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谡失守街亭后,为他求情的两个人是谁?结局如何

马谡失守街亭后,为他求情的两个人是谁?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4 更新时间:2023/12/27 8:50:00

说到马谡失守街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曹真前去防守郿县;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魏明帝更亲身到长安督战,并派张郃抗击进攻祁山的诸葛亮。

诸葛亮攻祁山时,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镇守街亭。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在街亭违反诸葛亮之前的安排,举措烦扰,更加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禆将军王平曾多番规劝,但马谡都不接纳。张郃到后,包围山上,又断绝山上马谡军的水源,并且大举进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于是,迁西县一千多户撤回汉中。后马谡与将领李盛、张休等人被处死。那么,问题来了,马谡失守街亭后,有两个人为他求情,这两个人最终都是什么结局呢?

首先,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街亭之战失败,令到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日后蜀汉数次北伐亦未能获得比本次令三郡投降更大的影响,而且本次蜀军大败,对本来已因夷陵之战元气大伤的蜀汉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马谡失守街亭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可谓非常愤怒。尽管自己和马谡的情谊比较深厚,但是,诸葛亮依然要对马谡军法处置。当然,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前,有两个人为马谡求情,也即对诸葛亮进行了劝谏,这两个人分别是李邈和蒋琬

一方面,《华阳国志·卷十》中记载:久之,为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建兴六年,亮西征,马谡在前,败绩,亮将杀之。邈谏以“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失亮意,还蜀。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西征曹魏,李邈随从。诸葛亮任命马谡统领各军,魏将张郃大败马谡,马谡逃亡。亮将要杀马谡,李邈劝告诸葛亮:“秦国赦免了孟明,才可以收服西戎二十余国而称伯;楚国诛杀子玉,不到两代就衰落了。”结果李邈因不符合诸葛亮的意愿,被遣还蜀地。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李邈的劝谏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导致自己被诸葛亮冷落和疏远。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穿着白色衣服为诸葛亮举行三天的哀悼仪式。对于蜀汉上下来说,都因为诸葛亮的去世而十分悲伤。不过,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李邈上疏说:“吕禄、霍禹未必怀有想要反叛国家,汉宣帝也并不想成为杀害大臣的君主。因为大臣惧怕君王逼迫,君主畏惧大臣的功勋威望,所以君主和大臣之间才会相互猜忌。诸葛亮独自一人依靠精锐的军队,如狼虎视物。如今,诸葛亮已经去世,所以宗族得以保全,边境的战事可以停止,人们也因此而庆祝。”

对此,在笔者看来,李邈的这一番言论,无疑是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诋毁。换而言之,很可能是因为之前被诸葛亮贬官,李邈心怀不满,从而在诸葛亮去世后大放厥词。在此基础上,得知李邈的言论之后,蜀汉后主刘禅对此十分气愤,将李邈关进牢狱,并诛杀。因此,虽然李邈最终的结局比较悲惨,不过,这并不值得同情,如果李邈没有污蔑诸葛亮北伐的话,显然不会引起后主刘禅的震怒。所以,这一切只能说是李邈咎由自取了。

另一方面,就蒋琬来说。《资治通鉴》第七十一卷记载: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在马谡失守街亭之后,琬对诸葛亮说:“古时候晋国同楚国交战楚国杀了领兵的得臣,晋文公喜形于色。现在天下没有平定,而杀了智谋之士,难道不惋惜吗?”对于蒋琬来说,希望诸葛亮可以放过马谡这样的人才,因为斩杀马谡的话,只会让蜀汉的对手曹魏高兴。不过,诸葛亮并没有被蒋琬劝住,还是执意斩杀了马谡。当然,和李邈结局截然不同的是,虽然为马谡求情,但是,蒋琬之后却是平步青云,成为诸葛亮的继承人。

建兴八年(230年),蒋琬接替张裔担任丞相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每次征伐,蒋琬常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诸葛亮常说:“蒋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宽和,应该与我一起复兴汉室。”诸葛亮于是密表刘禅:“臣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朝廷大事可以全部交给蒋琬。”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对于蒋琬来说,在公元234年开始执掌蜀汉大权,也即其地位已经非常接近之前的丞相诸葛亮了。当时诸葛亮刚刚去世,远近之人都感到危惧。蒋琬出类拔萃,位处百官之上,既没有忧伤的表情,又没有欢喜的脸色,言谈举止如同平常一样,于是众望渐服。

最后,公元238年,曹魏大臣司马懿率军讨伐辽东公孙渊,刘禅诏令蒋琬率兵进驻汉中,等待时机,与孙吴夹击魏国。六年之中,蒋琬率军屯驻汉中,魏军不敢来犯。此期间,蒋琬还多次命令姜维率偏师西进,采取一种进攻的姿态,但是收效不大。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在北伐中原上,蒋琬时期没能取得较大的成果。但是,蒋琬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还是恢复了蜀汉的国力,毕竟,诸葛亮之前五次北伐中原,还是对蜀汉的国力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

此外,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蒋琬认为,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来往不便,不如沿汉水、沔水东下,于是,蒋琬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郡,但不料旧疾复发,未能成行。延熙七年(244年),蒋琬因病请求将益州刺史之职让与费祎,刘禅便任命费祎为益州刺史。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获赐谥号为“恭”。在蒋琬病逝之后,费祎执掌蜀汉大权,继续休养生息,并对姜维北伐进行了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想让张飞当车骑将军,是真的吗?他比关羽还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想让张飞当车骑将军,是真的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里,有很多事情都让人困惑。比如吕布辕门射戟真的射中了吗?张飞和赵云谁的枪法第一?曹操为何封张飞不封关羽?有人说张飞和赵云没有交过手,也有人说吕布辕门射戟根本没射中,是吕布刘备联手欺负纪灵。其实这些

  •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真相是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真相是什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政治动荡,以崇祯帝为首的明朝岌岌可危,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以皇太极为首的清兵虎视眈眈,三股力量互相持衡。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吴三桂便是这混沌局面下的猛将,崇祯帝在世时,他在明朝将

  • 街亭丢失,真的是诸葛亮看错了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街亭丢失,真的是诸葛亮看错了马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进攻曹魏,为了夺取战事的胜利,诸葛亮故意称要由斜谷道进攻郿县,并派出赵云、邓芝为疑军进军箕谷,曹真果然上当,当即带领陇右精锐前去防守郿县。与此同时,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

  • 历史上的孙叔敖是什么人?孙叔敖诫子讲的是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叔敖诫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时期,太史公司马迁花了18年时间写下《史记》,在这个鸿篇巨著中,司马迁特地写了一篇《循吏列传》,所谓“循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清官、廉吏、爱护百姓的官员。在司马迁心中,春秋名臣孙叔敖是第一“循吏”,因此,他把孙叔敖

  •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战国时代各国相互绞杀了几百年,主战场的中原豪强群起,各国文化武功灿烂,非凡者数不胜数,但最终的胜利者却是之前没人看得上的秦国,这确实有些出人意料,秦孝公上位时的秦国已即将沦落为“二流国家”,还经常遭到魏国的打压,

  • 荒淫大帝石虎搜掠数万美女编选“仪仗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石勒的皇后刘氏很有胆略。石勒生前,常和她一起决断朝中政事,辅佐老石建功立业,“有吕后之风,而不妒忌更过之”。刘氏不堪被幽禁的命运,就暗中与彭城王石堪会面,哭泣之后,说:“先帝刚刚晏驾,丞相即骄蛮如此,皇祚不久当灭,王爷您有什么打算?”网络配图石堪原姓田,是石勒养子,勇武有谋,他一腔忠愤地回答:“先帝

  • 洪秀全贪图安乐,未纳贤言致天国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可是最后却失败了,据说是当时洪秀全占领南京后,为采纳贤士良策,那是什么原因呢?先来介绍一下这位跟随洪秀全打天下的将士。罗大纲,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游侠江湖,曾组建"三合会"率饥民暴动。以后进入广西,加入"天地会",活动于浔、梧、永安、荔浦等地,攻城略邑,突袭清军。洪秀全起兵

  • 郑和下西洋的成果:创造世界航海历史的奇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为何在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场航海远行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又有哪些呢?这些特点里又有哪些是优势,哪些是劣势呢?以何种依据用来区分郑和下西洋特点中的优劣势呢?接下来围绕着郑和下西洋的特点作出如下的分析。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一、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时间比较早的活动

  • 史上最坎坷的名将之路 太多倒霉事都被他遇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俞大猷是明朝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他与戚继光齐名,并称为“俞龙戚虎”。然而,俞大猷的名将之路却并不顺利。网络配图俞大猷出身将门,深通兵法,并练就了一身绝世武功。文方面也不差,从小学习仲尼之道,十五岁中秀才,熟知《易经》,常与人赋诗论学。二十岁那年,俞大猷接了父亲的班,袭世职百户,随后中武进士,升任千

  • 海德里希为什么那么傻:出行不带贴身侍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海德里希为什么那么傻?海德里希当时怎么会坐上没有防弹设备的车子,而且还没有自己的贴身护卫,这可以说是玩命。图片来源于网络事实上,海德里希不带自己的警卫出巡,原因是他根本就没有把那些防抗游击队放在自己眼里,他当时不幸遇刺身亡,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本身没有坐上防弹车或者说带上自己的警卫,而是当事司机在遇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