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周瑜死后,接替统领部队的人是谁?为何事鲁肃?

历史上周瑜死后,接替统领部队的人是谁?为何事鲁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963 更新时间:2024/2/7 14:04:03

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他出身士族,家产丰厚。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在周瑜死后,孙权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周瑜下属部队四千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四县,全都转归鲁肃所有,这意味着鲁肃接替了周瑜,至少是在地位和实权上接替了周瑜。

在此背景下,鲁肃开始时驻守江陵,后移兵下驻陆口。威望恩义,大行于众,部属增加万余人,被任命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值得注意的是,在周瑜死后,左都督程普,作为江东三朝元老,也有资格接替周瑜。那么,问题来了,周瑜死后,继任者为何是鲁肃,而不是左都督程普呢?

首先,程普,字德谋,生卒年不详,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今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因此,论资历,连周瑜都无法和三朝元老的程普相提并论。对于程普这位猛将,先跟随孙坚讨伐董卓,又在孙策平定江东时,将孙策救出重围。等到孙策去世后,程普和张昭等人拥立孙权。

除了资历要比鲁肃更加具有竞争优势之外,在官职上,程普在江东的地位,实际上是非常接近周瑜的。建安十三年(208年),程普代替太史慈驻防海昬,与周瑜分任左右督,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其中,周瑜担任右都督,程普担任左都督。在左卑右尊的基础上,左都督程普的地位略微次于右都督周瑜。

但是,同为都督,程普是完全和周瑜处在一个档次的,只是名次上有所变化。基于此,在周瑜死后,程普显然要比鲁肃更有资格接替周瑜。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最后是鲁肃笑到了最后呢?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方面,这是因为周瑜临终前,指定了鲁肃接替自己。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周瑜病困,上疏曰:“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原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也即在周瑜看来,鲁肃的智谋才略足以胜任,请求起用他来接替我。我死之日,也就没有牵挂的事了。进一步来说,在江东的文臣武将中,鲁肃的智谋是一流的,甚至可以和蜀汉丞相诸葛亮相提并论。

比如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对此,鲁肃在更早之前,就为孙权提出了《榻上策》。榻上策是鲁肃在建安五年时,与孙权合榻对饮时,对孙权提出的治国对策。由于其是在榻(一种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上进行的对话,因此得名。所以,鲁肃的战功虽然不如程普,但是,鲁肃的谋略获得了周瑜、孙权的一致认同,这成为其可以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三朝老臣是程普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孙权这位主公后,在即位初期自然是重要孙策留下的老臣,这是其可以执掌江东的重要原因。但是,从长远来看,孙权自然希望可以培养自己的心腹手下。在此基础上,程普这样的三朝元老,自然不在孙权的考虑范围了。

最后,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鲁肃很早就和周瑜结识了,但是,鲁肃并没有跟随过孙策。建安五年(200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对于志同意合的鲁肃,不仅被孙权纳入到心腹的人选,也受到了后者的器重和培养。因此,在笔者看来,即便周瑜临终前指定了其他人选,孙权也有可能强势推动鲁肃接任。

值得注意的是,和程普比较类似的是,张昭作为孙策托孤大臣,也在东吴上下颇有威望。但是,等到孙权设立丞相一职时,尽管很多人推举张昭担任丞相,不过,孙权还是找理由拒绝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江东老臣,孙权虽然没有鸟尽弓藏,但是,必要的防范和警惕还是有的。综上,公元210年,周瑜死后,孙权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徐达:怎样从放牛娃到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建立功臣庙,并亲自确定功臣的位次,以徐达为第一,下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徐达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老乡、少年时代的好伙伴,更重要的是他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从放牛娃到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徐达

  • 跟讨饭帝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是怎样一种体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不管穿越到哪个朝代,在穿越内容的选择上,永远都有一个既充满诱惑力,却同样有充满高风险的选项——穿越成一个军人,成为战无不胜,横扫沙场的将军。这个选项的诱惑力,从来都是不分朝代的。无论对于普通的历史爱好者,还是热度极高的军事发烧友,历代王朝的内外战争,从来都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开疆拓土的荣光,铁马金

  • 朱元璋做过什么事 真的曾试点推行“保障房”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代封建社会中,明朝是一个社会福利比较高的朝代。这个功劳,首先当感谢朱元璋,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也出台了各种政策,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所谓“养济院”,就是负责收留城市中鳏寡孤独的福利院;漏泽园,就是国家

  • 让人闻风丧胆的大秦杀神白起为何会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是秦昭王时期的将领,善于用兵,曾领兵进攻韩、魏联军,在洛阳一带创下了斩敌二十四万、夺城五座的骄人战绩。 白起不知疲倦,最大的爱好就是打仗,以至到了使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的士兵闻风丧胆的程度。真正让白起名扬天下的是长平之战。昭王四十七年(前260),秦国攻韩国,夺取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

  • 李陵与苏武有什么故事?李陵的后人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陵后裔虽然李陵投降于匈奴,之后生活了20多年,至死都生活在匈奴土地上。不经会让人有个疑惑,这位将军到底有没有后裔,倘若有的话,这些人又是生活在何方,是在匈奴境内?还是祖国大好河山?李穆就是他的后代,出于生公元510年,卒于586年。本来在李陵投降之后,他的后代世代都居住在北狄,直到日后鲜卑族建立

  • 李陵碑位于哪里 李陵碑遗址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陵碑在《杨家府演义》中有一段记载,其记载在吴家窑镇那一带,曾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苏武庙,而有些人又称它为李陵庙,另一个是李陵碑,都认为这些都是位于如今的山西省境内。但是关于这些遗址的建造年代依旧是个迷,史书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记载,只能靠考古学家们进行推测。关于李陵碑还有一个典故,在宋代的时候,咋们

  • 唐朝浪漫诗人李贺七岁能辞章 天才神童李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李贺七岁能辞章李贺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之为“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齐名。他在诗歌方面的杰出造诣,与他个人的天赋有关,可见《新唐书》对他的描写。李贺在诗歌领域可谓天才神童,最直接的描述是“七岁能辞章”。他的诗才已经开始传播,当时著名的大文豪韩愈和皇甫湜听说后并不

  • 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青楼女曾花两万银子赎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佣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

  • 历史上真实的秦惠文后:惠文后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芈月传中的芈姝现在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姝是楚国人,是楚威后所生的嫡女,后为秦惠文王后,芈月同父异母的姐姐,也是芈月从小到大的对手和情敌。她曾经是芈月所羡慕的对象,因为她有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宠爱备至的母亲,这些都是芈月所没有的。她易为善也易为恶,在秦宫岁月中,她和芈月分分合合,既有相互扶持也曾三番

  • 《芈月传》:芈月是"霸星"?秦王才是真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预习:秦惠文王是谁】还记得这段吗?“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大家中学时朗朗上口的《过秦论》,其中描述秦孝公的一段可谓激荡慷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