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遭诸葛亮排挤:后被刘备杀死诸葛亮不救他

他遭诸葛亮排挤:后被刘备杀死诸葛亮不救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28 更新时间:2024/1/20 6:48:47

三国蜀汉历来以“仁义”著称,在刘备诸葛亮等人“完美人格”的光环下,蜀汉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词,与之相对应的曹魏的形象自然就是阴险恶毒。但是,历史上的蜀汉恐怕并非如此纯洁,相反,被称为“蕞尔小国”的蜀汉有不少政治犯,从人数比例来看,其政治斗争的尖锐和残酷丝毫不逊于魏国和吴国。在蜀汉著名的政治犯中,有一个人被诸葛亮排挤,后来因为说错一句话被刘备杀死,临死前向诸葛亮表明心迹,但诸葛亮却见死不救。这个人就是彭羕

彭羕,广汉人,他身长八尺,容貌伟岸,颇有能名。

网络配图

彭羕早年跟随刘璋,但职位低微,且被人诬陷,被刘璋治罪。

刘备入蜀,彭羕投靠刘备。当时接待彭羕的是庞统,彭羕见到庞统也不施礼,而是径直卧倒在庞统的床上(汉代卧床约等于今天会客厅的主座),然后向庞统索要饮食。

庞统也很意外。

但是庞统很大度,给了彭羕饮食,然后与其交谈。结果交谈过后,庞统发现面前这个人是有才能的,便将彭羕推荐给刘备。

另外,法正也知道彭羕这个人,也向刘备推荐他。

获得庞统、法正两大谋主的推荐,刘备对彭羕另眼相看,十分器重。在与彭羕的共事过程中,刘备也认识到他的才干。刘备取成都,封彭羕为治中从事,步入刘备高级幕僚的行列。

但是,人无完人,彭羕此人虽然颇有才干,不过他也有缺点,这个缺点就是: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对于彭羕,庞统、法正包括刘备对他还是能够容忍的,但是,有一个人对彭羕很不待见,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看不惯彭羕狂妄,屡次向刘备进言,认为彭羕最晚必生祸端。

《三国志@彭羕传》记载:“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识是说:诸葛亮表面对彭羕尚可,内里却很不喜欢彭羕。便屡次向刘备秘密进言,认为彭羕志向远大,并不安全。刘备因为诸葛亮的关系,对彭羕的狂妄越发敏感,因此便逐渐疏远了彭羕,最后将他贬为江阳太守。

网络配图

彭羕受到冷落,心情极差,有一次,他见马超,马超问他:“你这么有才能,却被外放到小地方做官,是不是得罪人了?”

彭羕早就心中不满,这次终于发泄出来,他说:“老革荒悖,可复道邪!”

这八个字的意思是:老家伙(刘备)老糊涂了,还说什么呢!

然后彭羕又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你在外,我在内,天下大事可定。

马超听罢彭羕的话是什么反应呢?

《三国志》称: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

就是说马超客居蜀汉,常常心怀恐惧,听罢彭羕的话大惊。

马超默不作声,出来后,立刻向刘备告发彭羕,于是彭羕被逮捕。

彭羕被捕后,没有直接向刘备求情,而是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

网络配图

在信中,彭羕痛心疾首的说:自己绝非有意造反,他说那个话的本意是,“自己居中,马超统兵在外,一起辅佐刘氏恢复汉室。”至于那个“老革”之说,实在是自己喝了点酒,口无遮拦,发了几句牢骚,但并无造反的意思。

接着,彭羕又说:每次与庞统谈论起诸葛先生您,我都是很佩服的,我认为您是当代的伊尹周公,现在庞统死了,我的这番肺腑之言又向谁说呢?我只求您能明白我的心意啊。

彭羕的信并未换来一条命,不久之后,彭羕被杀,终年三十七岁。

彭羕因为自己的性格被世人不容,先是失意于刘璋,后得罪刘备。庞统能容他,但不代表天下人都能容他,庞统死后,彭羕被诸葛亮抵制,遭到刘备疏远,后口出怨言,被马超告密,最终被杀。即便他临死前给诸葛亮写信,颇有求生之意,但无济于事,实在是令人唏嘘。

假如庞统没有战死在雒城,我想彭羕的结局或许会好一些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末代皇帝爱新觉氏溥仪的一生:凄凉屈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是多舛屈辱有同是荣华耀眼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就这位末代皇帝的世界。网络配图泱泱的大国,这个几千年来被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国,当沉醉在封建社会所带来的繁荣与无比荣耀时,却在自大、傲慢中,走向毁灭。中国末代的王朝,终究有着一个末代的皇帝成了新时代改革的牺牲品与锻造品,爱新觉罗·溥仪就是这

  • 东吴的董袭:三国被水淹死的水军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水军最强的军队无疑是东吴,至于东吴诸将,也都是水上猛兽,一个个精于水战。只不过,有一位东吴大将手持超级神兵,最后却被水活活淹死。此人就东吴将领,董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东吴的水军大将。网络配图董袭,会稽人,身长八尺,勇力过人。早年跟随孙策,斩杀东吴剧盗,获得孙策赏识,被封为将军。孙权继

  • 朱允文处处给叔叔留后路:导致皇位送给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留下遗照让自己的长孙朱允文继位做皇帝。但是燕王朱棣并不认同,他时刻在计划着多去皇位。成朱允文立足未稳之际,他的行动就开始了。网络配图如果说朱棣以前还比较安分,那是因为知道自己是斗不过父亲朱元璋的,可现在朱元璋已经死了,朱允炆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正是自己夺取皇权的好机会。古代

  • 大臣索额图是因为造反康熙才处死他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索额图,出生大约在崇德元年(1636)前后,生于盛京(沈阳),姓赫舍里氏,清朝康熙年间 大学士,满洲正黄旗人。索额图是索尼第二子,出身子贵胄之家,是皇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 。中国清代康熙朝大臣,在协助康熙帝巩固清朝政权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平定了“三藩之乱”,成为朝廷里最有权势的大臣。图片来

  • 末代被赶出皇宫的太监:仍称溥仪为万岁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太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宫廷产物,清朝末年清政府垮台,溥仪曾赶出去一批太监,多年后再见时,太监仍称他为万岁爷。网络配图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1922年,宫外的中国正在出现大变化,而17岁的溥仪仍在紫禁城内过着平淡的生活。许多太妃心生歹意,联合太监对越发成熟的溥仪进行打击。

  • 康熙为何对八阿哥如此绝情甚至要断绝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时属生母良妃卫氏二周年忌辰,八阿哥胤禩未能随从而是单独前去祭奠已故的母亲。康熙回程快到京时,胤禩未去康熙行在请安,却派太监给康熙送了两只老鹰,并说他即将回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只老鹰到达康熙处时,几近垂死。康熙见后勃然大怒,当场就发飙了。在他看来,胤禩这是有意把自己比作垂死之鹰,所谓“老鹰虽强

  • 关羽佩服他:诸葛亮却不敢提拔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早上好哦,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在三国中出现次数不多的人物。先说说蜀汉的费诗。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大家应该都认为刘备称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小说里的刘备是正义和正统的象征,加上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就算是当皇帝也是继承祖业,与曹操等人的自立为王截然不同,称得上是众望所归。因此我们并没

  • 诸葛亮辅佐孙权的话能不能击败曹魏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小编来做一个假设,如果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是辅佐的刘备,而是辅佐东吴孙权的话,有可能灭曹一统天下嘛?网络配图首先曹魏之强,很难依靠外力来打败,这之间的强弱有定势,不是个人能力所能弥补的,最后曹魏也是亡于内部篡权,而非外国进攻,那些年诸葛、姜维在西线,孙权和诸葛恪在东线上蹿下跳也没把曹魏怎么着不是…《论

  • 古人认为烟草可还魂:崇祯帝颁布禁烟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说起“控烟”,绝不仅是现代才有的,其实,在我国古代就已存在。尤其是明清两代就要求国民戒烟,禁止官员在衙门等公共场所内吸烟。新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6月1日已经开始施行,其禁烟范围之广,处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图片来源于网络烟草自明代传入中国,古

  • 豫州鲁国人刘琰:使刘禅挂上好色之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食色性也,天性所致,男人好点色这本来无可厚非。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喜好女色的程度有轻有重,同样喜好女色的名声有好有坏。历史上很多君王都是与贪恋女色挂等号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刘备父子,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很少提到刘备、刘禅如何如何好色。刘备的事按下不表,单说刘禅在历史上被谈论较多的是他是否聪明,至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