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街亭丢失,真的是诸葛亮看错了马谡?

街亭丢失,真的是诸葛亮看错了马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17 更新时间:2024/1/11 9:54:31

街亭丢失,真的是诸葛亮看错了马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进攻曹魏,为了夺取战事的胜利,诸葛亮故意称要由斜谷道进攻郿县,并派出赵云邓芝为疑军进军箕谷,曹真果然上当,当即带领陇右精锐前去防守郿县。与此同时,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当时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得知蜀军来攻时,纷纷叛魏响应,一时间关中震动,震惊曹魏,魏明帝更亲身到长安督战,并派张郃抗击进攻祁山的诸葛亮。为了阻挡魏军的增援,诸葛亮让参军马谡到街亭绝陇道,阻击魏军援军。只不过马谡不仅能力不济,还喜欢自作主张,因此导致蜀汉军队被张郃击败,街亭丢失,第一次北伐也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诸葛亮曾推举过很多贤臣,这些人都可堪大用,比如在诸葛亮临终时推举的蒋琬费祎,在诸葛亮去世后依旧能保证蜀汉内部稳固,而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推举的董允郭攸之等人,也是当时能力出众的人才,可见诸葛亮在选拔推举人才的眼光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既然如诸葛亮推举的贤臣都可堪大用,为何却看错了马谡?

其实说诸葛亮对马谡看走眼了也不见得。要知道马谡是被断了水源之后下山争夺,在野战不利的情况下失败的。也就是说,马谡带领的蜀军部队在野战方面是打不过张郃的,剩下的选择要不就是防守,要不就是撤退了。如果防守的话,那马谡要不就是依城而守,要不就是上山。而依靠城池来守的最大问题是街亭当时根本就不是什么重镇,城防很弱,防守的难度太大,毕竟如果街亭要是军事重镇,马谡也很难把街亭打下来。

而剩下的就是上山了,而上山的难度也很大,毕竟水淹是隐患,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阻止魏军增援的方案中,可行性最高的,,毕竟如果不上山赌一把,那还不如撤退了算了。以街亭的地形来看,这里的城镇位于中间的大平地,两边的山势既不险峻也不陡峭,整体有一定宽度,没法封死,可见城镇没有守住的可能性,而在野战上,马谡的兵力不够,统帅能力也不如张郃,因此野战也打不过,因此马谡当时做的,其实就是上山据守赌一把罢了。

笔者认为,当时马谡的选择没有太大的错误,只不过张郃没有给他机会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孙叔敖是什么人?孙叔敖诫子讲的是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叔敖诫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时期,太史公司马迁花了18年时间写下《史记》,在这个鸿篇巨著中,司马迁特地写了一篇《循吏列传》,所谓“循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清官、廉吏、爱护百姓的官员。在司马迁心中,春秋名臣孙叔敖是第一“循吏”,因此,他把孙叔敖

  •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被车裂后,他的那些改革制度为何会留下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战国时代各国相互绞杀了几百年,主战场的中原豪强群起,各国文化武功灿烂,非凡者数不胜数,但最终的胜利者却是之前没人看得上的秦国,这确实有些出人意料,秦孝公上位时的秦国已即将沦落为“二流国家”,还经常遭到魏国的打压,

  • 荒淫大帝石虎搜掠数万美女编选“仪仗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石勒的皇后刘氏很有胆略。石勒生前,常和她一起决断朝中政事,辅佐老石建功立业,“有吕后之风,而不妒忌更过之”。刘氏不堪被幽禁的命运,就暗中与彭城王石堪会面,哭泣之后,说:“先帝刚刚晏驾,丞相即骄蛮如此,皇祚不久当灭,王爷您有什么打算?”网络配图石堪原姓田,是石勒养子,勇武有谋,他一腔忠愤地回答:“先帝

  • 洪秀全贪图安乐,未纳贤言致天国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可是最后却失败了,据说是当时洪秀全占领南京后,为采纳贤士良策,那是什么原因呢?先来介绍一下这位跟随洪秀全打天下的将士。罗大纲,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游侠江湖,曾组建"三合会"率饥民暴动。以后进入广西,加入"天地会",活动于浔、梧、永安、荔浦等地,攻城略邑,突袭清军。洪秀全起兵

  • 郑和下西洋的成果:创造世界航海历史的奇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为何在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场航海远行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又有哪些呢?这些特点里又有哪些是优势,哪些是劣势呢?以何种依据用来区分郑和下西洋特点中的优劣势呢?接下来围绕着郑和下西洋的特点作出如下的分析。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一、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时间比较早的活动

  • 史上最坎坷的名将之路 太多倒霉事都被他遇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俞大猷是明朝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他与戚继光齐名,并称为“俞龙戚虎”。然而,俞大猷的名将之路却并不顺利。网络配图俞大猷出身将门,深通兵法,并练就了一身绝世武功。文方面也不差,从小学习仲尼之道,十五岁中秀才,熟知《易经》,常与人赋诗论学。二十岁那年,俞大猷接了父亲的班,袭世职百户,随后中武进士,升任千

  • 海德里希为什么那么傻:出行不带贴身侍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海德里希为什么那么傻?海德里希当时怎么会坐上没有防弹设备的车子,而且还没有自己的贴身护卫,这可以说是玩命。图片来源于网络事实上,海德里希不带自己的警卫出巡,原因是他根本就没有把那些防抗游击队放在自己眼里,他当时不幸遇刺身亡,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本身没有坐上防弹车或者说带上自己的警卫,而是当事司机在遇险时

  • 北魏道武帝晚年暴虐:见小姨漂亮 杀其夫娶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道武帝拓跋珪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见的鬼物说话。网络配图白天上朝时,他又喜怒无常,追思朝臣旧恶前怨,大加杀害。见到大臣脸色有异,或呼吸不

  • 揭秘史上对刘邦长孙刘襄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继承了他父亲刘肥的王位,被封为“齐哀王”,公元前188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汉惠帝刘盈驾崩后,

  • 该如何客观评价明朝将领洪承畴的降清的举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洪承畴投降清朝这一件事,在千余年的历史当中,一直是让人们议论纷纷的。有些人说洪承畴是叛徒,而有些人认为清朝是民心所向,千里马就该遇到伯乐,但是,关于洪承畴为什么降清,到底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从历史的资料当中我们其实是可以知道的,关于归降清朝这一件事,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开始,洪承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