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夏桀王和商纣王为什么一直成为昏君的代名词?

夏桀王和商纣王为什么一直成为昏君的代名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2 更新时间:2024/1/16 3:14:37

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王朝一直是皇权至上的国家,专制皇帝掌握着无限的权力,掌控着社会所有的资源,支配着所有人的荣辱得失,甚至生死。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确实也缔造了一些盛世,但是人的欲望是无底限的。统治者一旦获得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个性的私欲和贪欲也就无穷展现,由此导致了一幕幕玩权误国的闹剧。

宠爱妹喜误国

夏朝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所建立的第一个王朝,而夏桀则是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

当时刚刚进入文明的初期,各地部落林立,征战连年,兵刃不断。弱肉强食,以武力使天下臣服,成了部落方国之间进行生存竞争最自然、最强有力的法则。除了掠夺财富之外,战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掳获奴隶和臣妾,他们或被用于仆役,或被用为宫妃供王公贵族淫乐,或被用来作祭祀祖先的牺牲品。

夏桀执掌国政,听说邻近方国有施氏美女天下闻名,淫心大动,遂亲率大军兵临有施国。重兵近境,有施氏吓得魂飞胆丧,不知如何是好。一位朝臣窥破了夏桀大动干戈的心思,向国王献计,向夏桀贡献美女,天下男人没有不爱美女的,而天下暴君更也没有不为声色所动的,以美女进献夏桀,定会换来有施社稷的和平安定。

有施国贡献的美女叫妹喜,是王室贵族后裔,生长于王室之中,千娇百媚,又通晓礼乐,很得夏桀宠爱。妹喜身为小国寡民之女,虽貌美惊人,但进夏王宫以前,尚清白单纯,并无不良恶习,也无政治野心。夏桀荒淫无度,视妹喜为掌上明珠,娇纵无比,置后宫千百名姝美女于脑后,唯妹喜是宠。天长日久,妹喜也被娇纵得骄奢淫逸,以太妃自居,早已忘了自己臣妾的身份地位,竟也不时发号施令,作威作福起来。夏桀对妹喜言听计从,以致终日厮守,寻欢作乐,而置朝政于不顾。

为了讨得妹喜欢心,夏桀搜罗天下名师巧匠,大兴土木,在夏朝都城斟寻为妹喜营造了一座宫殿--倾宫。

夏桀在倾宫之中日夜陪伴妹喜,一面品味美酒佳肴,一面观赏数千美女和着音乐翩翩起舞,场面好不壮观!每当此时,夏桀必豪饮美酒,酒酣兴起之时,便把妹喜抱过来享乐。

后来,夏桀又为妹喜建造了一座"瑶台",将天下珍宝和美女汇聚于瑶台之内,广罗戏子、杂耍艺人、侏儒丑角和游手好闲的狎客,命人制作淫荡绮靡的歌舞观赏玩乐。 后来夏桀与妹喜玩腻了,又想起了一个更加刺激的主意,建造一座"酒池肉林"!酒池肉林建成之日,夏桀和妹喜兴奋无比。他们召来数千人,从乐舞歌妓到仆人狎客,各等臣妾都有。

那三千臣仆在酒池边伸长脖子,像牛喝水似的喝着酒池里的美酒。这美酒是上等粮食制出的佳酿,怎么经得起如此牛饮?不一刻工夫,臣仆们便喝得面红心跳,或打酒嗝,或口出怪语,或呕吐不止,或手舞足蹈。瞬间,那酒池肉林边恰如群魔乱舞,声如鬼哭狼嚎。有的臣仆不胜酒力,喝着喝着便扑通一声,栽倒在酒池中淹死了。每有人栽倒,妹喜便喜不自禁,拍手称快,心想:"今生已亲睹如此壮观场面,虽九死亦心甘也!"

有一次,妹喜偶然听到宫女撕裂帛缯之声。那脆生生的裂帛之声惊心动魄,听起来畅快无比,颇能解心头欲发而发不出的欲念。妹喜一听就着了迷,认为天下的笙歌管乐都比不上清脆的裂帛之声那么解恨解馋!

夏桀得知妹喜这一爱好,遂令臣仆每日向后宫进献上等帛缯百匹,专供妹喜享用。在那时,帛缯为上佳珍品,专供五公贵族使用,大多来源于各方国部落战败求和或纳税贡赋的进献,因而十分珍贵。妹喜自从听裂帛之声上瘾之后,每日必听,无论是随闷不乐之时,还是兴高采烈之际,那裂帛都如安魂曲一般,令她心旷神怡。慢撕快撕,声音都恰如撕心裂肺,像是一边目睹刽子手一刀一刀地割囚徒身上的肉,一边听那囚徒发出的声音惨叫;或是飞快地撕,其声如破竹,如长空闪电,痛快淋漓。天长日久,妹喜竟成了鉴赏裂帛之声的专家,后宫中为她而撕碎的帛缯,竟堆积如山。

商纣暴虐无道

纣是商王帝乙的小儿子,名叫辛。他身材伟岸,勇猛有力,言谈善辩。帝乙非常欣赏纣,常常夸赞他,纣的手下侍人更是把他吹得天花乱坠。久而久之,纣自己也十分得意,认定自己是貌赛仙人,勇过虎豹,智过圣人的空前绝后的伟人。

后来纣做上皇帝,更加肆无忌惮,忘乎所以了,一天到晚,不是与妇人淫戏,就是喝酒狂饮,把个皇宫闹得乌烟瘴气。

纣王嫌安阳地区可玩的地方少,历代祖先陵墓多,每隔几天就要忙着举行繁琐的祭祀,妨碍他游乐,于是下令在商都以南一百多公里的朝歌建造了观景用的鹿台,周长三里,高达近千尺,上面修了殿宇,从中可望云雨。在更远的沙丘,他又造了一个很大的苑圃,饲养珍禽异兽。逍遥宫修成了,方圆有数里大,宫室不计其数,里面的摆设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数个大池里面灌满了酒,号称酒池;宫里到处悬挂着各种香肉,号称肉林;纣王又选出数百名美女,让她们一丝不挂地住进逍遥宫;纣王也赤身裸体,与美女们追逐在酒池肉林之中,一住就是十多天。

后来纣王通过选美,选得绝色美女苏妲己后,更是迷于女色,不理朝政。

一些正直的大臣忧心忡忡,不断向纣王进谏。纣王根本不听,反而对进谏者不是贬官,就是废为平民。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是一位忠义之臣,他看到纣王暴虐无道,荒淫失政,又听信妲己妖言,多次上谏纣王废掉妲己,勤理国政,由此妲己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一天,纣王正与妲己以及新纳的妖妇喜媚共进早餐,忽见妲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喜媚说是妲己旧病复发,只有得到一片玲珑心煎汤才能救治,并推算说只有比干的心才是玲珑七窍之心。于是纣王着急得向比干索要他的心脏。比干愤恨地说:"心是一身之主,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手足不正。我把心脏给你,难道还能活命吗?老臣我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惜,只是贤能的人死了,国家就危险了啊。"纣王大怒,命令武士杀死比干。比干破口大骂妲己,望太庙大拜八拜后,用剑剖开自己的胸口,将心摘出来,扔到了地上。

比干死后,大臣们惊恐万分,不敢进言。纣王更加肆无忌惮,设立各种酷刑,如炮烙之法,刳胫之刑,用来对付劝谏他的大臣和不服从他统治的庶民。每一次施刑,纣王和妲己坐在对面,饮酒取乐,在调笑中看着受刑的人痛苦万分地死去。炮刑时,望着受刑者被炮炭火烧化为焦烟,纣王和妲己还发出阵阵狂笑。

老百姓日夜祈祷:上天啊!赶快降下大命吧!替我们消灭残暴的殷纣王!四方诸侯也纷纷举起了反殷的义旗。这些消息传到殷纣王那里,他只是不屑一顾地狂妄冷笑说:"我是天命选定的真命天子,他们怎么奈何得了我!"

这时,武王率领大军,与八百诸侯会于盟津,准备讨伐殷纣王。但又念及殷朝还有箕子微子两位贤臣,天命未到,班师回去了。听到这一消息,纣王更加肆无忌惮了。但是不久,微子被妲己诬陷,被迫逃离了京师。箕子装成疯子,纣王仍不放过他,还是把他关进了监狱。

三贤都受到了迫害,消息传来,武王立即率领大军伐纣;各诸侯也纷纷加入了讨伐行列。很快,周武王的军队攻到京城。不可一世的纣王,最后狼狈地被烧死在大火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史解密:霍光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何死后被族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明史读张居正,莫名地想到西汉重臣霍光。盖因霍光,也同张居正一样,死后亦遭到无情清算。其后人,惨到连一张吃饭的嘴都没有留下的地步。但凡权臣,其之祸,都是在权高位重之时埋下的。霍光,班固《汉书》说:“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他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其父霍仲孺曾在平阳侯曹襄府中为吏,与平

  • 朱棣为什么礼敬方孝孺?而最后为什么杀方孝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大儒方孝孺——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绝命诗明·方孝孺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发难,挥师南下,企图夺取即位刚一年的建文帝朱允炆的皇权。就在燕王出师之际,他的谋士姚广孝请求燕王道

  • 道光帝不好色为何广纳美女充斥后宫?道光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道光帝本是一位循规蹈矩、不好声色的帝王,但由于他在位很长一段时间内子嗣不丰,所以广纳后宫也是当务之急,皇后、嫔妃之多在清代帝王中也很少见,正因如此,他的宫闱生活也是充满了其他帝王少有的曲折。在大清朝的诸多帝王中,道光是册立皇后较多的一位帝王,先后拥有四位皇后:其中三位是他活着的时候册封的,一位

  • 秦末历史解密:到底汉高祖刘邦是不是个无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宋·辛弃疾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在中国古代开国皇帝

  • 刘邦先封雍齿的历史前提:新王朝面临严峻挑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以“能谋善听”著称于世,其用人之术也向来为人津津乐道。对此,他自己亦踌躇满志,尝言:“人杰矣,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界亦公认,在秦末义军众多领袖人物中,刘邦对贤达志士具有超越其他任何人的吸引力。实际上,在司马迁笔下,刘邦与每一位能臣、勇将的

  • 华佗之死原因考:并不只是曹操单方面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

  • 唐朝战神王忠嗣之死:唐玄宗晚期失去了自主判断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王忠嗣是唐朝中期人,在大唐帝国的军事史上绝对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是玄宗时期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历史评价他用兵如神,智勇兼备,尤为难得的是,他品质高尚,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军队中都有极高的威望和地位。在他九岁那年,父亲以帝国军官的身份战死沙场,玄宗皇帝在慰问王家人时看到了王忠嗣,就说道:“你是大将之后,将

  • 袁盎和晃错的境遇:诬陷者和被诬陷者的轮回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诬告者在使用各种手段诬陷他人的时候永远都不会想过被他诬陷的人会以他之道还治他之身。凭空捏造在这里成了秘而不宣非到关键时刻不出手的秘密武器,诬告者最先出招,被诬告者避开后,立即反击,用的方法也是诬告。由此,汉景帝时期的晁错与袁盎的互相诬陷则成了诬陷史上的一个经典。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帝国历

  • 明朝历史上开国皇帝朱元璋祭奠黄帝陵有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轩辕庙的碑亭里保存着一篇明太祖朱元璋祭奠黄帝陵的“御制祝文”,全文如下:“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涿裰鳎,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於此,然相去

  • 折奸侯燕广:靠着诬告揭发而封侯的汉代奸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第二任皇帝明帝在位时,一个叫燕广的布衣被封为折奸侯。“折奸”二字给人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因为里面有个“奸”字,幸好,前面还有个“折”字,大概意思是,燕广这个“侯”是通过揭发别人的奸情而受封的。但事实上,燕广是通过诬告才得到的这个侯。此事说来话长。东汉建立后,在诸侯王的问题上,仍旧执行西汉所定下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