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年外戚何进简介:据辅政之权,独揽朝中大权

东汉末年外戚何进简介:据辅政之权,独揽朝中大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718 更新时间:2023/12/26 1:48:00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何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何进(?~189年),字遂高,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时期外戚大臣,灵思皇后之兄。

初以妹妹有宠,拜为郎中,出任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迁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黄巾起义时,拜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发现并镇压马元义的密谋,封为慎侯。为张大威望,在京师讲武结营,置西园八校尉。汉灵帝驾崩后,粉碎了中常侍蹇硕拥立皇子刘协的图谋,听从袁绍之言,博征智谋之士,内借元舅之资,外据辅政之权,独揽朝中大权。

中平六年(189),不纳陈琳和曹操劝谏,阴结军阀董卓,联合袁绍谋诛宦竖。事情败露后,为中常侍张让等人损害,其后代是魏晋高门士族南阳何氏。

人物生平

发迹外戚

何进出身屠户,先丧母,其父何真再娶,生有一子二女,后来,何真也去世了,何进养育一家五口人。

因同父异母之妹被选入宫中,成为贵人,并受宠于汉灵帝。何进被拜为郎中,随后迁虎贲中郎将,任颍川太守。光和三年(180年),何贵人被立为皇后,何进也因此而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因功封侯

中平元年(184年),由于爆发黄巾起义,何进被任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五营士驻扎于都亭,修理器械,以保卫京师。黄巾首领张角的部下马元义密谋在雒阳起兵,何进将其破获,因此功而进封慎侯。

中平四年(187年),荥阳贼几千人暴动,攻打焚烧郡县,杀中牟县长,诏命何进的弟弟河南尹何苗抗击,何苗击败群贼,平息暴乱还京师。诏派使者至成皋欢迎,授命何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中平五年(188年),天下的形势更为混乱,望气的人认为京师会有大兵,两宫流血。大将军许凉、假司马伍宕对何进说:“《太公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可以威镇四方。”何进认为很有道理,入朝将此事汇报给汉灵帝。汉灵帝同意,诏令何进大发四方兵,将武平乐观下。盖了一大坛,上面建十二层五彩华盖,十丈高,坛的东北建小坛,再建九层华盖,九丈高,横列步兵,骑士几万人,结营为阵。汉灵帝亲自出来检阅,驻大华盖下,何进驻小华盖下。礼毕,汉灵帝身披甲介马,称“无上将军”,绕阵三圈而还。诏令何进率领全军驻观下。

这时设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又有左右校尉。

汉灵帝认为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别亲信他任用他,以为元帅,督率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也归他领导。蹇硕虽然在朝廷专掌兵权,但还有些害怕忌妒何进,于是与各常侍共说汉灵帝,要他派何进西击边章、韩遂。汉灵帝听了他们的,赏赐何进兵车百辆,虎贲斧钺。何进暗中知道这是阴谋。于是上奏请派袁绍东击徐、兖二州兵,要等袁绍返回来,就出兵,借此拖延时间。

谋诛宦官

何皇后生大皇子刘辩,王美人生二皇子刘协。灵帝欲废长立幼,但由于自己病重,要宦官小黄门蹇硕帮助刘协,并设立西园八校尉分何进的军权。蹇硕也因此欲除去何进来立刘协为帝。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蹇硕计划在何进入宫时杀之,但在蹇硕司马潘隐的暗示下,何进称病不入。由于没有除掉何进,刘辩被立为帝,何太后临朝,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何进久知宦官为天下所共疾恶,加以痛恨蹇硕阴谋害他,等掌握朝廷大权,就暗中布置诛灭宦官。袁绍也久有谋划,使何进亲客张津劝何进说:“黄门常侍权重已很久了,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应当选拔贤良的人才,整顿天下,为国家除害。”何进认为说得对。又袁氏累世宠贵,得到海内的人拥护。袁诏善于养士,豪杰之士愿为他所用。他的从弟虎贲中郎将袁术也尚气侠,所以都厚相结纳。因此更广泛地征聘智谋之士逢纪、何颙、荀攸等,与他们结为心腹。

蹇硕怀疑不安,与中常侍赵忠等写信说:“大将军兄弟执政专权,现在与天下党人谋划诛杀先帝左右亲近的,消灭我们这些人,只因为我统领禁兵,所以暂时犹豫不决。现在应当共同把上阁关闭,急捕杀之。”中常侍郭胜,何进同郡人。何太后与何进的贵幸,郭胜出了力,帮了忙。所以郭胜亲信何氏,于是与赵忠等商议,不依蹇硕的计策,并且把蹇硕的信交给了何进。何进使黄门令逮捕蹇硕,将其斩杀,自己统率其驻兵。袁绍又劝说何进:“从前窦武想诛杀内宠而反为所害,是因为他说的话漏泄出去了,五营百官服从宦官,害怕宦官。现在将军有大舅这样的重要地位,兄弟同统率劲兵,部下将吏又都是英俊名士,乐于尽力报命,事情在于掌握,这是天助的时机啊。将军应当为天下除害,名垂后世。虽周朝的申伯,也不算什么!现在人主的灵柩在前殿,将军受诏统率禁兵,不应该随便出入宫省。”

何进深以为然,于是托病不入陪丧,又不送葬。即与袁绍定计策,并把所定计策告诉了何太后。何太后不听,说:“宦官统领禁省,自古到今,汉家老规矩,不可废。况且先帝刚逝世,我怎么堂而皇之与士人共事呢?”何进不能违反太后意旨,且想诛杀那些为首的。袁绍认为宦官亲近皇上,出入号令,现在如果不全部消灭,以后一定要为害。

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及何苗多次接受各宦官的贿赂,晓得何进要杀害他们,多次告诉何太后,要何太后庇护他们。又说:“大将军擅杀左右亲信,专权以弱皇上。”太后怀疑确实是这样。

宦官在皇帝左右者有的已几十年,封侯贵宠,内外勾结极为巩固。何进新当重任,素来也忌惮他们,虽外有大名,而心中不能决断,所以事情久不能定下来。袁绍等又为何进谋划,多召集四方猛将及大批豪杰,使他们都引兵向京城,威胁何太后。何进同意。主簿陈琳劝谏说:“《易》称‘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俗话说:‘蒙着眼睛捕雀。’微小的东西,尚且不能用得志来欺骗它,何况国家大事,岂可用诈来取得呢。现在将军总皇威,掌握兵权,龙骧虎步,或高或下,全在您的心中。这好比烧着火炉子燎毛发,有什么为难?合于道,违于经,为天人所顺。反抛弃利器,寻找外援。大兵集合起来,强的为雄,这是所说的干戈倒拿,把柄给别人,功决不成,徒徒地成为乱恶的台阶。”何进不听。

因此西召前将军董卓驻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发动他所在郡的强弩手,召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光照得城里通红,都说要诛杀宦官。何太后还是不同意。何苗对何进说:“开始我们一路从南阳来,都因贫贱,依靠宫中获得贵富。国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应当好好考虑,应与宫中保持友好。”

何进的意思更加狐疑。袁绍担心何进改变主意,于是威胁他说:“互相结合的形势已经露出来了,事情不办,就要发生变故,将军还等待什么,为什么不早决定呢?”何进于是用袁绍为司隶校尉,持符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袁绍派洛阳方略武吏监视宦官,使董卓等驰驱驿上,准备进兵平乐观。何太后害怕起来,罢退全体小黄门,使还里舍,只留何进平素亲近的人,守卫省中。

被杀宫门

诸常侍小黄门都去何进那里请罪,听何进怎么处置。何进对他们说:“天下纷纷扰扰,正是诸君为害啊!如今董卓很快就要到了,诸君为什么不早日各就国呢?”袁绍劝何进就在这时处决他们,一而再,再而三,何进不许。

袁绍又写信告各州郡,假传何进的意旨,使逮捕宦官亲属。何进筹谋太久,事情泄漏,宦官害怕想变。张让的子妇(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子妇叩头说:“老臣得罪,应该与新妇都归私门。思累世受恩,现在要远离宫殿,恋恋难舍,请再一次进宫,能够暂时看望太后、皇上颜色,然后回去,死也无遗憾了。”

子妇对舞阳君说,舞阳君告诉了何太后,于是诏命各常侍都复进宫。八月,何进入长乐请求何太后同意,尽诛杀诸常侍以下,选三署郎进宫守宦宫的住房。

诸宦官互相转告说:“大将军托病不居丧,不送葬,现在忽然到宫中来,想干什么呢?从前窦氏事竟再起吗?”张让等又派人窃听,完全听了何进所说的话,于是带领常侍段珪毕岚等几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侧门进,埋伏宫中。等到何进出来,便假称太后诏召进。

何进入坐禁闼,张让等责问何进说:“天下大乱,也不仅仅是我辈的罪。先帝曾经与太后不和,几乎把太后废了,我们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和悦先帝之意,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而已。现在居然要杀灭我们的种族,太过分了吧?您说宫中污秽肮脏,公卿以下忠诚廉洁的是谁呢?”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张让、段珪等矫诏,用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附,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得诏板,怀疑有假,说:“请大将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把何进的脑袋掷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经杀掉了。”于是袁绍等人借此机会带兵入宫,将宦官全部杀光。而后董卓依先前召令入京,不久即废少帝刘辩,另立刘协,又迫杀何太后,杀何太后之母舞阳君,何氏家族灭亡,东汉最后一个外戚专权势力被铲除,而汉朝也从此走向了战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为什么要立下秘密立储法 雍正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秘密立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为什么雍正会创立秘密立储法?雍正此举有什么意义?清代建立以来,在皇位传承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雍正帝即位后,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

  • 历史上韩林儿为何不让位朱元璋来保全自己的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韩林儿,栾城人,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纵观华夏历史就可以发现,小明王韩林儿和汉献帝在二人的一生十分有相似之处,汉献帝刘协被董卓和曹操控制,而到曹丕继位以后,更是急不可耐的逼迫刘协将龙椅让出,最后寿终正寝而得以善终。而小明王韩林儿也是先后被和杜

  • 名将朱灵不受曹操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名将朱灵不受曹操重用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灵,至追随曹操后,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在击袁术、守许南、征荆州、平马超、破氐帅等诸多战役中,屡立战功。可到头来,朱灵虽战功累累,却不被曹操信任,反饱受曹操怨恨。朱灵,不管是监管失职,致使刘备脱离曹操的软禁;还

  • 软饭硬吃的穷小子陈平怎么成了大汉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软饭硬吃的穷小子陈平怎么成了大汉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西汉丞相陈平算得上汉初一朵奇葩,他的老家在阳武县户牖[yǒu]乡(今属河南原阳县东北),出身寒微,生年不详。《汉书》记载:陈平小时候家里很穷,年纪不大父母就先后离世了,他跟着哥哥陈伯一起居住。自幼爱读书,喜好研究“黄

  • 朱常洛是不是明朝最苦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朱常洛是不是明朝最苦命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常洛是朱翊钧和宫女所生,因为出身卑微,所以在万历帝眼里这个儿子并不得宠,甚至根本没有承认他的打算。但是最后皇帝被太后和大臣们逼的没有办法,终于还是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不过立为太子后日子也并不好过,郑贵妃一伙整天密谋夺嫡。朱

  •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为一代帝王,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厉害,朱元璋后面有几个皇帝,朱元璋上一任皇帝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首先,朱元璋堪称传奇,最重要的是他有强运,在当时比他有强运的也不少,但只有他把握住了。朱重八,也叫朱八八,是朱元璋在参加起义军之前的名字,元朝统治下汉人平民一般只会用生辰年月命名。刘邦不是白手起家,

  • 在正史中郭淮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郭淮是司马懿的心腹吗,赵国太子赵佾的结局,赵子泉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郭淮,字伯济,出生于名门世家,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郭淮是曹魏名将,在演义中,因为追击姜维,被姜维回身一箭射死,然而,在正史记载中,郭淮可不是被姜维射死的,郭淮于正元二年(255年)去世。演义中的郭淮,表现平平,很一般,在史书记载中,连司马懿都要给他面子

  • 曹操都已经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曹操为什么不敢直接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为什么称帝,如果曹丕不篡汉,曹丕如果不称帝

    对曹操不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曹操不直接称帝?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当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一些有识之士揭竿起义,想要给世界改头换面,也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正是因为如此,在这段岁月中,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卓越的人物,他们用自己

  • 曾驰骋沙场的汤和,晚年为何变得谨小慎微?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出自哪,曹刿论战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沙场的意思

    曾驰骋沙场的汤和,晚年为何变得谨小慎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明初特务制度概况明初特务政治,导致功勋将领人人自危,如《明史汤和传》记载“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③汤和晚年为人处事方面更加恭敬谨慎,入朝所听关于国事的相关议论,从不敢向外泄露一句。从这段史料

  • 为什么汉武帝会颇受诟病?重用酷吏导致国进民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使者咋都这么厉害,汉武帝为什么不重用东方朔,汉武帝打击豪强

    汉武帝的优秀继承人,他的曾孙汉宣帝曾一语道破汉朝政治的实质:“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王道,即儒家宣扬的以道德礼义教化为核心的仁政,它只是汉朝施政的一方面,而霸道,即以严刑峻法为核心的法家则为施政的另一方面。更进一步说,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外儒内法,即以儒家作为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