命复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的案件,为负冤者洗脱冤屈。

累任要职

706年(神龙二年),苏颋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当时,苏颋的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荣耀一时。不久,苏颋改任太常少卿。

710年(景云元年),苏瑰病逝。唐睿宗命将苏颋夺情,授为工部侍郎。苏颋上表推辞,唐睿宗又命李日知前去传旨。李日知回奏道:“臣见到苏颋悲痛欲绝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说什么,担心他会发生意外。”唐睿宗只得允许苏颋守孝三年。

713年(开元元年),苏颋守孝期满,就任工部侍郎。后来,唐玄宗问宰相道:“有从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书侍郎的先例吗?”宰相答道:“陛下任用贤能,何必计较其资历呢?”唐玄宗遂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知制诰,又让他袭爵许国公。

担任宰相

716年(开元四年),苏颋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与侍中宋璟一同执政。宋璟为人刚正,对很多政务断然裁决,苏颋则顺从其美。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宋璟若有没想到或一时答不上来的,苏颋就会上前协助。

718年(开元六年),唐玄宗下诏严禁恶钱流通,并收缴民间私钱,熔铸为式钱,以致京师人心浮动,各项交易几乎停止。苏颋与宋璟上奏朝廷,建议由太府出钱二万缗,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滞销物品,并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使得良钱流入民间。

719年(开元七年),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其子王守一请求援用窦孝谌的先例,修筑五丈一尺高的坟墓。唐玄宗同意,但苏颋极力反对:“根据礼制,一品官墓高一丈九尺,陪葬皇陵者也只是高出三丈而已。窦太尉的坟墓,已经受到指责,只是当时无人指出它的过失,现在怎能重犯这样的错误!臣等对此再三劝谏,只是欲成就皇后美名。”唐玄宗大悦,赏苏颋绢帛四百匹。

晚年生活

720年(开元八年),苏颋被罢为礼部尚书,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各州。当时,蜀地凋敝,百姓流离。苏颋到任后,招募戍卒,开掘盐井,冶炼铁器,通过盐铁来赚取钱财,购买谷物,充实粮库。

725年(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禅泰山。苏颋随驾前往,并撰写朝觐碑文。 十二月,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务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并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人物评价

马载:古称一日千里,苏生是已。

李峤:舍人思若涌泉,峤所不及也。

柳芳:玄宗以雄武之才,再开唐统,贤臣左右,威至在已。姚崇、宋璟、苏颋等,皆以骨鲠大臣,镇以清静,朝有著定,下无觊觎。

崔群:玄宗初得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则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

元稹: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铺陈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张说、苏颋、嘉贞、九龄之徒,皆能始终弥缝,不失纪律。

李德裕:近世诏诰,惟颋叙事外自为文章。

刘昫:⑴颋唯公是相,以俭承家,李峤许之涌泉,宋璟称其过父。艰难之际,节操不回,善始令终,先后无愧。⑵颋性廉俭,所得俸禄,尽推与诸弟,或散之亲族,家无余资。

个人作品

苏颋著有文集三十卷,还曾参与修定《开元后格》、《开元后令》、《开元后式》。 《全唐诗》收录有其诗作99首。 《全唐文》则将其文章编为九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子夏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子夏,姓卜名商,卫国温人,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先秦思想史上,卜商子夏乃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思想家,和许多被历史长河淹没的重要人物一样,也是一位长期被忽视的人物。说他被忽视,一是因为其学说主要靠口耳相传,没有系统整理,秦代以后多失传。二是因为现

  • 李适之简介:唐朝宗室、宰相之一,恒山王李承乾之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适之(694年

  • 于志宁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北周太师于谨曾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于志宁(588年

  • 马革裹尸的开国功臣马援 最后结局却是身死蒙冤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在实行偃武修文政策后,鉴于豪强地主隐瞒土地、逃避国家赋税,下令州郡度田,检查垦田亩数和户口,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度田”运动。刘秀的“度田”运动非常成功,从此成了东汉一朝的制度,每年一次。可是,刘秀却颇有些后悔。某天,他若有所思地对虎贲中郎

  • 其实崇祯是个好皇帝 可惜大明王朝已病入膏肓!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十七年,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年。平心而论,崇祯不是个坏皇帝。甚至可以说,崇祯是个好皇帝。无奈,形势大过人。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了,纵然崇祯再能干,也无济于事,只能徒增痛苦。这也正是崇祯皇帝后来自杀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他是个刘禅那样浑浑噩噩的皇帝,怎么舍得自杀呢?崇祯十七年,内忧外患,纷纷扰扰。内

  • 揭开多尔衮塞外猝死之谜:可能因为其体弱多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塞外猝死之谜多尔衮摄政7年后突然死去,关于他的死因,官方史书记载含糊。满族早先是娴于骑马射箭的民族。贵族酷好放鹰围猎,一则游乐,一则习武,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多尔衮从小也乐此不疲。顺治元年(1644),一群日本人乘船遇险,漂流到今图门江口一带,辗转来到北京,居留一年之久,被清政府礼送回国。在他们的

  • 秦始皇日览三十万字公文 汉武帝日阅读量不足七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忙于公务日览三十万字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文字:“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说秦始皇专权独断,行政事务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裁决,甚至用“衡石”计算处理的文书,每天有明确的定额,不完成定额不得休息。按照“秤取一石”理解,“石,百二十斤”。

  • 刘邦能称帝绝不是偶然!全靠刘邦帐下四大元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手下人才分三类:运筹帷幄有谋略的、后勤保障有章法的、前线指挥有能力的,所以刘邦自己也说:“吾治国不如萧何、出谋策划不如张良、带兵打仗不如韩信。”但由于他能够有效使用这三个“人杰”,所以能获得天下。那么,刘邦帐下的这些人才按照能力和功绩怎样排名更合理呢?第一名:张良张良是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

  • 揭秘:朱棣如何做到能在短短三年内打败建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回顾整个“靖难之役”,朱棣成功的迅速让人有些难以理解。毕竟建文帝是名正言顺的天子,而朱棣是叛逆之师,以八百人起兵,以一隅对抗帝国。然而,短短三年时间,天翻地覆,拥有正义、名分、帝国财力和军事资源的建文帝败给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这真让人大惑不解。其实,这也是理之必然。确实,从表面上看,朱棣发动叛

  • 秦武王嬴荡虽因举鼎糊涂致死 却差点就统一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小伙伴们,一定对于刘涛戏中的儿子秦武王嬴荡有很深的印象。电视剧中,秦武王作为嫡子一直备受父王的期待,再加上芈姝的溺爱,从小嬴荡就养成刚愎自用、有勇无谋的性格。最后,因为一时逞英雄之气,因为巨鼎游戏被活活压死了。的确,历史上的武王最后也是因为举鼎暴毙,但是史实却证明,历史上的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