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皇后?与他幼年的经历有何关系?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皇后?与他幼年的经历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03 更新时间:2024/1/21 16:54:48

随着影视剧《大秦赋》的热播,剧中的秦始皇赵姬吕不韦等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件事令人疑惑,那就是秦始皇始终没有立皇后,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人说,因为秦始皇对女人有阴影;也有人说,是因为秦始皇生性多疑,担心与他人分享权力;还有人说秦始皇政务繁忙,无暇去立皇后……

这些说法都有一些道理,然而,这只是一些孤立的观点,并没有详实的论据来支撑。一个人的行为跟他的性格息息相关,而性格的形成,则必须要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去寻找,特别是一个人的童年及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一个人三观最重要的阶段。

同样,我们要了解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要从他的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乃至成年后的一些具体经历中去寻找答案。

一、灰色的童年

嬴政的幼年及童年时期是不快乐的,甚至说是灰色的、压抑的、屈辱的,为何这么说呢?

首先,嬴政的出生充满谜团。《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 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 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

按《史记》中的说法,赵姬是怀着身孕嫁给异人,那嬴政是否是异人的孩子,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当然,对这个疑问,历史上有很大争议,我不就此展开。

既然史书中津津乐道于此事,说明这在当时,这已是一个被赵国人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当嬴政面对他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时,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伤害一个孩子稚嫩而又无助的心灵?

另外,嬴政的样子应该是很丑陋,这个在《史记》中有文字记载。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

翻译过来就是,嬴政长着蜜蜂形状的鼻子,睛睛细长得像马眼,露出怪异的目光,胸部鼓凸,像挚鸟一样,发出豺狼一样的声音。

这段话是他成年时候的样子,他小时候估计也很丑。样貌丑陋的人一般自卑,羞于见人。

小伙伴们都不愿意跟嬴政一起玩,当他试图靠近时,小伙伴们一定会嘲笑他“丑八怪”,这对于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来说,内心所造成的伤害是永恒的。

还有更悲惨的日子,在嬴政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子楚逃回秦国,把赵姬和两岁的嬴政留在了赵国。

其时,秦国正在攻打赵国,赵王将要捉拿赵姬和嬴政,好在赵姬的家族是富人,有一定关系,得以将母子二人藏起来,才逃过一劫。

但可以肯定地说,那段时间,嬴政和赵姬的日子过得一定不轻松,整日提心吊胆。

父亲逃离了赵国,母亲赵姬又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童年时期的嬴政成了无爹疼,缺娘爱的野小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嬴政的童年是悲惨的,这也形成了他阴郁、自卑、敏感、孤独和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独特个性,这样的性格一直伴随他的一生,也影响他后来的很多行为和决策。

二、压抑的青少年

虽然成长环境如此恶劣,但嬴政还是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在九岁那年,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机。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承王位,子楚被立为太子,赵国趁机将赵姬与嬴政送还秦国。

随后几年,嬴政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国君当秦王仅仅一年就去世了,而嬴政的爹子楚接班才仅仅三年,也过早离世,十三岁的嬴政被立为新的秦王。

然而,登上秦王宝座的嬴政并不快乐,他因为年幼,未能亲政,在秦国,实际掌权的是相国吕不韦和赵姬,秦王对嬴政来说,仅仅只是一个称号而已。

但令嬴政不能容允的是,相国吕不韦居然和他的母亲赵姬继续保持不正当的两性关系。

“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

那时候,虽然嬴政只是一个十多岁的青少年,但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该懂的都懂,屈辱、羞耻、肮脏、下贱等丑陋的字眼时时在脑海中浮现,这让他恼羞成怒,无地自容。

但他不能调动一兵一卒前去捉奸,更不可能去斥责相国和母后的不检点行为,他唯一能做的是忍耐,等待有朝一日,他要将这些龌龊的勾当一锅端掉。

吕不韦从渐渐长大的嬴政眼中看到了仇恨,他害怕了,不敢再与赵姬有不轨之事。但赵姬淫不止,吕不韦为了脱身免祸,他从民间找了一个叫嫪毐的奇异人士献给赵姬。

嫪毐迅速得到了赵姬的宠幸,还被封为长信侯,建立了毐国,宫中大小事一决于嫪毐。更令嬴政想不到的是,自己的母亲与嫪毐勾搭成奸,居然生下了两个儿子。嫪毐还到处宣扬,说他是嬴政的假父。

嬴政的忍耐已到了极限,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他发动了反击,剿灭了嫪毐的叛乱,并摔死了嫪毐的两个儿子。

在嬴政举起孩子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残暴的、愤怒的、扭曲的,他要让这两个孩子连同那些污秽不堪的丑事一起从他眼前消失。

对于母后赵姬,嬴政的处理比较绝情,他将母后关进了雍城的萯阳宫,发誓永不相见。

从此,他对女人这个物种有了更多的警惕和敌意。

不久,有齐人茅焦劝说他,说关押母后这种不孝的事传到诸侯国,恐怕名声不好听。嬴政从大局着想,又将母后迎了出来。

在打败嫪毐后,嬴政才算真正的夺回了全部权力,并迅速爬到了权力的顶点,成长为一代雄主秦始皇。

一年后,嬴政又以干净利落的手段解除了相国吕不韦的权力,并将他流放到蜀地。在吕不韦踏上了流亡之地时,嬴政给他去了一封信,逼其自杀。从此,在秦国,赢政再也没有制衡他的力量。

从嬴政十三岁即位,到二十二岁亲政,在这九年多的时间里,史书上的记载比较少,说明那段时间他一直在隐忍,等待时机。

他像一个忍者神龟一样,八年里不动声色,让对手放松警惕,终于在二十二岁的时候给予对手有力一击,并赢得了最终胜利。

三、孤独的秦始皇

经历了灰色的童年时代,度过了憋屈的青少年时代,秦始皇登上了权力的顶峰。然而站在权力的顶点,他却倍感孤独。

每当夜幕降临,秦始皇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偌大的皇宫中静悄悄,更显他孤独和寂寞。

他还有信任的人吗?童年时代遭小伙伴们嘲笑,爹不疼娘不爱,在赵国不受待见,整天担惊受怕;回到秦国,成了他人的一个政治棋子,任人摆布;青少年时代,目睹母后失检、仲父滥权;如今,反对势力均已消灭,再也无人敢挑战他的权威,他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秦始皇孤独的心思被善于察言观色的卢生看出来,他趁机以鬼神说忽悠秦始皇,让他隐匿自己的行踪,自称“真人”,以求不死之药。

有一天,秦始皇在梁山宫看见丞相李斯出行排场很大,便发了几句牢骚,消息传到了丞相李斯耳中。秦始皇后来发现行踪泄露,一怒之下处死了身边所有的太监。

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因为一件小事就杀死这么多人,这仅仅是因为秦始皇残暴吗?显然不全是,他的行踪被暴露,内心被人窥视,这令他恼羞成怒,盛怒滥杀无辜。

秦始皇有意将自己封闭起来,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让外人看不清他身处何方,也猜不透他所思所想,他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童年时期的阴影已在他心中生了根,青少年时期的屈辱已让他无法自拔,每当想起那些伤心的往事,他心中便不安,甚至会害怕,自我防卫已成了他的本能反应,。

因此,每当我们读到《史记·秦始皇本纪》时,感觉秦始皇身上被一种神秘的气息所环绕,其实,这种神秘感来源于他与众不同的性格和怪异的行为举止方式。

四、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

好了,故事讲完了,关于秦始皇为何不立皇后,背后逻辑也渐渐清晰起来。

秦始皇童年时代备受欺凌和伤害,使他从小有了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会伴随他的一生。

他开始怀疑所有人,怀疑他们的人品,怀疑他们的动机,怀疑他们企图谋权篡位,甚至怀疑他们会谋害他的性命。这种多疑的个性是幼时种下的,已深深植入他的骨髓。

这种不安全感会与日俱增,便越发自我孤立,孤独到没有一个朋友。他不愿与自己母亲坦露心迹,不愿向大臣们大倒苦水,也不愿与自己耳鬓厮磨的妃子倾诉真情……

他将所有的痛苦埋藏在心底,不苟言笑,宁愿做一个孤家寡人,因为他觉得这样更踏实。

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他对自己身边的妃子也关闭了心灵对话的窗口。他从未向任何一位妃子表达爱慕之情,也不愿倾听妃子们的幽怨,她们都成了皇帝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母后失检行为令他怒不可遏、无地自容,倍感屈辱,使他对天下女人从此有了戒备之心,甚至是敌意,这也是他不愿立皇后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在秦始皇青少年时代,他做了整整九年的傀儡。在这九年里,他小心翼翼,委曲求全,不动声色,刻意隐忍。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给予对手致命一击,将本该属于他的权力夺回来。

相国吕不韦和自己的母后把持大秦的权柄太久了,秦始皇活在他们巨大的阴影下,他感到屈辱,压抑,憋屈,早已忍无可忍,他一直在伺机将本属于他的权力夺回来。

机会终于来了,在他二十二岁举行冠礼的那年,他一举打倒了叛乱,随后剥夺了相国吕不韦的职位,一年后也从肉体上将其消灭。

秦始皇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他登顶了大秦的最高权力,并以此实现他的宏图伟业:扫平六国,建立大秦帝国,修建万里长城,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一个个令人眩目的成果在他手中实现。

他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巨大荣耀,权力已融入他的血液。他害怕失去权力,也不允许任何人染指他的权力,他为权力而生,为权力而活。

此时他会想起后宫需要一位皇后吗?或许,他有所顾忌,后宫干政在大秦是有传统的,他不愿外戚分享他的权力,他不想在自己百年之后,秦国又出现一位强势的太后,把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大秦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总之,秦始皇至死也没有立皇后,他的女人也没有搞乱秦国。反而在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和大臣们篡改了遗诏,让大秦这艘巨轮偏离了航向,导致二世而亡。不知九泉之下的秦始皇,看到这样的结果,会不会后悔曾经没有立一个皇后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周瑜死后,接替统领部队的人是谁?为何事鲁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他出身士族,家产丰厚。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在周瑜死后,孙权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周瑜

  • 徐达:怎样从放牛娃到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建立功臣庙,并亲自确定功臣的位次,以徐达为第一,下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徐达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老乡、少年时代的好伙伴,更重要的是他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从放牛娃到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徐达

  • 跟讨饭帝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是怎样一种体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不管穿越到哪个朝代,在穿越内容的选择上,永远都有一个既充满诱惑力,却同样有充满高风险的选项——穿越成一个军人,成为战无不胜,横扫沙场的将军。这个选项的诱惑力,从来都是不分朝代的。无论对于普通的历史爱好者,还是热度极高的军事发烧友,历代王朝的内外战争,从来都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开疆拓土的荣光,铁马金

  • 朱元璋做过什么事 真的曾试点推行“保障房”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代封建社会中,明朝是一个社会福利比较高的朝代。这个功劳,首先当感谢朱元璋,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也出台了各种政策,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所谓“养济院”,就是负责收留城市中鳏寡孤独的福利院;漏泽园,就是国家

  • 让人闻风丧胆的大秦杀神白起为何会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是秦昭王时期的将领,善于用兵,曾领兵进攻韩、魏联军,在洛阳一带创下了斩敌二十四万、夺城五座的骄人战绩。 白起不知疲倦,最大的爱好就是打仗,以至到了使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的士兵闻风丧胆的程度。真正让白起名扬天下的是长平之战。昭王四十七年(前260),秦国攻韩国,夺取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

  • 李陵与苏武有什么故事?李陵的后人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陵后裔虽然李陵投降于匈奴,之后生活了20多年,至死都生活在匈奴土地上。不经会让人有个疑惑,这位将军到底有没有后裔,倘若有的话,这些人又是生活在何方,是在匈奴境内?还是祖国大好河山?李穆就是他的后代,出于生公元510年,卒于586年。本来在李陵投降之后,他的后代世代都居住在北狄,直到日后鲜卑族建立

  • 李陵碑位于哪里 李陵碑遗址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陵碑在《杨家府演义》中有一段记载,其记载在吴家窑镇那一带,曾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苏武庙,而有些人又称它为李陵庙,另一个是李陵碑,都认为这些都是位于如今的山西省境内。但是关于这些遗址的建造年代依旧是个迷,史书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记载,只能靠考古学家们进行推测。关于李陵碑还有一个典故,在宋代的时候,咋们

  • 唐朝浪漫诗人李贺七岁能辞章 天才神童李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李贺七岁能辞章李贺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之为“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齐名。他在诗歌方面的杰出造诣,与他个人的天赋有关,可见《新唐书》对他的描写。李贺在诗歌领域可谓天才神童,最直接的描述是“七岁能辞章”。他的诗才已经开始传播,当时著名的大文豪韩愈和皇甫湜听说后并不

  • 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青楼女曾花两万银子赎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佣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

  • 历史上真实的秦惠文后:惠文后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芈月传中的芈姝现在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姝是楚国人,是楚威后所生的嫡女,后为秦惠文王后,芈月同父异母的姐姐,也是芈月从小到大的对手和情敌。她曾经是芈月所羡慕的对象,因为她有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宠爱备至的母亲,这些都是芈月所没有的。她易为善也易为恶,在秦宫岁月中,她和芈月分分合合,既有相互扶持也曾三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