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宋大将薛安都:专门为刘宋守护叛乱的猛将

刘宋大将薛安都:专门为刘宋守护叛乱的猛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91 更新时间:2023/12/24 1:46:10

薛安都(410年-469年),字休达,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

薛安都早年出仕北魏,以军功担任雍秦二州都统,后与同族薛永宗起兵叛变,失败后投奔刘宋,被任命为扬武将军、北弘农太守。元嘉北伐时,薛安都任建武将军,随柳元景攻克陕城,但因王玄谟兵败而退回。此后,薛安都先后平定刘劭鲁爽刘义宣等人的叛乱,改任太子左卫率,进爵南乡县侯,后又改封为武昌县侯。

前废帝时期,薛安都出任平北将军、徐州刺史。不久,宋明帝继位,薛安都起兵叛乱,并拥晋安王刘子勋为帝。刘子勋之乱平定后,薛安都先遣使向宋明帝投诚,随即投降北魏,被封为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河东公。

北魏皇兴三年(469年),薛安都病逝,时年六十,追赠河东王,谥号康。

早期事迹

薛安都年轻时以骁勇著称,精通骑射,经常结交游侠,哥哥们常担心为此引来祸事。薛安都便与兄长分家,另寻住处,家中财物分毫不取,与他有交情之人都争相馈赠。

后来,薛安都帮助北魏秦州刺史北贺汨平定胡人白龙子,被北魏封为雍秦二州都统,总管二州事务。

南投宋朝

444年(元嘉二十一年),北魏皇帝拓跋焘被柔然击败。薛安都与族人薛永宗趁机起兵,袭取弘农。445年(元嘉二十二年),北地人盖吴也起兵叛乱,薛安都便与他联合。不久,拓跋焘亲自率军平定薛永宗,诛灭其族,又进击盖吴。薛安都知道两军兵力悬殊,便丢弃弘农,南下投奔宋朝。

446年(元嘉二十三年),薛安都到建康面见宋文帝,请求返回北方招集义兵。宋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赐他锦缎一百匹、杂缯三百匹。但是,薛安都回到弘农后,发现北魏已经增加防卫,城池难以攻破,而且盖吴起义也已被平定,于是退回上洛。不久,武陵王刘骏任命他为扬武将军、北弘农(今河南陕县)太守。后来,北魏逐渐强盛,薛安都便返回襄阳。

参与北伐

450年(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发动北伐,薛安都被任命为建武将军,与柳元景、庞法起等出兵关陕。不久,庞法起等人攻破卢氏,又夺取弘农,生擒太守李初古拔。随即,薛安都留守弘农,庞法起则进兵潼关。

同年十一月,薛安都与庞法起会合,围攻陕城。当时,北魏洛州刺史张是连提率兵救援,薛安都在城南与魏军交战。魏军派突骑出击,宋军抵挡不住。薛安都大怒,摘下头盔,解开盔甲,只穿一件两当衫,怒目横矛,单马冲阵,如此冲杀四次,杀敌无数。这时,鲁元保也率军赶到,魏军方才退兵。柳元景又派柳元怙率兵前来,因为天色已晚,魏军毫无察觉。

次日,薛安都又在城西南列阵。曾方平对薛安都道:“如今前有劲敌,后有坚城,这是我们死战的时候了。你若不进军,我就杀了你;我若不进军,你就杀了我。”薛安都道:“你说的没错。”于是与魏军交战。这时,柳元怙也率军从南门杀出,鼓噪前行,魏军大惊。此战,薛安都奋勇出击,从早上一直战到太阳偏西,鲜血把肘部都凝固住了,所用长矛也折断了,终于击溃魏军,斩杀张是连提。不久,宋军攻克陕城。

这时,宋文帝因王玄谟兵败,魏军逼近长江,便命柳元景回军。柳元景命薛安都断后,率军返回襄阳。不久,薛安都被任命为后军行参军。

452年(元嘉二十九年),薛安都被任命为行征北参军、建武将军。八月,鲁爽进兵虎牢关。薛安都随柳元景参战,并约期渡河攻蒲坂。这时,鲁爽退兵。薛安都便随柳元景返回襄阳,仍旧讨伐西阳五水蛮。

讨平叛乱

平定刘劭之乱

453年(元嘉三十年),皇太子刘劭弑父篡位,武陵王刘骏起兵讨伐刘劭。薛安都被任命为参军事、宁朔将军,率领马军,与柳元景一同出兵。薛安都抵达朱雀航后,怒骂贼将皇甫安民道:“逆贼刘劭弑杀君父,你们还要侍候他?”不久,刘骏在新亭即位,是为宋孝武帝,任命薛安都为右军将军。

五月,薛安都率部攻入南掖门,与臧质在太极殿会合,一同生擒刘劭,因功被封为南乡县男。后来,薛安都因严正刚直被免除官职。

平定刘义宣之乱

454年(孝建元年),薛安都被任命为左军将军。二月,豫州刺史鲁爽、荆州刺史刘义宣、江州刺史臧质一同起兵造反。薛安都与冗从仆射胡子反、龙骧将军宗越戍守历阳,鲁爽则派部将郑德玄戍守大岘。郑德玄的先锋杨胡、司马梁严先后被宋军击败,因此不敢进兵。不久,薛安都留下三百人守卫历阳,自己渡江返回采石矶,被任命为辅国将军、竟陵内史。

四月,鲁爽命弟弟鲁瑜屯兵小岘,自己则驻守大岘。薛安都再次渡江,与历阳太守张幼绪一起讨伐鲁爽。这时,臧质久不进军,孝武帝便命沈庆之渡江统率三军。鲁爽见粮草不足,便率军撤退,自己亲自断后,沈庆之则命薛安都率轻兵追击。

不久,薛安都在小岘追上鲁爽,部将谭金首先进攻,却难以破阵。薛安都望见鲁爽,策马大呼,提矛直刺。鲁爽此时正醉酒,被薛安都刺于马下,又被范双斩首。鲁爽当世骁将,熟习战阵,被誉为万人敌。而薛安都却单骑直入,斩其而回。当时人都认为,关羽颜良也不过如此。薛安都因此进爵为侯,增食邑五百户。

当时,王玄谟在梁山抵抗南郡王刘义宣、臧质,薛安都便率骑军协助,命部将吕兴寿袭击叛军芜湖营寨,杀敌甚众。刘义宣派刘湛之和臧质攻打王玄谟,王玄谟命诸军反击,又命薛安都率骑兵从叛军右阵突入。谭金三次冲入敌阵,趁机命骑兵突击,众将随后踏进。这时,叛军骑军从芜湖出发,想来会战,但见薛安都兵势庞大,便藏在山后不敢过来。薛安都又击破叛军东南阵脚,大败叛军,刘湛之战死。战后,薛安都被封为太子左卫率。

出镇徐州

457年(大明元年),魏军攻打无盐,东平太守刘胡出战不利。孝武帝命薛安都率领马军与东阳太守沈法系率领的水军一同前往彭城,接受徐州刺史申坦指挥。临行前,孝武帝告诫二将道:“敌军如果可以赶上,便可尽力消灭他们。如果敌军逃走,可以渡过黄河耀威而回。”等到二将到达彭城,魏军已经退走,申坦便回军讨伐任城荆榛群盗。但是,薛安都在行动时,引起群盗警觉,使得群盗逃散。而当时正逢天旱,人马尽皆疲惫,难以追击,因此无功而回。薛安都、沈法系都被罢免官职,以白衣身份兼领原职。

458年(大明二年),薛安都官复原职,改封武昌县侯,又加领散骑常侍。463年(大明七年),薛安都又加征虏将军。而这时,他担任太子左卫率已经十年了,一直没能转换官职。

464年(大明八年),孝武帝驾崩,太子刘子业继位,是为前废帝。薛安都改任右卫将军,加给事中。465年(景和元年),薛安都出任使持节、前将军、兖州刺史。不久,又改任平北将军、徐州刺史。

响应子勋

同年十二月,宋明帝继位,进封薛安都为安北将军,赐鼓吹一部。薛安都不接受任命,起兵响应晋安王刘子勋,并通知从子左将军薛索儿、右卫将军柳光世。

466年(泰始二年),薛索儿、柳光世携带薛安都的家眷逃出京城,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分别派刘弥之、傅灵越率兵响应薛安都,一同拥立刘子勋为帝。当时,济阴太守申阐在睢陵响应朝廷,薛索儿率傅灵越等前去讨伐,薛安都又命裴祖隆驻守下邳。刘弥之到下邳后,改而响应朝廷,袭击裴祖隆。薛索儿听闻刘弥之倒戈,舍弃睢陵奔赴下邳,擒杀刘弥之。

当时,明帝任命申令孙为徐州刺史,以代替薛安都。但是申令孙到淮阳后,却投降薛索儿。薛索儿命申令孙劝降申阐,又把二人杀死,然后率军渡过淮河,并掠夺百姓以补充军粮。明帝派萧道成率张永、垣山宝等将北伐彭城。

同年五月,萧道成等驻军平原,击败薛索儿,又命赵昙之、吕湛之进击。薛索儿所部溃散,逃奔乐平县,被申令孙的儿子申孝叔斩首。薛安都的儿子薛道智、大将范双逃到合肥,向南汝阴太守裴季请降。

投降北魏

同年九月,刘子勋之乱被平定,薛安都派毕众爱、王焕到建康向明帝投诚,上表道:“臣在上国苟且偷生,深受孝武皇帝厚恩,常想报答,因此在刘子勋起事时,响应于他。如今天命归于陛下,我愿率领部队,绑缚自己,等待陛下的惩罚。我以前的罪行,完全由陛下任意处理。”同时,薛安都又命驻守下邳的柳光世投降。

宋明帝见叛乱已经平定,便想在淮北炫耀军威,不顾蔡兴宗、萧道成的劝谏,命张永、沈攸之率领重兵前去迎接薛安都。薛安都认为自己已经归顺,而皇帝派重兵前来是要追究自己的罪行,便遣使者联系北魏,请求援兵。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见薛安都求援,召集群臣商议。群臣都认为:“昔日世祖皇帝常有灭亡宋国的想法,所以亲自率兵南征。如今宋国内乱,薛安都遣使求降,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应该接受。”这时,薛安都又以儿子薛道次为质子,再次请求援兵。拓跋弘便派博陵公尉元,城阳公孔伯恭率兵援救,同时任命薛安都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河东公。

十二月,尉元抵达彭城,张永被迫退兵。这时,薛安都又后悔投降,密谋叛变。结果,密谋被尉元知晓,薛安都便施以重贿,将罪责推诿给女婿裴祖隆。尉元将裴祖隆斩首,保住了薛安都。

晚年生活

468年(北魏皇兴二年),薛安都到平城朝见献文帝,被待以上客之礼,又获赐宅邸,兄弟子侄尽皆封侯,门生故吏全部录用。

469年(北魏皇兴三年),薛安都病逝,时年六十岁,追赠假黄钺、秦州刺史、河东王,谥号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灭蜀先锋康延孝:灭了前蜀却被后蜀主孟志祥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康延孝(?-926年),又名李绍琛,代北(今山西代县)人,一说为塞北部落胡人。五代时期将领。原为太原兵卒,因罪逃入后梁,在军中从队长累升为将校。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率百余骑投奔后唐,任捧日军使兼南面招讨指挥使,检校司空,守博州刺史。因有献计平梁之功,授检校太保、郑州防御使,赐名李绍琛,迁保

  • 后梁大将段凝:身处两朝却都被排挤最终被冤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段凝,开封人也。本名明远,少颖悟,多智数。初为渑池簿,脱荷衣以事梁祖,梁祖渐器之。开平三年十月,自东头供奉官授右威卫大将军,充左军巡使兼水北巡检使。凝妹为梁祖美人,故稍委心腹。四年五月,授怀州刺史。乾化元年十二月,梁祖北征回,过郡,凝贡献加等,梁祖大悦。梁祖复北,凝迎奉进贡,有加于前。段凝聪明机智,

  • 杨吴大将李神福:打遍江南无敌手的江南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神福,唐末吴王杨行密属下名将。早年与刘威等人一起追随杨行密开创基业,南征北战,所向有功。884年,巨盗陈儒聚众攻舒州,刺史向当时任庐州刺史的杨行密求援,但杨行密没有足够兵力,于是问计于李福福。李神福只以少量兵力多带旗帜,从小道潜入舒州,指划地形,好像人多势众的样子,陈儒畏惧,于是趁夜逃跑,舒州之围

  • 闽国大将留从效:乱世中保有了泉州安宁十七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留从效,宋鄂国公晋江王,字元笵(906~962)。原籍泉州永春(今福建泉州永春县),但从小定居枫亭留宅。后投入割据福建的王审知所部。在五代王审知身后的福建动乱中,据有泉漳十七年,名义上隶属南唐,实为自治,采取息兵安民保土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和海运,使兴化、泉、漳三地在五代全国性的战乱中独得繁荣和发展,

  • 南唐大将边镐:灭福建王氏 湖南马氏的灭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边镐,小名康乐,生卒年不详,江宁人。五代时南唐著名将领。初露锋芒南唐保大元年,边镐奉南唐中主李璟之命,镇压张遇贤起义,以行营招讨的名义兼任抚、信、袁、吉等州都虞侯,随齐王李景隆进攻割据福建的闽主王延政,历经激战,王延政出降,闽亡。削官为民此时,南唐诸将皆争功,唯边镐不发一言,得到南唐皇帝信任,此后以

  •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又为何反而拥立年仅6岁顺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推举大清皇帝的继承人。索尼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语气坚定,完全没有商量余地。前清时代大清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刻到来……本来多尔衮最应该被推举为最高

  • 那些死于非命的北魏皇帝们:北魏皇帝大都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北魏,人们大都知道书法史的“魏碑”,佛教雕塑艺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等等,在其他方面知道的恐怕不多。北魏(386年-534年)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政权。由鲜卑人拓跋圭所建立,定都平城(今大同市),早期国语为鲜卑语,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将汉语定为国语。439

  • 大明袁崇焕死亡之迷:哪些人该为袁督师的死负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代被杀的边关守将中,袁崇焕的死大约是最冤屈的。他没有兵败失地之过,却生生被诬陷为叛敌,是引清兵破边墙进犯京都的罪魁祸首。袁崇焕当然不该死,袁崇焕本来也不会死。虽说他是因为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被崇祯杀害,但细细检点,这个结果与袁崇焕的为人性格不无关系。宁远城位于山海关和锦州之间,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

  • 手握三十万大军 秦始皇长子扶苏为何不夺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公子扶苏的每一次出镜,都是站在他爹的对立面。只要是他爹要杀人放火,他都会站出来,“以数直谏上”。这为他赢得了,仁德、贤明的光圈,也让他那个靠着杀伐打下一片江山的爹很光火。扶苏为什么处处跟他爹唱反调?是他生来就性格仁慈?显然不是。《史记.赵高列传》中,赵高说: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作为最了解

  • 李鸿章赴日遇刺不反击 签订屈辱条约遭国人骂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背景甲午战争以中国彻底失败、签订近代史上最屈辱的《马关条约》而告终。日本凭借发动侵略战争的胜利,获得了超过全国六年的全部财政收入!这是日本暴富的起点,也是中国跌入苦难深渊的起点。本期阵眼弱国无外交。李鸿章在日本谈判过程中经受的屈辱,特别是遇刺的经过,是每个有志气的中国人不能淡忘的。在遇刺之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