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八达:东汉末年时期,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司马家族八人

司马八达:东汉末年时期,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司马家族八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07 更新时间:2024/1/7 17:26:21

“司马八达”指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因其兄弟八人的表字皆有“达”,于是并称为“司马八达”。

一、司马朗

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公元171—217年)字伯达。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

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后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军队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留下遗言说:“刺史蒙国厚恩,督司万里,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疠,既不能自救,辜负国恩。身没之后,其布衣幅巾,敛以时服,勿违吾志也。”

司马朗自幼便以见识超群、品行端正知名,年仅12岁便通过经学考试而成为童子郎,后跟随父亲司马防在洛阳任职。国贼董卓焚毁洛阳、挟帝西迁时,司马朗受父命率家属东逃避祸,先至黎阳,后返故乡温县。司马防因对曹操有知遇之恩,所以后者在执政后,便征辟司马朗为司空掾属,对他很是器重。

司马朗之后又陆续出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司马朗跟随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江东,不幸在居巢罹患瘟疫去世,虚龄47岁。

司马朗身后有一子名司马遗,又收三弟司马孚之子司马望为养子。司马遗在魏明帝朝获封昌武亭侯,而司马望在西晋获封义阳王,历官征西将军、卫将军、司徒、大司马。

二、司马懿

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懿是“八达中”成就最高、名望最大者。司马懿少机警,胸怀谋略、志向远大。建安十三年(208年),司马懿接受曹操的征辟,出任文学掾,之后又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掾、丞相主簿等职,因勤于职守、屡献良策,渐受曹操器重。曹丕被立为太子前,司马懿转而侍奉曹丕,成为后者的心腹。

司马懿在文帝时期备受信用,历任尚书、督军、御史中丞、侍中、尚书右仆射、抚军、给事中、录尚书事等要职,并在文帝驾崩前被任命为辅臣,与曹休、曹真、陈群并列。司马懿在明帝朝历任骠骑将军、大将军、大都督、太尉等重职,进封为舞阳侯,并在明帝临终前接受托孤重任。

曹芳即位后,司马懿起初担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不久便被大将军曹爽排挤,担任太傅虚职。司马懿隐忍待变,终于在十年后,通过高平陵之变将曹爽一党全部诛除,掌控将曹魏政权。四年后(251年),司马懿病死,虚龄71岁,谥号文贞(后改文宣)。

三、司马孚

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180年—272年),字叔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重臣。司马懿之弟,自曹操时代起,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

司马孚在“高平陵事变”之际,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但他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

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为太宰,封安平王。晋帝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晋书》。“语曰‘疾风彰劲草’,献王其有焉。故能位班上列,享年眉寿,清徽至范,为晋宗英,子孙遵业,世笃其庆。”又赞曰:“安平立节,雅性贞亮。”

司马孚是“八达”中享寿最长者。司马孚温厚廉让、博涉经史,是一位令世人敬重的道德君子。曹操执政后,司马孚起初担任曹植的文学掾,后转任太子曹丕的中庶子。

曹魏建立后,司马孚历任中书郎、给事常侍、黄门侍郎、河内典农、清河太守、度支尚书等职。司马家执政期间,司马孚因身份尊显,历任侍中、司空、太尉等重职,最终官至太傅,封长乐公。

司马炎代魏建晋后,司马孚获封为安平王,并担任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等重职。公元272年,司马孚寿终正寝,虚龄92岁,临终前犹以魏朝忠臣自居。司马孚生有九子,除世子司马邕早逝、次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望外,其余六子在晋朝皆获封王爵。

四、司马馗

司马馗,字季达,生卒年不详。曹魏时期官员,官至太常,封东武城侯。司马防的第四子,司马懿的四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死后谥曰戴。

在魏朝官至鲁相,封东武城侯,生卒年不详,死后被追赠为太常,谥号为戴。司马馗生有三子,即司马权、司马泰、司马绥,在西晋皆获封王爵。孙子辈中最著名者系司马越,获封东海王,也是“八王之乱”的终结者和帝国覆灭的罪魁祸首。

五、司马恂

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生卒年不详。汉末河内司马防之子,司马懿之弟。

在魏朝官至鸿胪丞,生卒年、追赠、谥号情况均不详。司马恂至少有一子名司马遂,在魏朝历任典军郎将、督邺城守诸军事、北中郎将、冠军将军等职,西晋时获封济南王。

六、司马进

魏中郎司马进(生卒年待考),字惠达,司马防之子,司马懿之弟。

仕曹魏官至中郎,封城阳亭侯,生卒年、追赠、谥号情况均不详。司马进至少有两子,即司马逊、司马睦,前者在西晋获封谯王,后者获封高阳王。

七、司马通

魏安城亭侯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之子,司马朗、司马懿之弟。

仕宦情况不明,在魏朝获封安城亭侯,生卒年、追赠、谥号情况均不详。司马通至少有三子,即司马陵、司马顺、司马斌,其中司马陵在西晋获封任城王,司马斌获封西河王。至于司马顺,则是家族中唯一反对司马炎篡位之人,由此被废黜流放,卒于姑臧。

八、司马敏

魏安平亭侯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之子。

仕宦情况不明,在魏朝获封安平亭侯,生卒年、追赠、谥号情况均不详。司马敏似乎早卒,而且身后没有子嗣,所以在他死后,侄儿司马睦将长子司马彪过继到他名下。司马彪是著名的史学家,曾著有《九州春秋》、《续汉书》,在史学界名气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玄霸是真实存在的吗?他为什么要改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玄霸为什么改名李元霸,历史上李元霸存在吗,李元霸历史有此人吗

    李玄霸(599~614年),字大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为太穆皇后窦氏。李渊的22个儿子中,李玄霸在正史上排行第三,在史书《唐会要》里面,李玄霸一直是原名。一直到清朝顺治年间康熙朝之后,那些记载李玄霸的史书就不得不改名“李元霸”了

  • 刘裕夺取司马氏政权后 刘裕为什么将司马氏后人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裕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权斗争中,骨肉兄弟自相残杀尚且不足为奇,更何况异姓种族之间。司马懿的后人,其实早在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就自相残杀以至于没剩几个了。说白了,八王之乱时,司马家族里凡是有一点能力的,都想着在皇权大位的争夺中,分一杯羹。只有那些无

  • 西晋八王之乱长达达十六年的动乱 八人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八王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八王之乱是西晋朝的一次皇族内乱,最开始的导火索是帝权与相权(士族)之争,权后贾南风引宗室力量铲除了士族集团,而在两方相争的时候,宗室势力得到膨胀,反过来吞侵帝权,从而引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动乱,由于其中最关键的藩王有八位。故称“八王之

  • 曹操,曹丕,曹睿三人当中 司马懿最怕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丕曹睿哪个厉害,司马懿为什么选择曹丕,曹丕为什么选择曹睿

    你真的了解司马懿和曹氏三代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你得这么想,曹操、曹丕、曹睿三人中,谁怀疑过司马懿,司马懿就最怕谁?当然是曹操怀疑过司马懿了,所以司马懿最怕的人,显然是曹操。司马懿最擅长的就是隐忍、欺骗、厚黑,而且连曹操也敢欺骗,曹操最早听说了司马懿的才能,因为司马懿的父亲司马

  • 宋朝将领韩彦直到底是什么实力?岳飞死后其选择了隐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将领韩彦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南宋一直是饱受金兵的袭扰,当时出现了两派人物,一边是以宋高宗为首的求和派,他们懦弱胆怯,希望通过求和的方式换回国家的安定。当然另一边就是主战派,他们坚定地前方抵抗外敌的入侵,正是这些民族英雄给孱弱的南宋政权带去了一点点的保护。我

  • 历史上的篡位的人那么多 后人为何很少指责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赵匡胤篡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历史上,篡位者很多,为什么后人很少责怪篡位的赵匡胤?对篡位者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评定,咱们不能只看他“篡”这个行动。篡位前,王朝运行怎么样?王朝君主怎么样?赵匡胤篡的是后周,柴荣作古后,柴宗训孤儿寡母临朝持政,主少国疑,朝中门阀林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被称为“点检天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事实上,殿前军在后晋时期已经出现,后汉时期则呈现发展壮大势头,至后周时日趋完善成为与侍卫亲军并立的禁军骨干之一。后晋初年,即已出现“殿前”之称。《旧五代史》载:“(王彦超)天福初,累迁奉德军校,再转殿前散指挥都虞候,领蒙州刺史。"

  • 孝庄太后年轻时有多漂亮?怪不得皇太极倾心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在说到孝庄太后的时候,大家都会有很多的了解,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性格上面也是很活泼的,尤其是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皇太极对于多尔衮,都是那样的倾心于她,这也足以看出来孝庄太后是真的很美。我们在看到电视剧中大玉儿是一个非常魅力的女子,也可以说是仙女的形象,但是在历史上面的孝庄太后,真的有这样的美丽

  • 清朝出身最低的皇后:孝淑睿皇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历史上,出身较低的皇后不在少数,可是这些皇后大多是儿子做了皇帝,母以子贵才获得了皇后的名分,比如说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德妃)、嘉庆帝生母孝仪纯皇后,她们都是出身内务府的包衣奴才。然而,大清皇帝的元配一般都是出身高贵的王公之女,抑或是出身名门的八旗世家之女,不过,清朝历史上还真有一位包衣奴才出

  • 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伐在本质上有什么同?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伐在本质上有什么同,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向刘禅说明了北伐的重要性,并希望刘禅能够同意自己出兵的请求,以完成刘备毕生的夙愿,在得到刘禅的应允后,诸葛亮提兵汉中,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北伐。当时诸葛亮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