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朝时期李卫到底有多受宠?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雍正朝时期李卫到底有多受宠?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89 更新时间:2024/1/17 10:33:08

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清代名臣。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前些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名为《李卫当官》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吧!李卫作为清朝时期重臣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晋升,更受到了雍正皇帝的信任,即便是到了乾隆时期他也仍然能够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不过对李卫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平日里是比较嚣张的,那作为雍正年间的宠臣李卫在巅峰时期是有多嚣张呢?这样的性格特点又造就了他怎样的下场呢?要说这其中的故事和结局,着实让人意想不到,让我们来看看李卫的一生是怎样的。

01

买官入仕途,接连晋升

或许李卫的印象在大家眼中就是一个穷苦的读书人,或者说就是纯纯一条咸鱼,为雍正皇帝鞍前马后,在后来有了机会才得以翻身,其实不然,李卫并不是一个穷小子,反而却是一个妥妥的富二代,因为家中父辈都是从商的大商人,那财富自然也是没的说,肯定是富甲一方,不过古代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下,这或许也就是后世之人贬低李卫出身的重要原因。

同时也正是这种社会思想,让很多人都会选择去考取功名,进入仕途,成为社会阶层的最顶端,李卫在当时自然也是有着这样的想法,不过他能力有限,在读书方面一直难以取得很好的成绩,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状元及第,最后无奈之下,家里人只好花重金为他买一个官职来做。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好奇了,为什么官职还能买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清朝的发展急需大量的资金,但又不能增加赋税或者是通过其他方面来筹集资金,这样极有可能发生民众起义的叛乱,如果真的这样做岂不是得不偿失?

于是当时朝廷便决定将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让出来进行贩卖,有钱有势地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子女进入仕途,摆脱社会底层的命运,通常都会以重金去购买这样的官职,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卫能够买官做。

不过这样的官职基本上都是闲差,既没有什么权利,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工作,李卫在最开始所当的五品员外郎正是如此,可在官场之中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李卫虽然在读书方面没什么能力,但在为人处世方面却深得人心,凭借着处事圆滑的特点,得到了很多官员的信任和赏识,这也就有了后来怡亲王胤祥举荐他,从而晋升成为户部郎中。

因为他办事能力比较突出,在处理很多事情方面都能够很好地权衡各方的利益,这让当时的雍正皇帝对他刮目相看,在第二年他便又晋升为浙江布政使,随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卫在工作上的功绩越来越突出,也因此有接连得到提拔,最后官至浙江总督,这个官职可谓是朝廷的一大重臣,此时的李卫在雍正年间已经算是达到了事业巅峰期。

02

巅峰时期的李卫有多嚣张?

要说李卫为什么能够得到不断的晋升,主要是和他的“嚣张”有关,不过他的这个嚣张可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目中无人,蛮横无理的性格特征,而是专属于他的办事风格和在官场上为人处事的特点。

这主要从两方面来说,首先就是从经济层面上,在他成为浙江总督掌管浙江地方时,出台各种政策扶持很多产业的发展,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将风月场所进行制度化,让其能够合法合规的经营。

因为这种经营场所在当时来说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不仅起到安抚部分男性需求的问题,还可以带动其他娱乐行业的发展,这对于官府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但这种地方终究是鱼龙混杂之地,难以监管,所以其他地方的一些官员都选择关闭这种风月场所,可李卫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并且还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也有力地推动了浙江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次就是政治层面上,李卫不畏强权,敢于和那些朝中的权臣相抗衡,就比如当时有一件追捕盗匪案件牵扯到朝廷大臣程的孙子范时绎,他的手下因为受贿于这些盗匪,便私自放走了他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卫怎么可能容忍?在自己的地盘上居然被无视,还搅黄了他辛辛苦苦查办的案件。

要是其他的官员肯定会畏惧范文程在朝中的地位,将这件事情不了了之,可李卫不管这三七二十一,当即便写奏折上报了这件事情给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知道这件事情后,也是迅速查办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官员,范文程以及他的孙子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虽然因为这件事情触怒了很多权贵,但李卫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继续负责自己的职务,也正是这样的性格特点,让他再次得到了晋升成为了兵部尚书,后来甚至直接成了直隶总督。

03

两朝元老,备受尊崇

到了乾隆年间,李卫仍然保持着这般“嚣张”的行事风格,成为直隶总督的他有着更高的官位,手中也有着更大的权利,所以在处理很多事物方面他变得更加果断,不畏权贵的性格也更甚以往,就连当时的亲王他也敢得罪,据说当时一位亲王家的奴仆和平民因为争夺土地而发生了矛盾冲突,两方实力有着很大的悬殊。

按理说,普通的官员肯定会选择站在亲王这一边,毕竟一个平民的利益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因为这件小事得罪亲王无疑是愚蠢的做法,而李卫依旧是天不怕地不怕,不仅仔细调查了这个案件背后的起因,还查出来这个亲王家的奴仆侵占土地,贿赂官员的事实,于是他又一纸奏折告到了乾隆皇帝那里,随即将这个奴仆严惩。

在这件事情之后,乾隆皇帝也看到了李卫身上的闪光点,既给了他口头上的表扬,也给了他官位上的提升,并对他加以重用,在李卫去世后乾隆皇帝更是下令照属员之礼奠送,经过地方,当地的文武官员,必须要差人护送二十里,可见乾隆皇帝对于这个臣子是多么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张春华,河内平皋人,曹魏粟邑令张汪之女,晋宣帝司马懿之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司马懿是晋朝的奠基人,隐忍了一辈子,躲过了曹操的屠刀,和诸葛亮斗智斗勇,在战场上毫发无损。最终,司马懿熬死了曹魏几代帝王,靠发动“高平陵之变”,扳倒了大将军曹爽,篡夺了曹魏大权,笑到了最后。然后

  •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虞翻简介:孙权称赞“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虞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

  • 后世对狄仁杰的评价如何?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唐朝时期名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 历史上曹髦是怎么死的?谁是替罪羊?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髦被谁所杀,曹髦驱车死南阙主要内容,错杀吕伯奢的故事

    曹髦 ,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甘露五年(260年),魏国皇帝曹髦,不满权臣司马昭独专朝政,于是,集合了皇宫里的卫士和一帮奴仆,大约三百多人,去讨伐司马昭。曹髦仗剑升辇,鼓噪而出,这时,叛徒王沈和王业立即跑去向司马昭报信。当曹髦带着

  • 汉朝历史上一介女子卫子夫怎么成了汉武帝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出生于汉景帝年间,身世寒微,其家号卫氏,在当时的平阳侯曹时(抑或曹时之父曹奇,因卫子夫出生之年不详)封邑境内。其父之名史不见载,母亲卫媪曾为平阳侯家僮,一说侯妾。卫子夫年少时或被送往平阳侯家教习歌舞,遂为平阳侯府讴者(歌女)。卫子夫上有一兄二姐,兄长卫长君早逝,长姐卫君孺(卫孺),

  • 宋代人所评中国古代百大名将:西汉之李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是陇西人(今甘肃)。李广家族世代善射。汉文帝时,匈奴大肆入侵萧关,李广因为善于骑射,杀了很多匈奴人,就当了武骑常侍(一种官职,车驾游猎,常从射猛兽)。李广曾经跟随皇帝出行,经常冲锋陷阵,并且与猛兽搏斗,汉文帝就说:“可惜啊,你没有遇到好时候,如果你在高祖时代,万户侯对你来说实在是轻而易举啊!”到

  • 白居易是“杀人犯”:白居易用诗杀死了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文字也能杀人,你信吗?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用诗杀人的事件发生,最为出名的文字“杀人案件”发生

  • 男人背后的男人:诸葛亮神机妙算背后的四位高参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把诸葛亮写成一位神机妙算的神人,但诸葛亮却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 董和传》,也就是能使他的思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少犯过错。他是中国史上知道集思广益的第一人—《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实

  • 三国当中谁才是最重亲情的人?爱江山更爱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历来重视亲子之情,讲究父慈子孝。《三国》人物以“孝”闻名的不少,但具体情况与做法有所不同。比如刘备、诸葛亮、姜维及徐庶都是很小就成了孤儿。其中,刘备和姜维在小说中出场时都被介绍一句“事母至孝”或“奉母至孝”,徐庶也被程昱评价“为人至孝”。诸葛亮是跟着叔叔长大的,等他躬耕陇亩时,叔父已故去,哥哥

  • 三国大才徐庶比诸葛亮还要高明?职业定位准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成就千古君臣佳话。可是,在诸葛亮出山之初,和同事关系并不好,尤其是和集团其他中层管理人员关系并不和睦,代表人物就是张飞和关羽。关羽是暗里较劲,张飞是公开挑衅。可是,回首之前徐庶在刘备手下的时候,大家的关系相处却一直很融洽。难道说,徐庶在处理同事关系上,比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