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坎坷的名将之路 太多倒霉事都被他遇上

史上最坎坷的名将之路 太多倒霉事都被他遇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41 更新时间:2024/1/13 5:07:39

俞大猷是明朝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他与戚继光齐名,并称为“俞龙戚虎”。然而,俞大猷的名将之路却并不顺利。

网络配图

俞大猷出身将门,深通兵法,并练就了一身绝世武功。文方面也不差,从小学习仲尼之道,十五岁中秀才,熟知《易经》,常与人赋诗论学。二十岁那年,俞大猷接了父亲的班,袭世职百户,随后中武进士,升任千户,驻守金门。

但就是这样一位奇才,前途却十分暗淡。俞大猷的大半生,完全可以用“倒霉”二字来形容,驻守金门时,海寇横行,他好心好意地向提刑按察使司上书,请求打击海盗,结果被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还被剥夺了千户的武职。上司的理由很简单,“小军校怎配上书言事”。用今天的话来说,你芝麻绿豆大个官,懂什么,没大没小的。提个建议,就被革职杖罚,倒霉!倒霉!

不久,安南地区叛乱,兵部尚书毛伯温受命出征,俞大猷抓住机会,毛遂自荐,还陈述了自己的作战方案。毛伯温看后十分欣赏,还夸奖了他几句(可惜正值撤兵,未能用)。俞大猷满以为会得到重用,谁知过了很久也没动静,他的报国梦想再次落空。从军遇撤兵,倒霉!倒霉!

网络配图

嘉靖二十一年,蒙古俺答部大举进攻山西,朝廷四处招募勇士,俞大猷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次,他的运气不错,被毛伯温推荐到宣大总督翟鹏的身边(边疆的最高军政长官)效力。据说,这位正部级大人物亲自接见了俞大猷,还给他搞了一个欢迎仪式。更离谱的是,当总督大人听了俞大猷的一番宏论后,当即折服,并上前行礼致意,全军上下,无不震惊。但奇怪的是,翟鹏并未重用俞大猷,始终对他敬而远之。领导明明知道他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却不用他,倒霉!倒霉!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入侵浙江,俞大猷率兵出击,大破贼兵,谁知功劳却被他人冒领,得到一个降职的决定。俞大猷不喊冤,也不上诉,继续埋头苦干,他参与浒墅等战役,并屡立奇功。和先前一样,好运不但没有降临到他头上,而且还被上司曹邦辅告了黑状,说他纵敌逃窜。皇帝听后,勃然大怒,免去了俞大猷所有职务,包括世袭百户。明明立了功,反而被撤职,倒霉!倒霉!

网络配图

经历了如此多的不白之冤,要是换作别人,恐怕早就沉沦了,但俞大猷就是俞大猷,他仍然干劲十足,跌倒了就爬起来,爬起来又继续奋斗。当然,俞大猷的倒霉事并没有完结,他好不容易当上了浙江都督同知,结果又是昙花一现,被人诬陷入狱,还差点丢了性命。

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俞大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计得失,勇往直前,一路风雨,一路高歌,矢志不渝,终成大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海德里希为什么那么傻:出行不带贴身侍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海德里希为什么那么傻?海德里希当时怎么会坐上没有防弹设备的车子,而且还没有自己的贴身护卫,这可以说是玩命。图片来源于网络事实上,海德里希不带自己的警卫出巡,原因是他根本就没有把那些防抗游击队放在自己眼里,他当时不幸遇刺身亡,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本身没有坐上防弹车或者说带上自己的警卫,而是当事司机在遇险时

  • 北魏道武帝晚年暴虐:见小姨漂亮 杀其夫娶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道武帝拓跋珪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见的鬼物说话。网络配图白天上朝时,他又喜怒无常,追思朝臣旧恶前怨,大加杀害。见到大臣脸色有异,或呼吸不

  • 揭秘史上对刘邦长孙刘襄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继承了他父亲刘肥的王位,被封为“齐哀王”,公元前188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汉惠帝刘盈驾崩后,

  • 该如何客观评价明朝将领洪承畴的降清的举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洪承畴投降清朝这一件事,在千余年的历史当中,一直是让人们议论纷纷的。有些人说洪承畴是叛徒,而有些人认为清朝是民心所向,千里马就该遇到伯乐,但是,关于洪承畴为什么降清,到底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从历史的资料当中我们其实是可以知道的,关于归降清朝这一件事,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开始,洪承畴是

  • 扒一扒明朝重臣洪承畴一生丰功伟绩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洪承畴一生丰功伟绩无数,被人敬仰,同时也被人唾骂着。一个人永远都在不断的前进着,为自己想要努力的东西不断的奋斗着。虽有那么多的成就,但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不知道众人对洪承畴的死如何评价的,都各掺一半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洪承畴是自然死亡的,他也算得上安然死去了,终于要摆脱世人对他的唾

  • 崇祯两位才华出众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谁更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有两位才华出众的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与如日中天的清军,洪承畴与袁崇焕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图片来源于网络袁崇焕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本一介书生却在外敌进犯之时挺身而出,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军也不畏惧,在宁远城守卫战中屡屡打退进犯的清军,并用火炮把领军的清太

  • 康熙如何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晚,一代名君康熙皇帝终于走完了他漫长的岁月里程,在北京畅春园溘然长逝。我们姑且跟随相关的记载,来看看康熙最后的几天是怎么度过的?《清圣祖实录》上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0月21日,康熙一行人前往南苑行猎。因为身体不舒服,康熙于十一月初七回到了畅春园

  • 乾隆的阳光拆迁:将来被水淹了责任自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旗人刚进北京,没地方住,顺治皇帝想搞一场大拆迁,让内城市民搬出去,给旗人腾房。内城市民当然不愿意搬,于是朝廷制定了三条政策:老房子还想再住的,可以连砖瓦带木料一块儿拆掉运走,自己换个地方重建;如果觉得运砖运瓦太麻烦,愿意空手出门,可以领一些补偿款;要是既不想拆房又不愿领钱,赖着死活不走,那就等着

  • 锦衣卫的设立:朱元璋为何设特务机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朱元璋建朝初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设立了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不但对付大臣,还会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封建社会自秦朝立国以来,历朝历代都在用着各种手法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他们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秦朝以暴治国,信奉武力至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方腊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末年民间爆发了多场农民起义,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从这两次起义结果来看,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那么方腊起义为何失败呢?从性质上来说,方腊起义是一场农民起义,它代表的是下层农民对政治、经济的不满。图片来源于网络纵观历史上无数次农民起义,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导致农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