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该如何客观评价明朝将领洪承畴的降清的举动

该如何客观评价明朝将领洪承畴的降清的举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03 更新时间:2023/12/19 16:53:39

关于洪承畴投降清朝这一件事,在千余年的历史当中,一直是让人们议论纷纷的。有些人说洪承畴是叛徒,而有些人认为清朝是民心所向,千里马就该遇到伯乐,但是,关于洪承畴为什么降清,到底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历史的资料当中我们其实是可以知道的,关于归降清朝这一件事,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开始,洪承畴是拒绝的,早在松山的时候,就有人劝他投降,但是坚决地拒绝了。尽管他深刻地知道明朝的后期有多么腐败,整个王朝的内里有多空洞,他还是一如既往地追随着。

就算是后来,洪承畴被清朝俘虏。虽然从一开始,他就看出了清朝最后会统一天下,也看出了皇太极的精诚图治,可他还是坚决不投降,就算是皇太极亲自出面劝说他还是没有投降。

在被清朝关押的时候,其实他早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了,他不吃不喝披头散发,就算是一开始被抓住的时候被强迫下跪,他依然傲骨轻蔑。

其实,洪承畴的投降,是经过了他内心复杂的一番强烈的挣扎的。但是,最后打动他的,还是皇太极的真诚和诚心。有一次,他看到他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衣服,皇太极立马脱下了自己的衣服给了他。洪承畴知道,天时地利人和,皇帝确实有一统江山的能力,他会是个明君,会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洪承畴选择了归顺于清朝。

洪承畴怎么死的

洪承畴一生丰功伟绩无数,被人敬仰,同时也被人唾骂着。一个人永远都在不断的前进着,为自己想要努力的东西不断的奋斗着。虽有那么多的成就,但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不知道众人对洪承畴的死如何评价的,都各掺一半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洪承畴是自然死亡的,他也算得上安然死去了,终于要摆脱世人对他的唾骂和嫌恶而进入另一个世界了,他可能也能疏解心中的难过了吧。

洪承畴自然死亡之后,所有人都以为皇帝会给予他厚葬,并纪念他的功与名。可谁曾料到,他死后的家人竟陷入了无立锥之地的境地。他生命中做的转变他一生的决定,无论是谁都说不清那到底是好还是坏。袁崇焕并没有给他的命运带来好运,他最终被崇祯皇帝杀害,到死都不明白,自己忠心耿耿效忠的皇帝会反手将他杀害,他曾经征战沙场,保卫国家,勇猛杀敌,为百姓和王朝带来安宁的生活,皇帝却是这样对他的。

很多人都说他是叛国投敌的大奸臣,或许是因为他心中早已对明朝有了异常的想法,也或许他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或许他是为了家人的安危,暂时投敌而已。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他的这个决定,决定的就是他和他家人的后半生的命运了。不管怎么样,人做决定,还是要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良心,这样即使没有好结果也罢。

如何评价洪承畴

洪承畴,是明朝时期的人。这个人,一生充满着精彩和传奇的故事,但是这样一个人物,在历史上的评价却是多种多样,褒贬有加。那么,究竟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呢,究竟要如何评价洪承畴这样一位人物呢?下面,我们就跟随专家一起来看看洪承畴的评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王朝的衰败,都和统治者的政策糟糕与否是分不开关系的。在历史王朝明朝后面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统治非常之腐败,而且重小人弃良臣的整个社会风气,让整个王朝都岌岌可危。

在松山战役当中,当时的崇祯皇帝因为不听信洪承畴的建议,而杀害了良臣袁崇焕,而这,也是刚好成为了松山战役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明朝末期,整个经济社会动荡不安,在注定灭亡的道路上是越走越远。

明朝后期的同时,女真社会开始急速发挥她自己的力量,并且这时候努尔哈赤始建了后金,并在1636这一年把国号改为金。那时候的淸社会,军事非常的强大,政治贤良,处罚也非常的宽厚,可以说是民心所向,清朝取代了明朝,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

对于洪承畴的归顺清朝,有人说他是叛徒,也有人说这是聪明人的做法。在我看来,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能愚忠的,要懂得随机应变的。他最重要的,是要利用自己的能力造福人民和社会。所以,洪承畴,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扒一扒明朝重臣洪承畴一生丰功伟绩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洪承畴一生丰功伟绩无数,被人敬仰,同时也被人唾骂着。一个人永远都在不断的前进着,为自己想要努力的东西不断的奋斗着。虽有那么多的成就,但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不知道众人对洪承畴的死如何评价的,都各掺一半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洪承畴是自然死亡的,他也算得上安然死去了,终于要摆脱世人对他的唾

  • 崇祯两位才华出众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谁更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有两位才华出众的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与如日中天的清军,洪承畴与袁崇焕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图片来源于网络袁崇焕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本一介书生却在外敌进犯之时挺身而出,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军也不畏惧,在宁远城守卫战中屡屡打退进犯的清军,并用火炮把领军的清太

  • 康熙如何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晚,一代名君康熙皇帝终于走完了他漫长的岁月里程,在北京畅春园溘然长逝。我们姑且跟随相关的记载,来看看康熙最后的几天是怎么度过的?《清圣祖实录》上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0月21日,康熙一行人前往南苑行猎。因为身体不舒服,康熙于十一月初七回到了畅春园

  • 乾隆的阳光拆迁:将来被水淹了责任自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旗人刚进北京,没地方住,顺治皇帝想搞一场大拆迁,让内城市民搬出去,给旗人腾房。内城市民当然不愿意搬,于是朝廷制定了三条政策:老房子还想再住的,可以连砖瓦带木料一块儿拆掉运走,自己换个地方重建;如果觉得运砖运瓦太麻烦,愿意空手出门,可以领一些补偿款;要是既不想拆房又不愿领钱,赖着死活不走,那就等着

  • 锦衣卫的设立:朱元璋为何设特务机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朱元璋建朝初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设立了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不但对付大臣,还会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封建社会自秦朝立国以来,历朝历代都在用着各种手法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他们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秦朝以暴治国,信奉武力至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方腊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末年民间爆发了多场农民起义,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从这两次起义结果来看,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那么方腊起义为何失败呢?从性质上来说,方腊起义是一场农民起义,它代表的是下层农民对政治、经济的不满。图片来源于网络纵观历史上无数次农民起义,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导致农民起

  • 成吉思汗为何不攻打印度:被怪物吓回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攻下大半个欧亚大陆,惟独不取印度。据《元史》和《耶律楚材传》记载,促使成吉思汗回马班师的原因与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种叫角端的怪兽有关。蒙古人西征100年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所建立的四大汗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网络配图14世纪末,成吉思汗的后裔帖木儿横空出世,重建起成吉思汗时期的大蒙古帝国

  • 揭秘:道光皇帝搞“文字狱”的妙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可以使文字成狱,却不能让文人成名,不但不能让文人成名,而且可使之无比羞愧,使之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可以搞文字狱,却不能让文人在书上记录皇上搞文字狱。要达到这双赢效果,有什么办法吗?大臣们纷纷上谏疏举报,左右非君,动辄得咎,弄得道光很闹心。道光想做个好皇帝,既不想在竹帛上留下他以文字构狱滥杀文人的记

  • 揭秘关羽是怎样成为民间“武财神”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种持续已久的文化现象,关羽崇拜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关羽崇拜离不开关羽形象的塑造。关羽形象的塑造有文学、戏剧、曲艺、图像等多种形式,其中图像最方便易得、最流行普及,因而对关羽形象的建构也最复杂多元。尤其是,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的

  • 揭秘:项羽真的不肯过江东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而关于项羽面对敌军压阵,不肯过江东,而选择自杀,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网络配图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感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