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的一生是怎样的?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的一生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6 更新时间:2024/1/11 12:43:28

提起陶渊明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浪漫的田园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甘享清贫。可是陶渊明毕竟有资格享受“五斗米”,这全赖他曾祖的功绩。与陶渊明相比,他的曾祖陶侃可是根正苗红的寒门之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一、寒门之家

陶侃的父亲曾经做过扬武将军,职位虽然不高,也属于官宦之家了。只可惜,这个官职是东吴的。西晋灭吴后,所有东吴的官员尤其是武将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陶家迅速堕入了贫困。

他家有多穷呢?史书记载,有一次鄱阳郡的孝廉范逵去陶家做客,家里实在拿不出招待客人的东西,陶侃的母亲只能将自己的长发卖给别人做假发,才换来一顿酒菜。

后来陶侃被推举为孝廉,有资格到京城做官了。可是由于没有背景,被人嗤之以鼻,官位迟迟落实不了。正好伏波将军孙秀是孙吴宗室,在晋朝同样属于不被人待见一列,于是可怜人同病相怜,陶侃成为了孙秀的舍人。

就这样兜兜转转,陶侃一直都在七八品的官阶上下徘徊,看似一生永无变数,偏偏此时赶上了西晋末年的天下大乱。

二、与荆州的不解之缘

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让一些中原地区的人被迫南渡长江,到相对比较富庶稳定的荆州就食。流民一多,原本平静的地方开始了动荡。

公元303年,张昌聚众在江夏造反,引来当地的流民纷纷投奔,顷刻间便聚众三万。张昌势力的发展引起朝廷的不安,因此任命刘弘为荆州刺史率军前去镇压。

刘弘任命陶侃为校尉长史,率先锋开赴襄阳讨伐张昌。陶侃与后者几次大战,前后斩杀数万人,除张昌逃窜以外,部众全部投降。

刘弘很欣赏陶侃,对其说:“我年轻的时候给羊祜(晋朝名将)当参军,他夸我说日后可以到达他的水平。我没想到看见你就看见了当初的我。”此时的陶侃已经45岁了。

眼看步入中年的陶侃马上就要开事业新篇章了,偏偏刘弘过世。继任者王敦就是日后造反攻进建康的那位奸臣,他认为陶侃过于正直不好驾驭,于是在工作中不断使绊子。陶侃一直从容面对,默默等待希望来临。

公元313年,杜弢率领荆、湘两州的流民造反,将刚刚调任为荆州刺史的周顗围困在浔水。已经当上武昌太守陶侃派部将前去救援,杜弢退守泠口。

陶侃判断自己主动惹了他们肯定要招至报复,于是率兵在武昌周围埋伏下来。杜弢果然带兵前来偷袭武昌,被伏军杀得大败,官军缴获大批辎重。捷报报到了老领导王敦那里。此时的王敦已经率兵杀入京城,通过谈判成为了东晋的镇东大将军,拥有宰相一样的开府权。

站在国家统治者的角度,王敦也不禁感叹:要不是老陶荆州就丢了,周顗就是个书呆子,治理地方还是得靠陶侃这样的人。王敦下令拜陶侃为新任荆州刺史。

不过感叹归感叹,任命归任命。王敦知道陶侃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与自己这种造反将军站在一起的。按照流程,新任刺史需要到上级处述职,没想到一进王敦的官府就被软禁了。很快,处罚结果下达:荆州刺史的任命作废,陶侃被调到广州为刺史。

作为现在经济最为繁华省级单位的省会,广州在晋朝时期还属于蛮荒之地,一般都是遭到贬谪的人才会去上任。面对王敦的故意刁难,陶侃欣然接受,高高兴兴地赴职去了。

三、最终崛起

广州这个地方胜在事少,作为能臣干吏的陶侃三下五除二就将行政事务打理地井井有条。空闲之余,陶侃喜欢每天早上将一百块砖头搬到书房外边,傍晚再搬回去,每天如此从不间断。

别人看着很奇怪,问为何要如此折腾呢?

陶侃回答:我的志向是收复中原大地,如果悠闲安逸的生活过惯了,就怕一旦遇到大事我没有精力啊。

上天断不会辜负有心之人,一直备战的陶侃迎来了与荆州的第三次交集。公元325年,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将陶侃从广州召回,重新任命为荆州刺史,这是陶侃第一次以官方身份真正主政荆州。

陶侃治理地方很有一手,他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王敦之乱让当时天下中枢地带的荆州闹起了灾荒,大批百姓饿死。陶侃并没有使用什么高奇的招数,只不过是在丰收的时候用官价买米,在灾荒的时候将粮食用低价卖出去。这看似普通的手法迅速稳定了荆州地面。

在他的治理下,荆州数千里的疆域,真正做到了路不拾遗。

除此之外,荆州的部分地区还被北方政权占据。陶侃派其子陶斌等人伐樊城,派侄儿陶臻等攻下新野、收复了襄阳。襄阳为荆州北大门,守住这里就阻止了北方政权顺江而下攻击建康的可能,又成为东晋进攻北方的桥头堡。

这次军事进攻让陶侃的人生达到了顶峰,晋明帝拜其为大将军,赐予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讽刺的是这是王敦不惜造反而要得到的荣誉,却被陶侃坚决上书辞让了。

四、与陶渊明

陶侃鞠躬尽瘁,最终死在了任上。其一生的功绩被朝廷肯定,风骨与节操被很多大臣叹服不已。后来东晋被刘宋所灭,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为了权力能够顺利交接,特意保留了王导谢安等几大士族家族的特权,这样是为了能够得到当时江东大族的支持。

很明显,陶侃的家族只属于地方家族而已,按照刘裕的标准根本不算优待范围之内。但由于新任皇帝特别钦佩陶侃的品德,因此特许陶家同样享受特权。

这样的特权包括子弟可以优先做官,这也就是陶渊明对官职为何弃之如敝履的原因,因为当官太容易了。根据可靠的历史记载,陶侃的女儿是陶渊明的外祖母,因此陶侃与陶渊明虽然同姓“陶”,但不是一家。

可由于一则陶渊明四处说自己的曾祖是陶侃,打着“陶”家的招牌四处攀关系;二则古代表哥娶表妹也不是什么明令禁止的事。因此后世普遍认为陶渊明的曾祖是陶侃,可惜没有可靠的家谱史料支撑,因此陶侃“攀亲”陶渊明这件事史学家认为还是具有争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管仲临死前劝齐桓公远离的4位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齐桓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曹操有诗曰:“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确,春秋时期有“五霸”,而齐桓公却是“五霸之首”。齐桓公在位期间,强军富民,九合驻军,三平晋乱,驱逐戎狄,创造了一个时代。而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之人,乃是管仲。齐桓公本名吕小白,乃姜子牙(吕尚)的第十二代孙,因齐国

  • 有明君之才却无远大志向,朱厚照有多贪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十几年前热播过一部电视剧叫《机灵小不懂》,剧中男主角张卫健饰演了一个不守戒律、古灵精怪却机智聪明的和尚。剧中的男二号朱正深沉忧郁,缺乏自信,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后来发现朱正原来是皇太子,即位之后便是明武宗朱厚照。而真实历史中的明武宗朱厚照,却完全不是这样一个人,反倒和不懂老师的形象有几分相似,

  • 曹丕任命自家贾诩为太尉时 孙权为什么会嘲笑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诩和孙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据裴松之引《荀勖别传》而注《三国志·贾诩传》记载:晋司徒阙(通“缺”),武帝(司马炎)问其人於勖(荀彧侄孙)。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孙权笑之。这段记载非常有意思,是说

  • 慈禧在46岁怀孕小产的事情,是谣传还是历史事实?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在46岁怀孕小产的事情,是坊间谣传还是历史事实?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慈禧,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个女性,她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传奇色彩,出身清贫的她一步一步走进皇宫,又从一个小小嫔妃成为皇上的宠妃,又以太后的身份走进朝堂,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开始了充满争议的四十八年的

  • 霍成君是如何成为汉宣帝皇后的?后来又为何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时期,霍家曾经凭借着霍去病击杀匈奴,守卫国家的不世战功而满门显赫,权势滔天。霍成君作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小女儿,一出生便享受到了别人追求一生想要获得的荣华富贵,但是她的一生真的幸福吗?说到霍成君,首先要提一下汉宣帝刘询与许平君的故事。汉宣帝刚登基那段时间,手中几乎没有任何政权,朝中大权都掌握在

  • 孙嘉淦:一生刚正的大臣,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十二年,清朝三朝老臣孙嘉淦以年老体迈上书乞求退休,得到乾隆批准。临行前,乾隆问他对今后的政治有什么建议,孙家淦简短而深沉地说出了四个字:“慎终如始”,作为回应。意思就是告诫乾隆为政,要谨慎处理政务,就像一开始一般的慎重。作为横跨三朝老臣,孙嘉淦从工作履历和个人风格上都堪称清朝最独特的一位。从康熙

  • 历史上真正的李光地:被康熙视为唯一知己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五十四年(1715)八月燥热的一天,已经74四岁的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步履蹒跚大汗淋漓地来到乾清宫向康熙告别,一生强势的康熙,晚年感情尤其脆弱,在儿子们的互相折磨下,动不动就落泪,对于这位被他成为“义虽君臣,情同朋友”的李光地依依不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抛却李光地职务来讲,

  • 汉武帝铁骑远征大漠,他们怎么补给军队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从汉武帝反击匈奴开始,强悍的汉朝铁骑就越过长城,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匈奴,一雪前耻,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风采令后人称羡不已。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特别是在逐水草而居、骁勇善战的匈奴人面前以铁骑的方式将其打败,可谓霸气十足。而支持大汉铁骑反击匈奴的除了文景之治留下的强大国力以及汉武帝的

  • 刘邦知道死后戚夫人下场会很惨 刘邦为何没有留下后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戚夫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灭掉秦国之后就像历史上其他的君王一样坐拥着自己的天下,后宫依然也是佳丽三千。但是在这后宫中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的宠爱程度已经被吕后所嫉妒了。这时候的刘邦已经想废掉太子刘盈,打算立刘如意作为新太子。吕后在朝中的地位也是很有分

  • 刘邦想废刘盈另立太子 刘邦为什么因为四个人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换太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192年,汉高祖刘邦病重,他想把太子刘盈废掉,改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为了探听朝臣们的看法,刘邦就把太傅叔孙通叫到宫里,询问他的意见。叔孙通一听,瞬间头都大了。刘老板的心狠手辣可是举国皆知,那么多功臣说杀就杀了。改立太子的事就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