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翻案:隋炀帝杨广并非暴君而是明主

历史翻案:隋炀帝杨广并非暴君而是明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8 更新时间:2024/2/4 9:37:59

隋炀帝是昏君吗?似乎隋炀帝的上位带有不光彩,杀父夺位,自己的亲哥哥都不会放过。手段确实是残忍哇。但是在封建时代皇帝这种职业至高无上的权利的确是个巨大的诱惑,比起仁义道德更令人钦慕。

首先,皇帝号称天子。天子当然高居所有人之上。但既是天子便要服从上天的意志。皇帝诏书以“奉天承运”开头,明示天道不可违。天是没有意志的,古代的中国人便把封建制度整体当作天意。一个朝代的兴亡,其实是社会各方势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也包括皇帝个人因素在内。一旦皇帝不能继续平衡各种力量,或不愿平衡这些力量,等待他的只有二条路,要么被人杀掉,要么拱手让出皇位。可以说皇帝既是最自由的人,也是最受束缚的人。

其次,皇帝的行为也必须遵循某种规范。这些规范是为维持社会秩序而定,也代表了天意。例如,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但只能有一位皇后。皇储的传袭也是传嫡传长。在种种规范之中,皇帝逐渐丧失其个性,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成法。有些个性较强的皇帝不甘受此限制,往往做出十分激烈的反映,其行为荒诞之极,便成为暴君。隋代的隋炀帝杨广就是头号典型。

网络配图

隋炀帝作为千古暴君的典型,历来被后世人所唾骂,就其所为,确实为人不齿。但如果我们去细致的分析,却可以看出炀帝也是一个富有浓重色彩的悲剧人物,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如果就个人抱负和能力而言,杨广并非平庸无能等闲之辈。早在作晋的时候,他就曾率领大军平灭南陈。

继位之后,更想有所作为。在他统治的期间,先后征服了南越、琉球(今天的台湾),降和东突厥,收服吐谷浑,隋朝的疆域扩大,四裔民族也与汉民族和好,他曾派遣大臣出使西域,决心重建西域交通。杨广的这些功业,足以追继前烈,只是被他的暴君恶名所掩盖,而被后世人忽视。

隋炀帝三次亲征高丽,历来被作为他穷兵黩武的罪证之一。固然,三次用兵,耗费天下人力物力,百姓负担太重,确是一种暴政。但作为具有雄心的皇帝,谁不想建立不世之功?炀帝以天子至尊,多次巡狩北方,亲提大兵征伐,决非一般庸碌之主可比。第三次对高丽的战争,其时天下已乱,炀帝还是迫使高丽国王臣服,也算是了却了炀帝个人的一桩心愿。

隋炀帝个人性格中,本有一种好大喜功的色彩,却生不逢时,如生逢其时,或许会他成为盛世雄主。不幸的是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允许他发展这种性格。隋朝建立于数百年的乱世之后,人民所需要的不是天朝大国争霸称雄的气魄,更不是满目繁华,而是一个和谐社会。此时人们并不需要一位野心勃勃的创业之主,而是需要一位守成之君,因此,隋炀帝可算生不逢时。

我们可以拿隋炀帝与汉武帝作一比较。从两个人的性格特征来看,有许多共同之处。汉武帝时,开边万里,南抚闽越,北逐匈奴,通西域,降朝鲜,其用兵之频,劳费之巨,不仅不在隋炀帝之下,恐怕远在隋炀帝之上。汉武帝所修筑的宫室,豪华以极,国内宫殿园林之盛,令后世望尘莫及。隋炀帝追求奢华,确曾广筑宫殿,其所修洛阳西苑积翠池,也可称豪华之至。

网络配图

不过如果拿它与汉武帝甘泉宫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以个人生活而论,汉武帝的骄淫也不在隋炀帝之下,他的两位皇后失宠被废,宠妃无数,及至晚年,好仙道,喜房中术,纵欲不禁。隋炀帝虽好发色,淫欲妄为,但与正宫肖皇后,仍相守终生。以此而论,隋炀帝也不过如此。隋炀帝的悲剧在于他所处的时代不能为其性格发展提拱相应的社会条件。

隋代虽经帝短期安定,但数百年的动荡带给国家的疲惫,决非一朝一夕就能恢复,况且文帝积富政策,仍是百姓的沉重负担,此时的国家,仍然需要继续保持无为而治的清静政治。汉武帝则不然,从刘邦开国,中间经历文景两朝,天下承平既久,百姓受恩复深,故其得以施展雄才,发挥个人好大喜功的性格。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尽管后世也有非议,但终因在他统治期间西汉达到全盛,从而被视为有为之君。相反,几乎亦步亦趋追寻武帝功业的隋炀帝,却成为暴君的典型。可见,知人论世与知世论人是多么的不易。

秋雨这样说并非想为隋炀帝开脱罪名,实际上,隋炀帝的暴政,确实是导致隋王朝覆灭的直接原因。炀帝尽管有种种有力的表现,但其个人品行如同汉武帝一样,并不能令人称赞。以文治武功而论,炀帝也远不能与汉武相比。笔者之所以这样分析,是基于一种考虑,应当把皇帝也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要考察他所处的历史环境,要分析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更要理解他的个人性格和心理因素在他整体活动中的突出影响。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皇帝,不仅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不完全是“天意”,更主要的是社会各方势力的选择,同样,一个皇帝或是明主或是暴君,也并不完全由他的行为决定。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暴君。特别是当个人与时代发生激烈冲突时,无论普通人抑或皇帝,他的命运往往是悲剧式的。

网络配图

中国的皇帝一般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创业之主,英明君王;一种是平庸无奇的等闲之辈或略有作为的守成之君;还有一种就是亡国丧命的昏暴之主。这样的分类方法,主要着眼于皇帝的统治效果。当然,我们必须以此为凭评价皇帝,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必须还要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加以分析。尤其是作为封建制度中的一分子,皇帝失去的自由要比普通人更多,一般的人身处乱世,如不能有所作为,或还可以隐居林下,苟全性命。但皇帝就不行,他必须做出选择,要么亡国,要么力挽狂澜,实际上,皇帝是拿身家性命作了赌注,期望侥幸中彩。隋炀帝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发现自已已无回天之术,曾对肖皇后说:外间大有人图我,但我不失为长城公,你不失为沈后,且共乐饮耳。以炀帝的雄心竟致落得自比亡国的陈后主,可见其辛酸无奈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这人太强悍!凿开骨头拔翦除 谈笑色从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不要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孙亚芳原文,凿开一个洞,谁敢横刀立马

    话说隋末义军郭开道在两军阵前一贯勇往直前,身先士卒。网络配图有次冲锋陷阵,脸颊狠狠的中了一箭。回营后立即传军医,第一个军医看完之后说:“箭簇深入骨内,箭杆可折,箭簇却无法取出了,”高开道大怒:“不能治伤留你屁用,”说完一刀就把这倒霉的军医给砍了;第二个军医看完说:“箭杆可折,箭簇也可取,就怕大王您难

  • 此人是史上最厉害的箭神比李广和薛仁贵都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格斗最厉害的人,至尊剑神,箭神至尊

    一聊起神射无敌,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神射手李广和大唐猛将薛仁贵。说李广有一次误将石头当成老虎,张弓就是一箭,结果发现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而薛仁贵在宋高宗面前表演射箭,曾力透五甲,令高宗目瞪口呆。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人神射无敌,比李广和薛仁贵还要猛,乃是真正的箭神。他曾将石头当作了一块像兕(类似犀牛的

  • 宋徽宗被捕后的悲惨生活:死后做灯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死得最惨的宋徽宗的女儿,宋徽宗在金国的生活,宋徽宗做成灯油

    宋徽宗,靖康之耻后背金太宗俘虏的宋朝第八位皇帝,据悉,宋徽宗是宋钦宗之父,在钦宗子承父业后仅仅一年有余,即和宋徽宗一起被金兵俘虏,两人均在大金渡过残余岁月。公元1125年(宋钦宗靖康元年一月—),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

  • 西汉开国重臣为什么要把刘邦的嫡孙全部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启为什么要废太子,汉高祖刘邦是东汉还是西汉,汉宣帝追封刘据

    刘邦是个猛人,他在位期间,功臣杀了不少,目的无非是保住自己的汉家江山。过河拆桥的人天底下多了去了,也不差他一个。但是实在要说的话,就是有些人实在是死得太冤,比如韩信,比如彭越,但政治往往就是无情的代名词。就如多年之后,他自己的嫡孙全部都被屠杀是一样的道理,出来混的,迟早都是要还的。网络配图公元前18

  • 郦食其深得重用为何会被烹杀?原来是因为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因噎废食典故出处,郦道元为什么被杀,审食其与郦食其

    可能有些人对这个刑法还不太了解,但其实很好解释,就像翻译文言文一样,由字意出发,我们不难得出烹杀——就是把人给煮了。这种刑罚看上去很严酷,但如果你想想每日被你吃掉的猪肉羊肉还有牛大腿肉时,你差不多就能懂得烹杀的真谛。看来创造出这种刑法的人也是个吃货啊。网络配图实则不然,它是把犯人推入极热的锅中并不断

  •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又打败仗 为何不再请自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败的原因,诸葛亮打的胜仗有哪些,诸葛亮明知道北伐不可能成功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败街亭,他上疏后主自贬3级,由丞相贬为右将军。不久第二次北伐,10万蜀军又兵阻陈仓,以劳而无功结束,这一次诸葛亮却没有再请自贬。是一向严于律已的诸葛亮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呢,还是他认为陈仓之战并非败仗?蜀汉建兴六年(228年)秋,诸葛亮第二次率兵北伐,这一次没有再出祁山,原因有三:一

  • 壬寅宫变嘉靖逃过一劫后妃再侍寝需脱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壬寅宫变宫女惨死经过,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杀害,嘉靖下旨处死曹端妃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皇帝,为人贤明,勤政爱民,体恤民生,尤其是给足了知识份子面子。值得注意的是,他只有一个妻子张皇后,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了。不过,这也导致他只有一个成年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武宗。图片来源于网络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自幼贪玩,喜欢女色,修建豹房,整天在里面寻欢作乐

  • 李逵杀人无数为何从没遇到有质量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逵为什么放过了冒充他的人,李逵打什么过后赔不是,打不死的李逵

    大凡世间大奸大恶、凶残狡诈之人,多以伪面目示人。他们或用忠厚掩盖其奸恶,或以仁义隐藏其凶残,若以真相示人,尚可防之避之,唯有这种虚伪之人最是可恶,令世人防不胜防,避无可避。你绝对想不到今天所说的大奸大恶,竟然是是“黑旋风”。网络配图李逵是梁山好汉中出镜率最高之人,深受宋江的喜爱,在梁山上人缘也很好,

  • 他从屠杀前臣子开始 成为傀儡皇帝后自杀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大臣痛下杀手一直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颇具划时代意义的举动: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内部大清洗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新皇权威不会被挑战,另一方面则是为提拔自己的亲信腾出空间。但胡亥时期的屠杀动摇了国之根本,是因为他不仅屠杀了身在权力中心的大臣,甚至连身在地方的小臣子们也进行了清洗——没有区别对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诸葛亮活活累死竟只因信错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像诸葛亮一样的人,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错误,诸葛亮临死最后一计是真的吗

    明代著名大家李贽有副名垂千古的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北宋名臣,“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便是他;而诸葛亮更是妇孺皆知。今天小编想聊的就是诸葛亮的谨慎,这也是导致他活活累死的重要因素。三国中,诸葛亮几乎是算无遗策。陈寿在《三国志》里写得很明确,诸葛亮精通用人之道,每个人都能人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