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赵云与诸葛亮之死的传说都有哪一些?

历史上赵云与诸葛亮之死的传说都有哪一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70 更新时间:2024/1/22 9:18:38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诸葛亮是三国蜀汉丞相,两个人一武一文,都堪称三国中最完美的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赵云和诸葛亮都是怎么死的呢?关于他们的死,有三个传说,也可以说是三件怪事,非常神秘,但为何史书不见任何记载呢?

先说关于赵云之死的传说,这个故事很神秘,大意是说赵云征战一生,身经百战,毫发无损,全身没有一点伤痕,年过七十,依然老当益壮。有一天,赵云洗完澡,他的夫人看到赵云身上没有一点伤,好奇地说,你征战一生,怎么就没一点伤呢?

赵云笑着说,那当然,战场上没人能伤到我。赵云夫人开玩笑地说,我今天就让你受点伤,说着随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往赵云身上轻轻扎了一下,结果,这一下要了赵云的命,一针下去,赵云血流不止,最终死去。

当然,这只是民间一个传说,而正史没有记载,正史只记载赵云是病死的,死于建兴七年(229年)。赵云死后,被追谥为顺平侯。

《三国志 赵云传》记载: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赵云堪称三国时期最完美的武将,武艺高强,忠勇无双,义贯金石,演义中,其白马银枪,玉树临风的形象,历来受到人们喜爱,人气非常之高。

再说关于诸葛亮之死的传说,诸葛亮的传说,有两个。

第一个传说,大意是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五丈原,诸葛亮病死之前,怕将来有人盗他的墓,于是,立下遗嘱,说我死后,要让人抬着我的棺材一直往南走,什么时候绳子断了,什么时候就地埋葬。

诸葛亮死后,几个士卒抬着棺材一直向南走,走了好几天,绳子还没断,几个人太累了,就随手把棺材埋了,回去后,后主刘禅发现了问题,一查,绳子没断,于是大怒,就将几个抬棺的士卒全杀了,因此,诸葛亮的埋葬之地从此便无人知道了。

其实,这个传说在正史中没有任何记载,正史只记载诸葛亮死后,葬于定军山,没有厚葬,诸葛亮就穿着平时穿的衣服下葬的,也没有什么陪葬品。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诸葛亮死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因此,这个传说,是不靠谱的。

第二个传说,死诸葛亮害死活司马懿。大意是说,诸葛亮死前,嘱咐手下人,在自己死后,把一本兵书放在棺材里。后来,司马懿带着大军来挖诸葛亮的坟墓,看到诸葛亮棺材里的那本书,司马懿很好奇诸葛亮书里写了什么东西,便拿起来翻看,书不太好翻页,司马懿一边用手指沾上口水,一边翻看,结果,司马懿很快死了。

原来,诸葛亮让人放的那本书,是用毒药水浸泡过的,司马懿因此中毒而死。

当然,这个传说也不可靠,正史记载,司马懿是病死的,不是被毒死的,司马懿死于嘉平三年(251年),享年七十三岁。

不过,史书有这样的记载,诸葛亮死后,杨仪等人带着蜀汉军队撤回,司马懿带兵来追击,姜维命令部队调转马头,敲着战鼓,准备进攻魏军,司马懿害怕了,立即撤走。老百姓听说后,打趣说,死诸葛亮吓跑了活司马懿。

这实际上,是在取笑司马懿,故意抬高诸葛亮,贬低司马懿。而司马懿本人听到这句话之后,感叹地说,我能猜到活着的诸葛亮,却猜不透死了的诸葛亮,自叹不如。

《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记载: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以上三个传说,虽然不真实,但是,却真实地反应了民间老百姓对诸葛亮和赵云的喜爱,是一种褒义,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和赵云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和重要地位。因为自古以来忠臣都会受到人们尊重和赞扬,而奸臣都会被人唾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浚简介:北宋至南宋初年名臣,累赠太师并谥号“忠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8月28日夜),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汉州绵竹县(今四川

  • 历史上刘伯温能跟随朱元璋是因为他三顾茅庐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礼贤下士”典出《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多矜尚,先哲所去。”意思是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态度尊敬。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最为看重“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若想让他们真心归附,须

  • 张俊简介:南宋初年名将,高宗曾亲临其家,礼遇优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被杀究竟是谁的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被杀究竟是谁的意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英武果敢,深得宠爱,李世民当初也有立他为接班人的打算。不过或许也是因为这样,使得他的一生注定了会以悲剧收场。李治登基后,按说天下太平了,李恪更加不可能染指皇位了。可他却稀里糊涂的陷入了房

  • 陈俊卿简介:南宋时期名相,晚年以少保、魏国公致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长坂坡之战曹操有机会放箭赵云 曹操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赵云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坂坡时,曹操不让箭射赵云,除了爱才之心外还有更深的阴谋?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主,在曹营中杀得七进七出。当时的曹操看见赵云的英姿,派人前去询问姓名。在得知是常山赵子龙后,曹操下令不得向赵云施放冷箭,只能捉活的。后人评价曹操此举是

  • 历史上刘墉是什么人?他是如何捉弄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墉出身名门相府,祖上数辈都是进士出身。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是一个国家的主宰,几乎没有人敢不听从他的话语。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清朝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一个胆大包天的大臣,此人名为刘墉,他是唯一敢捉弄皇帝取乐的清朝大臣,若不是他

  • 杨延昭简介:北宋名将,被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延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

  • 绛邑公主和馆陶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 两者待遇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汉文帝女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是汉文帝的女儿,绛邑公主为何处处不如馆陶公主?汉文帝一生比较节制自己欲望,不仅主张薄葬,对金珠玉器华衣美服这些都少有兴趣,连后宫妃嫔都不多,除了皇后窦氏之外,见诸于史书记载的也就慎夫人、尹姬,不像他孙子汉武帝,光红

  • 于禁投降后,关羽为何没有杀那三万多降卒?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生擒了曹魏救援樊城的七军统帅于禁,斩杀了大将庞德。关羽俘虏了于禁七军三万多人,但关羽没有杀这些降卒,而是连同他们的统帅于禁,全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