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争夺魏王之位曹彰为何会败?曹丕的底牌是什么?

争夺魏王之位曹彰为何会败?曹丕的底牌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15 更新时间:2024/1/18 22:58:26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魏文帝曹丕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存亡危机:一次是张绣降而复叛,曹昂曹安民典韦战死,十岁的曹丕侥幸逃生;另一次是曹操薨逝,曹彰亲率十万百战雄师兵临洛阳城下来争夺魏王之位。

曹彰杀奔洛阳的时候,夏侯惇许褚伤心加上伤病,已经爬不起来了,而曹仁曹洪跟曹丕关系不太好,全都靠不住,张辽张郃徐晃会帮谁也是个未知数。

“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的曹彰是一员一流猛将,他麾下的十万大军,也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杀得叛胡不敢仰视。征尘未洗杀气未消的十万大军席卷而来,让洛阳城里的人都替捏了一把冷汗:曹拿靠啥对抗曹彰的十万大军?靠虎豹骑吗?虎豹骑的统领,真的会介入曹家兄弟的煮豆燃萁吗?如果真打起来,岂不是要被孙权刘备钻了空子?

曹家同室操戈的闹剧最终没有上演,是因为老谋深算的一代枭雄曹操早已布局:即使曹洪曹仁和张辽张郃徐晃都帮曹彰,曹丕也有两张必赢的底牌,这两张底牌足以震慑曹彰,让他知难而退。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大汉丞相、魏王曹操薨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曹操薨逝前,急招留守长安的行越骑将军、鄢陵侯曹彰赶赴洛阳。曹彰昼夜兼程,也没有能见上曹操最后一面:“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

《三国志》的记载就是这么简单,《魏略》的记载则暗藏杀机:曹彰赶到洛阳,并没有到曹操灵前哭祭,而是先找到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临淄侯曹植,哥俩进行了一番密谋。

曹彰亲率大军赶赴洛阳,并不是想自己做魏王,因为他的愿望就是做卫青霍去病而不是霍光王莽。不知道为什么,曹彰对曹丕很不感冒,却对曹植寄予厚望:“先王急招我来,就是想让我帮你夺得魏王之位!”

曹植虽然经常醉得一塌糊涂,这时候却表现得很是清醒冷静:“袁绍那几个儿子的前车之鉴不远,咱们可不能步他们的后尘!”

于是在曹丕的调配下,曹彰曹植参加完曹操的葬礼之后,都乖乖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正史记载,是波澜不惊下的暗潮汹涌,但表面看起来还算平静,没有因为三子夺嫡而引发内乱,也没有给刘备孙权趁虚而入的机会。

但是在《三国演义》里,就充满了刀光剑影,形势危急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曹彰带领十万百战雄师从长安杀奔洛阳,把曹丕吓得差点钻到桌子底下。

曹丕当时惊慌失措,既怕打不过曹彰,也怕刘备孙权放下积怨趁火打劫:“黄须小弟,平日性刚,深通武艺。今提兵远来,必与孤争王位也。如之奈何?”

最后还是谏议大夫贾逵挺身而出,说服曹彰交出十万大军,孤身入城与曹丕相拥痛哭,这场危机就这么化解于无形了。

曹彰和曹丕没打起来,这是一个遗憾,如果曹魏同室操戈,刘备跟孙权一定会放下因荆州和关羽产生的仇怨,重新结成联盟杀奔洛阳:刘备为关羽报仇是名,夺回荆州是实,如果能击溃曹家,得到的地盘会七倍于荆州,够这对舅哥妹夫分了。

放下刘备孙权会不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放下暂时的仇怨不提,咱们今天只讨论一个问题:如果贾逵调停失败,曹彰的十万百战雄师对战直属曹丕的虎豹骑,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建安二十五年,诸曹夏侯中的夏侯渊已经被黄忠阵前斩杀,夏侯惇也病入膏肓(转过年就挂了),曹洪跟曹丕有过节(曹丕后来差点杀了曹洪),曹仁更喜欢憨直的侄子曹彰(曹彰征乌丸,曹洪瞒着曹丕给曹彰写信),许褚哭得吐血,一时半会儿也爬不起来,五子良将中的乐进已经于建安二十三年先走一步,于禁还在东吴处于软禁状态。

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张郃虽然还在,但曹丕曹彰同室操戈,他们都很难选边站队。即使是选边站队,帮助曹彰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大家都是武将,在战场上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这是同生共死的袍泽之谊,是要远超对曹丕的感情的。

但是前面咱们说过了,曹操给曹丕留下了两张必赢的底牌,这两张底牌,一张叫曹休,一张叫曹真。事实上这时候曹丕唯一可以依仗的,也只有曹休曹真统帅的虎豹骑了。

这时候我们就看出曹操的老辣之处了:他已经给曹丕找好了左膀右臂,有曹休曹真的虎豹骑相助,曹丕并不怕曹彰的十万百战雄师。

曹休曹真的能力,绝不在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之下,其地位也要高于五子良将,似乎还曾带领五子良将打过仗。

建安二十三年,曹洪击败马超张飞联军,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曹休:“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

曹休让曹洪趁张飞立足未稳之际出动出击,果然击溃了张飞的先锋吴兰,张飞见战事不利,就主动退走了。

曹真不但勇悍无比,同时也做过徐晃等人都领导:“夏侯渊没于阳平,太祖忧之。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于阳平。”

我们看《三国志·卷九·诸夏侯曹传》就会发现,曹操的精锐部队虎豹骑,是绝不会交给异姓将领统帅的,真正的虎豹骑大统领,就是曹休和曹真(还有一个曹纯,在建安十五年就死了),而这两人都是曹丕的铁杆兄弟:“(曹操)使(曹休)与文帝(曹丕)同止(住),见待如子。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太祖(曹操)哀真(曹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

曹操这一手安排,确实高明老辣:让曹休曹真从小就跟曹丕培养感情,有虎豹骑两大统领的鼎力支持,曹丕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看见了吧?在曹操的刻意安排下,曹丕是有十足底气的,即使曹彰有十万百战雄师,即使曹仁曹洪态度暧昧,即使夏侯惇许褚卧病在床,曹丕也是信心满满:有虎豹骑在,就是刘备孙权联手来攻,我也有一战之力,打不过,我还不会跑吗?

文章最后照例请问读者诸君:如果曹彰一刀砍了贾逵率众攻城,曹仁曹洪会帮谁?张辽张郃徐晃会帮谁?如果二曹和张徐等人作壁上观,曹休曹真的虎豹骑对战曹彰的十万百战雄师,哪一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孟浩然是唐代最真诚的诗人?他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艺术造诣独特,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孟浩然的故事吧。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顶峰,唐诗,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

  • “七绝圣手”王昌龄,一生都致力于创作七言绝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七绝圣手”。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的故事吧。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诗人最多,诗歌也最多。同时,盛唐时期诗歌已经成熟和

  • 历史上的赵普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有过哪些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金子埋在哪也会发光。意即只要是人才,终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赵普的人生经历充分证明了这话的正确性。赵普原是一个浪迹江湖的流浪汉,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赵匡胤相识并结为朋友

  • 司马懿有不臣之心曹操看不出来吗?为何没有一点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

  • 张养浩:元代名臣,因操劳过度而卒于任上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元代名臣之一,也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诗歌成就也颇高,能与“原始四大家”相媲美。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养浩的故事吧。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

  • 郭子仪死后祖坟为何会被挖?他和鱼朝恩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慌忙逃往蜀地,太子李亨逐北上灵武称帝,此后宦官鱼朝恩得到重用。于此同时,郭子仪等武将也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尤其是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堪称首功。然而,郭子仪显

  • 在刘备之前率军攻占益州前,孙权为何没有抢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其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表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

  • 文鸳三国时期知名度不高的文鸳,他的一生有何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三国,大家一定会记得不少武将。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拥有统领军队的武将就是最大的资本。而三国的乱世,从来也不缺少武将。无论是号称三国第一勇将的吕布,还是刘备身边的关羽张飞赵云,又或者是东吴帐中的太史慈,都为这个乱世留下

  • 三国时期关羽汉寿亭侯的封号是怎么来的?是何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有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这便是关羽这个“汉寿亭侯”爵位的由来。那么,这个“汉寿亭侯”到底是指

  • 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他筷子,汉景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曾是汉代两朝元老,战功赫赫,不论是治理军队,还是官至宰相,都是一位讲原则、讲规矩之人。但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原则性,才出现了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又不给