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历史上被曹操秋后算账的无名之辈都有何人?

三国历史上被曹操秋后算账的无名之辈都有何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66 更新时间:2024/1/8 2:04:13

导读:在曹操擒吕布、破袁绍、征荆州、统一北方,一步步迈向权力顶峰的过程中,除他的宿敌刘备、孙权明里与之对抗外,还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人暗地里与之为敌,他们有的偷偷谋划要除掉曹操,有的对曹操的所作所为公开贬斥大加鞭挞,但最终都未能逃脱曹操的“秋后算账”,有的被杀有的被诛灭九族,实在令人惋惜。

先说说结局比较好的刘阳,刘阳是沛国人,曾做过莒县县令,在他做莒县令的时候也正是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之际,出于对汉室的担忧,刘阳恐曹操早晚有篡汉之心,因此要暗地里除掉曹操,可是曹操气候正旺,岂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够图谋的,所以他空有幻想而未能付诸行动,也可惜刘阳短命,30岁就过早归西。曹操做了大将军后得知刘阳曾有谋害之意,就下令逮捕刘阳,得知刘阳已死,就命令各地缉拿他的儿子送到许都,经过若干年的收捕,刘阳的儿子走投无路只好藏匿在王朗家中,最后因王朗受曹操宠幸慢慢为之开解,终于得到曹操的赦免。

史书中关于刘阳的记载不多,《三国志》援引《王朗家传》说,刘阳与王朗交情甚厚,他们年轻的时候就志趣相投立志匡扶汉室。后来刘阳去世,王朗做了会稽太守,孙策渡江略地打败了王朗,因此流落江南,曹操任司空的时候征召王朗,因为战乱道路不通所以王朗许多年都没能北上,辗转曲折期间他私自藏匿刘阳的儿子数年。从史料上分析,刘阳很可能是刘氏宗族后人。西汉初期刘邦孙子刘章因诛杀吕氏有功封城阳王,其国都就设在莒县,刘阳在古城阳王的国都为令,而刘阳又是沛国人,这很能说明他的身份。

刘阳杀曹操的意图主要来源于三个:一是担心汉室遭到篡夺。二是断绝刘章祭祀。《魏书》说,曹操担任济南相的时候整肃民风,因刘章有功当地为他立祠纪念,而且大搞祭祀活动,几百年来一直没断,因为祭祀过于奢侈导致人民贫穷,历任官员都不敢禁绝,曹操到任后拆除了所有刘章的祠屋多达六百多座,并下令禁止祭祀,刘章的香火从此断绝。三是屠杀高祖之乡。曹操曾多次征伐徐州,屠灭城池滥杀无辜,《后汉书·陶谦传》说,所过之处“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连曹操自己都说:“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沛国是刘邦的故乡(也是曹操故乡),沛国的许多县曾隶属徐州,如此罪恶行径,刘氏后人怎能熟视无睹。

《三国志·武帝纪》里还记载着几个被曹操秋后算账的人。《曹瞒传》说,沛国国相袁忠想依法惩治曹操,沛国人桓邵也看不起曹操。曹操在兖州的时候,陈留人边让不屈服于曹操,对曹操的所作所为以及滥杀无辜给予了有力抨击,边让是著名的贤士,在当时很有影响力,曹操被边让训斥觉得很没面子,于是恼怒之下将边让家族全部杀戮殆尽,这件事给曹操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张邈陈宫反叛曹操迎接吕布,使曹操几无立锥之地就是其中之一。边让被诛灭全族吓得袁忠、桓邵急忙远逃交州寻求避难,哪知道曹操竟派人前往交州要求太守士燮杀尽他们全家及族人,结果袁忠被杀,桓邵逃脱,终因无处藏身不得已向曹操跪拜自首,请求看在同乡的份上饶恕以前的不敬之罪,但曹操脸色铁青的说:下跪就可以免死吗?最后还是下令处死。

以上所列人物虽对历史产生过一些影响,但在史籍中仍算不上赫赫有名。假如曹操真的遭这些“草根英雄”的暗算,在曹操尚未成气候之前就将他斩除,那么历史真的将会被改写,假如这些人物和事件能够纳入罗贯中的视野,那么一定会为塑造曹操的一代奸雄形象增色不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从宫女到皇太后的传奇:朱常洛生母王恭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明王朝朱常洛儿子,太平公主秘史李隆基,朱祁钰的妃子

    孝靖皇后王氏(1565年2月27日-1611年10月18日),宣府都司左卫人(原属河北宣化,现属河北张家口怀安县)。明神宗之皇贵妃,明光宗、云梦公主朱轩嫄之生母。初为宫女,万历十年封恭妃,三十四年晋封皇贵妃,三十九年九月去世。其孙明熹宗登极后,追封她为皇(太)后。从宫女到皇后,听起来位极尊贵,其实由

  • 三国历史上哪几位小妾修成了正果而成功的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炎有多少个老婆,历史上的有名的妾室,正史中秦琼厉害吗

    曹操夫人卞氏曹操一生共有十五位妻妾,前三位依次是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结发妻子丁夫人没有生育,刘夫人育有一子一女,长子叫曹昂,女儿叫清河长公主,刘夫人早死,其子女托付丁夫人抚养,曹操征张绣,其子曹昂阵亡,丁夫人爱子心切从此返回娘家,曹操多次去接无奈丁夫人心如死灰情愿织布为生也不愿与曹操再续前缘。恰

  • 揭秘:春秋战国历史上死的最蹊跷的国君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冉闵为什么不能上历史,战国人质是怎么回事,历史上的弑君事件

    导读:春秋战国的时候,各诸侯国的国君得不到寿终正寝的数不胜数,他们当中,有被弑杀而死的,有暴病而亡的,有战败被砍头的,也有横剑自刎的。在众多诸侯中,有一个人的死法却极其独特也一直令人费解,那就是陈桓公的死。陈桓公的死,《春秋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分别是:“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正月甲

  •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敢于挑战皇权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我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是谁,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历史上最聪明的谋士

    导读:郑庄公名叫寤生,谐音误生,为啥叫寤生?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是从妈妈的产道内横着出来的,其母难产所以对他厌恶,取名寤生。郑庄公的出生就预示着他是一个极具叛逆精神的人。一,排除异己独揽朝政郑武公的原配武姜生育两个公子,长子就是寤生,次子叫段,武姜喜爱段因此多次提出立小儿子段为太子,郑武公不同意。前74

  • 三国历史上曹操亲手授予“光荣之家”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是真心辅佐曹丕吗,曹丕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三国是从曹丕称帝开始的吗

    导读:魏蜀吴三国魏最强盛,曹操自称“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文有程昱、荀攸、郭嘉,武有张辽、曹仁、徐晃,这些一等一的文臣武将为曹操兼并各地建立了不朽功勋,其中功勋卓著者被加官进爵、封侯赏地,其家庭子女均享得了荣誉。可是还有一些 “小人物”们,他们牺牲自己的生命为曹操卖命,曹操及其继任

  • 挡住李世民亲征的牛人杨万春:被政治斗争所掩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打过的唯一一次败仗是在高句丽,一个叫安市的小地方。当时他带十万精兵亲征,以摧枯拉朽的局势连克几个阵地,俘虏高句丽军十几万人,高句丽主力基本全被摧毁。只要拿下安市,就可以直下平壤。但没想到竟被拦在了那里。唐军每日猛烈进攻安市,连续月余,唐军在城墙边兴筑土山进逼城池,

  • 重耳六十二岁成为君主:争权有时需要外力逼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犹大的儿子都有谁,国王以世袭的权柄让你下跪,争权

    人要想进步,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经历很严峻的考验,劳筋骨饿体肤还常常有性命之虞——这么危险,我不干行不行?对有的人来说,还就是不行。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姬重耳就这么不幸。他本来是老国君的次子,按照“传嫡长子”的规矩,王位没他什么事,他可以以王子名义过一辈子不劳而获的日子。但没想到就那么寸,命运就

  • 古代刺客不等于侠士:荆轲专诸等都缺乏正义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大刺客专诸的评价,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荆轲刺秦王课后题第四题答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该怎么死?该为什么死?——这是看完《刺客列传》之后,纠缠在我脑海中的巨大哲学命题。本来是不存在这种问题的,在我小时候,只要是刺客,一律是可歌可泣的、气贯长虹的、大义凛然的,一律是又帅又酷让我恨不得以身相许的。至于他们是为什么做刺客,他们的做法正义不正义,值得不值得

  • 春秋历史上齐桓公为何要插手鲁国的家庭纠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首霸齐桓公,春秋时期鲁国是现在的哪里,齐桓公晚年昏庸

    导读:有一句成语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意思是,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永远不会停止。读史的人对这段历史大概有所了解,而且多数人对此并未深究,笔者经过研究认为,此说并不正确,个中缘由大有文章。庆父是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的弟弟,鲁桓公的另两个儿子叫叔牙和季友,鲁庄公执政的时候,季友是

  • 揭秘:春秋历史上国君与大臣之间的一次生死对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美人心计长君系腰带出现在大臣面前,历史上真实的季君之乱,春秋有名的大臣

    导读:鲁昭公是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国君,虽然在位三十二年,但亲政的机会很少,他在任的时候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为求亲政,他与权臣展开了殊死搏斗,结果却被赶出国门,八年来始终未能再回国,最后死在异国他乡,其情其景异常悲惨。鲁襄公死的时候没有嫡子,有两位庶出的王子,一是子野,一是子裯,这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