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达:怎样从放牛娃到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

徐达:怎样从放牛娃到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95 更新时间:2024/2/7 14:04:04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建立功臣庙,并亲自确定功臣的位次,以徐达为第一,下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徐达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老乡、少年时代的好伙伴,更重要的是他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从放牛娃到朱元璋的得力干将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小时候家境贫寒,与朱元璋一块放过牛,两人从小就很要好。元朝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夏天,朱元璋回到家乡招募士兵,徐达积极响应,应募参军,在朱元璋手下当了头目。当时,朱元璋属于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但郭子兴这个人心胸狭窄,贪图财物,遇事缺乏决断。朱元璋知道郭子兴成不了大事,他就想打出濠州城,开拓新地盘,发展势力。

这一年,徐达随朱元璋相继攻克了许多地方,朱元璋的军队声势大振。至正十五年(1355年),徐达因攻打和州(今安徽和县)立下战功,被提升为镇抚。同年6月1日,朱元璋与徐达、汤和、李善长、冯国用等人率3万大军,乘船渡江,杀向南岸,一举攻克了太平城(今安徽当涂)。元军反扑,徐达、邓愈两人各率一支精锐骑兵埋伏于城南山中,从背后突然出击,元军大败而逃。接着,徐达又带领数千人出太平城,攻占了溧阳、溧水,从南面对集庆(今南京)形成包围之势。1356年3月,朱元璋攻占了集庆,改名为应天府,决定以此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再作远图。

应天东面的镇江还在元军手里,对应天威胁很大。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出兵攻打镇江。徐达不负使命,一举攻占了镇江。然后又分兵掠取金坛、丹阳等县。朱元璋又任命他为统军元帅,驻守镇江。同年4月,徐达又与常遇春等将领在朱元璋亲自指挥下,进占了宁国。7月,徐达派前锋将领赵德胜攻常熟,活捉了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

1358年10月,徐达与邵荣等人联兵夺取了宜兴。这样一来,朱元璋相继攻占了应天周围的许多城池,在东面挡住了张士诚西犯的门路,在西面对徐寿辉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战略。1360年5月,徐寿辉被部下陈友谅杀害,陈友谅自称皇帝,占有江西、湖广大片地区,是起义各部中实力最强的一支。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东西夹击朱元璋,进逼应天。朱元璋命诸将分头埋伏于应天城内外各险要地点,诱使陈友谅进入伏击圈。

结果,陈友谅大败,逃奔江州(今江西九江)。1363年7月,朱元璋率大军到达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开战第一天,徐达冲锋在前,打败了敌军前锋部队,杀敌1500余人,缴获一艘大船。鄱阳湖大战持续一月有余,朱元璋靠火攻终于大胜敌军,陈友谅被飞箭射死。1364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自立为吴王,设置百官,建中书省,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

朱元璋自起兵以来,手下有三个得力干将,第一位就是徐达。

横扫江淮血战平江

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实力大增,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消灭东吴的张士诚。

张士诚的地盘被长江分成两截,江南的浙西地区防守比较坚固,而江北的淮东地区防守则相对薄弱。朱元璋采取先北后南的方略,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秋天,任命徐达为总兵管,渡江北上,进攻淮东地区。徐达很快攻克了泰州,然后分兵进攻兴化和高邮。朱元璋担心徐达孤军奋战,便命令他返回泰州,先攻取淮安、濠州和泗州(今江苏盱眙)。恰在此时,张士诚为了牵制江北朱元璋的军队,出兵攻击江南的宜兴。朱元璋命徐达渡江还击,击退了张士诚的进攻,生俘3000余人。然后,徐达又返回江北,攻打高邮,很快攻克了高邮。

1366年4月,徐达兵临淮安,夜袭张士诚部将徐义的水寨,徐义乘船逃走。徐达挥兵围城,淮安守将梅思祖等人开城投降,并献出了所辖的四州。随后,徐达进兵攻取了兴化,这样,淮东地区便成为朱元璋的地盘了。朱元璋对江南地区的攻击,分为两步。首先是攻取湖州(今浙江吴兴)、杭州,切断其两翼力量;第二步是从北、西、南三面包围平江(今苏州)。7月,徐达受命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领20万大军,从太湖出发直取湖州,同时分兵攻打杭州和嘉兴。

张士诚看到湖州危急,不断地派兵增援。见援兵被打败,索性亲自带兵来援,但被徐达在皂林(今浙江桐乡北)击败。9月,张士诚又派部将徐志坚以轻舟增援,同样被打败。到了11月,湖州、杭州和嘉兴先后被攻克。朱元璋的第一步战略目的达到后,着手实施第二步战略,就是攻取平江。徐达统领大军进逼平江,把平江包围起来。张士诚在城内外无援兵,内缺粮草,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朱元璋几次派人前去劝降,张士诚死不投降,拼死守城。

到了1367年2月,徐达因平江久围不克,派人向朱元璋请示。朱元璋亲写书信:“今后军中一切事务皆由将军自行定夺。”双方战到9月,平江城中粮尽,只能以枯草老鼠为食。徐达指挥大军猛烈攻城,张士诚全线崩溃。徐达的军队攻入城中,张士诚自杀未遂,被押送应天。后来,张士诚在看守地自缢而死。平江被攻破后,徐达下达军令:“掠民财者死,拆民居者死,离营20里者死。”他命部队各自驻守,安定民心。随后,徐达率诸将回到应天复命,朱元璋亲自到戟门迎接,大赏将士,徐达进封为信国公。

攻克大都 威震边塞

消灭张士诚后,朱元璋决定北伐灭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向北进攻中原。

徐达统率北伐大军浩浩荡荡从淮安出发,先进入山东。北伐军所过之处,张布“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讨元檄文,许多州县纷纷投降,北伐军进展顺利。11月,徐达指挥大军攻克沂州(今山东临沂),然后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命部将韩政扼守黄河天险,张兴祖攻东平、济宁,自己率大军攻克益都(今山东青州)。12月,大军抵达济南,守城的元将开城投降。徐达复还益都,进攻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掖县)。北伐军出征三个月,山东基本被平定。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明,年号洪武。新朝建立,自然要封赏功臣,设置百官。朱元璋任命的左右丞相,一个是李善长,一个就是徐达。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徐达兼任太子少傅。这年2月,北伐军沿黄河西进直入河南境内,接连攻克了永城、归德、许州(今许昌),直逼陈桥。元汴梁(今开封)守将出城投降,徐达统率大军直奔河南(今洛阳)。

四月,经过激战,元军弃城而逃,河南被攻克。徐达继续西进,攻克陕州(今河南陕县),直逼潼关。元军望风而逃,徐达进入潼关,向西直至华州(今陕西华县)。至此,徐达的大军已先后占领了山东、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占据了潼关,对元朝的大都形成了月牙形的包围态势。五月,朱元璋驾幸汴梁,慰劳将士,同时商讨下一步的进军方案。徐达建议,应立即发兵,攻取大都,朱元璋采纳了徐达的建议,命徐达统军进攻大都。

7月,朱元璋返回应天。徐达、常遇春率诸将会于河阴(今河南荥阳),然后分兵进入河北。闰7月,徐达于临清召集诸将,部署具体进军方略。随后,常遇春首先攻占德州,接连又攻占了长芦(今河北沧州)、天津。镇守天津的元丞相从海口望风而逃,大都震动,人心大乱。

明军进至河西务(今河北武清东北),大败元军,乘胜推进到通州(今北京通县),又乘大雾伏击元军,元军守将战败身死。通州失守的消息传到大都,元顺帝惊慌失措,于闰7月27日深夜带着后妃、太子从建德门狼狈逃跑。8月2日,徐达率军进至大都齐化门,士兵填平城下的壕沟,攻进城中。徐达登上齐化门城楼,兵士将元顺帝留下守城的淮王、左右丞相等人押到。这些人宁死不降,被徐达下令处死。其余愿意投降的,徐达准许投降,无一人被滥杀。徐达下令查封城中的府库,派1000兵士守卫皇宫。同时严令所有将士,禁止扰民。由于徐达的军队纪律严明,使大都很快安定下来,街市上的店铺买卖也照常营业。

朱元璋接到攻克大都的捷报后,宣布大赦天下,并下令改大都为北平府,命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大军攻取山西、陕西等地,扫清元朝的残余势力。1368年9月,徐达指挥大军进入山西。12月攻占太原、大同,山西全部成为明军的势力范围。洪武三年正月,徐达再次受命为征北大将军,出兵西北。4月,经潼关直指定西,大败元军。11月,徐达凯旋回到京城,朱元璋亲自到龙江迎接。

然后大行封赏,改封徐达为魏国公。洪武四年春天,朱元璋命徐达镇守北平。第二年,为了彻底清除北方边患,徐达再次受命出征,给元朝残余势力以沉重打击。洪武六年,徐达留守北平。11月,元军进犯大同,被徐达击退。洪武十四年,徐达又率军出塞,一直进至黄河最北端,大破元军,凯旋而归。

徐达从洪武四年镇守北平,此后10多年间,数次率兵出塞,使元朝残余势力不敢轻易南下,有效地保卫了大明的北方边界,朱元璋由衷地称誉徐达是“万里长城”。

谦虚谨慎 光明磊落

在明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徐达开辟江汉流域,扫清淮楚之地,攻取浙西,席卷中原,声势威名直达塞外,先后降服王公、俘获将领不计其数,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在皇帝面前尤其恭敬谨慎。朱元璋经常召见徐达,设宴欢饮,每每以“布衣兄弟”相称,而徐达总是谦虚谨慎,小心应对,不越君臣之尊卑秩序。

按照朝廷的礼仪制度,徐达官至丞相,外出时备有相当规模的威赫仪卫。但他时常乘着普通的车马出门,回到家中也过着俭朴的生活,从不奢侈浪费,或者歌舞宴请以夸耀自己显达高贵。朱元璋曾对徐达说:“大将军征战几十年,劳苦功高,从未安宁地休息过。我把过去住过的旧宅院赐给你,你可以安享天伦之乐。”朱元璋所说的旧宅院,就是他称吴王时的王府。徐达坚决推辞,不肯接受。有一天,朱元璋带徐达来到旧吴王府,设计将徐达灌醉,然后把他抬到床上,蒙上被子,想用这种办法强迫他接受赏赐。徐达酒醒之后,惊慌失措,急忙下床伏地向朱元璋请罪。朱元璋见徐达如此谦恭,心中非常高兴,便不再硬逼他接受旧王府。

徐达除了谦虚谨慎,战功卓著外,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忠诚正直,爱憎分明,不结党营私。朱元璋曾在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称赞徐达说:“受命率军出征,取得胜利凯旋归来,一贯不骄不傲,女色无所爱,财宝无所取,公正无私,像日月行天一样光明磊落,大将军就是这样的人啊!”徐达在朝中功高位显,深得皇帝信任,自然有人想高攀他,企图利用他的声望谋取私利。丞相胡惟庸曾想与徐达拉拢关系,结为友好,但徐达看不起胡惟庸的品行作为,没有理会。

当胡惟庸希望与徐达结交而遭冷遇后,便企图收买徐达的看门人福寿,想让福寿捏造罪名陷害徐达。但福寿忠于其主,不吃那一套,胡惟庸也没有办法。长期的戎马生涯,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支撑不住,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1384年闰10月,徐达在北平病重,朱元璋遣使把徐达召回应天,第二年2月20日病逝于应天府,时年54岁。

徐达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配享太庙,名列功臣第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跟讨饭帝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是怎样一种体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不管穿越到哪个朝代,在穿越内容的选择上,永远都有一个既充满诱惑力,却同样有充满高风险的选项——穿越成一个军人,成为战无不胜,横扫沙场的将军。这个选项的诱惑力,从来都是不分朝代的。无论对于普通的历史爱好者,还是热度极高的军事发烧友,历代王朝的内外战争,从来都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开疆拓土的荣光,铁马金

  • 朱元璋做过什么事 真的曾试点推行“保障房”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代封建社会中,明朝是一个社会福利比较高的朝代。这个功劳,首先当感谢朱元璋,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也出台了各种政策,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所谓“养济院”,就是负责收留城市中鳏寡孤独的福利院;漏泽园,就是国家

  • 让人闻风丧胆的大秦杀神白起为何会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是秦昭王时期的将领,善于用兵,曾领兵进攻韩、魏联军,在洛阳一带创下了斩敌二十四万、夺城五座的骄人战绩。 白起不知疲倦,最大的爱好就是打仗,以至到了使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的士兵闻风丧胆的程度。真正让白起名扬天下的是长平之战。昭王四十七年(前260),秦国攻韩国,夺取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

  • 李陵与苏武有什么故事?李陵的后人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陵后裔虽然李陵投降于匈奴,之后生活了20多年,至死都生活在匈奴土地上。不经会让人有个疑惑,这位将军到底有没有后裔,倘若有的话,这些人又是生活在何方,是在匈奴境内?还是祖国大好河山?李穆就是他的后代,出于生公元510年,卒于586年。本来在李陵投降之后,他的后代世代都居住在北狄,直到日后鲜卑族建立

  • 李陵碑位于哪里 李陵碑遗址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陵碑在《杨家府演义》中有一段记载,其记载在吴家窑镇那一带,曾有两个建筑物,一个是苏武庙,而有些人又称它为李陵庙,另一个是李陵碑,都认为这些都是位于如今的山西省境内。但是关于这些遗址的建造年代依旧是个迷,史书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记载,只能靠考古学家们进行推测。关于李陵碑还有一个典故,在宋代的时候,咋们

  • 唐朝浪漫诗人李贺七岁能辞章 天才神童李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李贺七岁能辞章李贺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之为“诗鬼”,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齐名。他在诗歌方面的杰出造诣,与他个人的天赋有关,可见《新唐书》对他的描写。李贺在诗歌领域可谓天才神童,最直接的描述是“七岁能辞章”。他的诗才已经开始传播,当时著名的大文豪韩愈和皇甫湜听说后并不

  • 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青楼女曾花两万银子赎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佣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

  • 历史上真实的秦惠文后:惠文后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芈月传中的芈姝现在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姝是楚国人,是楚威后所生的嫡女,后为秦惠文王后,芈月同父异母的姐姐,也是芈月从小到大的对手和情敌。她曾经是芈月所羡慕的对象,因为她有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宠爱备至的母亲,这些都是芈月所没有的。她易为善也易为恶,在秦宫岁月中,她和芈月分分合合,既有相互扶持也曾三番

  • 《芈月传》:芈月是"霸星"?秦王才是真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预习:秦惠文王是谁】还记得这段吗?“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大家中学时朗朗上口的《过秦论》,其中描述秦孝公的一段可谓激荡慷慨。这里

  • 俞大猷是谁:与戚继光齐名却被人们淡忘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英雄,遗忘远比非议更可怕。嘉靖二十八年,四月。廉州城外草长莺飞,城内人心惶惶。安南国(今越南)大臣范子仪领兵北上,在明帝国的南疆大肆劫掠,此刻正把廉州城围得铁桶一般。大概是个傍晚时分,几名明军骑兵飞马自东而来,直奔叛军营地,即使持着使者旌旗,也有点过分的不可一世。“大明福建备倭都督指挥俞大猷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