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软饭硬吃的穷小子陈平怎么成了大汉宰相?

软饭硬吃的穷小子陈平怎么成了大汉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35 更新时间:2024/1/15 12:37:40

软饭硬吃的穷小子陈平怎么成了大汉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西汉丞相陈平算得上汉初一朵奇葩,他的老家在阳武县户牖[yǒu]乡(今属河南原阳县东北),出身寒微,生年不详。

《汉书》记载:陈平小时候家里很穷,年纪不大父母就先后离世了,他跟着哥哥陈伯一起居住。自幼爱读书,喜好研究“黄老”之术。

陈伯很溺爱自己的弟弟,于是自己耕种三十亩薄田,让弟弟陈平四处游学。

陈平长得人高马大,风流倜傥,仪表堂堂。

但帅哥总是会遭人妒忌的,邻居就有人嘲讽他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啥你吃得这么肥壮呢?”

陈平爱搭不理的,心里嘀咕:格老子就这么肥硕,你有招就使出来,没招就特么挺着。陈平整天读书游学,家里的活儿从不伸手,惹得嫂子十分不满。

嫂子听了邻居的嘲讽,就气不打一处来地说:“吃糟糠也长膘啊!有这样的小叔子,还特么不如没有。”

陈伯也是个“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的人,听到了这些话,一气之下把妻子逐出了家门。

就这样陈平在陈伯的溺爱下逐渐长大,不知不觉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但当地富人家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懒汉,而贫苦人家的女子陈平又看不上,婚事因此拖了很久。

户牖乡富豪张负有个孙女张氏,这个张氏算得上高手级别的克夫之星,五任丈夫先后病逝,这样的女子在古时候基本上应该是没戏了。

然而,克夫超女还是第六次嫁人了,这个第六任丈夫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陈平阁下。

富豪张负的孙女张氏“五嫁夫辄死,人莫敢取,平欲得之”,别人不敢娶张氏为妻,陈平却渴望迎娶她。

乡里举行丧礼,陈平家里贫困,不能给予资金支持,于是就早去晚归,帮助主家忙里忙外。

富豪张负也去参加丧礼,暗中观察陈平,陈平有意最后离开,趁机和张负套近乎。

张负得知这个年轻人对自己的孙女有意,于是就和他一起来到陈家。

陈家居住在城中偏僻的“负郭穷巷”,房门都是以草席替代,而富豪张负却看到陈家门口很奇怪,有很多身份尊贵者留下的车辙印迹。

张负回家后,对儿子张仲说:“我要把孙女许配给陈平。”

张仲很吃惊,对老爹说:“这个陈平整天无所事事,全县人民都耻笑他的所作所为,为啥把你孙女我的女儿许配给他呢?”

张负一咧嘴,说:“陈平长相如此俊美不凡,怎么可能长久贫贱呢?”

于是自作主张,把孙女张氏许配给了陈平。

张负借贷资金给陈平做为聘礼,又送去酒肉举办喜事。

张负又叮嘱孙女张氏说:“你不要嫌弃他贫困,在家中处事为人要严谨慎重,对待大伯哥要像敬重父亲一样,侍奉嫂子要像是对待母亲一样!”

不得不说长得帅就是有用,陈平这招软饭硬吃也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

陈平自打迎娶了张氏,家中资金用品逐渐宽裕,而出行游学则更加频繁了。

乡里举行社祭,陈平被推举主持分配祭肉,他分得非常均匀,乡里长者称赞道:“好啊!陈家这个年轻人分配得很公平啊!”

陈平不屑一顾的回答说:“分肉算啥?要是将来我若能主宰天下,也一定会像现在分肉一样公平!”

秦朝末年,群雄四起。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秦阳城人陈涉在蕲县大泽乡(今属安徽巢湖)率众揭竿而起,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

陈涉自立为王,派遣周市攻城略地,封六国遗民魏咎为魏王,与秦军对峙于临济城。陈平在这之前辞别兄长,率县里的少年英豪投奔了魏王咎,被任命为太仆。

陈平屡次劝谏魏王咎,魏王咎不听,后来有人进谗言,陈平得知消息,担忧被冤杀而逃走了。

项羽攻占河上,陈平前往投奔,跟随项羽攻破了秦帝国都城咸阳,受赐“卿”爵。

项羽东归彭城,自称“西楚霸王”,汉王刘邦安定三秦之地后,率部众向东进发。

此时,殷王司马卬反叛项羽。

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率魏王滞留楚国的门客旧部,攻打殷王司马卬,迫使其投降楚国。

项羽随即将陈平安置在部将项悍帐下,任职都尉,赏赐黄金二十镒(一镒为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不久,汉王刘邦攻占殷地。

项羽闻讯大怒,要斩杀协助汉王平定殷地的人。

陈平担忧项羽滥杀无辜,于是出逃投奔了汉王刘邦,从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人生蜕变。

陈平由都尉做起,期间逐渐升任谋士、郎中令等官职。

汉惠帝在位时期,陈平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出任左丞相。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陈平辞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常洛是不是明朝最苦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朱常洛是不是明朝最苦命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常洛是朱翊钧和宫女所生,因为出身卑微,所以在万历帝眼里这个儿子并不得宠,甚至根本没有承认他的打算。但是最后皇帝被太后和大臣们逼的没有办法,终于还是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不过立为太子后日子也并不好过,郑贵妃一伙整天密谋夺嫡。朱

  •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为一代帝王,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厉害,朱元璋后面有几个皇帝,朱元璋上一任皇帝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首先,朱元璋堪称传奇,最重要的是他有强运,在当时比他有强运的也不少,但只有他把握住了。朱重八,也叫朱八八,是朱元璋在参加起义军之前的名字,元朝统治下汉人平民一般只会用生辰年月命名。刘邦不是白手起家,

  • 在正史中郭淮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郭淮是司马懿的心腹吗,赵国太子赵佾的结局,赵子泉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郭淮,字伯济,出生于名门世家,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郭淮是曹魏名将,在演义中,因为追击姜维,被姜维回身一箭射死,然而,在正史记载中,郭淮可不是被姜维射死的,郭淮于正元二年(255年)去世。演义中的郭淮,表现平平,很一般,在史书记载中,连司马懿都要给他面子

  • 曹操都已经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曹操为什么不敢直接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为什么称帝,如果曹丕不篡汉,曹丕如果不称帝

    对曹操不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曹操不直接称帝?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当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一些有识之士揭竿起义,想要给世界改头换面,也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正是因为如此,在这段岁月中,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卓越的人物,他们用自己

  • 曾驰骋沙场的汤和,晚年为何变得谨小慎微?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出自哪,曹刿论战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沙场的意思

    曾驰骋沙场的汤和,晚年为何变得谨小慎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明初特务制度概况明初特务政治,导致功勋将领人人自危,如《明史汤和传》记载“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③汤和晚年为人处事方面更加恭敬谨慎,入朝所听关于国事的相关议论,从不敢向外泄露一句。从这段史料

  • 为什么汉武帝会颇受诟病?重用酷吏导致国进民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使者咋都这么厉害,汉武帝为什么不重用东方朔,汉武帝打击豪强

    汉武帝的优秀继承人,他的曾孙汉宣帝曾一语道破汉朝政治的实质:“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王道,即儒家宣扬的以道德礼义教化为核心的仁政,它只是汉朝施政的一方面,而霸道,即以严刑峻法为核心的法家则为施政的另一方面。更进一步说,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外儒内法,即以儒家作为装饰

  • 岳飞北伐被叫停和秦桧没关系:南宋朝廷没钱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后人投降秦桧后人战死,岳飞继续北伐会怎样,如果南宋支持岳飞北伐

    我们读《水浒》,其实也是读货币的流通,英雄豪杰的理想人生境界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称金银。吃喝之余,少不了要有手头把握海量货币的乐趣。好汉们最爽的举动除了打抱不平,就是拿出一锭银子,砸在柜台上,大吼一声:小二,上酒!宋公明之所以被称为“及时雨”,就是因为他把货币带来的便利,输送给穷人和落魄的

  • 司马懿虽最终获胜 但为什么特别畏惧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输给了司马懿吗,诸葛亮为什么怕司马懿,司马昭看穿了司马懿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作战心理,可以用三个词来描写: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什么会这样呢?理由如下:1,战前司马懿的心理对诸葛亮就特别畏惧。司马懿是个站的比较高的战略家,有好多别人没考虑的事,他很可能考虑了。战前,有三件大事使司马懿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的畏惧。其一是诸葛亮帮助刘备实现了“隆中对”的重

  • 刘备的好口才:凭此竟两次在袁绍手下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投奔袁绍是哪一年,刘备断后笑话,刘备经历的磨难

    如果你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被推出去斩首。旁边也没有一个为你说情的人,那么,你该怎样做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呢?刘备这个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枭雄,就面临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危险。袁绍派出了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将颜良去征讨曹操,却被正为曹操效力的关羽一刀斩于马下。因为关羽手快,颜良甚至连“来将通名”还没来得及问

  • 关羽恃才傲物:其实只是替刘备背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降汉不降曹,关羽是什么样的人,关羽为什么只服刘备

    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刘备取得成都之后。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刘备立下大功一件。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