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所谓杜太后遗言是真的吗

赵匡胤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所谓杜太后遗言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84 更新时间:2024/1/17 18:52:05

还不了解:赵匡胤传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是杜太后的遗言?

说到宋代,人们普遍第一印象便是宋词和其重文轻武的国策,也正因为宋代的文强武弱造成了它立国400年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要说这种种现象的源头则要从宋代的两位缔造者——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兄弟说起。

公元976年11月14日,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突然暴毙,对于他的死,《宋史》一书中仅以“帝崩于万岁殿”一句话予以概括。

其实《宋史》简要的记载也情有可原,此书成书于1343年,那时的宋代已亡国50余年,更别说对开国帝王死因的记载是否详略了。

其实这些都不是让人感到奇怪的地方,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则是赵匡胤暴毙后,即位的却并不是他已成年的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千百年来对赵光义即位的合法性各方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太祖英杰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于洛阳,正史记载他从小练武,身材高大,甚至有在少林习武的记录,他的三弟赵光义比他小十二岁,长相酷似兄长。后汉初年,长大成人的赵匡胤开始独闯江湖,经人指点后北上投军。

正值后汉刘承祐登基,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枢密使郭威奉旨讨伐,赵匡胤被纳入郭威账下,屡立战功,很快升迁成为郭威军首领之一。三年后,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因军功拜州指挥使。

953年赵匡胤又进入京城,成为郭威养子柴荣的属臣。次年,柴荣即位,是为后周世宗。赵匡胤因备受信赖而担任禁军首领,用来制衡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不久,北汉与辽国南下入侵,赵匡胤随世宗出征,死战不退大破敌军。

此后在对北汉的战役中,赵匡胤屡建奇功,又随世宗南征南唐,威名远扬。

959年,后周世宗亲率大军北伐辽国,一路上所向披靡,连克三关三州,眼看收复“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可造物弄人,偏偏在这时,柴荣却身患大病,再起不能。

弥留之际,柴荣做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官员调动,将后周精锐的指挥权交给了赵匡胤,并由其辅政新君。

同年,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柴宗训继位,后周国政更加依赖赵匡胤。也是在此期间,赵光义开始跟随兄长赵匡胤身边,受其熏陶逐渐培养了出色的政治才能。

赵宋兄弟

公元960年,北汉再次协同辽国南下入侵,受太后之命赵匡胤率大军出征,临行前赵匡胤有意的将都城的防卫全部交给自己的亲信管理,还将家人暂时安定在寺庙之中。

当大军开拔至都城五十里外的陈桥驿时,赵匡胤大醉后被众将士请到屋外,三弟赵光义和众亲信将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在他身上,尊其为帝,史称“陈桥兵变”。

赵匡胤便率大军回师开封,并对后周太后和幼主加以保护,不侵扰大臣,不劫掠国库。回到开封城后,赵匡胤软硬皆施,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登基,国号“宋”,对柴家予以优待。不久昭义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相继发生叛乱,被镇压。

赵匡胤因此对武将开始有所忌惮,并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暂绝后患,并开始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有宋一朝大军积极性、战斗力都严重受制约,机构和制度的繁复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

登基八年以来,赵匡胤先后吞并后蜀、北汉、南唐、吴越、南汉等政权,公元976年,年近五十的赵匡胤准备再次北伐,却在一次与弟弟赵光义的酒宴过后突然暴毙,史称“斧声烛影”事件。

早在宋代建立仅两年时,赵匡胤兄弟二人的母亲杜太后便去世了。据赵光义说,母亲杜太后在去世前,曾特意将他兄弟二人叫到病榻前,把后周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君主幼小,要求赵匡胤立下誓言,死后将皇位传给弟弟。

虽然此事在正史中确有记载,但不排除这是赵光义即位后与宰相赵普合谋编造的,由此赵光义弑兄谋朝篡位的说法便流传开来。

疑点重重

公元961年,杜太后薨逝,当时的赵匡胤年仅34岁,正值壮年,战场上摸爬滚打数年,生存能力远高于旁人。

虽然此时他最大的儿子赵德昭也不过10岁,但以赵匡胤的身体素质再活十年不是问题,那时候赵德昭已经成人,所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杜太后临终时“主少国疑”的假设,根本站不住脚。

其次,“兄终弟及”的反例在历史上层出不穷,种种自相残杀的先例就摆在眼前,春秋时的吴国正因为兄终弟及,导致叔侄相争,国家倾覆,即使杜太后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难道赵氏兄弟二人也不懂吗?

其三,以赵匡胤半生戎马来说,他会将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自己的弟弟,不去传给自己的子孙吗?杜太后在时,况且不会反对,可杜太后在开国两年便去世了,赵匡胤再孝顺也绝不会与江山社稷开玩笑。

由此推断,历史上赵光义口中所谓的“金匮盟约”,要么是被篡改了,要么就是根本不存在。

杜太后死后,赵匡胤确实对弟弟赵光义重用有加,还让他先后担任了开封府尹、东都留守、晋王,权力远超宰相,为赵光义在开封城积攒了雄厚的政治资本。

作为大哥,赵匡胤起初想将都城迁往洛阳,可由于弟弟赵光义的坚决反对他才做罢。也许正是赵匡胤这一次次对弟弟的包容,使得赵光义内心产生兄长想把自己培养成继承人的错觉。

当赵匡胤平定南方准备与辽国一决雌雄时,四弟赵光美和侄儿赵德昭也日渐成熟,各自在朝中也有了自己的势力。也许这些都让赵光义感受到隐隐的威胁,他开始为自己的前程“铺路”。

开始与宰相赵普合谋,共同对付四弟赵光美、侄子赵德昭、赵德芳和他们的亲信,而赵匡胤此时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北伐辽国之上,对身边即将发生的变故全然未知。

直到976年末的那一夜,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单独对饮,窗上烛光映射出两人追逐打闹的身影,伴随着斧器落地之声,直到三更时赵光义离开,一切归于平静。

次日清晨,奴仆才发现赵匡胤已然驾崩,而赵光义却在没有通知侄子的情况下即位为帝。“斧声烛影”的一切疑点都指向赵光义。

但真相如何已经无从得知,后世的我们回看那段历史,可以确定的是,杜太后的遗言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荒诞且可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赵光义上位之后 赵光义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嫂子和侄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和赵光义关系好吗,李善长为什么投靠郭子兴,赵光义的子女

    对赵光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光义上位后是如何对待哥哥赵匡胤的妻儿?他都用了什么手段?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对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的妻儿确实不怎么的,所以后世才传言赵光义继位不正,所以继位后才迫害寡嫂幼侄。赵匡胤去世时还有两个儿子健在,长子赵德昭当时25岁,幼子赵德

  • 历史上单雄信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单雄信是谁杀的,历史上有秦琼这个人吗,正史单雄信

    单雄信 ,曹州济阴人,隋末人民起义军瓦岗军将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隋朝末年,风起云涌,局势震荡。这一段时期,各路英雄粉墨登场,每个人的身上都可以谱写一段传奇故事,可歌可泣。隋唐英雄,名号响当当。在众多英雄豪杰的当中,李世民脱颖而出,打败各路英豪,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业

  • 有哪些与吉顼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身上有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床快婿典故,颛顼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秩事还是轶事

    吉顼(生卒年不详),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吉顼进士出身,曾任明堂尉,后告发綦连耀,劝武则天诛杀来俊臣,被擢升为右肃政台御史中丞、控鹤监内供奉,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后极力拥护李氏,曾规劝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得唐中宗李显被立为太子。他于圣历二年(699

  • 历史上张郃是怎么死的?他死后司马懿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人死后会知道害他的人吗,明朝朱棣死后发生了什么,朱棣死后的历史

    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因为粮草用尽,退军时,魏国大将张郃率军追击,追到木门道,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张郃被乱箭射死了。史书记载,当时,本来张郃不想追击,意识到危险,说归军勿追,肯定有圈套,但是,身为主帅的司

  • 吉顼拜相之前有哪些作为?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颛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颛顼的孙子重和黎,后世是什么意思

    吉顼(生卒年不详),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吉顼进士出身,曾任明堂尉,后告发綦连耀,劝武则天诛杀来俊臣,被擢升为右肃政台御史中丞、控鹤监内供奉,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后极力拥护李氏,曾规劝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得唐中宗李显被立为太子。他于圣历二年(699

  • 吉顼:唐朝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吉顼(生卒年不详),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吉顼进士出身,曾任明堂尉,后告发綦连耀,劝武则天诛杀来俊臣,被擢升为右肃政台御史中丞、控鹤监内供奉,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后极力拥护李氏,曾规劝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使得唐中宗李显被立为太子。他于圣历二年(699

  • 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后,是古代女性最尊贵的象征。在封建时期,男尊女卑的思想异常严重,而女性的地位更是低下,即便是进入皇宫,服侍在皇上左右,也无时无刻不谨慎小心,若是有半点差错,便会得到惩罚。

  • 赵匡胤篡权夺位之后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荣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赵匡胤和柴荣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谋朝篡位后周,为何留下柴荣子孙?纵观历史,一个政权的灭亡,一定会伴随其皇族的覆灭,古往今来从不例外,但赵匡胤却是个奇迹。他不但没有杀了后周柴荣的子孙,还给他们找了“寄养家庭”,让他们在北宋繁衍生息。常说对敌人的仁慈就

  • 明宪宗朱见深是个怎样的皇帝?没那么好也没那么糟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见深,即明孝宗,明朝第八位皇帝,年号成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奇怪的是,以往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无德无能,甚至还患有严重“恋母癖”的昏君。但现在,又有很多人认为他功劳颇著,甚至超过了秦皇汉武。如此极端的评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三国演义中赵云与诸葛亮同时败给了姜维?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姜维赵云,三国演义赵云和诸葛亮谁先死,姜维怎么投靠诸葛亮的

    姜维,字伯约,凉州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一生未尝一败,被称为“常胜将军”,然而,赵云在接诸葛亮命令,攻打天水时,遇到了强敌姜维,姜维武艺高强,令赵云大吃一惊,后来赵云败走,要不是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