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虎步关右的夏侯渊为何被老兵黄忠给弄死?

解密:虎步关右的夏侯渊为何被老兵黄忠给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00 更新时间:2024/1/19 8:09:45

曹操夏侯渊,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虎步关右的名将,为何却在年过半百之后,马失前蹄,命丧定军山?

据说,曹操曾请一个术士叫管辂的占卜,卦曰: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果然,在公元219年,此卦应验,曹操失去夏侯渊,就如折去左膀右臂。

当然,这是硬套上去的,关于夏侯渊殒命定军山,我分析着,有以下两个原因:

1、盲目轻敌。夏侯渊随曹操南征北战,亲冒矢石,真是所向无前。当夏侯渊名满天下之时,黄忠才刚刚加入刘备集团,随刘备攻取益州,黄忠虽然表现突出,勇冠三军,但是,作为敌国的夏侯渊应该没有那么快得到这个老家伙实力的消息;这也难怪夏侯渊了,就算是本国的一流武将关羽,一听到自己和黄忠并列,就发火道:“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言词中充满了轻蔑,可见,黄忠的实力,一直被同时代的名将低估是不假的。

我估摸着,夏侯渊还是欺黄忠年老,219年,黄忠已经72岁了,夏侯渊当时考虑的是黄忠能不能撑到马跑到山下,就算到了山下,能不能舞的动大刀,就算舞的动大刀,能不能舞出力道来劈自己。他就这么一直想着,不防这黄忠老当益壮,还像个壮年汉子,一刀就劈斩了他,真是死的冤啊!

要说也不能全怪他,几年后,刘皇叔亲自带兵伐吴时,也对江东小生陆逊不屑一顾,结果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堂堂皇叔,几乎丧命江东。一个是轻视老人家,一个是轻视小孩子,从中我们却得到血的经验教训:打战的时候,对老人家和小孩子也要一视同仁。

2、年龄大了。219年,黄忠72岁了,夏侯渊自己也不小了,有59岁,接近花甲年纪,可他自己还自以为还是年轻时那个能轻展猿臂,疾走如风的年轻汉子。这一不服老的思想作祟,却换成了自己惨痛的后悔不及的终身之叹。他原以为,纵然老家伙能冲到面前,一刀劈来,自己也能轻易的一挪虎躯,左肋一夹,控制住黄忠的老刀,然后,右手往前一扯,就把黄忠扯下马来,生擒黄忠,又立一功。

要是再年轻二十岁,他一定能做到的,可惜的是,三八纵横那年,他已经59岁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关羽身上,这个万人敌在败走麦城后,等不到侄子的援兵,仓促决定撤回西川。当时有大路和小路两条,王甫建议走大路,为何,因为大路路面宽,关羽又是万人敌,虽然当时也已经59岁了,但是手仍能舞动青龙刀,座下还有一匹赤兔马,边打边走,还是有机会突出重围的。

然而,关羽不但把自己想年轻了,把赤兔马也想的太年轻了。结果,在小路,长钩套索,一齐并进,如果赤兔马年轻几岁,这种优良马,是可以主动跃起躲避的,无奈太老了,跑还跑的快,跳是跳不动了,被钩翻在地。而关羽落下马来,如果年轻几岁,他仍能飞身跃起,手仗青龙刀,连杀数人,再夺一匹马而走,我看没有问题,问题他现在已是一个老人,被掀翻马下,动作自然慢了,因此,以关羽万人敌的名头,竟然被东吴无名小辈马忠给擒获,关羽的下场,比起夏侯渊,更是凄惨。

夏侯渊好歹还是被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给弄死了,总体说来还是死得其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魏文帝曹丕的另一面:一个对外人厚道而且幽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的人,都说曹丕很阴毒。你看父亲刚死,就把父亲以前的女人召来侍寝,被母亲卞太后骂作猪狗不如的人。不仅如此,而且还把汉献帝从龙床上拉下来,逼着他给自己称臣,然后自己做皇帝,名字就是魏文帝。曹丕似乎很阴毒,为了坐稳龙椅,把哥哥曹彰逼死,而且还把那个舞文弄墨的兄弟曹植逼成了七步成诗,如果不如此,便没

  • 明朝皇帝谁更英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成祖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十六个皇帝,可以够得上英明者只有太祖、成祖、洪熙、宣德、弘治五人。崇祯作为亡国之君,错误太多,刚愎自用,猜忌心大,优柔寡断,但是明亡之过不全在他,万历要负八分责任,嘉靖引来了倭寇,正德引来了葡萄牙人,正统引来了蒙古人,天启引来了陕北农民,如此种种,崇祯是守不住江山的。如果崇祯处在正统的位置上,或

  • 世界大航海史上的前驱郑和:中国航海终结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近日,下西洋第一人当是唐代杨良瑶的新闻被媒体吵得沸沸扬扬,据说他在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就受命出使黑衣大食,成为我国第一位航海抵达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节,比郑和下西洋(公元1405年)早了620年这一新闻引起了小编想跟大家谈谈中国的航海史的兴趣。中国的航海史大致可分为几个历史阶段。一是唐代中期以前为

  • 聚群雄问鼎天下忍辱负重成就霸业:光武帝刘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聚群雄而问鼎天下,由一介平民而成长为光耀史册的一代名君。他作战非常最勇敢,在历代帝王中极为罕见。昆阳大战中,刘秀身先士卒,带领13人冲出王莽42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搬来救兵。冲出重围却未折损一兵一骑,后亲率三千人的敢死队迂回至王莽军侧后,终以2万人的军队大破王莽42万大军,创造了中国

  • 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明朝朱元璋霸道用人主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说,我们都知道,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是位草根皇帝,做过游丐,当过和尚,没有喝过多少墨水,文化素养不敢恭维,但他却成为古代帝王中难得的敢于批判古先圣贤的人,《严光论》就是其代表作。据悉,这篇收入《明太祖文集》题名《严光论》的文章,是朱元璋撰写为批判东汉高士严光所作所为之“大作”。严光何许人也?原来,

  • 古代历史上24岁为大司马封侯——东汉之邓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更始帝登基,而当时绿林军豪杰许多人都向更始帝推荐邓禹,但是邓禹不肯跟从。等听到光武帝刘秀在河北起事时,就策马北渡,追随光武帝到了邺。光武帝见到他很高兴,对他说:“我有封官的权力,先生远道而来,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愿意。”光武帝说:“既然这样,那先生想怎么样呢?”邓禹说:

  • 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只是爱喝酒并不算能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诗人都挺能喝酒,特别是李白,他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这得先从"斗"说起。现在已经没人用斗了,我们曾经见过的斗,一般是称量粮食的工具。一斗大约

  • 东林党人在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中与郑贵妃的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历史到了万历年间,进入了一个转折点。万历前10年,张居政专政时期和万历亲政的头四年(万历11年到14年),朝政比较清明。士大夫的表现也没有什么可提的。但从万历15年开始,酒色财气都占了的明神宗开始怠政,开始20多年不理朝政了。而晚明的党争也从万历中叶开始了。万历后期开始的党争特点有三:一是

  • 亚父范增为什么叫亚父:是绰号并非是特殊尊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鸿门宴》中的范增又称亚父,一般对亚父的注释是:"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亚,次。"这个解释大约源自《史记集解》:"亚,次也。尊敬之次父,犹管仲为仲父。"但是,对这条注释可以提出许多疑问:一、范增当时是70岁的人了,而项羽只有24岁,如果项羽尊敬范增,依当时人辈分的岁差,应当称

  • 项羽乌江自刎考:项羽根本不具备江东立足的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一直被看成是英雄壮举。《史记·项羽本纪》写到项羽不肯过江时,倾注了无比激情,成为《史记》最精彩的片段。《项羽本纪》是这样写的: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