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具特色的选太子方法:用十名美女选太子

史上最具特色的选太子方法:用十名美女选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92 更新时间:2024/1/2 9:20:27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皇帝选太子的方式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皇帝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册封太子;另外一种就是群臣联名举荐。但是在宋朝,宋高宗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选举太子的方式——用处女选太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宋高宗为何要用处女来选太子呢?

继承皇位的宋孝宗赵睿

继承宋高宗之皇位的宋孝宗赵睿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精明能干的人物之一,他继承皇位之后,迅速用了一大批能臣干吏,并且为蒙受不白之冤的岳飞平反,颇有当年宋太祖的风范,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后世的史料中有关宋孝宗赵睿的记载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他通过宋高宗考验坐上皇帝的传奇经历。

之所以他能以非亲子身份继承宋高宗的皇位,一方面与高宗无子被迫在赵氏宗亲中选太子有关;另外一方面,恐怕也是最为主要的方面,得益于他在一次处理宋高宗送给他十个美女问题上的出色表现。听起来可能有点难以置信,赵睿继承皇位与处理十个美女之间怎么会存有如此大的关联呢?

宋高宗赵构失去了生育能力

故事还得从公元1129年说起,就是在这一年,金左副元帅宗维攻陷徐州,驱军南下,扼守在淮阳的韩世忠军一触即溃,败走盐城,金兵长驱直进,一路杀到扬州附近的天长军。以往金军入侵之时都是靠着韩世忠和岳飞等一批名将的竭力抗击,宋朝皇室才方保无忧。但这次连韩世忠的军队都在金兵的冲击下失败,自然使得宋朝皇室失去了赖以依存的屏障。韩世忠的这次失败使宋高宗惊恐万分,逃跑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狼狈。

由于受到过度的惊吓,宋高宗赵构在这次事件之后就失去了生育能力,而他唯一的儿子也在苗刘之变后死去,加上太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国一网打尽,因此从太宗的后代之中几乎找不出可以继承自己皇位的合适人选。为了不至于使自己在百年之后皇位落于外姓人氏之手,宋高宗被迫在宋太宗的哥哥宋太祖的后代中寻找可以继承自己皇位的人选。

与宋太宗的后代不同

与宋太宗的后代不同,当时宋太祖的后代有上千人之多,宋高宗想在这一千多人之中选出合适的人选亦并非易事。经过一番仔细的搜寻,宋高宗终于找到了一胖一瘦两个小孩。在两个太子人选当中,赵睿便是其中一位偏瘦的小孩。刚开始,宋高宗对赵睿并没有太大的好感,而是中意胖点的小孩。按理说赵睿继承皇位的机会应当也就到此画上了句号,但是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在他放弃做皇帝的梦想之时,发生了一件微小的事情,进而使整个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宋高宗将赵睿和胖小孩叫到一起,恰巧此时闯进了一只猫,赵睿正全神贯注地听宋高宗讲话,猫闯进来后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而胖小孩却不同,猫闯进来后他显得很惊慌,再也无心听宋高宗讲话,连忙伸脚去踢猫,动作极其粗鲁。

不知如何取舍

胖小孩这一粗鲁的举动彻底葬送了高宗原本对他仅存的一丝好感,最终,高宗打发走了胖小孩,将赵睿留在宫中。按理说,赵睿被留在宫中之后,皇位继承人非他莫属了,但是他在宫中待了将近有20年,却没有被确立为太子,这让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赵睿非宋高宗亲生,宋高宗始终对他怀有成见,他希望多给自己留些时间,渴望出现自己能生育的奇迹;其二是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不喜欢赵睿,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琢,她一直劝高宗立赵琢为太子,这使宋高宗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不知如何取舍。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既可以不使韦太后生气,又可以考验赵睿和赵琢的万全之策:给他们两人分别送去十名绝色处女,待半个月之后再将这些绝色佳丽召回来认真查验,谁破处最少,谁将是皇位的最佳人选。宋高宗想出的这个招数很管用,效果也很明显。送给赵睿的十个佳丽被召回来之后完好如初,而送给赵琢的十个佳丽却全部都不再是处女。最终,赵睿通过了宋高宗的考验,顺利地被立为太子,直至登上皇帝的宝座。

后人评价赵构,说他一生行事,唯选太子最称公允。能上慰天地,下慰祖宗,仅此而已。然而,一则有宋太祖的先例,二来自己没有儿子,所以选立孝宗,也实在是出于无奈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宁王朱宸濠叛乱被平之谜:王阳明用兵真如神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代宁王朱宸濠,王守仁为什么要平叛宁王,宁王朱宸濠与朱厚照啥关系

    动心为耻明弘治元年(1488年),江西布政使参议诸养和的千金小姐出嫁。拜堂之时,却四处寻不见新郎。第二天早上,找到旌阳真君的铁柱宫,发现新郎如泥胎一般,和一位道长学习打坐。这位新郎就是王阳明,自幼读书,常静坐凝思,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说:“读书登第。”王阳明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

  • 安禄山是怎样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安禄山与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安禄山简介,关于安禄山和杨贵妃,安禄山为什么反唐

    导读: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作为安史之乱的发动者的安禄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能赢得唐玄宗的极大信任有他自身的性格和能力原因,也有当时他的处境比较巧妙满足玄宗要求的原因。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由盛世走向了衰微,安史之乱也被看做是封建社会发展的转折点,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在分析安史之乱爆

  • 好皇帝名垂青史:个性皇帝朱厚照也能青史留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武宗朱厚照像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是明朝历史上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长子,弘治五年(1492年)被立为皇太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即皇帝位,改翌年为正德元年,故后世又称他为正德帝。朱厚照一生共在位16年,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有人认为他一生纵情声色,荒淫暴戾,是为世人所

  • 明朝最不像皇帝的皇帝:流氓皇帝朱厚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黄鼠狼下老鼠,一窝不如一窝。朱重八的威风,朱棣的能耐,到了明武宗朱厚照这一代,就只剩下小流氓风度了。厚照小的时候很爱读书听课,当然那时候他别无选择,因为大明的皇宫里除了女人多以外,也实在没什么好玩的。厚照的爹孝宗觉得应该加强儿子的素质教育,所以经常让他做户外活动。这一户外就不得了了,小厚照发现,宫里

  • 奇怪的信仰:明朝皇帝朱厚照信奉伊斯兰教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会在明代正德年间,出现这么多带有阿拉伯文文饰的器物呢?这就不得不谈一下明代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明武宗朱厚照崇信伊斯兰教,在其在位期间(1506—1521),曾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宗教进行过评述,他认为:“儒者之学虽可以开物成物,而不足以穷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归真。盖诸教之道

  • 康熙怎样处理朝鲜人越界案:命官员自杀罚朝鲜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清廷接到事件报告后,立刻由礼部发文,责成朝鲜政府迅速将人犯捉拿归案,等候北京派人审讯。随后,清廷下发敕书,以皇帝的名义通告朝鲜,上国将派遣查使,也就是专案组和朝鲜国王一起审讯犯人和该管的地方官。最为严厉地是,康熙的敕书点名要追究朝鲜国王平日里疏忽边防的罪责,并要“专案组”察议国王。康熙二十四年

  • 朱厚照是不是个好皇帝?荒唐却颇有番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武宗朱厚照,生母为张皇后。两岁被立为皇太子。由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次子朱厚炜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聪明的孩子。东宫的随侍太监中,刘瑾、马

  • 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之谜:出神入化为何失传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靖是唐太宗的亲密伙伴,为唐朝的统一和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今天可见的有限的材料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李靖怎样出神入化地运用他独到的兵法克敌制胜的记录,但他的兵法并没有以原著的形式流传下来。今天,我们看到的有关他的兵法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后人辑佚而成的。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唐代著名

  • 明朝选皇后的特殊内幕:太监当评委的大逃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前两年的超女海选轰轰烈烈,直到最后一刻才决出分晓;而裁判们也是很有个性,长的很男人的女裁判和长的很女人的男主持人竟然成了众多妹妹的最终裁决者,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其实呢,这个海选就是一个游戏过程,大家开心一下罢了……明朝皇室内“超女”海选严格明朝皇宫内的“超女”海选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他们的选拔过程

  • 太监也曾举行过示威游行:抗议没能成功进宫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香港非法“占中”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给香港的社会秩序、经济民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民怨沸腾,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在关注相关新闻报道的同时,笔者灵机一动,在中国古代有没有非法集会呢?查找资料后,还真的找到了一例。虽然与“占中”性质不同,写出来也颇有趣味。这起非法集会发生在明朝成华年间(1465~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