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绝代风华:历史上靠六个男人成就的一个美丽女人

绝代风华:历史上靠六个男人成就的一个美丽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50 更新时间:2023/12/9 10:14:46

导读:六个男人,而且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男人,为一个女人所惊艳,所倾倒,试想这样的女人是何等的美丽?也正是这六个男人相继拜倒在这个女人的石榴裙下,才成就了这个女人的绝世美丽。这个女人就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萧氏是绝世美丽的一生,也是绝代风华的一生。她曾做过隋炀帝的皇后,也曾成为两个“山寨皇帝”淑妃宠妾,还是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经过华丽转身,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真可谓历尽千般沧桑,展尽万种风流,道不尽的艰辛,说不完的荣耀。

一、隋炀帝龙床上的十三岁美丽新娘

萧氏,原是西梁孝明帝萧岿和张皇后的女儿,自幼就是一位雍容华贵的江陵公主。但由于她出生于二月,而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实为不吉,因此由萧岿的堂弟萧岌收养。后来萧岌过世后,萧氏辗转由舅父张轲收养。因为张轲家境贫寒,地处村野,因此本贵为公主的萧氏亦随之成为了一位农家的女儿。但是,乡村风雨和日月精华却造就了天生丽质的她花明雪艳的绝世美丽。

隋文帝即位后,希望从向来关系良好的西梁王朝选一位公主为儿子晋王杨广之妃。萧岿知道后开始占选,但占卜所有留在身边的女儿,结果却皆不宜,最后不得以接回萧氏,让袁天纲为她占卜算卦。袁天纲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结果得出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于是,萧氏便以江陵公主之身进入了大隋的皇宫,开始在宫中读书、作文、绘画、弹筝、唱歌、跳舞,以致后来诗词书画,了然于胸;歌舞弹唱,无所不精。

开皇十三年,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商议决定,为其儿子杨广和萧氏女完成了婚事,于是只有十三岁的萧氏便成为了二十五杨广龙床上的新娘。洞房花烛之夜,一度春风,使得杨广如痴如醉,从此他对如花似玉的萧氏女,更是千般爱怜,万般情怀,当然也抱着无限的希望。因为替他们合婚的人袁天纲曾经私下向杨广透露说:“萧女命中注定要入主中宫,母仪天下。”杨广想,萧氏女既然要母仪天下,那么他这个做丈夫的不就是一朝天子了吗?杨广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虽然他此时不是太子,但他仍然觉得希望就在前方。

果然,经过一番宫廷腥风血雨之后,公元605年,杨广真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隋炀帝,萧氏便成为大隋大业的皇后。他们共同生活了三十六个年头。公元618年春天,隋炀帝在烟花三月的扬州被勒死,这时虽是半老徐娘,但风韵犹存的萧氏随之成为了一名大隋皇宫的寡妇。

二、两个“山寨皇帝”的宫中淑妃宠妾

萧氏成为了寡妇,随后变成了乱世战俘。作为一名美丽的女俘,萧皇后落在了权臣宇文化及手里。然而,这段历史《隋书·列传》交代得非常艺术:“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宇文化及以“山寨皇帝”的姿态霸占六宫,和隋炀帝生前一模一样。萧氏的处境可想而知,女俘还能怎么样?休说什么尊严和高贵了,想活命,只有逆来顺受。这个如花似玉、仪态万方的女人定然成了宇文化及的囊中之物,大隋皇后的威仪顿时烟消云散。

俗话常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女人过了这个岁数,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从“二八妙龄”起,十年就能消耗了她们一大半青春。只有非常奇特的女性例外,比如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她生完孩子之后,仍叫恺撒和安东尼两位罗马英雄神魂颠倒。而萧皇后就是这种奇女子,步入中年,仍旧雍容华贵、美艳异常。宇文化及从这位大美人身上,悄然获取了帝王的幻觉。公元619年,他居然跑到了魏县,关起门来当皇帝。

皇帝,永远是天下的“头彩”,但并不是谁都能获得这个“头彩”的。如若强行夺取,那就会立即招来杀身之祸和灭顶之灾。果然,宇文化及的狂妄行为,马上招来了杀身之祸和灭顶之灾。也想争“头彩”的窦建德杀上门来。窦建德是农民义军的领袖,如今兵强马壮,腰杆儿粗得很呢。他自称“大夏王”,口口声声为死去的杨广报仇。聊城一战,窦建德动用抛石头的“撞车”,四面攻城。这种虽然很原始“土炮”,但是杀伤力却很强大,聊城随即失陷。

萧氏再次面临当俘虏的噩运。这一回她想到了死亡。既不哆嗦,也不哭闹,面无表情地等待着杀身成仁。但是,这一次,红颜并不薄命,因为抢救及时,而且碰上了“忠于大隋”的窦建德。萧氏用不着投井上吊抹脖子了,战胜者居然对她非常“礼遇”,就像《旧唐书·列传》中说:“建德入城,先谒隋萧皇后,与语称臣。”尽管没上绳索,未遭关押,窦建德还毕恭毕敬地给她施君臣大礼,萧氏依然未获自由。与其说她被解救,还不如说被“接管”。虽说已经作了两次寡妇,失去了两任丈夫,但是萧皇后的美艳姿容和高贵气质却从没失去。窦建德本着不要白不要的思想,把宇文化及的淑妃变成了自己的宠妾,在乐寿地方纵情于声色之娱,几乎忘记了自己逐鹿中原的初衷。

三、突厥蒙古包里的两世王妃

萧氏在窦建德那儿,似乎还享受大隋皇后的荣耀。但由于窦建德身边蹲着一只“母老虎”曹氏几乎寸步不离,看得很紧,她留驻“大夏王”后宫仅有两三个月,就被突厥人接走了。突厥,野蛮的“胡俗”令中原人心惊肉跳。在没有血缘的前提下,儿子可以继承父辈的女人,弟弟能够再娶兄长的妻妾。胡俗当头,女性就更像牲口了。突厥的义成公主,从窦建德手上要走了萧氏。二十年前,杨坚把这位宗室之女,嫁给明可汗。后来,丈夫死了,便改嫁“儿子辈”的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从杨广那儿论,义成公主得叫萧氏一声“嫂子”。姑嫂重逢,喜极而泣之后,萧氏感到总算有了依靠。

此情此景,《隋书》不愿意多说,只是一笔带过:“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于洺州,建德不敢留,遂入于虏庭。”不管情愿不情愿,萧氏就这么身不由己地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落难寡妇,没有挑拣的权利,命把你推到哪儿,就落到哪儿。谁都能猜到,可汗身边的女人必须无条件地“从其胡俗”。就这样,萧氏和义成公主共同被纳入了处罗可汗寝宫的罗帐。

突厥的处罗可汗初见萧皇后之时,浑身差点酥了。他顿感天下之美都集于此女一身,这无疑勾起他的无限欲望。当天夜里,蒙古包中春情洋溢,无可奈何中,萧氏便由大隋天子的皇后变成了塞外番王的爱妃。后来,老番王死了,由颉利可汗继位。按突厥人的风俗,老番王的妻妾义成公主与萧氏姑嫂二人又被新任番王接纳,成为他的妻妾。就这样,萧氏又顺理成章地被送到前任番王的弟弟颉利可汗蒙古包的地铺上。虽说萧皇后比义成公主年长,但由于她拥有一股刚到塞外的中原女人的新鲜汁味,还有那绰约迷人的少妇风韵,这使颉利可汗更为情有独钟。

四、唐太宗后宫的昭容娘娘

公元630年,也就是唐太宗贞观四年,唐朝派大将李靖打败突厥,要回了曾是前朝的皇后萧氏。这时萧氏已是四十八岁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此时才三十三岁。萧氏入朝时,依然没有一丝的衰老,云髻高耸,雾鬓低垂,腰似杨柳,脸似牡丹,美眸流盼,仪态万千,依然诱人眼目、动人心弦,这让李世民一见倾心。李世民一看比一般的少女又多了一分成熟、多了一分大方、多了一分深沉、鲜果般诱人的萧皇后,不禁为之心旌摇曳。萧氏饱经离乱而孕育出来的楚楚可怜的情态,更加令李世民爱怜。

此时的李世民在萧皇后身上体会到成熟女人的一种风韵、一种魅力、一种激情、一种实实在在的浪漫,更感受到一种类似姐姐与小母亲般的温馨,这使他为繁重国事所累的心得到抚慰。他顾不得年龄的悬殊,更不在乎外人的说三道四,就这样,唐太宗封萧皇后为昭容,萧皇后又成了大唐天子李世民的爱妃。

其实,萧氏早在回归中原之前,就已经断了重返长安的念头,既然已是国破家亡,江南春雨、中原杏花对自己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在这荒蛮的塞外,了此残生吧。所幸,还有个小孙子杨正道做自己伴儿呢!杨门骨血,是她最后的一点安慰了。但是没想到十年后,已近不惑之年萧氏,终于含着泪水回到了长安。此时,突厥大败,义成公主已死,颉利可汗遭擒,萧氏以她特殊的身份,居然赢得大唐礼遇。

李世民毕竟是一代明君,他为了避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勤政廉洁,励精图治,日子过得十分节俭。但是萧皇后来到宫中时,他还是破格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来欢迎她,以表达对她的重视和爱意。唐太宗以为这种场面已够豪华了,因此问身旁的萧昭容:“卿以为眼前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其实,眼下这点排场距离隋宫的豪奢情形差得远了!对此,萧昭容只是平静地说道:“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一句话,说得唐太宗万分惊讶。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话中的含义,他不仅被她的容貌所深深吸引,也深为她的明晓事理和言语得体而折服,对她愈加敬重和疼爱了。

萧氏在唐宫中度过了十八年平静的岁月。贞观二十一年“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萧氏死后,还是回到了第一任丈夫的身边,她当了半辈子“战俘”,心里装的还是杨广。倘若隋炀帝泉下有知,也应该心满意足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从蜀中无大将:解析历史上诸葛亮失败的用人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用人的最大失误,诸葛亮之道,诸葛亮用人

    导读:“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是后人对三国之一的蜀汉政权人才严重缺失的生动形象地描述。蜀汉人才缺乏,而将才更是奇缺,以致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之时,军中将领已经到了捉襟见肘、不得不用武功平平的廖化为前营先锋的地步,而蜀汉的开国之初,那种 “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叱咤风云、朝内军中文武

  • 揭秘:大唐朝开国名相房玄龄三起三落的背后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开国功臣结局,唐朝房遗爱,大唐情史玄武门之变

    导读:说起大唐开国名相,人们就会想起房玄龄。房玄龄,名乔,齐州临淄人。唐初著名政治家。太宗贞观年间十八学士之一。在他任宰相期间,对于唐朝初年“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房玄龄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经史,善写文章,十八岁进士极地,授羽骑尉。他不仅博学多才,且自幼便具有敏感的政治嗅觉,早在隋王朝

  • 揭秘:水浒传梁山好汉中最有良知四位知识分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浒传梁山都是恶人,水浒传人品不好的好汉,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

    导读:明代文人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描写了水泊梁山上一百单八条好汉。他们生活在北宋徽宗时期,由于朝廷无能、奸臣当道,使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好汉由四面八方齐聚梁山,揭杆起义,替天行道。后在宋江的投降主义指引下,集体被朝廷招安,成为了镇压方腊等农民起义军的鹰犬。但是,在这一百单八条好汉

  •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历史上唯一卖身为奴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虢国夫人和李隆基,落难凤凰不如鸡代表什么动物,远嫁匈奴的公主

    导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之为公主,因此,人们将公主也称为天之骄女。其身份地位不仅令一般平常女子望尘莫及,即便是王公重臣的大家闺秀也难以望其项背。然而,每当朝代更替、国破家亡的苦难来临之际,这些平日里贵不可言的公主便会首当其冲地成为这些苦难最大的受害者。许多公主不得不自尽身亡,以维

  • 西汉秘史:50岁馆陶公主与18岁养子董偃的不伦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汉长公主刘嫖,历史上的馆陶公主,馆陶公主为什么叫馆陶

    导读:董偃年方十八,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与馆陶公主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孀天天交媾,深感索然无味,心中暗暗叫苦不迭。无奈主人对自己有五载的养育之恩,栽培之德,不敢也不忍违背,只好自我鼓气,强打精神,勉为效力,日夕承奉。董偃是谁?董偃,汉武帝时期人物,与馆陶公主关系不一般。后得汉武帝宠幸,及后失宠,郁郁而终

  • 关宁铁骑:让满清八旗闻风丧胆的大明朝特种部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宁铁骑厉害吗,关宁铁骑前身,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多少人

    导读:明朝末年,有一支曾让满清八旗劲旅闻风丧胆的特种部队,这就是明朝重臣袁崇焕精心训练出来的关宁铁骑。宁远大战期间,一万明朝残兵打败了十三万八旗劲旅,只因为那是攻防战,许多人并不以为然。但是宁锦会战,关宁铁骑却实实在在的在野战中打败了满清八旗劲旅。当时,辽东军队不过七万人,却铸就了一条让满清八旗不可

  • 李师师的男闺蜜都是哪些名人?李师师最喜欢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有名的师生,李师师的性格特点,送女朋友闺蜜什么礼物好

    导读:李师师天生一副美声唱法的好嗓子,加上老鸨的耐心调教,悉心指点,不满15岁的小孩,就已经是“人风流、歌婉转”,在首都各教坊中独领风骚,高树艳帜。根据各种资料来看,和李师师有过交往的历史名人中有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以及宋徽宗赵佶等人。李师师(1102--1129),原是汴京城内经

  • 汉朝赵氏姐妹花:探秘究竟谁的杀伤力更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汉末年赵氏姐妹,独孤三姐妹真实历史,赵氏家谱32个字辈

    导读:赵飞燕与赵合德是汉成帝刘骜龙床上的一对姐妹花,说起来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每当人们一提起历史上美女,人们就会自然想起一句成语,叫做“环肥燕瘦”。 “环肥”说得是唐宫杨玉环,“燕瘦”说的就是汉宫赵飞燕了。而她的妹妹赵合德,虽然没有他姐姐的那么多高的知名度,然而,作为妹妹她的杀伤力是姐姐赵飞燕

  • 揭秘:古代帝王中最具有才华的三大亡国之君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方四大帝王,帝王的三大素质,三大帝王

    导读:悠悠中土,浩浩华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纵观中国二千多年来的帝王史,自秦始皇以来,共涌现出四百多位九五至尊的皇帝。其中有一代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也有一生命运不济的亡国之君。而就在这些命运不济的亡国之君中,却有着三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师,他们文学上的才华即便是那些文治武功的一代英主也难以望其项背。

  • 天翻地覆1644年:1644年中国同时出现了哪三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天翻地覆是什么意思啊,天翻地覆和翻天覆地的区别,天翻地覆的解释

    公元1644年,也就是——大明朝崇祯十七年大清朝顺治元年大顺朝永昌元年紫禁城的黄昏时间: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元旦地点:北京紫禁城太和殿这一年的元旦,皇帝朱由检比平时更早就上朝了,除了近身侍卫和太监外,御座旁只有一个手执金吾的礼官站班,皇帝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启奏万岁,群臣因为没听到钟鼓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