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历史上有名的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揭秘:中国历史上有名的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60 更新时间:2024/1/16 9:46:25

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没错,她把持朝政长达四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垂帘听政从何而来的呢?“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垂帘是指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是指治理,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今天列举10位历代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垂帘听政”的人物。

1、秦国宣太后

中国最早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开始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

宣太后在这40多年中,始终是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形成了秦国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华阳、泾阳,不闻其有王”的局面。昭王无法容忍母后长期临朝专权。最后,他听从范雎建议,收回全部大权,逐“四贵”于关外,改任范雎为相,这才彻底地结束了宣太后长期左右秦国朝政的局面。

2、赵国赵太后

第二位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太后。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年纪太轻,故由太后执政。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她在回答齐国的使者是曾经说下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是个能力极强的老太太,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就是说她的故事。

3、西汉吕后

吕雉,从小就美丽聪慧,以果断和狠毒著称。汉初,刘邦宠信戚姬,有废掉吕后另立新后的想法,吕后为了保住其皇后宝座,将皇后宝玺掌握手中,想了种种计策。吕后设计将韩信骗到宫中,命人用布将其兜起来,用竹签刺杀了韩信,从此吕后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吕后前后掌权十六年,据悉,她掌权时,位于今天的广州地区有一个南越国,非常兴盛,为了制约南越的发展,吕后颁布命令禁止卖铁器和马牛给南越,借以对南越国实行经济封锁。吕后当时用来发布命令的,就是这块皇后之玺。

4、东汉邓太后

邓绥,东汉和帝皇后,史称邓太后。元兴元年(105年),和帝驾崩,时年27岁。邓皇后自己没有儿子,但她知道后宫生有两个儿子寄养在民间。一个年龄大些,但体弱多病,不能继位;一个是新生婴儿,刚满百日。她就立为皇帝,即汉殇帝,尊邓皇后为皇太后,邓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殇帝夭折,邓绥定立清河王刘安为汉安帝,是年不足13岁,邓太后继续临朝。她一直到永宁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帘听政达16年之久。

5、东晋褚太后

作为一国皇太后,一生中伴历五位皇帝,三次出来垂帘听政,每次还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母亲、婶母、堂嫂;三次册立帝位,国中大事,均以“皇太后诏令”的形式颁布施行;三次临朝听政,又三次退隐归政,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司马聃年幼继位,褚蒜子晋升为皇太后,临朝执政。

公元357年,褚太后归政其子。公元361年,司马聃暴病而死,立司马丕为帝¬,再次垂帘。不到一年,司马丕“登仙”而去,立司马丕的弟弟司马奕为帝,司马奕在位仅8个月便一命归西,遗诏儿子司马曜继任,褚蒜子第三次出山。

6、北魏灵太后

北魏后期,肃宗孝明帝元诩即位时,只有6岁,只能由其生母灵太后临朝听政,执掌皇权。灵太后执政时期,北魏政府加紧剥削民众,由此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六镇起义和葛荣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契胡族酋长尔朱荣乘机起兵攻人洛阳,杀灵太后及其所立幼帝,并坑杀王公百官2000余人,史称“河阴之变”。不久,北魏王朝灭亡。

7、唐朝武则天

唐朝时,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在称帝前,也曾搞过垂帘听政。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在诛杀上官仪之后。开始垂帘听政,从幕后走向前台。与历史上大多数垂帘听政不同的是。在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时候,前头坐的不是小皇帝,而是她的丈夫,并称二圣。

从此,政局无论是好还是坏,都不能再忽视武皇后的作用了。官僚们开始习惯于对一个女人俯首称臣,最后,心情复杂地注视着这个女人逐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8、辽代萧太后

萧太后,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乾亨四年九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统和元年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9、北宋刘太

献明肃皇后,名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乾兴元年(1022)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丁谓被贬后,刘娥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

10、清朝慈禧太后

清代末年,垂帘听政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为一套严密、系统、完善的政治体制。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在历史上最为著名,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女主执政,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也导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老慈禧第三次临朝称制,前后共掌握清代朝政达48年之久。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垂帘听政制度也就寿终正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顺宗:少有的病夫皇帝 在位几个月就被迫禅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顺宗李诵是唐朝第十四代皇帝,四十三岁才登基,当年禅位,在位八个月,名副其实的短命皇帝。李诵是李诵是唐高宗李治的六世孙,李治是李诵的三世祖。两人中间经历了180年,隔了五代人,但这并未妨碍他们形成共同点,即同为“病夫”皇帝。一、病夫皇帝的登基风波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十七岁便被立为太子,可他在这个

  • 东汉忠烈耿恭简介 耿恭与惨烈的西域攻防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东汉著名开国将领耿弇之侄(弇弟耿广之子)。史载慷慨多大略,有将帅之才。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奏请耿恭为司马,从军出征。与奉车都尉窦固及驸马都尉耿秉等击破车师。由是汉重设西域都护,以陈睦为都护,耿恭为戊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扼守由天山通往北匈奴的

  • 清代皇帝是怎么称自己的 原来并不一直只自称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代,皇帝有很多称呼,不同的称呼用法也各自不同。我们都知道,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朕就成了皇帝的专用词。所以,我们在看电影电视时就会发现,剧中的皇帝一口一个“朕”,不过,这并不符合历史。在清朝,皇帝并不是一直使用朕这个词,在私下提到自己时,皇帝是用我这个词,在公开讲话时,则使用朕这个词。这个记载是

  • 史上雍正篡位是不是真的?雍正心战技能无人能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都是德妃乌雅氏所生,在康熙晚年激烈的储位争夺斗争中,皇四子胤禛虽然也有自己的亲信和图谋,但他却一直隐居藩邸,少出活动,给人以远离斗争的假象。他从不像其他皇子那样赤裸裸的公开结党营私,互相攻击陷害;也不像其他皇子对康熙诸多试探,他谨慎、稳重、深谋熟虑,逐渐取得了康熙的信任。康熙

  • 史上第二位女皇辽景宗萧皇后 拿手绝活就是玩政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总是“一边儿倒”。男人走运,自然要当主角;不走运,就做配角;女人,连“跑龙套”都没资格,更别提登堂入室、参与朝政了。唯独《契丹国志》和《辽史》大爆“冷门”,这个政权“集体怕老婆”。他们有个奇怪的风俗:“凡事只从妇谋。”这就为女人抛头露面,扫清了道路。辽国后妃的胳膊都很长,简直是一群“事儿奶奶

  • 跟崇祯下盘棋就得盛宠 冷宫的袁贵妃是棋盘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袁贵妃,祟祯皇帝朱由检的贵妃,父亲袁祐。袁贵妃生有一女,但封号不详。崇祯元年,袁氏被封为淑妃,后来晋升为贵妃。她心灵手巧,闲来无事,有时会自己设计服装,穿起来显得闲适又飘逸,月下漫步,颇得崇祯赞赏。有时还与宫女一起用生绡和蜡制作仿生花,让宫女们冬天插戴,与周围的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崇祯一朝,周皇后和田

  • 揭秘雍正皇帝的十大极品嗜好 风流好色嗜酒成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清王朝的皇帝,雍正的勤政爱民更是受到了万民的敬仰。可是雍正也有很多的特殊嗜好,那么雍正到底有哪些嗜好呢?古代皇帝有哪些致命的嗜好呢?一起来看看吧。雍正皇帝一生有哪些特殊的嗜好?关于雍正的嗜好,有说:“雍正帝勤于政务,很少出巡游乐,但是闲暇之余,他对声色犬马也颇

  • 独揽朝政的胡太后 为何要杀死当上了皇帝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强盛的北魏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后,日渐走向强盛,按照当时人们的理解,百姓已经看到了统一的曙光,也是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北魏政权在孝文帝拓跋宏进行改革,迁都不到两代人就陷入了动荡和衰落,其原因竟然是一场由于母亲杀子的惨剧造成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行改革,将拓跋姓改为元姓,所以他的汉名又叫元宏,儿子汉名叫

  • 明武宗朱厚照嫌大臣劝谏频繁 曾以自杀作为要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君无戏言”,明武宗(正德皇帝)却是个例外,他的一生都在和大臣“开玩笑”。明武宗是明孝宗朱祜樘的独生子,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与其争宠,加上明孝宗早亡,武宗15岁未满就继承大位。所以,对这个轻易得来的皇位,他根本不在意。明武宗先把为皇帝上课的“经筵”免了,后来索性早朝也不上了。即使在大臣的坚持下他被迫

  • 郦食其怎么死的?韩信为何要害郦食其被齐王烹煮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读到“世家”与“列传”时,阅读观感已明显有了变化。读到春秋战国,常见奇崛之计谋,谋士们纵三寸不烂之舌,于数国间游走,便可定天下之泰半;无怪乎张仪被打得半死,只问其妻“视吾舌尚在不”,在,则无虑也。到了汉朝建立之后,却再也见不到酣畅淋漓、纵横捭阖的长篇说辞了。天下的主子只剩下一个了,你游说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