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评赤壁之战:孤烧船自退 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曹操评赤壁之战:孤烧船自退 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64 更新时间:2024/1/23 6:36:35

赤壁水战的结束,不在乌林(长江北岸),而在湖南的巴丘湖。

《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网络配图

《三国志·郭嘉传》:“太祖(曹操)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三国志·魏武纪》:“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刘)备至巴丘(引《括地志》曰:‘巴丘湖中有曹公洲即曹公为孙权所败,烧舡处。在巴陵南四十里’)。”

以上可证:巴丘湖,确曾发生悲壮一幕。曹操将乌林战后逃回的及留在原地的舰队,放火烧掉。从陆路退走。

陈寿《三国志》的说法较符合历史事实,乌林一战、周军不可能烧尽北船,因为:

1.曹军舰队舰船多。黄盖说:“寇众我寡”,当有千艘舰船,而烧船的手段单一。十艘引火船不可能引发千艘以上舰船同时着火。

2.曹军舰队的列阵,不可能全烧:

网络配图

黄盖曰:“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即曹军舰队必然是沿长江从东向西排成首尾相接的很长的“长蛇阵”。这样的阵形,烧头则其中及尾部必然离散,烧其中则头尾两段离开。当时曹军的舰船用的是刘表的旧船,舰船的锚具仍只是大棕索系矴石(石锚)(见《三国志·董袭传》),并无铁索、铁锚,更谈不上用铁索铁环将全部舰船锁住。何况当时黄盖利用东南风、由南向北烧,直烧到北军岸边营寨。故只能将曹军舰队断为两截。

3.曹军舰队的顽抗,黄盖中箭落水。放火舰队中断指挥。

黄盖指挥先头舰队用“诈降计”使得十艘引火船可以闯入曹军舰队中间放火烧船,但火起后,黄盖中箭落水。《三国志·黄盖传》引《吴书》:“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周军舰队突然失去前敌指挥官,增加曹军舰队撤退的机会。不可能尽烧北船矣!

网络配图

曹军舰队乌林中计被烧是事实,但不可能烧尽,当时正刮东南风,曹军舰队必顺风西撤回原水军基地巴丘湖。周瑜刘备联军舰队亦必跟踪而至,曹军无力再战,只好烧余下船只上岸从华容道撤走。《三国志·孙权传》说:“曹公烧其余船引退。”这是事实。曹操自吹“赤壁之战是他烧船自退”虽是事实,但烧的是劫后残舰,未免有点“打肿脸充胖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室大婚:历朝皇帝为何只能大婚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就是皇帝的妃子很多。皇帝尽管有这么多女人,但一般情况下一生只能结一次婚,这就是清代所谓的“大婚”。当然也有例外,如果皇帝把皇后废除或是离世,就有可能再一次大婚。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皇帝只能够大婚一次?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

  • 成吉思汗为何可以征服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成吉思汗是公认的军事天才,得到了中外人士的认可。他英勇善战,曾经征战到欧洲。但是为何成吉思汗会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这背后有何“成功秘笈”,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人们往往认为,成吉思汗是一个军事天才。殊不知,成吉思汗首先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和管理学家,他的最大优势,不是指挥哪一场战斗,而是在草原上推动

  • 纪晓岚一生未得重用 因乾隆皇帝嫌其“貌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即便纪晓岚再才华横溢,他相貌一般般、近视眼、口吃这些“毛病”,是乾隆和纪晓岚一辈子貌合神离,得不到真正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说纪晓岚“悲哀”,是因为乾隆对他的评价:“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真不知道纪晓岚当时听到这句话是何表情何心态?乾隆对纪晓岚说这句话的

  • 雍正明知官员弄虚作假仍热衷大放道德卫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由倪萍民生大议 (微博)获颁“共和国脊梁奖”(据说是个山寨奖项),引发很多新闻,有不少人感慨谁才是真正的脊梁,谁才有资格评定脊梁。在中国的德治传统之下,脊梁无非形容道德完美,于是脊梁争议实际可以转化为一个悖论:以道德为依归的脊梁评议,往往会堕为危险的不道德和伪道德。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从最早的德才

  • 福康安为何深得康熙喜爱还有私生子传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福康安的身世,长久以来都存有争议,因为一直都有传言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那么,福康安的父亲到底是乾隆还是傅恒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之所以会有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传闻,是因为乾隆一直都很偏宠福康安,将他视为亲生儿子一般对待。在福康安年幼之时,乾隆就将其接到身边抚养,福康安受到的待遇与皇子无异。在福康安

  • 乾隆借“红歌”向洋人炫耀朝廷财富和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七九三年九月十八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请英国使团代表马戛尔尼和斯当东看戏。演出从上午八点持续到十二点,共演了八出戏。官方的记载里仅几个字:“带至西边廊下观剧。”幸亏马戛尔尼有写日记的习惯,我们得以重现当日的场景:皇帝面对戏台坐在正中,观众两侧侍立。皇帝的内眷们坐在上面的包厢,用帘子挡着。斯当东的

  • 朱元璋为反腐允许民间百姓拿获害民官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的反腐制度建设为何落空?提起反腐,现代人常会把“制度建设”四字放在嘴边。有人撰文,为了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又喜欢拿古代的事来做例证,动辄说中国传统社会只讲人治,所以,在反腐问题上,“制度建设”云云仿佛是一个极度稀缺的东西。其实,这都是不折不扣的想当然。设计出一种监察官吏的制度,使官员在监督之下奉

  • 朱元璋删《孟子》与政府净化《三字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是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配享资格。满朝文武慌了手脚,大家都是孔

  • 苏秦:离殇殇隐蔽最深的间谍 合纵六国乱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是战国时期最为杰出的谋略大师,他擅长周旋于各利益集团之间,制造纷争,玩弄他人于股掌之中,当然也为自己谋得最大利益。西周在东周的上游,东周百姓要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大王很是发愁。苏秦对东周王说,我去让西周放水怎么样。东周王说,你若能让西周放水,我重重有赏。西周王借自己的地理优势,不放水给东周,

  • 唐太宗为美化玄武门之变要求史官删改国史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皇权真正被限制了吗?在皇权运作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体统,同时也是为了保障皇权的顺利运行,要求皇权须遵循国家现行体制的规范,维护现有的政治秩序。皇权之所以能够受这种限制,正是自身的运行机制和保障皇权的目的所要求的。皇权在运作过程中,常用对“后事”的担忧而能自觉地接受来自国家体制中的制约。我们所谓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