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廉吏模范孙谦:历代廉吏中最高寿者竟居无其屋

廉吏模范孙谦:历代廉吏中最高寿者竟居无其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283 更新时间:2023/12/31 23:26:11

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贵。

南北朝时候,有个叫裴昭明的官员,担任始安(今天的桂林)太守,后来三年任满,回京述职,拜见皇上。当时的皇帝齐武帝对朝野弥漫的贪腐风气很不满,就顺口问他:“现在你手上有几套房?”裴昭明回答说:“很惭愧,一套也没有。”齐武帝不信,派人去调查,果然是一套都没有。齐武帝很感慨,对别的官员说:“裴昭明做几年太守,竟然没给自己弄一套房子,像这样的清官,现在上哪儿去找啊!”然后他又让史官们遍览史书,让了解历史上有没有跟裴昭明一样的廉吏。

无独有偶。如裴昭明这样清廉守正的官吏,几乎与他同一时代就有这么一位,名叫孙谦

孙谦比裴昭明年龄稍大些,他从东晋时就开始做官,然后历经、齐两代,先后做过句容令、巴东太守、钱塘令,也没有给自己弄过一套房子,他能住机关大院就住机关大院,不能住就租房,有时候,他为了节省开支,竟然带着家属住进别人闲置不用的空车库里!读史至此,令人无法不感慨。

是南北朝时期的房价太高,才致使孙谦买不起房吗?非也。其实,与历朝历代相比,南北朝的房价只处在中游水平。据《法苑珠林》第53卷,在杭州建一座像样的寺院,所费不过三万钱。据《宋书·后妃明帝陈贵妃传》,在南京买一所面阔三间并且精装修的瓦房,也是只需要三万钱。当时流行五铢钱四铢钱,用这两种货币购买粮食,大米一斗(南朝一斗约 20公斤)不过百钱,按购买力折成人民币,一钱刚好等于一块钱,三万钱也就三万元而已。做太守的收入又有多高呢?据《南齐书·琨传》,一个发达地区的最高首长去城门口转一圈,就能笑纳三千万的贿赂。此话无疑有些夸,但也能从侧面表说,南北朝时地方官只要“机灵”点,其灰色收入则是蔚为可观。买房对这样的官员来说,小菜一碟而已。

以清正廉洁名世的孙谦呢,自然是不会贪污。更准确地说,都不愿贪污。不光不愿贪污,还总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接济贫穷的亲戚和朋友,所以房子虽然便宜,他依然买不起。

孙谦担任郡县官时,经勤于劝说百姓进行耕作养蚕务于使地尽其利,因此,收入常比邻境为多。梁武帝天监九年,因他年老,征召为光禄大夫。入朝后,梁武帝赞赏他的清白廉洁,对他十分礼遇。每次朝见时,孙谦还请求担任繁重的职务以效力,梁武帝笑着说:“朕使用卿的智慧,而不再使用卿的气力。”天监十四年,梁武帝下诏说:“光禄大夫孙谦,清廉谨慎,名声卓著,始终不怠,是高年老臣,应加以优待。可给他亲信二十人,并允许在入朝时由专人加以搀扶。”

据笔者考证,孙谦还是历代廉吏中最高寿者。

南梁天监十五年(516年),孙谦已九十二岁,自感身体小适,将不久于人世,便给儿子们写了一封遗书,遗书说:“我年轻时本没有追求世俗富贵的心意,因而不求出人头地。后来,仕历三代,官成两朝。以我这样的资历和名位,按照惯例,死后可能会得到朝廷的封赐。待我气绝之后,你们就马上将我幅巾束发(幅巾谓不着冠,只用幅巾束首),免冠下葬(此为当时一种既节俭、又素雅的丧葬形式),以存俭率。以往见人办丧事,灵车过于精美,非我平素志趣。古人土安以苇席裹葬,王孙裸身下埋,虽可谓有俭朴之节,然太不通人情。葬我之时,棺材能够藏身,墓穴能够置柩就可以了。送葬时引路的魂幡之类可以省去,以我平时所乘之车为灵车,平时所卧之床为灵床,装了粗制竹席以备必要礼节,其他皆可免去。”

如此情真意切的遗嘱,读来令人潸然泪下。孙谦死后,其子遵照父亲死前的这个遗嘱办理了丧事,实现了孙谦生前廉洁、死后节俭的遗愿。梁武帝下诏赐给钱三万,布五十匹。梁武帝亲自为孙谦举哀,使其身后备极哀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宣宗朱瞻基的孙皇后:对历史作出大贡献的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中国封建社会,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并真正对历史作出贡献的女性历史人物不多,而作出很大贡献却又被历史埋没的女性,明宣宗的孙皇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根据历史记载,这个孙皇后本不是一个在政治上有野心或者说有抱负的女性,但“天”却降 了大任于她,让她在历史的几个重要关头担当起了中心决策者的大任

  • 揭秘宋孝宗即位之谜:宋孝宗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秀州小官赵子偁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六代后裔,公元1127年10月22日夜里,他有了第二个儿子。据说这个孩子生出来时,满屋子的红光直冲天空。小孩子六岁那年,碰上宋高宗选嗣,在数千人中被挑选上,成了皇位的候选人之一。历尽艰难,他终于登上了皇位,他就是南宋孝宗。宋高宗赵构后宫嫔妃众多,但只有潘贤妃为他生下一

  • 一代雄主苻坚为什么会从巅峰逐渐走向失败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军事案例。交战的双方一个是新兴起的少数民族政权秦朝,一个是汉族偏安政权东晋。交战双方的领导层来看,秦朝是以苻坚为首的政权,东晋是已经亲政的少年天子,主要是谢安主掌朝政。作为战争一方首领,苻坚原本算得上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著名政治家。在他的执政前期由于有著名政治家王

  • 孙权64时33岁太子去世 揭开东吴大乱的序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41年,对于步入60岁的孙权来说,是极为悲痛的一年,因为他的长子孙登死了,才33岁。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已伤心欲绝。而孙登又是他耗尽大量心血培养的接班人,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他的死如同一把尖刀刺过孙权胸膛,痛得难以言说。更令孙权意想不到的是,太子的死是东吴大乱的序幕。孙登对下属很尊重孙登

  • 真实存在的武林门派:当今中国各大门派及掌门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武侠小说中常会提到什么七大门派、九大门派的说法,据说这是中原武林中的名门正派,实力最强代表武林正道的七大(九大)武学社团组织势力,是江湖上第一流的武林大派。此是小说家言,固不可信,只存在于虚构的武侠世界里,虚拟的江湖中。那么,在现实社会里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几大门派呢?还真有。经过官方认可,确有武术研习

  • 刘禅的“另一面”:礼贤下士 深谋远虑的明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还有人说刘禅是:“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阿斗真的扶不起吗?他真的是个昏庸、愚钝甚至有

  • 奇特的皇帝汉文帝:皇帝不贪享受却以勤俭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

  • 令宋太宗胆寒的寡妇萧氏:一力支撑起庞大辽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契丹男人的手里,这个王朝没能成为太平盛世。于是,历史把这个重任赋予了契丹的女人。赋予了年仅20多岁的萧燕燕。民间广为流传的评书《杨家将》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她的原型,就是契丹历史上举足轻重、风光无限的承天皇太后。萧太后,名萧绰,小名燕燕,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与《杨家将》等戏剧、小说中杀伐决

  • 赵光义继位之谜:到底其继位是否有历史依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皇帝们一般在临终前,身边仅有几个贴身大臣,有的皇帝更是暴毙,而身边无一人,所以有些皇帝的临终遗诏不知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更是扑朔迷离!尤其是仅有的几个托孤大臣一旦故去,宫廷内幕就更成为不解之谜了!在没有第一手确切资料的情况下,只有凭“其他”资料来推测其来龙去脉,真真假假,难以琢磨,所以历史

  • 宋高宗皇后吴氏为何升迁快:擅处理婆媳关系是法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吴氏还擅长搞好婆媳关系。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从金国还朝后,由吴贵妃侍奉起居。吴氏体贴周到,“顺适其意”,饱受惊吓之苦的婆婆非常受用,对这个知冷知热的媳妇也非常满意。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开封人,14岁被选入宫侍奉高宗赵构。1143年吴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